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允 孟祥安 +2 位作者 郝永欣 董亚青 许雅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E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E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7例(转移组),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3例(非转移组),比较两组ERUS、SWE和MSCT检查参数差异,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值、直肠肿物占肠腔环周>1/2比例、直肠肿物超声T3及以上分期比例分别为(7.10±2.01) mm、(6.22±1.02) mm、(1.16±0.24)、76.60%和82.98%,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淋巴结最大杨氏模量和淋巴结弹性方差分别为(77.50±24.43) kPa和(11.50±2.92),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位弹性对比度、肿物最大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MSCT纹理影像参数峰度、熵值分别为(2.51±0.89)和(7.40±0.80),高于非转移组(P<0.05)。ERUS、SWE和MSCT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 (95%CI:0.718~0.888,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0%和81.10%。结论 ERUS、SWE和MSCT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欧定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CTA检查...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CTA检查。评估CTA的诊断效能,冠状动脉CTA病变部位分布和病变严重程度的检出率。结果DSA检查示阳性94例,阴性10例;CTA检查示阳性92例,阴性12例,以CAG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6.81%(91/94),特异度为90.00%(9/10),准确率为96.15%。以CAG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CAG检出阳性冠状动脉201例,CTA检出阳性冠状动脉196例,总检出率为97.51%;CTA检查示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动脉的检出准确率为别为98.19%、97.50%、97.73%、96.77%;对于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病变部位,CTA和CAG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均>0.05)。CTA检查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检出准确率为别为95.92%、96.55%、98.25%、100.00%。对于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CTA和CAG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可准确定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布,精准评估冠脉的狭窄程度,CTA和CAG检查方法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造影术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海文 肖传实 +2 位作者 杨志明 王新文 郭伟民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以下简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2 0 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2 9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以下简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2 0 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2 9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 .5 S螺旋扫描) ,分析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并分析管壁钙化和软性斑块,评价16层螺旋CT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价值。结果:在2 1例患者的15 2个节段(血管直径≥2 m 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36节段(占83.9% )。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 % (2 7/ 31)和96 .2 % (10 1/ 10 5 )。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16层螺旋CT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80 .0 % (2 7/ 35 )。此外,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和软性斑块显示良好,对支架显示良好。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可良好的显示冠状动脉软斑块和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培培 段诗苗 +5 位作者 江浩 吴云来 张雷 徐全敬 申建 赵家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34-1636,1642,共4页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与模拟CT的图像进行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Z(腹背)和ROLL(沿横截面旋转)四个方向的误差并对其分析。结果:≥70岁病人在X、Z和ROLL三个方位的摆位误差均大于<70岁病人(P<0.01),在Y方向上两年龄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显示,X轴和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3 mm,Z轴方向的主要集中在3.1~6 mm;横断面旋转误差分布在区间0°~、1.1°~和2.1°~的分别为537(88.2%)、62(10.2%)和10(1.6%)。体膜固定与颈胸膜固定病人的摆位误差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方向和ROLL轴方向上采用体膜固定方式病人的摆位误差大于颈胸膜(P<0.01)。在Y轴方向上女性摆位误差大于男性(P<0.05),X、Z和ROLL方向不同性别间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食管各有优点与缺点,临床医生在勾画靶区外放距离时应考虑病人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螺旋放射治疗 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食管肿瘤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径线正常值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向杰 李彩英 +3 位作者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并作对照分析。②收集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心病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按年龄分为24~40岁组(n=25),41~60岁组(n=127),61~76岁组(n=28),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分析其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3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患者,MSCT与CAG所测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径线及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MSCT所测男性各项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但按体表面积进行标化,男性各项指标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正常参考值范围(95%参考值范围):夹角为29.53°-135.42°,不论性别,均按身高、体重标化后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径线及截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2~2.41mm,2.06~9.22mm2;0.95~2.07mm,1.82~7.11mm2;1.24~2.70mm,2.39~11.10mm2。结论:MS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夹角及径线,在诊断冠状动脉径线狭窄及左冠状动脉夹角增大时可以做为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角度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径线 多层螺旋计算机摄影术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寇晨光 李彩英 +3 位作者 贾芳莹 卓利勇 袁迎芳 田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窦性心律组。136例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心脏成像,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房颤组患者的心周脂肪组织体积(PATV)。进一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的EATV大于窦性心率组[(138.94±37.93)ml vs(93.55±34.79)ml,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142.20±40.86)ml vs (137.07±36.53)ml]、PATV[(230.67±60.83)mlvs(223.56±60.62)ml]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的EATV与PATV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V是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1.143,95%CI:1.027~1.158),P=0.000)。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EATV与PATV显著相关,EATV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周脂肪组织 256螺旋计算机摄影术
下载PDF
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联合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7
作者 戴振火 邹毅明 李伟周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MRI检查,... 目的探讨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MRI检查,将临床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与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对病灶检出情况、不同肝癌类型检出情况。结果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病理共确诊病灶137个,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病灶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病理确诊巨块型肝癌23例,结节型24例,弥漫型21例,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与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巨块型肝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结节型、弥漫型肝癌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结论MDCT联合MRI对疾病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MDCT或MRI检查,为尽早准确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下载PDF
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定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彩端 李彩英 +6 位作者 贾芳莹 袁迎芳 张丹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n=55);又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n=32)、45~65岁组(n=33)和≥65岁组(n=30)三组。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优势型)的原始图像选取心动周期舒张期(75%)进行重建,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各测量值与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100%、98%及46%。(2)男女受试者的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直径及截面积比较;≤45岁组与45~65岁组和≥65岁组受试者比较,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边缘静脉的直径及截面积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65岁组与≥65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静脉窦口上下径、冠状静脉窦口面积、冠状静脉窦口直径、冠状静脉窦口前后径,后室间静脉直径、左心室后静脉直径、左边缘静脉直径,后室间静脉面积、左心室后静脉面积、左边缘静脉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5~13.09 mm,61.10~76.94 mm^2,8.54~9.54 mm,8.38~9.35 mm;3.41~3.97 mm,3.10~3.56 mm,2.02~2.45 mm;10.41~14.08 mm2,7.84~10.39 mm^2,3.39~5.04 mm^2。结论:MSCT可客观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冠状静脉截面积,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 心脏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计算机摄影术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正常人冠状静脉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芳莹 李彩英 +4 位作者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袁迎芳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对原始图像选取心脏收缩期(45%时相)、心脏舒张期(75%时相)进行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1)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45%时相数值均较75%时相增大(P<0.05)。(2)心动周期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无差异(P>0.05);按照身高、体重计算截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提出45%及75%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95%参考范围。结论:采用MSCT显示冠状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分析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其正常参考值提出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了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计算机摄影术 冠状静脉 定量测量 心动周期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心歌 韩超 沈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5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行TACE的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和术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和实体瘤疗效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行TACE的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和术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不同近期疗效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MS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SCT灌注参数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效能。结果1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72例(60.0%),作为有效组;治疗无效48例(40.0%),作为无效组。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BV、BF、MTT、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的BV、BF、PS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V变化值(△BV)、BF变化值(△BF)、PS变化值(△PS)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713、0.825、0.790,灵敏度分别为63.16%、82.98%、85.69%,特异度分别为87.30%、66.67%、64.06%;△BV+△BF+△PS联合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为0.89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5%、88.89%。结论MSCT灌注参数BV、BF、PS变化值可作为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指标,其中三者联合的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与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非克 任先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136-139,共4页
目的: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中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应用的价值及其差异。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2期间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控制体层摄... 目的: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中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应用的价值及其差异。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2期间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或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检索词:“VA,photography,vertebralartery,Angiography,DSA,CTA,MRA″。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关于3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检索词:“椎动脉,摄影,造影,DSA,CTA,MRA”。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并查找全文。排除重复性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有关影像学检测方法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的文献47篇,排除重复性研究17篇,纳入30篇。其中有关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11篇,有关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6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椎动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13篇。资料综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目前是椎动脉测量和相关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以较安全的CO2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中代替碘油充当造影剂。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是随着CT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检查手段,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同属有创检查。在椎动脉检测中能很好的显示局部受压的部位原因及程度,但不能反映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流方向,甚至可能夸大血管狭窄程度。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属于无创检查。对正常椎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优势及适用性、准确性普遍公认。但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诊断还有着较大的争论和分歧。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种检测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无创性敏感性俱佳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检查将在临床椎动脉常规检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对比研究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全身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改变体位扫描在呼吸运动伪影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国强 马超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期70-71,I0001,I0002,共4页
呼吸运动伪影会影响全身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描的图像质量,特别是当病变位于下肺和膈肌附近时。本文报告了1例经过治疗后的右下肺腺癌患者接受PET/CT检查,在肝脏和肺之间发现局灶性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浓聚灶,... 呼吸运动伪影会影响全身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描的图像质量,特别是当病变位于下肺和膈肌附近时。本文报告了1例经过治疗后的右下肺腺癌患者接受PET/CT检查,在肝脏和肺之间发现局灶性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浓聚灶,因呼吸运动的影响而无法进行精确地病灶定位并行标准化摄取值(SUV)的测量,进一步选择左侧卧位进行局部采集,图像清晰提示病灶定位于胸膜。在进行PET/CT扫描时,必要时改变扫描体位可以提高PET/CT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迹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伴心律失常症状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造影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明远 张慧群 +2 位作者 李荣先 宁忠平 李新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伴心律失常症状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A)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表现有心律失常的心肌桥患者(有心律失常组)31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病历记录、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和CTA资料。重点研究其CTA影像... 目的:探讨伴心律失常症状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A)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表现有心律失常的心肌桥患者(有心律失常组)31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病历记录、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和CTA资料。重点研究其CTA影像学表现。另选取30例无心律失常单纯心肌桥患者(无心律失常组)作为对照。结果:有心律失常组31例患者均只表现为单纯心肌桥,排除了冠心病、瓣膜结构性心脏病及其它系统性疾病的病因。31例患者中心室颤动2例,心房颤动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室性心动过速23例。31例患者中17例为深埋型,14例为浅表型。与无心律失常组比较,有心律失常组回顾性心电门控心肌收缩末期直径和心肌舒张末期直径、CTA上其壁冠状动脉横断面管腔变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心律失常心肌桥患者CTA表现无明显特点,CTA上显示的心肌桥病理解剖特点只是可用来解释部分心肌显著缺血引起的临床症状,不能完全解释心肌桥患者的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律失常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某改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机房放射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4
作者 郭丽丽 张耀 武凤娇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对某医院改建CT机房的防护、CT机质量控制检测及放射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采用现场调查检测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CT机房的平面布局、屏蔽防护核... 目的对某医院改建CT机房的防护、CT机质量控制检测及放射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采用现场调查检测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CT机房的平面布局、屏蔽防护核查、机房防护、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符合国标要求,CT机的质量控制检测项目:诊断床定位精度、定位光精度、扫描架倾角精度、重建层厚偏差、CTDIW、CT值(水)、均匀性、噪声、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CT值线性11项均符合验收检测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等条件符合竣工验收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职业损伤 辐射防护
下载PDF
320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右冠状动脉起自前降支一例
15
作者 郭海平 江明宏 +2 位作者 曹雪滨 刘亚飞 罗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6-76,共1页
冠状动脉的起源异常是指冠状动脉的起始、走形及分布异常,是在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或未发育完全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但少数可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猝死。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的起源异常是指冠状动脉的起始、走形及分布异常,是在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或未发育完全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但少数可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猝死。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应用320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右冠状动脉起自前降支1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畸形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
16
作者 徐伟华 朱勇 秦定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7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MSCT表现。结果 58例患者CT表现为肺内圆形、类圆形块影或结节,或不规则形块影。其中直... 目的探讨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MSCT表现。结果 58例患者CT表现为肺内圆形、类圆形块影或结节,或不规则形块影。其中直径大于3 cm的肿块42例,小于3 cm的结节16例,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部分瘤体内有液化坏死、空泡征、钙化影,肿块边缘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邻近胸膜的肿块可见胸膜增厚征、胸膜凹陷征。结论MSCT能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特征等,同时能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肺内及胸壁、肋骨转移等。故MS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成像探索左心耳周围脂肪的影像学定量参数与房颤的关系
17
作者 吴静萍 王雪 张帆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787-790,共4页
目的:应用CT的定量参数探讨其在房颤与窦性心律患者及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中的差异。方法:选取163例窦性心律患者及134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92例,持续性房颤42例)为研究对象,探索左心耳容积及左心耳周围脂肪组织体积在房颤与窦性心律患者... 目的:应用CT的定量参数探讨其在房颤与窦性心律患者及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中的差异。方法:选取163例窦性心律患者及134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92例,持续性房颤42例)为研究对象,探索左心耳容积及左心耳周围脂肪组织体积在房颤与窦性心律患者及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中的差异。结果: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比窦性心律患者大,持续性房颤患者具有更大的左心耳容积,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房颤患者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具有更小的左心耳周围脂肪组织体积,持续性房颤组的左心耳周围脂肪组织体积小于阵发性房颤组。结论:基于CT的左心耳及其周围脂肪组织的影像学定量参数在房颤与窦性心律患者及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中具有差异,有助于为房颤的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耳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计算机摄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旭 彭弘 李圣博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计算机摄片(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结合术后诊断结果比较2种检测方法肋骨骨折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计算机摄片(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结合术后诊断结果比较2种检测方法肋骨骨折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肋骨骨折准确率为97.2%,漏诊率为2.8%,与DR平片检出率83.0%,漏诊率17.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水平节段分布骨折准确率分别为100.0%、97.9%、94.4%,均显著高于DR平片86.7%、84.0%、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为98.9%,准确率为97.83%与DR平片诊断91.3%、89.1%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进一步检出骨折,准确率更高,更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肋骨骨折 诊断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分析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9
作者 梁晓超 徐鹏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11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中的心肌桥对其周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经256层极速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101例心肌桥患者,将其影像学数据经后处理后识别壁冠状动脉周围2 cm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节段,测量心肌桥...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中的心肌桥对其周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经256层极速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101例心肌桥患者,将其影像学数据经后处理后识别壁冠状动脉周围2 cm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节段,测量心肌桥厚度并进行分型(不完全型、表浅型及深包埋型),统计分析三型心肌桥与其前段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共发现101例LAD-心肌桥患者,其中壁冠状动脉(MCA)周围2 cm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者50例。壁冠状动脉前段组、后段组、壁冠状动脉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分别为48例(96%)、2例(4%)、0例(0%),MCA前段组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2组。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三型心肌桥间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前段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深包埋型(72%)、表浅型(46.3%)、不完全型(25%),3型之间比较或两两对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中的MCA前段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LAD中心肌桥厚度与MCA前段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关联紧密,深包埋型心肌桥发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肌桥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血管
下载PDF
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继发胃肠瘘
20
作者 黄鹂 周广 +3 位作者 李国光 李光义 谭显政 雷衍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评价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继发胃肠瘘(GIF)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集的数据库中108例AP后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 目的评价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继发胃肠瘘(GIF)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集的数据库中108例AP后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行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筛查GIF,以此后5 d内的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AP继发GI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评价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AP继发GIF的敏感度为91.5%(95%CI 78.7%~97.2%),特异度为98.4%(95%CI 90.0%~99.9%),阳性预测值为97.7%(95%CI86.5%~99.9%),阴性预测值为93.8%(95%CI 84.0%~98.0%),准确度为95.4%(95%CI 91.4%~99.3%);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905;Mc Nemar’s检验P=0.375,提示两种方法诊断GIF及其亚组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可简单、无创、快速、准确诊断AP继发GIF,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早、更精确和更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胃肠瘘 诊断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