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4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欧定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CTA检查...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CTA检查。评估CTA的诊断效能,冠状动脉CTA病变部位分布和病变严重程度的检出率。结果DSA检查示阳性94例,阴性10例;CTA检查示阳性92例,阴性12例,以CAG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6.81%(91/94),特异度为90.00%(9/10),准确率为96.15%。以CAG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CAG检出阳性冠状动脉201例,CTA检出阳性冠状动脉196例,总检出率为97.51%;CTA检查示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动脉的检出准确率为别为98.19%、97.50%、97.73%、96.77%;对于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病变部位,CTA和CAG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均>0.05)。CTA检查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检出准确率为别为95.92%、96.55%、98.25%、100.00%。对于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CTA和CAG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可准确定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布,精准评估冠脉的狭窄程度,CTA和CAG检查方法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造影术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多维重建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江昆 郭建 +1 位作者 薛才广 宋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维重建(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维重建(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n=24)和对照组(n=44)。对比两组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的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R参数与VIS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R参数、VIS与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侵犯血管条数、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越高、输血量越大、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合并败血症、合并肺部感染、并发意识障碍、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升高、VIS升高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侵犯血管条数、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1、0.861、0.949。结论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 死亡 多层螺旋计算机扫描 多维重建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扫描 肺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修志刚 朱丽 冯凡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探讨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评估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的142例患者,将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A... 目的 探讨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评估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的142例患者,将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A检查并通过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以此来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以DSA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5.0%、100.0%。DSA和CT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值的准确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时间为(13.59±4.22)min,明显短于DSA诊断时间(24.92±5.63)min(P<0.05)。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对瘤体大小测量较精确,且CTA诊断时间明显短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准确度 检测时间
下载PDF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5
作者 于永华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MRI及MSCT检查,分别采集动脉期、全肝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及数据进行分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活检结果显示,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76例。动态增强MRI诊断恶性病变35例,良性病变77例;MSCT诊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80例;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于MSCT(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与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且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骆允 孟祥安 +2 位作者 郝永欣 董亚青 许雅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E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E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7例(转移组),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3例(非转移组),比较两组ERUS、SWE和MSCT检查参数差异,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值、直肠肿物占肠腔环周>1/2比例、直肠肿物超声T3及以上分期比例分别为(7.10±2.01) mm、(6.22±1.02) mm、(1.16±0.24)、76.60%和82.98%,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淋巴结最大杨氏模量和淋巴结弹性方差分别为(77.50±24.43) kPa和(11.50±2.92),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位弹性对比度、肿物最大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MSCT纹理影像参数峰度、熵值分别为(2.51±0.89)和(7.40±0.80),高于非转移组(P<0.05)。ERUS、SWE和MSCT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 (95%CI:0.718~0.888,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0%和81.10%。结论 ERUS、SWE和MSCT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同福 王德杭 +2 位作者 吴飞云 张思全 周科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7-489,F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三维血管成像(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主动脉CTA3D血管成像。造影剂量按1.5~2.0ml/kg,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按2种方法进行:①Bolus tracking法,即造影剂跟踪扫描;②test...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三维血管成像(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主动脉CTA3D血管成像。造影剂量按1.5~2.0ml/kg,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按2种方法进行:①Bolus tracking法,即造影剂跟踪扫描;②test Bolus法,即造影剂峰值测试进行时间延迟。数据重建为三维工作站用实时三维重建(Real time 3D,RT3D)及Fly3D(VR),有的亦用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法(CPR)及仿真内镜法(VE)。结果:58例中,11例正常,10例主动脉硬化,可见主动脉壁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斑。6例胸主动脉瘤和28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MPR及RT3D等成像,均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的真假腔和破裂口。3例主动脉缩窄可显示缩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结论:多排螺旋CTA3D胸主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 血管造影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对脑血管畸形病变的诊断价值研讨
8
作者 王丽 周田 刘斯咪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且提供多层螺...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且提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应用CT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漫游及联合诊断分析诊断效能。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阳性检出率为48.57%,CT多平面重组诊断阳性检出率为42.86%,三维容积漫游诊断阳性检出率为44.29%,联合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1.43%。CT多平面重组诊断、三维容积漫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CT多平面重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容积漫游诊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中,CT多平面重组联合三维容积漫游诊断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病变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动态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价值研讨
9
作者 许振东 姜兴茂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83-0186,共4页
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产生的效能。方法 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期间接诊的6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临床... 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产生的效能。方法 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期间接诊的6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显示阳性检出率81.67%,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0%和65.00%,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无较大差异性,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的敏感度93.88%、准确性91.67%、阴性预测值75.00%均高于多层螺旋CT69.39%、66.67%、28.57%,P<0.05。结论 共振血管影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对头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陶磊 夏明武 李若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7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对头颈部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 目的探究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对头颈部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头颈部CTA扫描(管电压120 kV,碘海醇350 mgI/ml);观察组患者接受头颈部低千伏(管电压100 kV)低浓度造影剂(碘克沙醇320 mgI/ml)CTA扫描,并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平均CT值、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平均基底动脉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平均噪声、碘摄入量、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患者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对头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CNR、平均噪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CT值、平均基底动脉SNR、碘摄入量和有效辐射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对患者头颈部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SA(P<0.05)。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诊断血管狭窄与DSA检查具有一致性(Kappa=0.829,P<0.001)。结论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可获得与高电压高浓度造影剂CTA扫描相当的成像质量,并能有效减少患者碘摄入量和有效辐射剂量,对头颈部动脉钙化斑块的检出率较高,对血管狭窄的诊断与DSA一致,有利于协助患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千伏 低浓度造影剂 头颈部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成像质量 斑块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林 吕彦朋 +1 位作者 董鑫昌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检查及治疗的286例糖尿病患者的MSCTA、DSA、CDFI影像学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糖尿病伴下肢ASO的金标准,分析MSCTA、CDFI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的诊断效能。结果286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CDFI扫描,共获取1449个动脉节段,包括膝上动脉1110个,膝下动脉339个。DSA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6个,阳性1323个。在1449个动脉节段中,MSCTA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腓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DFI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7、0.828、0.922,0.799,P<0.01)。CDFI检查对足背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22,P<0.01)。结论与CDFI检查相比,MSCTA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动脉病变长度和动脉狭窄程度,其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更接近DSA检查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伴下肢ASO的术前筛查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计算机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联合IL-6、TNF-α水平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锐 郭文才 +2 位作者 吴过 彭逸凡 吴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8例颅内动脉瘤疑似病例,采用CTA联合IL-6、TNF-α检测分析其对颅内动... 目的 探讨采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8例颅内动脉瘤疑似病例,采用CTA联合IL-6、TNF-α检测分析其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108例疑似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发现93例确诊为颅内动脉瘤,CTA诊断为87例,CTA诊断的Kappa值为0.669,准确性为90.74%,敏感度为0.914,特异性为0.867;颅内动脉瘤患者机体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非颅内动脉瘤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6、TNF-α与患者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r=0.377、0.453,P<0.05);ROC曲线显示,CTA与IL-6、TNF-α联合诊断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974,高于各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CTA联合IL-6、TNF-α检测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于团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MRA、MSCT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MRA、MSC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MSCT、MRA对轻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31%、96.55%,对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4%、92.86%,对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79%、90.91%,对闭塞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MS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3,P<0.05);MR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强(Kappa=0.904,P<0.05);MRA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3.46%,特异度为96.29%,灵敏度为92.78%,均高于MSCT(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MRA有着较高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联合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14
作者 戴振火 邹毅明 李伟周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MRI检查,... 目的探讨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MRI检查,将临床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与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对病灶检出情况、不同肝癌类型检出情况。结果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病理共确诊病灶137个,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病灶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病理确诊巨块型肝癌23例,结节型24例,弥漫型21例,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与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巨块型肝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结节型、弥漫型肝癌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结论MDCT联合MRI对疾病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MDCT或MRI检查,为尽早准确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下载PDF
能谱CT最佳keV与70keV肝门静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珍珍 朱妮娜 +3 位作者 米玉成 王佳 项寒芳 陈邦文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0期46-4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能谱CT最佳keV与70keV肝门静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7月行肝门静脉CTA的患者48例。以肝门静脉用最佳keV和70keV分别重组,分别比较肝门静脉最佳keV与70keV图像的CT值、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 目的对比分析能谱CT最佳keV与70keV肝门静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7月行肝门静脉CTA的患者48例。以肝门静脉用最佳keV和70keV分别重组,分别比较肝门静脉最佳keV与70keV图像的CT值、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和主观评分。结果肝门静脉最佳keV值48~54keV,平均52keV。最佳keV肝门静脉CT值、背景噪声、CNR和SNR分别均高于70keV时;最佳keV肝门静脉CTA图像质量较好率85.4%,高于70keV肝门静脉CTA图像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70keV图像相比,能谱最佳keV可有效改善肝门静脉CTA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能谱CT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1.5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价值观察
16
作者 李月莉 张海三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与1.5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疑似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检查,以...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与1.5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疑似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及MRI的检出率,分析两种方法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一致性分析证实,MSCT诊断肝脏血管瘤的敏感度为96.26%、特异度为80.00%、准确率为94.26%、阳性预测值为97.17%、阴性预测值为75.00%、Kappa值=0.741;MRI诊断肝脏血管瘤的敏感度为93.46%、特异度为73.33%、准确率为90.98%、阳性预测值为96.15%、阴性预测值为61.11%、Kappa值=0.615,两种检查方式的各项诊断效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CT与MRI诊断肝脏血管瘤方法简便,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肝脏血管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价
17
作者 刘俊 代静静 +1 位作者 张宗峰 时国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颈内动脉斑块者9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斑块数量、位置、狭窄程度、斑块体积、斑块形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颈内动脉斑块者9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斑块数量、位置、狭窄程度、斑块体积、斑块形态及特征。结果对照组图像血管管腔对比剂范围、浓度均匀。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图像责任血管的后端对比剂染色范围和浓度明显小于前端正常区域,呈现狭窄;部分斑块呈低密度,部分斑块内混杂高密度钙化,部分存在溃疡,表面不光滑。观察组和对照组斑块检测分别有310个、86个;观察组双侧、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百分比分别为38.06%、47.74%、52.26%,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2.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体积为(162.50±15.35)mm^(3),高于对照组的(54.27±10.29)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形态不规则型、斑块溃疡、环形征及软斑块、混合斑块百分比分别为84.19%、59.68%、65.48%和27.74%、34.52%,高于对照组的17.91%、19.77%、24.42%和13.95%、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能够准确显示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状况、性质特点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内动脉斑块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18
作者 刘军 钟盛福 谢东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2期1831-1832,183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AD患者76例临床资料,均行DSA、M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检查诊断AD分型的准确率,并计算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AD患者76例临床资料,均行DSA、M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检查诊断AD分型的准确率,并计算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另外记录DSA、MS-CTA检查方法诊断AD的其他指标情况,并进行对比,包括夹层血管形成、动脉壁钙化、累计分支血管数、腔内血栓、主动脉破口数、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结果MS-CTA诊断AD分型与DSA检查结果符合71例,符合率为93.42%(71/76);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A诊断AD分型与金标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82)。DSA、MS-CTA检查方法在夹层血管形成、动脉壁钙化、累计分支血管数、腔内血栓、主动脉破口数、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检查诊断AD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DSA检查一致性较好,能准确分辨疾病类型,及时检出动脉壁钙化、腔内血栓、夹层血管形成等情况,便于临床作出准确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内成像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
19
作者 张鹏 黄海歆 李楠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内成像(MSCTA)检查在颈动脉狭窄(CAS)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12例疑似CAS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A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内成像(MSCTA)检查在颈动脉狭窄(CAS)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12例疑似CAS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A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A检查与CDUS检查诊断CAS的效能,及对不同狭窄程度CAS的检出率。结果:经DSA检查结果显示,112例疑似CAS患者中阳性87例,其中轻度狭窄18例、中度狭窄17例、重度狭窄38例、闭塞14例;阴性25例,其中脑梗死15例,颈动脉瘤10例。MSCT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7例,阴性25例;CDUS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2例,阴性30例。MSCTA检查与CDUS检查诊断CAS的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诊断CAS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DU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与CTA检查诊断轻中度狭窄CA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诊断重度狭窄或闭塞CAS的检出率高于CDU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检查诊断CAS的效能高于CDUS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黄家欣 杨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疑似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A与DSA技术诊断,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疑似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A与DSA技术诊断,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67例患者经过术后诊断证实,有58例确诊为AD。58例患者中,发现内膜瓣58例,受累分支数达到161条,破口数187个。MSCTA、DSA技术对AD患者真假腔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技术对AD患者分支受累、破口数、内膜瓣的检出率高于DSA技术(P<0.05)。MSCTA与DSA技术检出AD患者真腔远端直径、左锁骨下动脉(LSA)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第一破口与LSA距离、第一破口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技术对AD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AD技术具备较为良好的AD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且对于病灶参数测量基本一致,但MSCTA技术在检测病变受累支数、内膜破口等方面更有优势,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