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3 位作者 邵广瑞 李振家 柳橙 周延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 3例、主动脉瘤 2例 ,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 2 ,3甚至 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冉 梁立华 《新医学》 2017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ACTA)被认为是诊断主动脉病变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ACTA辐射剂量较大。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ACTA检查辐射剂量的问题受到患者和放射科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在... 目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ACTA)被认为是诊断主动脉病变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ACTA辐射剂量较大。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ACTA检查辐射剂量的问题受到患者和放射科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的情况下合理降低CT辐射剂量已成为重要的技术理论课题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多层螺旋ACTA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血管造影 低辐射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凌华威 丁蓓 +3 位作者 董海鹏 杨燕萍 李磊 陈克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 目的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血管图像重建。结果16例假性动脉瘤MSCTA诊断均被手术(9例)或血管介入治疗(7例)证实。假性动脉瘤发生部位包括颈动脉2例,胸主动脉2例,腹腔脏器动脉5例,髂动脉2例,股动脉5例。16例中9例瘤颈得到清晰显示(56.3%),3例形成动静脉瘘(18.8%),6例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压迫推移(37.5%)。结论MSCTA是一项简便、微创而有效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有效显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成伟 梁文 +1 位作者 全显跃 朱晓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MSCTP)中的最佳扫描时相。方法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以Test Bolus(15ml、5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肝动脉和... 目的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MSCTP)中的最佳扫描时相。方法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以Test Bolus(15ml、5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肝动脉和门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测其峰值时间,以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相应延迟4,6,8,10s行MSCTA和MSCTP检查。测量并分析4组门静脉主干(MTPV)、腹主动脉(AA)及肝脏实质最大CT值;所得原始数据采用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VR(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并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应用Test Bolus,肝动脉的峰值时间16~19s、门静脉的峰值时间24~32s(95%可信区间)。肝动脉B组、门静脉C组的图像质量最好,1~4级主干均强化较好,观察细分支均可达6—7级。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为5ml/s时,MSCTA,MSCTP延迟时间为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延迟6s,8s为最佳启动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肝癌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诊断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曾燕 赵建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72-573,共2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差,因此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血供丰富的病灶由肝动脉供血,因此理想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差,因此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血供丰富的病灶由肝动脉供血,因此理想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均能反映其血供特点,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肝癌(直径≤3cm)的病灶检出率已经明显提高.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肝癌DSA、CT、MRI的诊断进展及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祁延芳 张维新 隋言宾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SCTA成像及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及血管造影对照。结果:SCTA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病变及其复杂的解剖关系,如双腔、内膜片及累及...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SCTA成像及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及血管造影对照。结果:SCTA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病变及其复杂的解剖关系,如双腔、内膜片及累及的范围等。与血管造影及手术对照,SCTA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SCTA二维与三维重建的联合应用,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并可指导手术,且有望取代传统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 三维重建 主动脉夹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后胡桃夹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凌文峰 熊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45-46,共2页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后胡桃夹综合征进行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20例(病变组)已确诊的PNCS患者的肾血管MSCTA与60例(正常组)正常人进行D1、D2、D2/D1、S1、S2、S1/S2比较分析。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MSCATC比对显...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后胡桃夹综合征进行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20例(病变组)已确诊的PNCS患者的肾血管MSCTA与60例(正常组)正常人进行D1、D2、D2/D1、S1、S2、S1/S2比较分析。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MSCATC比对显示,病变组LRV受压狭窄,回流受阻,近肾端管腔明显扩张。测量结果指标显示,两组在D1、D2/D1、S1、S2、S1/S2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SCTA对PNCS进行诊断,能明显观测LRV的形态及其立体走向,测量截面积准确,能准确评估LRV受压程度,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PNCS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胡桃夹综合征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附23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容剑明 冯仕庭 +2 位作者 杨旭峰 谢洪波 钟运其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X—ra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X—ra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重点分析MSCTA检查结果及其与手术或DSA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22个(1例左颈内动脉瘤漏诊),其中颈内动脉7个,大脑前动脉6个,大脑中动脉5个,大脑后动脉2个,后交通动脉2个。MSCTA上显示动脉瘤直径3—20mm。MSCTA所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窄颈或宽底)与DSA或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特异度较高,可显示清晰颅内动脉瘤,可作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术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准确率 特异度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肝脏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史丽静 田建明 +4 位作者 王培军 毕永民 田军 李树平 李燕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2-52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20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17例肝硬化患者,11例肝癌患者。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肝...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20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17例肝硬化患者,11例肝癌患者。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静脉灌流量(HPP,ml·min^(-1)·ml^(-1))与门静脉灌流指数(PPI)明显减低(HPP:0.49±0.19与0.60±0.16,P=0.038;PPI:0.58±0.14与0.67±0.06,P=0.015),门静脉与肝动脉灌流比率(HPP/HAP)亦明显减低(1.63±0.87与2.12±0.65,P=0.04),肝动脉灌流指数升高(0.42±0.14与0.33±0.06,P=0.015),提示肝硬化时门静脉的灌流量减少,门静脉血流在肝脏血供中的比例减少,而动脉的灌流比重增加。(2)肝癌组的肝动脉灌流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肝硬化组(F=11.71,P<0.0001),而HPP明显下降(F=22.84,P<0.0001),HPP/HAP也明显减小(F=20.67,P<0.0001),说明肝癌主要由动脉供血,动脉、门静脉两部分对其供血的比例与正常肝和肝硬化相反。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可分别评价肝脏动脉、门静脉的灌注情况,以灌注特点及测得的灌注指标反映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此方法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在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肝脏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 肝硬化 肝癌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自发性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治国 林鸣 +6 位作者 戴捷 李艳 王小妮 马振国 刘坤 毛世梅 董宇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诊断中的成像特点,以提高MSCTA对颅内自发性出血病因分析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颅内出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根据MSCTA成像特点,分析评价MS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诊断中的成像特点,以提高MSCTA对颅内自发性出血病因分析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颅内出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根据MSCTA成像特点,分析评价MSCTA在颅内自发性出血病因中的影像价值。结果:在164例患者中,动脉瘤合并出血者37例;血管发育不良伴出血者48例;动静脉血管畸形继发出血者13例;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出血者49例;白血病颅内浸润继发出血者3例;脑转移瘤伴出血者5例;凝血机制障碍继发颅内出血者2例;原因不明出血者7例。治疗前MSCTA检查明确出血原因者总计132例。MSCTA诊断与最终病理结果符合率达80.5%。结论:MSCTA能够作为颅内自发性出血的一种筛查手段,可为临床明确自发性颅内出血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扫描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 自发性脑出血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俭保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6期169-169,17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5例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对患者MSCTA显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MSCTA能很好地显示患者病变部位,主动脉全程及主动脉分支的情况都能清楚地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5例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对患者MSCTA显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MSCTA能很好地显示患者病变部位,主动脉全程及主动脉分支的情况都能清楚地显现。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中诊断较快,较为准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病变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莉 付立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对临床怀疑的15例脑动脉瘤患者(后均经手术或DSA证实)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工作站上将其薄层容积采集数据用MIP、VR等软件技术进行三维重建。15例患者共检出脑动脉瘤16个,15例为单发,1例基底动脉检出2个动脉瘤。15例患者均行DSA... 对临床怀疑的15例脑动脉瘤患者(后均经手术或DSA证实)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工作站上将其薄层容积采集数据用MIP、VR等软件技术进行三维重建。15例患者共检出脑动脉瘤16个,15例为单发,1例基底动脉检出2个动脉瘤。15例患者均行DS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16个,手术证实为17个。MSCTA显示的脑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周围血管的关系与手术基本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4%。MSCTA对脑动脉瘤的检出率高,其周围血管关系显示良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下载PDF
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佩玲 徐克 +1 位作者 黎庶 王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方法 本文收集接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检查者69例,按心率分成小于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大于70次/min共四个组,将冠... 目的 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方法 本文收集接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检查者69例,按心率分成小于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大于70次/min共四个组,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根据冠状动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0~3分四个等级,评价不同心率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分别优选出各组显示不同冠状动脉节段的最佳相位窗。结果 第1组至第4组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检查成功率分别为95%、93.3%、83.3%和50%,右侧冠状动脉分别为90%、93.3%、77.8%和50%。第3组和第4组间所有冠状动脉节段的成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组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均以75%相位窗显示最佳;第2组显示两侧冠状动脉以7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均占80%(12/15);第3组中左、右冠状动脉以7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分别占72.2%和55.5%,右侧冠状动脉以4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占33.3%;第4组病例显示左侧、右侧冠状动脉的最佳相位窗分布较分散,分别在75%~95%和35%~45%。结论 对于16层螺旋CT来说,心率低于70次/min时冠状动脉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心率低于65次/min时,两侧冠状动脉的最佳显示相位窗通常为75%;心率超过65次/min,尤其超过70次/min时,心选择35%~45%和75%~95%两个节段的多相位窗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心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重建相位窗 图像质量 16螺旋CT
下载PDF
主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4
作者 崔立明 韩萍 +2 位作者 周阳泱 梁波 冯敢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诊断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血管进行显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诊断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血管进行显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主动脉瘤13例,主动脉夹层19例,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MSCTA技术对主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临床应用价值 主动脉瘤 空间解剖关系 主动脉夹 最大密度投影 轴位图像
下载PDF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树桐 金朝林 +2 位作者 肖建伟 樊怡 王翔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心肌桥,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肌桥患者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发现42例44段肌桥,其长度为5.1±3.6mm、狭窄程度为70.2%±28.4%,与CT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64层CT可清晰显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对其诊断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左长京 周晓平 +5 位作者 萧毅 崔恒武 吕桃珍 王敏杰 薛宏 范月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2-594,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 )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16例颅底肿瘤 ,MRI明确诊断后行 SCTA。 SCTA与 MRI、手术对照。螺旋扫描层厚 2 .0 m m,间距 1.0 mm ,螺距 1.0~ 1.2 5 ,均以 3.0 ml/s速度注射对比剂12 0 ...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 )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16例颅底肿瘤 ,MRI明确诊断后行 SCTA。 SCTA与 MRI、手术对照。螺旋扫描层厚 2 .0 m m,间距 1.0 mm ,螺距 1.0~ 1.2 5 ,均以 3.0 ml/s速度注射对比剂12 0 ml;用表面遮盖法 (SSD)重建三维图像 ,5例行伪彩 SSD重建及模拟手术入路。结果 :SCTA清楚显示了 14例颅底肿瘤的形态及其与大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 ,而 1例颅咽管瘤、1例胶质瘤瘤体未显示 ,仅显示了受压移位的邻近血管及其与颅骨的关系。 SCTA的三维图像及模拟手术入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SCTA提供的颅底肿瘤与邻近血管及颅骨关系的三维图像 ,是对常规二维影像的重要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血管造影 SCTA
下载PDF
16层螺旋CT颅颈联合CTA扫描参数的优化及规范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斌 刘义军 +1 位作者 浦仁旺 刘静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颅颈联合CTA扫描参数的优化及规范化。方法将60例接受颅颈联合CTA患者随机均分成Ⅰ、Ⅱ、Ⅲ三组,分别以100、1501、80 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三组间各点动静脉CT值及动脉显示差异。另将40例患者随机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颅颈联合CTA扫描参数的优化及规范化。方法将60例接受颅颈联合CTA患者随机均分成Ⅰ、Ⅱ、Ⅲ三组,分别以100、1501、80 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三组间各点动静脉CT值及动脉显示差异。另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采取不同层厚与螺距相匹配(层厚0.625 mm,螺距1.375∶1与层厚1.25 mm,螺距1.375∶1)进行扫描,比较两组间动脉显示的差异。结果Ⅰ、Ⅱ、Ⅲ组病例的颈部及颅内动脉均获得清晰显示,显示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各点强化CT值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点同层静脉CT值在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病例在显示程度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颅颈联合CTA扫描最优参数为阈值100 HU,120 kV,280 mA,层厚1.25 mm,螺距1.375∶1,0.5秒/周,准直宽度16×0.625 mm,为将以上参数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阈值 螺距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晓岷 蒋玲 +2 位作者 路春兰 曾津津 孙国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心血管畸形的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结果在手术证实的39处心腔外大血管畸形中,MSCT与手术的符合率为94.8%,经胸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为8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心血管畸形的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结果在手术证实的39处心腔外大血管畸形中,MSCT与手术的符合率为94.8%,经胸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为82.1%;对手术证实的28处心腔内畸形,MSCT的诊断符合率89.3%,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为100%。MSCT与经胸心动超声图在诊断心腔外大血管畸形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诊断心腔内畸形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SCT能直观地显示主动脉、肺动脉等大血管及其分支的走行、形态,为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MSCT结合经胸超声心动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已基本取代心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肺血管疾病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云龙 张挽时 +2 位作者 时惠平 鲁晓燕 高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 (SCTPA)在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65例肺血管疾病行SCTPA检查 ,包括先天性肺血管疾病 (肺动静脉瘘 6例 ,特发性肺动脉扩张 8例 ,肺动脉发育不全 3例 ,一侧肺动脉缺如1例及肺静脉畸形引...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 (SCTPA)在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65例肺血管疾病行SCTPA检查 ,包括先天性肺血管疾病 (肺动静脉瘘 6例 ,特发性肺动脉扩张 8例 ,肺动脉发育不全 3例 ,一侧肺动脉缺如1例及肺静脉畸形引流 5例 )、获得性肺血管疾病 (肺动脉栓塞 41例 ,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 1例 )。SCTPA扫描层厚 3mm ,螺距 1~ 1.5 ,亚秒级扫描时间 0 .8秒 ,重建层厚 1mm ,重建方法包括MIP、MPR和SSD。结果 SCTPA对 6例肺动静脉瘘共显示供血动脉 13条、引流静脉 9条和瘤囊 8个 ,漏诊 1例多发性肺动静脉中的小瘤囊 ;特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发育不全、一侧肺动脉缺如者SCTPA均能明确诊断 ;5例肺静脉畸形引流中的心外畸形部分SCTPA与手术对照良好 ;45例肺动脉栓塞 ,SCTPA诊断中心型肺栓塞 3 5例 ,周围型肺栓塞 6例。结论 SCTPA既可以显示肺血管的形态、结构与走行 ,又可显示肺血管内特征 ,对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病变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艳 魏嘉平 +3 位作者 华琦 汪家瑞 何冀芳 李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8792-8796,共5页
背景:许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性和局限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金标准对照观察的临床诊断实验,于2005-06/2006... 背景:许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性和局限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金标准对照观察的临床诊断实验,于2005-06/2006-03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完成。对象:选择2005-06/2006-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个月内先后行64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或可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8例。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直径法,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分别对28例患者的280个节段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纳入的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依节段计算多层螺旋CT的准确性,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5%,97.6%,86.8%和84.3%。若去除其中31个冠状动脉节段由于严重钙化而影响诊断的因素,则多层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66.7%,98.6%,90.3%和93.6%。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风险小的无创性检查,对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尤其针对筛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而言有较好的前景,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