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脑成像及MRI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建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9-21,共3页
对多层螺旋CT脑成像(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及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我院收集的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 对多层螺旋CT脑成像(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及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我院收集的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多层螺旋CT脑成像和MRI诊断。结果:对照组检查结果显示有34例脑出血患者,108例脑梗死患者,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7.50%(175/200),观察组检查结果显示有38例脑出血患者,110例脑梗死患者,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进行MRI或者MSCT脑血管成像均有一定价值,但准确率更高的是MRI技术,因此临床上在选择诊断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综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脑成像 MRI 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测量CT值的差值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颜刘清 李松涛 +2 位作者 吴静 贺鹏 谢甜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测量CT值的差值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病历的单双号不同分为观察组(双号)和对照组(单号),各45例。观察组进行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对照组进行脑部CT平扫...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测量CT值的差值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病历的单双号不同分为观察组(双号)和对照组(单号),各45例。观察组进行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对照组进行脑部CT平扫。比较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5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提高了患者的诊断率,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便利,值得临床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急性梗死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李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251例,其中230例急性梗死类型,21例非急性梗死类型。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指标(PGP9.5、GFAP)检测和多层...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251例,其中230例急性梗死类型,21例非急性梗死类型。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指标(PGP9.5、GFAP)检测和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I)检查。比较两组检测方式的临床诊断情况及非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血清指标检测、CTPI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非急性脑梗死相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达峰时间显著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PI方式诊断急性梗死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且具有无创性,保障患者的安全性,诊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复合MRA与多层螺旋脑部CTA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比较
4
作者 张函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脑部CT血管成像(CTA)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同时均进行多层螺旋脑部CTA与复... 目的:探讨复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脑部CT血管成像(CTA)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同时均进行多层螺旋脑部CTA与复合MRA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诊断准确度、检查结果。结果:血管造影确诊的70例患者中,发现脑出血患者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8例、脑梗死患者48例。复合MRA检查现脑出血患者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7例、脑梗死患者49例。多层螺旋脑部CTA检查发现脑出血患者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5例、脑梗死患者40例。复合MR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7 %(67/70),高于多层螺旋脑部CTA的85.7 %(6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诊断中,与多层螺旋脑部CTA相比,复合MRA的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 复合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低剂量全脑CTP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大面积ACI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华坚 颜博 +1 位作者 高唯一 陈海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4934-4936,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全脑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联合丁苯酞(NBP)治疗老年大面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少于12 h的老年大面积ACI患者100例,经纳入和剔除标准最终纳入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NBP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究低剂量全脑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联合丁苯酞(NBP)治疗老年大面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少于12 h的老年大面积ACI患者100例,经纳入和剔除标准最终纳入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NBP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拜阿斯匹林0.1 g口服,每晚1次;立普妥20 mg口服,每晚1次;依达拉奉40 ml静脉滴注,2次/d。NBP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额外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0.2 g,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 d为1个疗程。通过低剂量全脑CTP分析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4个脑灌注参数,明确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ACI患者神经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NBP组CBF和CBV明显高于对照组,TTP和M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NBP组治疗后CBF和CBV明显升高,TTP和MTT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CBF明显升高,TTP和MTT显著下降(P<0.05),CBV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显著降低,且NB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全脑CTP能有效检测早期脑部缺血情况。NBP可改善老年大面积ACI患者脑部缺血再灌注水平,有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低剂量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急性梗死
下载PDF
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佟永治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疾... 目的:探讨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疾病检出29例,检出率为96.67%,对照组的脑血管疾病检出24例检出率为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出率较高,且该法无创、操作简便,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血管疾病 诊断效果
下载PDF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Perfusion Imaging in Neoplasm in the Brain and Body with Multi-slice Helical CT
7
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4 位作者 宁殿秀 王克礼 韩睿 刘晓风 郎志谨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5年第5期317-320,327-328,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erfusion imaging in neoplasm in the brain and body with Multi-slice helical CT. 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with neoplasm were subjected to perfusion imaging with mul...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erfusion imaging in neoplasm in the brain and body with Multi-slice helical CT. 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with neoplasm were subjected to perfusion imaging with multi-slice helical CT, including 22 patients with brain neoplasm and 6 patients with body neoplasm. At first, CT routine scan was preformed to localize central slices of neoplasm. Then perfusion imaging of 4 and identical slices in central slices of neoplasm was performed by using CT cine scan. Scanning images were transferred into ADW3.1 work-station to create and analyze perfusion images and parameters. Results: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cerebral neoplasm had a remarkable increase. But, CBF value of different cerebral neoplasms had partial overlap; CBV value was increased slightly; MTT value had no apparently clinical value; PS valu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ituitary neoplasm〉meningoma〉cerebral glioma≈cerebral metastasis. PS value could reveal the characters of cerebral neoplasm and had apparently clinical value.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body neoplasms have a remarkable increase too. Body tumors were liable to be interfered by breath movement.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helpful to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of neoplasm in the brain and body. PS images of neoplasm in the brain and body were helpful to defining tumor outline and finding small tumor. Conclusion: MSCT perfusion imaging provided a precise and relative simple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blood perfusion status in tumors in the brain and body. The technique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on clinical scan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NEOPLASM HEMODYNAM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