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岛海(洋)及多岛弧盆系造山模式解析造山带演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四化 王立全 +4 位作者 江新胜 尹福光 朱弟成 卓皆文 张万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共11页
评述了板块构造"登陆"以来的多岛洋构造、板内造山多岛海模式以及多岛弧盆系构造在造山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3种模式在造山带的研究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化了对造山带的认识。多岛弧盆系构造是认识造山带演化的切入点,能... 评述了板块构造"登陆"以来的多岛洋构造、板内造山多岛海模式以及多岛弧盆系构造在造山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3种模式在造山带的研究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化了对造山带的认识。多岛弧盆系构造是认识造山带演化的切入点,能够全面解剖造山带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演化历史。基于多岛弧盆系的造山模式认为,弧后萎缩作用和弧前增生作用是造山过程的普遍现象,引起了弧-弧、弧-陆碰撞,这两种作用在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岛弧盆系的识别不但在造山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分析前寒武纪大陆克拉通基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前寒武纪克拉通的形成与弧前增生和弧后萎缩作用密不可分,多岛弧盆系构造的深入研究对前寒武纪大陆克拉通基底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岛(洋) 多岛盆系 (系) 增生 后萎缩
下载PDF
多岛海型造山作用——以华南印支期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58
2
作者 陈海泓 肖文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A08期95-102,共8页
大陆造山带大多数形成于弧弧碰撞及其弧后盆地衰缩作用,其古地理格局为多岛海。今日的东南亚是多岛海大地构造的现实模型,其中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的板块边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班达—巽它弧以南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弧以东。介于前缘弧和... 大陆造山带大多数形成于弧弧碰撞及其弧后盆地衰缩作用,其古地理格局为多岛海。今日的东南亚是多岛海大地构造的现实模型,其中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的板块边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班达—巽它弧以南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弧以东。介于前缘弧和欧亚大陆之间的是众多的残余弧和弧后盆地。其中有些盆地仍然是海底扩张的中心,一些是不再活动的海盆,也有些海盆正在遭受挤压作用,而一些海盆则已经完全被弧后衰缩作用所消减。位于这些盆地之间的是残余弧,沉降的残余弧顶部的沉积层序类似于被动陆缘。华南大地构造可用多岛海模式予以解释。华南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分析、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磁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大多数是弧弧碰撞作用所形成的碰撞型造山带,二叠—三叠纪的古地理存在着与东南亚今天类似的多岛海格局。临沧弧和华夏弧可能为华南多岛海的前缘弧,起着与今天欧亚大陆的印度尼西亚弧相类似的作用。多岛海古地理格局可能出现于泥盆纪以后,华南板块发生裂解,所形成的弧后盆地大多数于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发生衰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岛 作用 后盆地 印支期
下载PDF
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133
3
作者 龚全胜 刘明强 +2 位作者 李海林 梁明宏 代文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34,共7页
北山造山带经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 -俯冲 -碰撞 -拼合的复杂地质演化历程 ,具多旋回复合造山的特色。通过对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建立、古板块重建、原型盆地恢复、造山带结构、构造特征及造山机制和模式的研究 ,确定北山造山带类型... 北山造山带经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 -俯冲 -碰撞 -拼合的复杂地质演化历程 ,具多旋回复合造山的特色。通过对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建立、古板块重建、原型盆地恢复、造山带结构、构造特征及造山机制和模式的研究 ,确定北山造山带类型为陆 -增生弧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碰撞 -增生 单元 机制 古板块重建
下载PDF
华北陆块古生代南向增生与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构造演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元保 郑永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246-2250,共5页
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记录了华南与华北陆块在古生代时期的拼合过程,包含了华北陆块在这个时期的三阶段南向增生.秦岭群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华南陆块或相同构造属性陆块分离并向北漂移到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微陆块.宽坪群和二... 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记录了华南与华北陆块在古生代时期的拼合过程,包含了华北陆块在这个时期的三阶段南向增生.秦岭群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华南陆块或相同构造属性陆块分离并向北漂移到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微陆块.宽坪群和二郎坪群低级变质沉积岩原岩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俯冲带之上的增生楔,在北秦岭微陆块北向俯冲过程中受到变质变形作用.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岩石在寒武纪的形成可能代表了一次小陆块与大陆块之间的碰撞事件,结果导致北秦岭地体增生到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群中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秦岭群广泛发育的深熔作用和岛弧岩浆作用准同时发生,可能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壳俯冲、弧后盆地关闭及其导致的弧-陆碰撞事件,导致华北大陆第二次向南增生.石炭纪高压变质作用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壳俯冲和第二次弧-陆碰撞事件,结果导致华北大陆第三次向南增生.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之间的最终拼合发生在三叠纪,在西部的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记录了增生型弧-陆碰撞过程,而在东部的大别-苏鲁造山带表现为两个古老大陆之间的直接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陆碰撞 大陆增生 -陆碰撞 大陆俯冲
原文传递
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 被引量:74
5
作者 肖文交 侯泉林 +8 位作者 李继亮 B.F.Windley 郝杰 方爱民 周辉 王志洪 陈汉林 张国成 袁超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B12期22-28,共7页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生楔,(viii)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组成 部分.其中大地构造相(I)-(v)记录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向北消减,欧 亚大陆向南增生的历史,而大地构造相(vi)-(viii)记录了羌塘地块北部被动陆缘沉积 大地构造演化、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消减以及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拼贴并最终焊合的历史.大地构造相分析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存在复杂的多岛海-增生弧 造山作用.这种复杂的多岛增生作用是欧亚大陆向南增生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大地构 多岛海-增生弧造山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