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多巴胺受体D1基因CDS区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潘兰兵 张依裕 +4 位作者 林家栋 李思 李万贵 杨永强 刘若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研究采用PCR-SSCP法与DNA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兴义鸭和樱桃谷鸭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区130-587bp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对樱桃谷鸭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本研究采用PCR-SSCP法与DNA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兴义鸭和樱桃谷鸭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区130-587bp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对樱桃谷鸭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樱桃谷鸭和兴义鸭DRD1基因编码区130-587bp区域内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AA、BB和AB,2个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416和0.5643,等位基因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8539和0.720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184和0.3217,分别处于低度多态和中度多态位点,樱桃谷鸭群体中该座位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兴义鸭群体则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序列比对发现2个SNPs位点,其中c.189T>C为同义突变,c.507T>A为错义突变,导致丝氨酸(S)变成精氨酸(R)。关联分析结果显示,BB基因型樱桃谷鸭个体的8周龄重和12周龄体斜长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10周龄重、12周龄重和12周龄胸深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揭示该多态座位可能是影响鸭生长性状的一个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d1基因 编码序列 PCR-SSCP SNPS
下载PDF
水貂多巴胺受体D1基因多态性及与自咬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宁 宁方勇 +1 位作者 王光圣 白秀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6期52-55,共4页
以多巴胺受体D1基因(DRD1)作为候选基因,分析该基因对水貂自咬行为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首次从美洲黑貂脚部肌肉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并测序,现已将该序列提交到GenBank上,得到序列号为EU249297。... 以多巴胺受体D1基因(DRD1)作为候选基因,分析该基因对水貂自咬行为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首次从美洲黑貂脚部肌肉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并测序,现已将该序列提交到GenBank上,得到序列号为EU249297。通过序列比较,在179位点处发生了(T→C)转换,但并没有导致氨基酸的变化。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在不同个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型。对该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自咬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RD1多态性对水貂自咬行为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该群体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等位基因,AA型的基因型频率均高于BB型的基因型频率;自咬行为组AA基因型的频率远低于健康组,BB和AB基因型个体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貂 多巴胺受体d1基因 自咬行为 PCR-SSCP
下载PDF
α-Syn过表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受体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汉将 李佳昱 +1 位作者 刘承伟 陈敏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过表达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受体D1(D1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将小鼠分为PD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采用脑纹状体注射α-Syn预成型纤维(α-Syn PFF)法建立PD模型,对照...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过表达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受体D1(D1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将小鼠分为PD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采用脑纹状体注射α-Syn预成型纤维(α-Syn PFF)法建立PD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注射PBS。各组小鼠于造模前1周及造模后4周,分别采用旷场实验、平衡杆实验、爬杆实验观察小鼠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运动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黑质区D1DR、D2DR、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黑质区D1DR及TH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小鼠出现旷场实验运动速度减慢,平衡杆和爬杆耗时增加等运动迟缓行为学表现(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D组小鼠黑质α-Syn蛋白表达增加,D1DR及TH蛋白表达下降(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组小鼠黑质TH和D1DR阳性神经元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D1DR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α-Syn过表达所致的PD小鼠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多巴胺受体d1 黑质
下载PDF
VPS35对多巴胺受体D1降解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琛 肖乃安 +1 位作者 马琪林 詹奕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研究囊泡分拣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5,VPS35)是否影响G蛋白偶联(G proteincoupled)的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的降解过程及其机制。方法依据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的... 目的研究囊泡分拣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5,VPS35)是否影响G蛋白偶联(G proteincoupled)的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的降解过程及其机制。方法依据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的原理,我们CHX处理细胞,来研究VPS35对DRD1的降解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过表达VPS35之后,DRD1蛋白的降解速率比对照组加快了。相反的,在下调VPS35水平后,DRD1的降解速率减慢。另外,VPS35能加速DRD1的溶酶体和泛素蛋白酶体降解,但增加溶酶体降解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1) VPS35能够有效调控DRD1的降解速率;(2) VPS35主要通过溶酶体途径调控DRD1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分拣蛋白35 多巴胺受体d1 降解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异常增加的α-突触核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及结肠多巴胺受体D1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晓峰 罗汉将 +3 位作者 莫琼 左丽丝 黄秀仙 陈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6-1110,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异常增加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小鼠脑及结肠多巴胺受体D1(D1DR)表达备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术后6个月进行平衡杆、爬杆及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差异;通过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 目的探讨异常增加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小鼠脑及结肠多巴胺受体D1(D1DR)表达备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术后6个月进行平衡杆、爬杆及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差异;通过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黑质及结肠D1DR、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平衡杆和爬杆运动时间延长、旷场平均运动速度减慢(P <0.001)等运动迟缓表现;WB、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及结肠D1DR、呈正相关(r=0.8943、0.9026,P <0.05)。结论通过脑纹状体注射α-Syn PFF建立的PD模型小鼠黑质及结肠中D1DR、TH表达降低,为结肠活检应用于评估早期PD患者中枢神经病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多巴胺受体d1
下载PDF
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D1水平升高促进人肝细胞癌生长
6
作者 严俨 潘家浩 +9 位作者 陈泳花 邢蔚 李强 王冬音 周晓爽 谢敬敦 缪长虹 元云飞 曾维安 陈东泰 《癌症》 SCIE CAS 2021年第3期97-112,共16页
背景与目的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是多巴胺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癌症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巴胺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分泌水平及DRD1对HCC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多巴... 背景与目的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是多巴胺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癌症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巴胺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分泌水平及DRD1对HCC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多巴胺系统对HCC的作用,研究了DRD1与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多巴胺代谢系统。采用微阵列分析、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DRD1的表达。构建了DRD1稳定敲除和过表达的细胞系。采用Transwell、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癌细胞的恶性表型。Western blot检测cAMP/PI3K/AKT/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CREB)信号通路。有研究证实了这一信号通路在纹状体神经元中被DRD1激活并参与了肿瘤进展。建立HCC异种移植瘤用于体内实验。结果多巴胺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水平升高及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水平下降引起多巴胺代谢失衡,导致HCC局部多巴胺分泌增加。多巴胺促进了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在HCC组织中DRD1表达水平升高,DRD1表达阳性与HCC患者预后差相关。DRD1的表达上调通过调节cAMP/PI3K/AKT/CREB通路,激活HCC增殖和转移的恶性表型,而DRD1下调则发挥相反作用。阻断DRD1逆转了多巴胺对HCC的作用。DRD1选择性拮抗剂SCH23390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抑制了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结论在HCC局部多巴胺分泌增加,并促进了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DRD1对HCC进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在多巴胺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作为HCC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 多巴胺受体d1 肝细胞癌 预后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北极狐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克隆测序
7
作者 王光圣 白秀娟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17,20,共4页
为了获得北极狐多巴胺受体D1基因序列,给北极狐自咬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北极狐耳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序列提交到Genebank上。Genebank中的Blast分析表明,北极... 为了获得北极狐多巴胺受体D1基因序列,给北极狐自咬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北极狐耳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序列提交到Genebank上。Genebank中的Blast分析表明,北极狐多巴胺D1受体基因与家狗(Canis familiaris)的同源性为99%,与牛(Bos taurus)的同源性为93%,与人(Homo sapiens)的同源性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狐 多巴胺受体d1基因 克隆测序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D1(DRD1)通过抑制cAMP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8
作者 燕婧 杨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多巴胺受体D1(DRD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DRD1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对U87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DRD1对c AMP通路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神经胶质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RD... 目的通过检测多巴胺受体D1(DRD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DRD1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对U87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DRD1对c AMP通路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神经胶质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RD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水平。培养U87细胞,采用DRD1激动剂SKF38393和拮抗剂SCH23390处理后,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Western blot法检测c AMP通路及其相关蛋白[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44/42MAPK)、磷酸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44/42MAPK)和蛋白激酶A(PKA)]的蛋白水平)。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DRD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SCH23390明显抑制U87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而SKF38393明显促进U8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SCH23390激活c AMP及其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而SKF38393抑制其表达。结论 DRD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高表达,DRD1通过负向调节c AMP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d1(dRd1) 神经胶质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D_1基因-48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袁公贤 哈黛文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 8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PCR RFLP)分析了解 - 4 8A/G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的分布情况。结果等位基因A ,G在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 8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PCR RFLP)分析了解 - 4 8A/G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的分布情况。结果等位基因A ,G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0 78,0 2 2和 0 86 ,0 14 ,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P <0 0 1)。原发性高血压组中G等位基因 ,舒张压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 (P <0 0 5 )。结论在中国人群中 ,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d1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与多巴胺受体D_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公贤 哈黛文 《医学新知》 CAS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 8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PH)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了解 - 48A/G基因型在PH组和正常血压对照 (NT)组的分布情况。结果 等位基因A、G在PH组和N...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 8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PH)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了解 - 48A/G基因型在PH组和正常血压对照 (NT)组的分布情况。结果 等位基因A、G在PH组和NT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0 .78、0 .2 2和 0 .86、0 .14,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derg平衡 ,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P <0 .0 1)。PH组中G等位基因、舒张压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 (P <0 .0 5 )。结论 本组人群中 ,多巴胺受体D1基因 -48A/G多态性与PH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多巴胺受体d1 基因多态性 病理
下载PDF
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大鼠眶额叶多巴胺D1受体对谷氨酸及其NMDA受体的调节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帅 安书成 +1 位作者 陈慧彬 李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8,共10页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眶额叶多巴胺D1受体对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及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NR2B亚基的影响。实验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眶额叶多巴胺D1受体对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及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NR2B亚基的影响。实验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结合眶额叶微量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和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运用糖水偏爱测试、悬尾实验和敞箱实验等方法检测动物的行为表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来检测眶额叶内谷氨酸、多巴胺含量及NR2B和多巴胺D1受体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且眶额叶多巴胺含量降低,其D1型受体表达降低,谷氨酸含量升高,其NMDA受体的NR2B亚基也明显上调;注射SKF38393后可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且眶额叶谷氨酸含量显著下降,NMDA受体的NR2B亚基表达也有所降低;正常大鼠注射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大鼠表现出和CUMS模型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且眶额叶谷氨酸含量升高,其NMDA受体的NR2B亚基也明显上调。以上结果表明,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能使眶额叶多巴胺释放减少,从而使谷氨酸过量释放,NMDA受体过度激活,导致抑郁发生。多巴胺抗抑郁作用是通过D1型受体抑制谷氨酸及其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抑郁 眶额叶 多巴d1受体 谷氨酸
下载PDF
四磨汤对慢性应激小鼠多巴胺受体D1,D2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柏炎 易健 +2 位作者 蔺晓源 易跃能 蔡光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慢性应激小鼠多巴胺受体1,2(DR1,DR2)的影响,明确四磨汤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组,采用饥饱失常、明暗颠倒以及束缚夹尾等多种方法造模,分别给予蒸馏水、多潘立酮、四磨汤(7.56 mL.kg-1)...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慢性应激小鼠多巴胺受体1,2(DR1,DR2)的影响,明确四磨汤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组,采用饥饱失常、明暗颠倒以及束缚夹尾等多种方法造模,分别给予蒸馏水、多潘立酮、四磨汤(7.56 mL.kg-1)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脑内和肠道组织DR1,DR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脑内和十二指肠组织中DR1,DR2的表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磨汤组DR1,DR2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调节多巴胺受体D1,D2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慢性应激 多巴d1受体 多巴d2受体
原文传递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下丘脑多巴胺含量和D_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荣霏 温晓飒 马文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964,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海马、下丘脑中多巴胺(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CSD组、大平台铁丝网格实验对照(TC)组和空白对照(BC)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海马、下丘脑中多巴胺(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CSD组、大平台铁丝网格实验对照(TC)组和空白对照(BC)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CSD模型,每天剥夺18 h,连续21 d。TC组除剥夺箱底为罩有铁丝网格的大平台外,其他环境与CSD组一致。利用Morris水迷宫和自主活动箱在CSD的第7、14、21天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CSD 21 d后分别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HPLC-ECD)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中DA含量和D1受体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BC组和TC组相比,CSD组大鼠毛色无光泽、精神疲惫且易激惹,自CSD 3 d起,体质量在各时间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D组大鼠与其他两组相比,逃逸潜伏期在各时间点延长,穿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相比,CSD组大鼠自主活动总路程缩短(P<0.05)、自主活动次数减少(P<0.01);HPLC-ECD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SD组大鼠与其他两组相比,海马及下丘脑中DA含量、D1受体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组与BC组大鼠相比,学习记忆能力、各脑区DA含量和D1受体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D可损害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下丘脑中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其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学习 记忆 多巴 多巴d1受体 海马 下丘脑
下载PDF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海马内多巴胺D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团结 陈斯 +6 位作者 方麒林 王博 毛蕾 沈滔 徐玉萍 马文领 史仍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海马超微结构及海马内多巴胺D_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剔除体质量最轻、负重游泳时间最短和Morris水迷宫实验中90s仍找不到平台的11只大鼠,其余24只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TC)组、CS...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海马超微结构及海马内多巴胺D_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剔除体质量最轻、负重游泳时间最短和Morris水迷宫实验中90s仍找不到平台的11只大鼠,其余24只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TC)组、CSD组和CSD+多巴胺D_1受体激动剂SKF38393(SKF)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CSD模型,SKF组在CSD 15~21d腹腔注射SKF38393(1mg/kg)。CSD 21d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超微结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qPCR检测大鼠CSD后海马内多巴胺D_1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结果 CSD导致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性、膜结构破坏可通过使用SKF38393得以改善。与TC组相比,CSD组大鼠海马内腺苷酸环化酶5(Adcy5)、cAMP依赖蛋白激酶α型催化亚基(Prkacα)、多巴胺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Darpp32)、Ras相关蛋白(Rap)1a、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和2(ERK1/2)、磷脂酶Cβ1(PLCβ1)、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a和Ⅳ(CaMKⅡa、CaMKⅣ)mRNA表达均降低(P<0.05),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α(PKAcα)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磷酸化ERK1/2、PLCβ1和磷酸化-CaMKⅣ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CSD组相比,SKF组Prkacα、Darpp32、Rap1a、Rap1b、ERK1和CaMKⅣmRNA表达均增加(P<0.05);PKAcα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均以及磷酸化CaMKⅣ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但PLCβ1和CaMKⅣ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CSD可破坏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使用多巴胺D_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可有效改善海马超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PKA和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多巴d1受体 信号通路 海马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多巴胺激动D1受体在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中促惊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伟文 廖晓阳 +2 位作者 王建 杨正辉 刘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03-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激动D1受体在重复给予亚惊厥剂量戊四氮(PTZ)所诱导的大鼠全身性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二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Z组、LSP组、LSSP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PTZ组大鼠接受重复低剂量... 目的探讨多巴胺激动D1受体在重复给予亚惊厥剂量戊四氮(PTZ)所诱导的大鼠全身性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二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Z组、LSP组、LSSP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PTZ组大鼠接受重复低剂量的PTZ诱发SE;LSP组大鼠首先接受舒必利、左旋多巴腹腔注射,再接受重复低剂量的PTZ诱发至SE;LSSP组大鼠首先接受舒必利+SCH23390、左旋多巴腹腔注射,再接受重复低剂量的PTZ诱发至SE;对照组大鼠接受与PTZ组相同次数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注射,2 h处死大鼠。比较各组诱导不同程度癫痫发作所用PTZ累积剂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os在皮质、海马及纹状体的表达数量。结果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PTZ组、LSP组、LSSP组诱导不同级别癫痫发作所用PTZ累积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SP组较PTZ组和LSSP组的用量降低(P<0.05);PTZ组与LSS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比较,诱导不同级别癫痫发作所用PTZ累积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组、LSP组、LSSP组Fos在皮质、海马及纹状体表达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激动D1受体对PTZ诱导的SE有促惊厥作用,并贯穿于癫痫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多巴d1 癫痫 戊四氮 大鼠 惊厥
下载PDF
多巴胺D_1受体参与吗啡介导的小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琳 谭北平 +1 位作者 李勇辉 隋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探求吗啡对小鸡的奖赏作用及其相关的多巴胺机制。方法 :ip 2mg·kg-1吗啡对小鸡进行 4次条件化训练后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测试 ,测试前 15min分别ip生理盐水、0 .2 5mg·kg-1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 目的 :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探求吗啡对小鸡的奖赏作用及其相关的多巴胺机制。方法 :ip 2mg·kg-1吗啡对小鸡进行 4次条件化训练后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测试 ,测试前 15min分别ip生理盐水、0 .2 5mg·kg-1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 3390或者等剂量的多巴胺D2 受体拮抗剂雷氯必利 (raclopride) ,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吗啡诱导出小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P <0 .0 1) ,条件性位置偏爱的表达被SCH2 3390阻断 (P <0 .0 5 ) ,而不受雷氯必利的影响 (P >0 0 5 )。结论 :吗啡的奖赏作用在鸟类中也有体现 ,小鸡可以成为研究药物成瘾的合适的模型。多巴胺D1受体可能参与对吗啡药物渴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d1受体 吗啡介导 小鸡 条件性位置偏爱 基因表达 药物渴求
下载PDF
多巴胺D_1类受体在小鼠巨噬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对ox-LDL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迪 韩愈 +5 位作者 寇恂 符金娟 刘渔凯 王震 何多芬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检测小鼠巨噬细胞上的多巴胺D1类受体表达及探讨其对ox-LDL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靶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多巴胺D1类受体的表达。不同浓度的ox-LDL(10、20、40μg/mL)诱导RAW264.7细胞的增... 目的检测小鼠巨噬细胞上的多巴胺D1类受体表达及探讨其对ox-LDL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靶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多巴胺D1类受体的表达。不同浓度的ox-LDL(10、20、40μg/mL)诱导RAW264.7细胞的增殖,观察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10-7mol/L、拮抗剂(SCH23390)10-6mol/L及MAPK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10-6mol/L存在的情况下,RAW264.7增殖的变化情况,细胞增殖用3H-TdR掺入量表示。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ERK、总ERK1/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多巴胺D1类受体在RAW264.7细胞上表达。Fenoldopam(10-7mol/L)、PD98059(10-6mol/L)能明显抑制ox-LDL(20μg/ml)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且SCH23390(10-6mol/L)预处理可以逆转Fenoldopam(10-7mol/L)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MAPK阻断剂PD98059存在的情况下,Fenoldopam作用丧失,此外,Fenoldopam(10-7mol/L)可降低ox-LDL升高的PCNA以及磷酸化ERK水平。结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上有多巴胺D1类受体的表达,且刺激多巴胺D1类受体可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影响MAPK/ERK这一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d1类受体 巨噬细胞增殖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多巴胺D_1类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愈 曾春雨 +7 位作者 杨剑 黄河飞 石伟彬 傅春江 何多芬 杨成明 黄岚 周林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3-936,共4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D1类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A10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刺激D1类受体对胰岛素促增殖作用的影响,并用免疫印迹研究D1类受体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机制。细胞增殖作用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 目的观察多巴胺D1类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A10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刺激D1类受体对胰岛素促增殖作用的影响,并用免疫印迹研究D1类受体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机制。细胞增殖作用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量表示。结果胰岛素可促进A10细胞的增殖,该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的。D1类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本身对A10细胞无增殖影响,但Fenoldopam通过D1类受体可完全阻断胰岛素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免疫印迹显示刺激D1类受体可降低胰岛素受体的蛋白表达,提示该机制可能参与了D1类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作用的过程。结论D1类受体对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类多巴受体 胰岛素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高血压
下载PDF
D_1类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促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震 曾春雨 +9 位作者 韩愈 何多芬 刘琰 杨剑 崔志刚 黄河飞 杨成明 王旭开 黄岚 周林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D1类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VS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去甲肾上腺素(NE)10^-6~10^-9mol/L刺激Sprague-Dawley(SD)大鼠主动脉分离的VSM细胞,观察在D。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10^-5~1... 目的观察D1类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VS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去甲肾上腺素(NE)10^-6~10^-9mol/L刺激Sprague-Dawley(SD)大鼠主动脉分离的VSM细胞,观察在D。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10^-5~10^-8mol/L存在的情况下,NE促细胞增殖作用的变化,细胞增殖用。H-TdR掺人量表示。结果NE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SD大鼠VSM细胞的增殖,该作用由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酚妥拉明存在的情况下可消除NE的促增殖作用。Fenoldopam本身对VSM细胞增殖无影响,但Fenoldopam可通过D1类多巴胺受体减弱NE(10^-6mol/L)介导的VSM细胞增殖;该实验结果得到了人VSM细胞实验结果的印证。结论D-类多巴胺受体对NE介导的促VSM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类多巴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高血压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红星 李文强 +2 位作者 张海三 吕路线 杨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5-387,390,共4页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方法 将11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患者组,117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两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患者...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方法 将11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患者组,117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两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患者组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抽取静脉血标本,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对照组于入组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分析两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 mRNA表达量的差异性以及患者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 mRNA表达量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67,P<0.05);患者组治疗前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因子分呈有统计学意义正相关(R=0.350,P<0.01),与攻击因子分呈有统计学意义负相关(R=-0.334,P<0.01);与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因子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R=0.127、0.043、-0.029;P均>0.05). 结论 多巴胺D1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其表达量增高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但抑制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d1受体 MR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