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三维重建的无人机影像并行处理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庞巧遇 邓宝松 +1 位作者 桂健钧 鹿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534,共9页
为提升三维重建任务的执行速度,解决行业现实应用对时效性的需求,提出一种无人机影像并行处理与特征提取算法,基于CPU与GPU两种计算架构在三维重建的两个阶段并行加速处理。一是基于CPU的并行处理策略,针对多核处理器采用OpenMP多线程机... 为提升三维重建任务的执行速度,解决行业现实应用对时效性的需求,提出一种无人机影像并行处理与特征提取算法,基于CPU与GPU两种计算架构在三维重建的两个阶段并行加速处理。一是基于CPU的并行处理策略,针对多核处理器采用OpenMP多线程机制,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并行加载,为后续处理提供高效数据源;二是基于GPU的并行处理策略,通过改进SIFTGPU算法在GPU上以并行方式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为快速重建提供特征输入。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在图像处理速度上提升了2倍,特征点数量提升了4倍的同时,提取速度提升了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大场景 无人机影像 三维重建 并行图像处理 并行特征提取 并行编程技术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王万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381-0382,共2页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患者83例为对象,中央型肺癌45例,周围型肺癌3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PR影像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患者83例为对象,中央型肺癌45例,周围型肺癌3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PR影像处理技术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情况。结果:MPR的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影像学比多层螺旋CT清晰,MPR的肺癌病变征象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MPR对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的病变征象检出率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 肺癌 中央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志刚 徐鑫利 +1 位作者 李劲浩 王桂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5月到2018年6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内占位病变患者19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多层螺旋CT与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5月到2018年6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内占位病变患者19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多层螺旋CT与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鉴别诊断良恶性的效果。结果:在194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00例(良性组),诊断为恶性病变94例(恶性组),恶性组与良性组CT常规特征中的分叶征、锯齿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空泡征等比例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不同重建方法显示肺部血管有高度一致性,重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鉴别诊断肺内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5%、91.9%、91.5%和91.0%。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肺内占位病变中的应用获取图像清晰,重建区域自由,能有效鉴别诊断良恶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处理技术 肺内占位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在小肠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富珍 程英升 李明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0,F0003,共3页
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像新技术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肠病变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 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像新技术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肠病变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观察其MDCT表现,同时探讨MDCT后处理技术MPR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小肠淋巴瘤 处理技术 多平面重建 诊断价值 MDCT 常规X线 小肠病变
下载PDF
不同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效能
5
作者 李雪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196例疑似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均行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AD分型评估,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CT图像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196例疑似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均行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AD分型评估,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CT图像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单项及联合应用在AD诊断中的效能及对AD分型的检出率。结果:196例疑似AD患者,MRI检查诊断阳性142例(其中Ⅰ型25例,Ⅱ型33例,Ⅲ型84例),阴性54例;MPR诊断阳性118例,阴性78例;VR诊断阳性102例,阴性94例;CPR诊断阳性124例,阴性72例;MPR、VR联合CPR诊断阳性139例,阴性57例;MPR、VR联合CPR诊断AD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项应用,漏诊率低于三者单项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VR联合CPR对Ⅱ、Ⅲ型AD的检出率最高,且其高于MPR、VR单项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R、VR联合CPR诊断AD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处理技术 多平面重建 容积成像 曲面重建 主动脉夹层 效能
下载PDF
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采用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45例,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成像法处理图像以后,对处理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内磨玻璃结节患者45例,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成像法处理图像以后,对处理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病变患者纯磨玻璃样结节与混合磨玻璃样结节的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边缘形态中VR、MIP和MPR相比有差异。任何单一诊断在边缘形态、邻近结构改变方面都有差异。在恶性病变中,VR、MIP的边缘形态、形状、瘤肺界面和MPR有差异。在边缘形态、形状、瘤肺界面、邻近结构改变中3者联合与任何单一诊断均有差异,P均<0.05。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应用后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疾病的诊断准确性由好到坏分别为三者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成像法。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结合MPR、VR、MIP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早期诊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磨玻璃小结节 CT多平面重建处理技术 MPR VR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学习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GGN)样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6例GGN患者(共154个病灶),其中经手术或病理学确诊为GGN样肺癌患者共48例(51个病灶),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GGN)样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6例GGN患者(共154个病灶),其中经手术或病理学确诊为GGN样肺癌患者共48例(51个病灶),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回顾性对比MSCT、MSCT并MPR诊断GGN样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病灶征象显示情况,并分析GGN样肺癌病灶MS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并MPR诊断GGN样肺癌的灵敏度(92.16%)、特异度(92.23%)、准确率(92.21%)均高于MSCT的诊断结果(分别为75.55%、70.87%、71.43%),MSCT并MPR诊断支气管充气症显示率明显高于MSCT诊断(68.63%vs 41.18%,P<0.05)。结论MSCT联合MPR诊断GGN样肺癌的准确率高,能清晰反映肺部病灶情况,对术前诊断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 多排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特征、形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燕塔 姜聪明 +1 位作者 陈渊明 施武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急性阑尾炎(AA)的影像学特征、形态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近3年(研究时间段截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80例AA(经病理诊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SCT诊断及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多平面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急性阑尾炎(AA)的影像学特征、形态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近3年(研究时间段截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80例AA(经病理诊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SCT诊断及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对比不同CT技术对AA病理分型诊断价值、对比不同MSCT重建图像技术CT征象显示率MPR/CPR后处理诊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影像学形态及特征。结果MPR/CPR后处理MSCT技术检出率(98.75%)明显高于常规CT(76.25%)(P<0.05),两种CT技术在周围脓肿诊断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单纯性AA、坏疽性AA、PAA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技术远段与周围组织关系、阑尾全程显示率(98.75%、97.50%)均明显优于MPR技术(46.25%、32.50%)(P<0.05)。穿孔性、NPAA患者阑尾增大、阑尾粪石、淋巴结肿大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A患者阑尾强化缺损、蜂窝织炎、阑尾腔积气、积液、周围脓肿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NPAA患者(P<0.05)。结论MSCT联合MPR、CPR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应用于AA诊断中效果显著,CPR技术辅助MPR技术可以充分显示远段与周围组织关系、阑尾全程,确保诊断的精确性,并根据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及形态准确检出及区分病理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处理重建技术 急性阑尾炎 影像学特征 形态
下载PDF
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喆 满术千 +4 位作者 郑晚来 苏士文 占适龙 叶建青 蔡晖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前,螺旋CT应用已相当广泛,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许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直观和逼真的影像学资料,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多平面重建技术 应用 临床诊断 影像学资料 螺旋CT 后期处理 诊断水平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方亮 陈磊 陈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7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所收治骨折患者53例,分别对其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DR)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工作站中对CT检查数据进行后处理,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所收治骨折患者53例,分别对其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DR)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工作站中对CT检查数据进行后处理,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重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总检出率(98.49%)明显高于数字X线摄影(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骨关节骨折诊断方法,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骨折 影像学检查 多层螺旋CT 重建处理技术 数字X线摄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翼腭间隙通道的多平面重组技术重建观测
11
作者 付升旗 王华 +3 位作者 吴清武 刘恒兴 李文奇 周小兵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为翼腭间隙通道及其邻近结构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内镜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志愿者40名,在螺旋CT机上沿眦耳线(CML)连续扫描,将原始图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沿翼腭间隙各通道长轴和... 目的:为翼腭间隙通道及其邻近结构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内镜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志愿者40名,在螺旋CT机上沿眦耳线(CML)连续扫描,将原始图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沿翼腭间隙各通道长轴和垂直于各通道长轴分别进行CT图像重建。观察翼腭间隙通道的位置、形态及毗邻结构,测量其径线。结果:MPR重建影像可清楚显示翼腭间隙通道的翼管、圆孔、蝶腭孔、眶下裂、翼上颌裂、翼腭管、腭大管、腭小管、腭鞘管和犁鞘管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结构,左、右侧翼腭间隙通道呈对称性分布,各径线均无差异。翼管、圆孔、腭鞘管和犁鞘管位于蝶窦周围,可轻度或明显凸入蝶窦腔内。翼管前口横径(3.56±0.74)mm,后口横径(1.64±0.63)mm;圆孔前口横径(3.41±0.72)mm,后口横径(3.18±0.60)mm,翼管前、后口横径之间和圆孔前、后口横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腭间隙通道的MPR重建对翼腭间隙通道及其邻近结构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内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间隙通道 多平面重组技术重建 三维重建 CT影像
下载PDF
膝关节屈伸动态功能解剖HR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井副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73-73,共1页
目前,影像医学对膝关节的研究总处于在伸直状态下探讨其正常及异常的表现。而事实上膝关节的屈仲运动不断发生其解剖功能变化,仅探讨其在伸直状态下的表现不能反应其全部功能解剖。而临床上常见膝关节处于某种状态下表现症状,这是因... 目前,影像医学对膝关节的研究总处于在伸直状态下探讨其正常及异常的表现。而事实上膝关节的屈仲运动不断发生其解剖功能变化,仅探讨其在伸直状态下的表现不能反应其全部功能解剖。而临床上常见膝关节处于某种状态下表现症状,这是因关节在运动中不断发生大小、紧张、松驰及相对之间位移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动态异常会导致关节经常处于某种状态产生临床症状。因此,探讨其功能解剖对临床具有极重要的价值。我们就2例正常膝关节屈伸16层螺旋CT动态解剖功能进行重建,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膝关节 功能解剖 多平面重建技术 HRCT 16层螺旋CT 临床症状 影像医学 功能变化 表现症状 状态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加良 陈文宇 +4 位作者 吕晓东 方志仙 孙延豹 杨芝萍 刘倬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3期10-13,18,169,共6页
目的探讨64排胸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肺结节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肺原位腺癌患者和45例非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比较和总结两者的影像学特征。结... 目的探讨64排胸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肺结节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肺原位腺癌患者和45例非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比较和总结两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非肺癌患者肺部CT后处理重建影像以实性结节多见,周围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血管丛集征和空泡征等少见,纵隔窗显示、病灶钙化和病灶强化等多见。肺原位腺癌患者则以磨玻璃结节多见,周围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血管丛集征和空泡征等多见,未见纵隔窗显示、病灶钙化和病灶强化等,两者在上述影像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在周围花瓣征和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肺部CT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更清晰地了解肺小结节的细微影像改变,对判断小结节性质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依据,如能进一步与临床资料结合分析,则能有效提高肺结节诊治的临床决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处理重建技术 肺结节 非肺癌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扎西桑姆 卢海燕 《西藏医药》 2021年第5期150-152,共3页
1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应用1.1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是指在各种影像检查图像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获取、处理、增强医学影像,从而显示所需的人体信息和生物信息。影像后处理技术方法包括医学影像计算机断层成像、医学影像图像分割... 1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应用1.1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是指在各种影像检查图像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获取、处理、增强医学影像,从而显示所需的人体信息和生物信息。影像后处理技术方法包括医学影像计算机断层成像、医学影像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图像重建等^[1],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图像重建。主动脉CTA扫描后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分别重建出主动脉干及其主要分支二维、三维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图像重建 三维图像 图像配准 图像分割 医学影像 图像后处理 图像处理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静波 李腾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部分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鉴别诊断困难,因延误手术导致阑尾穿孔者高达16%~40%[1]。本文回顾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技术 阑尾穿孔 鉴别诊断 影像 临床外科 阑尾粪石 阑尾增粗 阑尾区 转移性右下腹痛 化脓性阑尾炎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腹股沟疝容积测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林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5期454-455,共2页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除了通过临床查体以外,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其中CT检查是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具有明显优势。腹股沟疝CT三维重建是指应用CT软件功能,分析疝的腹壁结构、面积、体积等影像资...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除了通过临床查体以外,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其中CT检查是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具有明显优势。腹股沟疝CT三维重建是指应用CT软件功能,分析疝的腹壁结构、面积、体积等影像资料,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和立体动态观察。当前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了应用生物材料对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技术,也因此在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到疝的面积和体积对临床手术及补片选择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腹股沟疝 临床价值 容积测量 CT三维重建 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临床查体
下载PDF
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张陆喜 张庆华 杨忠保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10期1081-1082,共2页
隐匿性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已中断,传统X线片不能显示而通过其他检查方法检出的骨折[1]。对该类骨折及时明确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研究收集整理确定为隐匿性肋骨骨折共47例,分析其影像特... 隐匿性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已中断,传统X线片不能显示而通过其他检查方法检出的骨折[1]。对该类骨折及时明确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研究收集整理确定为隐匿性肋骨骨折共47例,分析其影像特点以探讨16排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隐匿性 多平面重建技术 胸部外伤 临床治疗方案 医疗纠纷 影像特点 裂隙性骨折 轴面 斜位片
下载PDF
利用频谱解混叠方法实现超分辨率影像重建 被引量:5
18
作者 钦桂勤 耿则勋 徐青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基于信号处理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可以消除由影像系统引起的影像模糊和退化,同时恢复出光学极限外的频谱信息。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对影像配准与运动模型估计在超分辨率影像重建中的作用给予简... 基于信号处理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可以消除由影像系统引起的影像模糊和退化,同时恢复出光学极限外的频谱信息。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对影像配准与运动模型估计在超分辨率影像重建中的作用给予简要介绍;接着根据连续傅里叶变换(C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频谱混叠关系及CFT位移性质,推导出频谱解混叠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模型;最后采用文献中的运动模型估计方法和本文的重建算法,对几组数据进行实验,获得了空间分辨率提高近1倍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 频谱信息 影像配准 运动模型估计 影像重建 地球资源卫星 多光谱影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友林 韩萍 +5 位作者 余建明 田志梁 周泱泱 陈艳 雷子乔 梁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 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 目的 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 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 MPR因脊柱侧弯的改变而显示不连续,矢状位可观察椎管内情况;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也可清晰显示全脊柱侧弯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观察侧弯的分类与椎管的状况。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能提供脊柱侧弯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靶组织的解剖,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多层螺旋CT机 图像后处理技术 表面遮盖重建 多平面重建 处理图像 应用价值 容积再现 脊柱扫描 结构信息 手术路径 治疗方案 临床医师 椎管内 显示 MPR 矢状位 全脊柱 SSD 同密度 VRT 一次性 靶组织 形态
下载PDF
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肘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玲 汪春红 张燕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40-841,共2页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螺旋CT重建技术 诊断价值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图像后处理技术 螺旋CT扫描 螺旋CT检查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