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袁沛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胃癌诊断中应用CT增强扫描(CTE)结合多平面CT三维重建(CT-MPR)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CTE结合CT-MPR。诊断金标... 目的:探讨在胃癌诊断中应用CT增强扫描(CTE)结合多平面CT三维重建(CT-MPR)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CTE结合CT-MPR。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观察CTE结合CT-MPR诊断胃癌不同分期的符合率及动脉解剖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前使用CTE结合CT-MPR诊断T分期的结果显示,有1期患者4例、2期患者7例、3期患者15例、4期患者4例,诊断符合率90.00%(27/30);诊断N分期的结果显示,有0期患者14例、1期患者10例、2期患者6例,诊断符合率93.33%(28/30);诊断M分期的结果显示,有0期患者20例、1期患者10例,诊断符合率93.33%(28/30)。30例患者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显示率均为100.00%。起源部位为胃右动脉的患者有15例(包括肝固有动脉患者11例、肝总动脉患者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患者3例),为胃左动脉腹主动脉的患者有1例,为脾动脉的患者有1例,为三支型腹腔动脉的患者有28例。结论:在胃癌诊断中使用CTE结合CT-MPR的效果显著,术前可比较准确地判断TNM分期,有效分析动脉解剖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及后续治疗,可广泛借鉴和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t增强扫描 多平面ct三维重建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中的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康 张红雷 司富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中的诊断效果研究,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及动脉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增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 目的:分析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中的诊断效果研究,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及动脉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增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诊断T1、T2、T3、T4分期分别为12例、15例、38例、15例,术前CT诊断显示T1、T2、T3、T4期分别为11例、17例、38例、14例,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1.25%(73/80);经病理诊断N0、N1、N2分期分别为40例、25例、15例,术前CT诊断显示N0、N1、N2期分别为38例、27例、15例,术前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2.50%(74/80);经病理诊断M1、M2分期分别为55例、25例,术前CT诊断显示M1、M2期分别为56例、24例,术前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3.75%(75/80);肝总动脉显示率、脾动脉显示率、胃左动脉显示率均为100.00%,其中胃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三支型的78例、脾动脉1例、腹主动脉1例;40例胃右动脉中7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3例起源于肝总动脉,30例起源于肝固有动脉。结论: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明确指导意义,可进行积极推广,并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ct 三维重建 ct增强扫描 胃癌 术前TNM分期
下载PDF
多序列MRI联合CT多平面重组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
3
作者 齐玉晓 郭广春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771-77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联合CT多平面重组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4例,均予以多序列MRI、CT多平面重组,以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多序列MRI、C...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联合CT多平面重组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4例,均予以多序列MRI、CT多平面重组,以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多序列MRI、CT多平面重组及联合检测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124例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定为腰椎压缩性骨折阳性99例,阴性25例;多序列MRI及CT多平面重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均较高(κ=0.847、0.826,P<0.001),多序列MRI联合CT多平面重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几乎完全一致(κ=0.977,P<0.001);多序列MRI联合CT多平面重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一多序列MRI、CT多平面重组(P<0.05)。结论多序列MRI联合CT多平面重组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较单一诊断效果更好,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序列核磁共振成像 ct多平面重组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立学 黄渤琪 +2 位作者 王栋 关颖 曹娜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74-2977,共4页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肝脏病变穿刺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R重建图像参照组(n=26)与轴位图像参照组,每组26例。轴位图像参照组使用常...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肝脏病变穿刺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R重建图像参照组(n=26)与轴位图像参照组,每组26例。轴位图像参照组使用常规轴位图像定位,MPR重建图像参照组患者的容积数据进行轴、矢、冠多方位重建,指导穿刺进针轨迹、取材的部位。比较2组患者术中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取材的准确性、术后并发症、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术后疼痛。结果MPR重建图像参照组术中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穿刺时间少于轴位图像参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轴位图像参照组(P<0.05)。MPR重建图像参照组取材的准确性、穿刺成功率高于轴位图像参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PR重建图像参照组并发症为3.85%,轴位图像参照组为2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重建图像参照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轴位图像定位,使用MPR重建图像进行引导可以显著减少术中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和穿刺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MPR重建图像参照组取材的准确性和穿刺成功率也较高。此外,MPR重建图像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 分规角度导航 ct引导 经皮肝穿刺活检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隐性脊柱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5
作者 杨阳 荣洁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应用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隐形脊柱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X平片、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成片处...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应用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隐形脊柱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X平片、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成片处理,对诊断技术的成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提示,X平片、CT、CT3D及MPR等诊断技术均可对椎体骨折疾病进行显示,在对患儿椎体进行扫描诊断中,CT扫描项目具有显著优势,CT3D及MPR诊断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出患儿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情况。二维CT扫描诊断60例患儿为椎板分离、椎管后方附件局部骨缺损;15例椎管腔出现骨性间隔,被一分为二,形成脊柱纵裂;多平面重建检查确诊62例患儿为局部骨缺损,15例患儿为脊髓纵裂,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后确诊有65例患儿存在局部骨缺损,15例患儿为脊髓纵裂,二维CT及多平面重建检查漏诊的患儿均为脊柱裂较小的裂缝影。结论在小儿隐性脊柱裂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诊断技术的优势大于X平片,而CT3D及MPR诊断技术更能患儿脊柱的受损情况充分展示出来,甚至可以显示出椎体内的损伤,显示出了脊柱裂的裂缝隙位置、范围及程度,诊断成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三维重建技术 小儿隐性脊柱裂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尘肺患者的诊断及其征象分析
6
作者 黄费湘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尘肺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0例尘肺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以卫生部门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方...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尘肺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0例尘肺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以卫生部门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方法筛查三期尘肺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种方法在尘肺诊断征象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差异有意义(P<0.05);三期尘肺诊断征象检出率相比,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出率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尘肺中的诊断价值高,能够提高三期尘肺影像征象的检出率,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 数字化X线摄影 尘肺 分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陈新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通过对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提高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利用病理结果与超声结果的对比数据(表1),分析超声在诊断不同类型卵巢囊肿中的准确率,而后对超声诊断和多层螺旋CT多... 通过对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提高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利用病理结果与超声结果的对比数据(表1),分析超声在诊断不同类型卵巢囊肿中的准确率,而后对超声诊断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不同扭转角度的影像表现进行研究(表2),探讨两种方式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对比,诊断符合率方面,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表现优于声超。随着卵巢囊肿蒂扭转角度的增加,蒂部厚度、蒂壁厚底、囊肿直径均呈现递增趋势,而蒂部血流信号情况则处于消失与减少状态。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更准确地反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情况,包括扭转角度、囊肿直径。据此,使用该技术对卵巢囊肿蒂扭转进行诊断,既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又能获得更多关于病情的相关信息,对于进一步决定治疗策略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准确率 超声诊断 扭转角度
下载PDF
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亚辉 张瑞博 张升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研究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鼻部整容的就医人员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鼻部整形人员经采用CT检查资料,并结合CT影像资料和结果进行肋软骨隆鼻手术,分析手术后及... 目的研究三维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鼻部整容的就医人员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鼻部整形人员经采用CT检查资料,并结合CT影像资料和结果进行肋软骨隆鼻手术,分析手术后及6个月鼻部整形患者对于鼻背部、鼻头部、鼻根部整形手术的满意度、经CT测量患者手术前后鼻部重要解剖形态数据。结果三维以及多平面重建CT技术可以清晰准确的显示出鼻部整形就医人员的鼻部情况,主要包括就医人员的侧鼻骨情况、鼻部皮肤情况以及两侧鼻根是否对称的情况。对所有就医人员进行术后以及6个月的满意度随访,就医人员通过肋软骨隆鼻手术之后对于鼻背部、鼻头部、鼻根部及满意度分别为100%、97.5%、100%,6个月后随访就医人员对于鼻背部、鼻头部、鼻根部的满意度分别为97.5%、95%、100%,就医人员的术后整体满意度及6个月后的整体满意度无差异,(P> 0.05)。在术后以及术后6个月内对40例美容就医人员进行CT测量患者手术前后鼻部重要解剖形态。患者术后在鼻部各指标方面,和术后6个月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三维以及多平面CT技术可以为肋软骨隆鼻手术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资料和数据,为成功的进行整形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就医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及多平面ct技术 肋软骨隆鼻手术 满意度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及容积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劲 张雪林 +2 位作者 李树祥 郑卫权 赵修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及容积重建技术 (VRT)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SiemensPlus 4螺旋CT机对 2 3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 ,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MPR、SSD及VRT重建观察损伤细...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及容积重建技术 (VRT)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SiemensPlus 4螺旋CT机对 2 3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 ,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MPR、SSD及VRT重建观察损伤细节 ,并与二维CT(2DCT)比较。结果 MPR、SSD及VRT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骨折的细节。VRT重建可立体直观显示术后固定针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结论 螺旋CTMPR、SSD及VRT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 ,对诊断复杂性骨盆骨折应作为首选。VRT对术后固定针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容积重建技术
下载PDF
基于CT多平面重建及MRI分析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内骨折区域形态类型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34
10
作者 莫凌 梁德 +7 位作者 黄锦菁 江晓兵 杨志东 叶林强 崔健超 张顺聪 姚珍松 晋大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7-1653,共7页
背景:既往有学者根据X射线、MRI等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分类,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椎体内骨折区域的形态类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应用CT多平面重建及MRI观察并总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 背景:既往有学者根据X射线、MRI等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分类,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椎体内骨折区域的形态类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应用CT多平面重建及MRI观察并总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内的骨折区域形态类型及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7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283例,平均年龄73.07岁。入院后所有患者完善X射线、CT多平面重建、MRI及骨密度等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477个椎体为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将多平面重建CT中致密影或透亮线及MRI中骨髓水肿带定义为骨折区域,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及1名影像科医师通过多平面重建CT及MRI观察并总结骨折区域的形态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已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ZYYECKYJ【2017】057。结果与结论:①MRI可清晰显示472个椎体内骨折区域,不能清晰显示5个椎体内骨折区域;多平面重建CT可清晰显示469个椎体内骨折区域,不能清晰显示8个椎体内骨折区域,其中包括MRI中无法分析骨折区域的5个椎体;两种检查方法观察骨折椎体内骨折区域无明显差异(P=0.402),最终发现8个椎体不能通过CT或MRI判断其骨折区域形态;②以矢状面CT、MRI图像为主观察469个椎体,骨折区域形态类型分为嵌插型(n=311,66.31%)和裂隙型(n=158,33.69%),在裂隙型椎体中,26个椎体裂隙内含有气体,28个椎体裂隙内含有液体,7个椎体裂隙内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③以矢状面CT、MRI图像为主观察469个椎体,骨折区域在椎体内的分布位置分为上方型(n=238,50.75%)、下方型(n=80,17.06%)、前方型(n=21,4.48%)、中央型(n=110,23.45%)、混合型(n=20,4.26%);④结果表明,结合多平面重建CT及MRI能有效辨别椎体内骨折区域形态类型及明确骨折区域在椎体内分布情况,这对于分析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受伤机制及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ct多平面重建 MRI 骨折区域 形态类型 分布 嵌插骨折 裂隙征
下载PDF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恶性结肠梗阻支架置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培 杨育伟 +3 位作者 梁雯雯 黄丙仓 朱庆云 乔德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恶性结肠梗阻支架置入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结肠恶性肿瘤并梗阻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合CT MPR检查特点,总结CT MPR检查在支架置入手术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MPR技术提供信...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恶性结肠梗阻支架置入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结肠恶性肿瘤并梗阻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合CT MPR检查特点,总结CT MPR检查在支架置入手术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MPR技术提供信息,结肠支架置入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理想,多数可在24 h内解除梗阻。结论 CT MPR技术可以很好地提供结肠支架置入手术的各方面数据,为成功支架置入术提供了良好的术前准备,提高支架置入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多平面重建 结肠 肿瘤 支架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附19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连克乾 陈应明 +2 位作者 钟小龙 许鸿生 姚惠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对诊断上颌埋伏牙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9颗埋伏牙的单纯曲面体层摄影与曲面体层摄影结合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的图像。结果曲面体层摄影只能二维观察19颗埋伏牙的大致情况,而曲面体层摄影...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对诊断上颌埋伏牙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9颗埋伏牙的单纯曲面体层摄影与曲面体层摄影结合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的图像。结果曲面体层摄影只能二维观察19颗埋伏牙的大致情况,而曲面体层摄影结合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能清楚显示19颗埋伏牙的方向、位置和周围的阻力情况。结论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曲面重建结合曲面体层摄影能准确地显示颌骨的情况,可多层面、多角度地观察牙齿及牙槽骨,立体感强,能为正畸治疗提供准确的资料,对上颌埋伏阻生牙的诊治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上颌埋伏牙 诊断 曲面体层摄影 螺旋ct扫描 上颌埋伏阻生牙 应用价值 分析比较 曲面重建 正畸治疗 回顾性 多层面 牙槽骨 立体感 显示 准确
下载PDF
泪道CT多平面重组联合泪道内窥镜诊断泪囊内炎性息肉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朋 陶海 +2 位作者 白芳 王菲 王立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401-402,共2页
泪囊内炎性息肉少见,且难于诊断[1-2],近期我们应用了泪道CT多平面重组联合泪道内窥镜诊断一例泪囊内炎性息肉,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主因“右眼流泪流脓2年”于2016年2月16日以“右眼慢性泪囊炎”收住院。泪器检查:按压右... 泪囊内炎性息肉少见,且难于诊断[1-2],近期我们应用了泪道CT多平面重组联合泪道内窥镜诊断一例泪囊内炎性息肉,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主因“右眼流泪流脓2年”于2016年2月16日以“右眼慢性泪囊炎”收住院。泪器检查:按压右眼泪囊区可见粘脓性分泌物返流。上下泪点位正,形圆。冲洗泪道:上泪点进针距离泪点5 mm处可触及软性抵抗,加压突破遇软性抵抗,冲洗液原返,伴大量脓性分泌物返流,冲洗液不入咽,下泪点进针达骨壁,冲洗液原返,冲洗液不入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ct多平面重组 泪道内窥镜 泪囊 炎性息肉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偏差的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侯黎升 阮狄克 +6 位作者 何勍 叶晓健 贾连顺 徐云科 徐成 崔洪鹏 姜庆军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通过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资料的观测,了解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评价置钉偏差后的风险。方法:对8例非颈椎椎弓根病患者进行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观察,对C3椎弓根内外径、内倾角及四壁皮质厚度行数据测量。结果:组成... 目的:通过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资料的观测,了解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评价置钉偏差后的风险。方法:对8例非颈椎椎弓根病患者进行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观察,对C3椎弓根内外径、内倾角及四壁皮质厚度行数据测量。结果:组成横突孔的四界不在同一高度同时出现,形成内界的椎弓根明显高于外界。CT示部分椎弓根外壁及横突孔前壁存在滋养血管孔(10%和8.8%)。C3椎弓根内壁厚(1.8±0.3)mm,,外壁厚(0.9±0.3)mm,上壁厚(1.3±0.4)mm,下壁厚(1.4±0.4)mm,外径(5.3±0.6)mm,内径(2.6±0.7)mm,内倾角(45.9±4.4)°。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径小,外壁薄,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外壁容易穿破;椎弓根主体高于横突孔外界,椎弓根螺钉穿破外壁时,椎动脉可向外逃逸,减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 ct多平面重建 三维重建 滋养血管 椎动脉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不典型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庆卫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CT重建在不典型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急性不典型阑尾炎患者,经初步诊断,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80例阑尾炎患者经CT诊断出75例(93.75%),其中55例患者可见阑尾内结石,5例患者误诊为非急性阑尾炎病变;2... 目的:探讨CT重建在不典型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急性不典型阑尾炎患者,经初步诊断,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80例阑尾炎患者经CT诊断出75例(93.75%),其中55例患者可见阑尾内结石,5例患者误诊为非急性阑尾炎病变;20例患者相似症状急腹症中有7例(35%)误诊断为阑尾炎表现。80例确诊为阑尾炎患者中,通过CT检查结果判断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分别为36例、22例、12例、10例,其中Ⅳ级中有10例为坏疽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达100%。5例误诊阑尾炎多为Ⅰ级、Ⅱ级病变患者。结论:CT重建可提高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不典型 多平面ct诊断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潇 赵宝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356-361,共6页
为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本次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非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均实... 为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本次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非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比两组及观察组内不同组织类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重建参数(图像客观噪声、信噪比)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CT重建参数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病理学检查证实,50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中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黏膜相关淋巴瘤19例、小B细胞淋巴瘤4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客观噪声低于对照组,信噪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组织类型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重建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参数中图像客观噪声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呈负向相关性(r=-0.74,P<0.05),信噪比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71,P<0.05)。据此可得,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取得的效果更佳且CT重建参数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对于辨别组织类型和判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照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淋巴瘤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 ct重建参数 临床分期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路志凯 王冠民 +5 位作者 郭向东 王灵杰 张东博 张仰奇 李贵元 刘国玉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第1期29-30,共2页
创伤性膝关节骨折在临床并不少见,但由于膝关节结构复杂,骨块相互重叠,普通X线平片和轴位CT图像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全貌,尤其对骨折移位、塌陷程度及关节腔内碎骨块显示欠佳,容易造成临床医师术前对复杂骨折的损伤程度估计不... 创伤性膝关节骨折在临床并不少见,但由于膝关节结构复杂,骨块相互重叠,普通X线平片和轴位CT图像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全貌,尤其对骨折移位、塌陷程度及关节腔内碎骨块显示欠佳,容易造成临床医师术前对复杂骨折的损伤程度估计不足。本研究对20例膝关节骨损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后行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以探讨其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膝关节骨折 三维重建 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师 膝关节结构 膝关节损伤 ct图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骨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林 卫玉华 李亚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2期961-962,共2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骨关节外伤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临床价值 影像学改变 周围软组织 回顾性分析 X线摄影 x线平片 创伤患者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立体成像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云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3期2991-2992,共2页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0例(86个)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有椎节爆裂骨折86个,共有74个(86.05%)椎节累及T12~L2,41个(47.67%)椎节累及L1。轻度、中度...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0例(86个)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共有椎节爆裂骨折86个,共有74个(86.05%)椎节累及T12~L2,41个(47.67%)椎节累及L1。轻度、中度、重度椎管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立体成像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显示脊椎爆裂骨折的情况及椎管狭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三维立体成像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世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经X射线和CT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0例,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为基础进行多平面重建,层厚2~3 mm,螺距3 mm,重建层厚 1.5~2 mm,螺...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经X射线和CT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0例,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为基础进行多平面重建,层厚2~3 mm,螺距3 mm,重建层厚 1.5~2 mm,螺距1 mm。 结果 在螺旋CT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多平面重建病变显示更加直观、清晰,能清晰显示股骨头的骨小梁走形变化、坏死碎片的位置及外部形态等,并可多方位观察。 结论 在多层螺旋CT的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平面重建简单、快捷,实用性强,是对轴位图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股骨头坏死 放射摄影术 缺血 螺旋ct ct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