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绍令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4-167,共4页
青藏高原从70年代后期气温持续转暖,导致高原多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趋势。年平均地温升高0.1~0.5℃,在边缘地带垂向上形成不衔接冻土和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上升40~80m,高原多年冻土总面积约减少10×10... 青藏高原从70年代后期气温持续转暖,导致高原多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趋势。年平均地温升高0.1~0.5℃,在边缘地带垂向上形成不衔接冻土和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上升40~80m,高原多年冻土总面积约减少10×104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冻土退化 地温 多年冻土面积
下载PDF
中国多年冻土制图:进展、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22
2
作者 冉有华 李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5-1027,共13页
多年冻土制图是冻土学的基础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我国多年冻土制图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多年冻土分类系统和多年冻土(区)面积,并从经验模型、物理模型、统计学习3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多年冻土制图方法的研究进展。根据制图手段、数据可用... 多年冻土制图是冻土学的基础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我国多年冻土制图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多年冻土分类系统和多年冻土(区)面积,并从经验模型、物理模型、统计学习3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多年冻土制图方法的研究进展。根据制图手段、数据可用性、模型和方法的不同,将我国多年冻土制图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60~80年代)、遥感和GIS初步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和多源观测与综合模型融合阶段(2010年至今)。不同阶段对多年冻土面积的认识有较大差别,随着制图空间分辨率与精度的提高,新的冻土图更接近代表真实的多年冻土面积。在制图方法方面,经验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发展贯穿3个阶段,经验模型与遥感的结合是目前中国多年冻土制图的主要方法;冻土物理模型发展迅速,通过与其他模型的耦合,特别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耦合,为模拟冻土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了重要工具;随着地面与遥感观测数据的积累,统计学习方法表现出较大潜力。地球观测系统的发展为冻土监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地面调查的优化、数据积累与开放共享、冻土遥感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多年冻土深层过程的理解与物理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及其与观测的融合等,都将有助于突破中国多年冻土制图面临的挑战,促进对中国多年冻土过去、现在和未来变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遥感 经验模型 物理模型 多年冻土面积 统计学习
原文传递
科学家论冻土及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地基:50年内无问题
3
《瞭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19-19,共1页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的多年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3%,在世界上占第三位,其中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则居世界之最。对高海拔冻土的研究,我国...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的多年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3%,在世界上占第三位,其中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则居世界之最。对高海拔冻土的研究,我国在世界处于先进行列。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前赴后继,这条铁路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关键的冻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面积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海拔 环境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技术问题 地基 世界之最 兰州分院
原文传递
冻土
4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1997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冻土环境 多年冻土面积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冰川冻土 全球气候变化 调水区 遥感影像 人类经济活动 应用卫星 通天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