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浦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稀有种与常见种对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泽宇 王晶 +5 位作者 水柏年 方学河 刘永钿 周鑫 李艺 胡成业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1-50,共10页
稀有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并且极易在人为扰动下的局域群落中丧失。选取沿浦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生境特异性及种群规模等进行稀有种识别,通过模拟稀有种和常见种的丧失,探究稀有种对群落... 稀有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并且极易在人为扰动下的局域群落中丧失。选取沿浦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生境特异性及种群规模等进行稀有种识别,通过模拟稀有种和常见种的丧失,探究稀有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稀有种共有16种,分别为斑肋拟滨螺、多鳃齿吻沙蚕、红带织纹螺等。稀有种的丧失使得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下降(P<0.01),而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变化并不显著(P>0.05)。同时,稀有种丧失后,物种多度分布最优拟合模型也从泊松对数正态模型向生态位模型转变。初步推断稀有种的丧失将影响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此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建由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共同调控转变为中性过程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稀有种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下载PDF
帽儿山红松人工林小尺度地表鞘翅目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宏宇 乔志宏 +3 位作者 高梅香 张超 吴东辉 卢廷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2-90,共9页
分析土壤动物的多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位模型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群落生态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然而针对小尺度时空下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多度分布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在2017年5~8月... 分析土壤动物的多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位模型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群落生态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然而针对小尺度时空下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多度分布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在2017年5~8月,对帽儿山红松人工林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进行动态监测,运用5种生态位模型对群落进行拟合,以揭示小尺度空间地表鞘翅目群落结构与多度分布格局的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四次调查共捕获地表鞘翅目成虫35种,2014只个体.帽儿山红松人工林小尺度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异性,但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具有时间稳定性.在所有调查月份生态位优先模型与断棍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是模拟红松人工林小尺度空间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的最优多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多度分布格局 时间动态 红松人工林 小尺空间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天启 古琛 +6 位作者 王亚婷 王玺 贾丽欣 杜宇凡 陈万杰 王舒新 赵萌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894-7902,共9页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反映,它描述了群落内不同物种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能更好的体现出物种关系和作用机制。根据物种的多度格局追溯物种的作用机制过程是揭示群落本质的重要方式。试验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反映,它描述了群落内不同物种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能更好的体现出物种关系和作用机制。根据物种的多度格局追溯物种的作用机制过程是揭示群落本质的重要方式。试验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断棍模型(BSM)、优势优先模型(D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共5种生态位模型与群落植物物种进行拟合,按照拟合程度分析放牧、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旨在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物种之间的多度关系,利用具有不同生态学意义的数学模型探讨各个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的真实分布,以达到运用模型研究群落结构的目的,进而揭示不同利用方式下典型草原群落结构变化,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刈割区、放牧区和围封区的物种数分别为33种、16种和29种,相较于围封对照区,刈割区的物种数增加了12%,而放牧区的物种数减少了44.8%。群落优势种大针茅、糙隐子草、知母、羊草和黄囊薹草在刈割区、放牧区及对照区的出现频度分别占整个群落物种总频度的88.33%、81.47%和75.6%。放牧、割草利用下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随机分配模型RAM(χ~2=92.99,AIC=168.86,BIC=171.18)和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χ~2=22.29,AIC=246.17,BIC=250.27),而对照所表现的最优拟合模型也为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χ~2=90.51,AIC=321.32,BIC=325.81);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对放牧利用下的拟合效果也较好,随机分配模型RAM对于割草和围封两种利用方式的吻合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牧 刈割 围封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天启 古琛 +6 位作者 王亚婷 王玺 贾丽欣 杜宇凡 陈万杰 王舒新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5,共8页
以内蒙古三种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按照不同功能群将草地植物进行划分,并应用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断棍模型(BSM)、优势优先模型(D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与群落植物物种进行拟合,按照... 以内蒙古三种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按照不同功能群将草地植物进行划分,并应用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断棍模型(BSM)、优势优先模型(D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与群落植物物种进行拟合,按照拟合程度分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种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断棍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荒漠草原(χ~2=224.18,AIC=277.05,BIC=281.16)和草甸草原(χ~2=186.57,AIC=303.13,BIC=307.53)植物群落植物多度格局,而典型草原的群落植物真实多度与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χ~2=22.29,AIC=246.17,BIC=250.27)吻合度高。在不同草地群落中,生长季降水量的多少对多度格局起关键作用,生长季明显的降水量变化会对草地群落造成影响,但建群种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草地类型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功能群
下载PDF
石灰岩山地淡竹林演替序列的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17
5
作者 施建敏 范承芳 +4 位作者 刘扬 杨清培 方楷 范方礼 杨光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95-3601,共7页
利用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优势优先模型(DPM)、随机分配模型(RAM)和生态位重叠模型(ONM)对石灰岩山地淡竹林演替序列3类群落15个样地的种_多度关系进行拟合,并利用卡方(χ^2)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检... 利用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优势优先模型(DPM)、随机分配模型(RAM)和生态位重叠模型(ONM)对石灰岩山地淡竹林演替序列3类群落15个样地的种_多度关系进行拟合,并利用卡方(χ^2)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检验.结果表明:淡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最优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模型分别为:DPM(χ^2=35.86 AIC=-69.77)、NPM(χ^2=1.60 AIC=-94.68)和NPM(χ^2=0.35 AIC=-364.61);BSM对混交林和阔叶林的拟合效果较好对淡竹纯林的拟合欠佳;RAM和ONM对3类群落的拟合均不能接受;在淡竹纯林向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逐渐增加多度分布均匀,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由DPM向NPM转变.由生境过滤作用主导转换成种间竞争作用主导是淡竹林演替序列物种多度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多种模型和检验方法综合分析群落演替内、外因素变化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演替的生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群落演替 生态位模型 石灰岩山地 淡竹
原文传递
甘南亚高寒草甸稀有种对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贡献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旻霞 李全弟 +4 位作者 蒋晓轩 夏素娟 南笑宁 张娅娅 李博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稀有种不仅影响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同时也是α多样性的重要贡献者。本研究主要通过加性分配和Fortran软件的RAD程序包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物种多样性及多度分布格局的变化,分析了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其α多样... 稀有种不仅影响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同时也是α多样性的重要贡献者。本研究主要通过加性分配和Fortran软件的RAD程序包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物种多样性及多度分布格局的变化,分析了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其α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确定了稀有种在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在南坡到北坡的变化中,环境因子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土壤全磷、有机碳、速效磷、碳氮比及含水量呈递增趋势;土壤氮磷比和pH值呈递减趋势;土壤全氮在西坡显著低于其他坡向,而速效氮在所有坡向上差异不显著。(2)稀有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南-北坡向梯度上依次增大,去除稀有种的影响在各坡向均高于去除非稀有种,可见,稀有种在甘南亚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中的相对贡献高于非稀有种。(3)各坡向的稀有种资源获取模式以随机分配占领模式(random fraction模型)为主,而非稀有种则以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式(geometric series模型)为主。由于稀有种有较大的扩散率,在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会更加明显,从而抑制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因此能达到维持原有物种多样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稀有种 资源分配
原文传递
太白山锐齿栎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2
7
作者 尉文 宋文超 +3 位作者 郭毅春 张厚发 闫琰 张硕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17-1725,共9页
以太白山1.5 hm2的锐齿栎原始林和次生林样地中环境因子和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Zipf模型、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和中性模型,拟合了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结果表明:太... 以太白山1.5 hm2的锐齿栎原始林和次生林样地中环境因子和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Zipf模型、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和中性模型,拟合了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结果表明:太白山锐齿栎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受到生境异质性的影响。其中,地形因子对原始林物种分布影响较大,在凹凸度较大的生境中,物种分布同时受到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的影响,但中性过程发挥的作用较小;而在凹凸度较小的生境中,中性模型被拒绝,物种的多度分布符合生态位理论的假设。在群落坡度大的区域,群落中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同等重要;而在坡度较小的平缓区域,生态位分化对群落物种分布的影响较大。在次生林中,影响物种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养分。在次生林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的生境中,生态位过程是影响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学过程;而在土壤速效磷含量低的生境中,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在群落物种分布中同时存在。太白山锐齿栎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原始林在20 m×20 m尺度上,生态位模型和中性模型都能预测物种多度分布,而在40 m×40 m和70 m×70 m尺度上,生态位过程可解释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次生林样地20 m×20 m、40 m×40 m、70 m×70 m尺度上,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共同作用于物种的分布,但是生态位过程更为重要。可见,除了尺度和生境异质性外,原始林与受干扰的次生林中的物种多度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林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生境异质性
原文传递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阳 张峰 +3 位作者 乔荠瑢 贾丽欣 赵天启 赵萌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76-3583,共8页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利用具有不同生态学意义的数学模型拟合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在不同生态学过程下物种的真实分布,并利用卡方(χ~2...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利用具有不同生态学意义的数学模型拟合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在不同生态学过程下物种的真实分布,并利用卡方(χ~2)、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进行检验,从而揭示草地利用方式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割草和围封草地物种多度分布最优拟合模型均为断棍模(BSM)。放牧利用方式下χ~2=92.99,AIC=373.58,BIC=378.49;刈割利用方式下χ~2=98.51,AIC=307.76,BIC=312.67;围封下χ~2=186.57,AIC=303.13,BIC=307.53。生态位重叠模型(ONM)对放牧利用草地的拟合结果也可以被接受(χ~2=422.69,AIC=409.25,BIC=414.16),但较断棍模型(BSM)效果差;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的吻合度差距较大。采用多种模型和检验方法综合分析草地群落内、外因素变化,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变化的生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放牧 刈割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