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灶内分隔的超声及造影表现对多房囊性肾癌及肾囊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军喜 贾志莹 +2 位作者 曾红春 王颖鑫 姚兰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多房状囊性占位灶内分隔的彩色多普勒以及超声造影表现对多房囊性肾癌及多房肾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共5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多房状囊性肾癌以及多房状肾囊肿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对该组24例患者进行超声造... 目的:探讨肾脏多房状囊性占位灶内分隔的彩色多普勒以及超声造影表现对多房囊性肾癌及多房肾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共5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多房状囊性肾癌以及多房状肾囊肿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对该组24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共24个病灶)检查,采用ROC曲线对病灶内分隔数目、厚度、分隔上的血流以及分隔的超声造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本组53例患者共54个病灶内分隔数目、厚度以及分隔上血流的ROC曲线分析,病灶内分隔数目≥5条、3 mm<厚度≤4 mm及分隔上出现条状血流时其诊断囊性肾癌的特异度较高(分别为86%、95%、86%)。三者曲线下面积显示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z分别为0.7621、0.8331、0.7962)。而分隔数目等于4条,2 mm<厚度≤3 mm以及分隔出现点状血流时虽可作为诊断的最佳临界值,14例多房状囊性肾癌与10例多房状肾脏囊肿内分隔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分别为(11.2±3.4)s及(18.4±4.5)s,达峰时间分别为(21.7±3.8)s及(37.8±8.0)s,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32.1±4.0)s及(51.3±9.0)s,二者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或t'值分别为4.47、5.90、6.31,P<0.05)。结论:多房状肾囊性占位灶内分隔数目、厚度以及分隔上血流超声表现对多房状囊性肾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ROC曲线显示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病灶内分隔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助于多房状囊性肾癌与多房状肾囊肿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隔 超声 超声造影 多房囊性 多房状肾囊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