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接地点闪电的梯级先导与回击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孔祥贞
郄秀书
张广庶
张彤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42-147,共6页
-
文摘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数字化摄像系统和电场变化仪,对在一次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分支的闪电(MGPF)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PF回击前的梯级先导由包含2~4个脉冲的脉冲束组成,脉冲束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约为26μs,脉冲间的时间间隔平均值约为5μs;广东MGPF回击过程中和的电荷量约为4.5C,青海的约为11C;广东MGPF发生比例为16.7%,青海的为17.6%;一次回击的多个接地分支多发生在首次回击.通过分析发现,MGPF的形成与闪电的梯级先导、连接过程等有重要关系.闪电在一次回击过程中具有多个接地分支对雷电防护方法和设计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关键词
高速摄像
梯级先导
回击
多接地闪电
地闪
-
Keywords
High-speed image camera
Stepped-leader
Return stroke
The flashes with multiple-grounding-point(MGPF)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flashes (CGs)
-
分类号
P42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多接地闪电的发展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樊斌
袁萍
王雪娟
赵阳
岑建勇
苏延玲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8-94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475139、11365019)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506RJZA119)资助
-
文摘
依据高速摄像系统记录的一次多接地点云对地闪电过程的光学图像和同步的辐射电场变化资料,分析了其先导的传输和电场变化特征、接地行为,估算了先导发展的速度,并探讨了它与相应的回击间隔时间、峰值电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多接地闪电首次回击3个明显接地点间的平均距离约为512.7m,相应电场快变化脉冲的平均间隔为3.8μs.梯级先导脉冲间的平均间隔比普通单接地闪电的相应值小.从光学图片上看,该闪电有左右两个主通道,左通道在首次回击强放电之后有明显的直窜先导到达地面附近,但没有形成回击;而右通道出现了更为少见的现象,继后回击R2与相应直窜先导的时间间隔很长,在先导到达地面约2.1ms后才发生回击.这一现象应该与首次回击放电较强,接地点附近的电荷没能及时补充有关.左右通道梯级先导的发展速度分别约为1.23×10~5和1.16×10~5m s^(-1).左通道梯级先导一个次分支未能接地、发展为企图先导,这与连接它的主通道分支太多有关;另外,该次分支的发展方向与大气电场方向接近垂直,不利于电荷的传输.5次继后回击均发生在右通道,其直窜先导的二维速度均在常见的数值范围内.直窜先导发展速度与相应继后回击的峰值电流正相关.
-
关键词
多接地闪电
高速摄像
电场变化
先导
-
分类号
P42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