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倩 任琳 +3 位作者 陈皓 李芳 张鹏宇 王小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6例,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5,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F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5);LVEDVI、LVESVI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LVEDVI较对照组低[(59.70±5.63)ml/ m^(2) vs.(64.18±6.14)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LVE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P>0.05)。两组患者术后MPAR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1个月MPAR均较对照组低[(57.02±4.18)%vs.(58.79±4.51)%、(31.24±6.67)%vs.(39.36±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5.332,P<0.05);在术后12 h和24 h两个时点观察组的cTnI、CK-MB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7.14%)与对照组(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恢复效果更好,未增加短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
2
作者 李小霞 刘浩 姚超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82-788,共7页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78例、研究组78例。常规组...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78例、研究组78例。常规组PCI术前给予氯吡格雷,研究组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心肌微循环指标[右冠状动脉帧数(RCA CTFC)、左前降支帧数(LAD CTFC)、左回旋支帧数(LCX CTFC)]、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小板聚集率、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Wnt mRNA、β-catenin mRNA)、炎症指标及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30 d的LVEDVI、LVESVI低于常规组[(55.34±5.24)ml/m^(2)比(65.79±6.32)ml/m^(2)、(32.63±2.74)ml/m^(2)比(36.22±3.38)ml/m^(2)]LVEF高于常规组[(57.32±4.25)%比(52.6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RCA CTFC、LAD CTFC、LCX CTFC均低于常规组[(19.11±3.03)帧比(24.35±3.56)帧、(18.75±2.14)帧比(22.74±3.03)帧、(16.52±2.06)帧比(21.14±3.18)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 CK-MB、CTn-I水平均低于常规组[(32.16±4.17)U/L比(45.23±5.39)U/L、(5.13±1.08)ng/ml比(7.68±1.2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30 d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30 d Wnt、β-caten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1.03±0.30)比(1.59±0.35)、(2.06±0.37)比(1.12±0.33)、(124.36±18.63)ng/ml比(164.79±24.78)ng/ml、(20.28±3.32)ng/ml比(37.26±4.2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56%比11.54%,P<0.05)。结论 相较于氯吡格雷,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心肌微循环,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减少PCI术后MACE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心肌损伤 心功能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病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徐以康 杨洋 +6 位作者 马晶茹 刘蕾 张志峰 孙斯琪 李曼曼 占凯雯 马军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743-2748,共6页
目的分析新疆塔城地区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冠脉多支病变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新疆塔城地区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冠脉多支病变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其中单支病变167例,多支病变181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348例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243)和验证组(n=105),训练组数据用于模型构建,验证组数据用于模型验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双向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关键模型变量,构建塔城地区冠脉多支病变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CA)综合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训练组中,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双向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陈旧心肌梗死是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而无糖尿病是冠脉多支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关键因子构建并绘制MVD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20(95%CI:0.656~0.783)和0.707(95%CI:0.586~0.789),两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度均良好,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契合,两组临床决策曲线结果均提示本模型具备临床净获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疆塔城地区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病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本地区快速识别冠脉多支病变高风险人群提供高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塔城地区 冠心病 冠脉多支病变 列线图 风险预测
下载PDF
PCSK9抑制剂在冠脉多支病变PCI术后疗效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栾学冰 马亮 +1 位作者 金鑫馨 翁志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9(PCSK9)抑制剂在冠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PCI术的80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9(PCSK9)抑制剂在冠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PCI术的80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负荷剂量他汀类调脂药(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实验组在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中等剂量他汀类调脂药(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的同时按照每2周1次,每次140 mg进行依洛尤单抗注射液治疗,两组持续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水平及斑块变化,统计其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ISR),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更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更高,且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数均更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ISR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SK9抑制剂治疗可改善冠脉多支病变PCI术后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水平,减少斑块,同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K9抑制剂 冠脉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 血脂 心功能
下载PDF
多支病变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术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姚远 余飞 彭杰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究多支病变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PCI治疗的多支病变稳定性CHD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多支病变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PCI治疗的多支病变稳定性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随访3年,将患者分为MACE组21例,非MACE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造影特征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组男性患者、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年龄、支架数目显著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三支病变比例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非MACE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为男性、高龄、患有糖尿病、LVEF<50%、肾功能不全、高支架数、HDAC3水平偏高是CHD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支病变稳定性CHD患者PCI后MACE的发生率仍较高,男性患者、年龄较大、伴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LVEF<50%、支架数目多、HDAC3高水平是CHD患者PCI后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病变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血管不良事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张航 石凤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67-470,480,共5页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HCR)是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两种传统的再血管化方式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新型再血管化的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相比,“一站式”HCR具有手术效果更确切、创伤更小...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HCR)是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两种传统的再血管化方式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新型再血管化的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相比,“一站式”HCR具有手术效果更确切、创伤更小、风险更低、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等优势,是传统外科手术与介入导管治疗技术为顺应疾病的发展及患者自身的需要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其实施充分体现了一体化诊疗过程中内外结合的思想,形成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诊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对“一站式”HCR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该术式的认识,进一步促进该术式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银杏叶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胡东东 沈新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7期6-8,17,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5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泗洪分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70例分为NI组(35例)... 目的观察银杏叶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5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泗洪分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70例分为NI组(35例)与GU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NI组给予尼可地尔片治疗,GU组在NI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五聚蛋白3(PTX3)、可溶性CD40(sCD40)、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GU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NI组的77.14%(χ^(2)=4.590,P=0.032)。治疗4周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治疗前,GU组升高/减小幅度大于NI组(P<0.01);2组血清PTX3、sCD40、Lp-PLA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GU组低于NI组(P<0.01)。GU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NI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少于NI组(P<0.01)。GU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N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11.43%,P=1.000)。结论采用银杏叶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提升心功能,保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病变 老年人 银杏叶 尼可地尔 心功能
下载PDF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吴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logistic回... 目的 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者较多,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甲状腺生成素、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天冬氨基酸转移酶、红细胞分布宽度均较高(P <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及较高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应加强危险因素评估,降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病变 中青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多支病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早期干预重度狭窄非梗死相关冠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贵洲 徐荣和 +6 位作者 陈平 蔡志雄 朱稚丹 陈少敏 黄健强 王莹 王文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针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成功进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探讨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non-IRA),分析评估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有165例患者入选,其中7... 目的针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成功进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探讨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non-IRA),分析评估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有165例患者入选,其中75例患者在急诊PCI术后同意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non-IRA,另外90例患者仅针对IRA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全因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造影剂肾病、消化道出血、总住院时间等,以及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次住院、因ACS再次住院、再次冠脉介入、反复心绞痛。结果 (1)住院期间:两组病例的全因死亡率、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呼吸机应用、严重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菌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新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方面比较,早期干预重度狭窄non-IRA组低于仅干预IRA组(P<0.05);(2)随访期间:两组病例的全因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因心衰再次住院、因ACS再次住院、再次冠脉介入、以及反复心绞痛的比较方面,早期干预重度狭窄non-IRA组明显低于仅干预IR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急性STEMI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在行急诊PCI之后早期对重度狭窄non-IRA采取PCI策略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干预
下载PDF
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志锋 凌云鹏 +5 位作者 崔仲奇 赵鸿 宫一辰 傅元豪 杨航 万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评估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 目的:评估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经左胸前外侧微创冠脉搭桥术患者作为实验组(MICS CABG组),同期收集接受常规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ortic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体重指数、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史与接受MICS CABG的患者进行1∶1配对作为对照组(OPCABG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临床资料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MICS CABG组共入选85例患者,其中男性68例(80.0%),女性17例(20%),平均年龄(63.8±8.7)岁;OPCABG病例451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出85例作为对照组(OPCABG组),匹配后两组基线水平一致(P均>0.05)。MICS CABG组平均搭桥(2.35±0.83)支/例,对照组平均(2.48±0.72)支/例(P=0.284),MICS CABG组无中转正中开胸者,两组均无中转体外循环手术。MICS CABG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率[1.17%(1/85)vs.3.52%(3/85)]、二次手术率[2.34%(2/85)vs.3.52%(3/85)]、术后新发心房纤颤率[4.70%(4/85)vs.3.52%(3/85)]及新发肾功能不全率[1.17%(1/85)vs.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CS CABG组手术时间较OPCABG组长[(282.8±55.8)min vs.(246.8±56.9)min,P<0.05],但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6.9±7.8)h vs.(29.6±15.9)h]、术后监护病房住院时间[(29.3±20.8)h vs.(51.5±48.3)h]及住院时间[(18.3±3.2)d vs.(25.7±4.2)d]均较短(均P<0.05)。术后冠脉造影检查,MICS CABG组总体桥血管通畅率(A+B级)为96.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MACCE累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1/85)vs.3.61%(3/83),P>0.05]。结论: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可行,近中期随访结果良好,MICS CABG出院更早,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 微创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脉多支病变 疗效结果
下载PDF
Hybrid技术治疗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盛寿 高润霖 +1 位作者 郑哲 徐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为寻求创伤更小的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手段。 方法 从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4月 ,4例患者接受联合电视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VACAB)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治疗 ,均为左前降支完全性闭塞和右冠状动脉 9... 目的 为寻求创伤更小的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手段。 方法 从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4月 ,4例患者接受联合电视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VACAB)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治疗 ,均为左前降支完全性闭塞和右冠状动脉 90 %的狭窄 ,其中 2例合并左回旋支 90 %的狭窄。病例 1首先进行 PTCA和支架植入 ,术后即刻进行 VACAB,后 3例先施行 VACAB,再进行 PTCA和支架植入。 结果  4例患者均存活 ,且术后心绞痛均缓解 ,除病例 1因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导致胸液过多二次开胸止血 ,其他患者均顺利恢复 ;病例 1术后 3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移植血管和右冠状动脉通畅 ,其他 3例 PTCA时造影显示移植血管通畅。 结论  Hybrid技术初步应用的经验显示联合 VACAB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病变 Hybrid技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3
12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中国医药》 2015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60例,术前顿服180mg,术后90mg,2次/d)和氯吡格雷组(60例,术前顿服600mg,术后75mg,1次/d),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用药前和用药后5d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抑制率、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用药前及用药后5d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5d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81±10)%比(76±12)%,P〈0.05]。2组患者随访3个月,氯吡格雷组8例(13.3%)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替格瑞洛组5例(8.3%)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相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良好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洁 耿晓雯 +1 位作者 吕中华 任艺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13-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3月-2015年5月共6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结果将其分为冠脉多支病变组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3月-2015年5月共6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结果将其分为冠脉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多支病变的关系,并用Logistic回归筛选冠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患者较单支病变组年龄大,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高,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比例及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高(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heart rate,H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脂蛋白α(lipoproteinα,Lp-α)、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肌酐(creatinine,CRE)、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尿酸(uric acid,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吸烟史、肾功能不全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OR=1.519,P=0.016)、糖尿病(OR=1.680,P=0.007)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多支病变危险更高(OR=1.839,P=0.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二者协同作用会进一步增加冠脉多支病变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CI与CABG术后5年随访 被引量:11
14
作者 武云涛 田国祥 +7 位作者 张薇 夏常泉 王晓兵 姚璐 李响 张晓冬 孙艳明 高迎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远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期间的冠心...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远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期间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成功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CABG组(n=270),DES组(n=285)。随访5年,从术后30 d开始到5年止结束,随访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结果入选患者随访率100%。CABG组与DES组两组间5年全因死亡率(1.11%vs.1.40%)、心源性死亡率(0%vs.0%)、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2.22%vs.2.81%)无统计学差异(P>0.05)。DES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3.15%)、心绞痛复发率(17.89%)、再次血运重建率(12.28%)均高于CABG组(分别为1.11,5.56%,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ABG与PCI治疗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ES支架置入远期心绞痛复发率、再次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 CAB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药物洗脱
下载PDF
SYNTAX评分系统在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方式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云梅 庞明杰 +2 位作者 车秉峻 赵燕 张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4-57,64,共5页
目的应用SYNTAX SCORE评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它对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和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多支病变并接受药物... 目的应用SYNTAX SCORE评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它对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和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多支病变并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PCI-DES)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316例患者.其中CABG组151例,PCI-DES组16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SYNTAX评分、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和PCI手术情况,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中风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 (1)PCI-DES与CABG 2组在患者基线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住院期间CABG组的MACCE事件发生率较PCI组高(P<0.05).术后36个月随访,2组的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都明显高于CABG组(P<0.05).(3)PCI-DES和CABG 2组间SYNTAX SCOR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YNTAX积分>24分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OR=18.715,95%可信区间1.316至273.624).PCI-DES组中,高积分亚组术后36个月MACCE事件发生率明显多于低积分亚组<24.0(P<0.01).CABG组中,高积分和低积分两亚组术后36个月MACCE事件发生率及无MACCE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积分患者中,术后36个月PCI-DES亚组MACCE事件发生率高于CABG亚组(P<0.05).低积分患者中,术后36个月MACCE事件发生率CABG亚组高于PCI-DES亚组(P>0.05).结论 SYNTAX评分系统在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血管重建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病变 药物洗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YNTAX SCORE 预后
下载PDF
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宁 张金盈 +2 位作者 李玉东 杨守忠 柴志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为MVD的患者210例,完全血运重建(CR)103例,不完全血运重建(IR)10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 a,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 目的:比较完全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为MVD的患者210例,完全血运重建(CR)103例,不完全血运重建(IR)10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 a,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和家族史、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临床诊断等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量表8个维度中,除总体健康状况外,术后1个月及术后1 a两组在躯体功能、机体疼痛、心理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躯体角色7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CR组这7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IR组(P<0.05)。结论:CR对MVD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多支病变 血运重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洋 夏豪 +1 位作者 刘浙波 李晶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139-2142,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196例,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84例)和非替罗非班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196例,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84例)和非替罗非班组(对照组,112例)。替罗非班组在术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而对照组未加用。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基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期间(6个月内)MACE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出血并发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的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MACE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血管壁结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晓慧 杨新春 +7 位作者 王乐丰 崔亮 葛永贵 王红石 倪祝华 李惟铭 徐立 刘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只是粗略地反映了血管腔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无法反映血管壁病变的具体情况。本试验利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左主干来阐述上述两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方法:129例冠心病患者被入选,分...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只是粗略地反映了血管腔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无法反映血管壁病变的具体情况。本试验利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左主干来阐述上述两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方法:129例冠心病患者被入选,分为单支病变组49例,多支病变组8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左冠状动脉系统的介入检查和治疗时,给予左主干的血管内超声检查,然后在每间隔1 mm的超声断面上测量血管外腔面积、内腔面积、斑块面积以及钙化角度,再将所有检测断面的相应数值相加,从而得到整个左主干的外腔容积、内腔容积、斑块体积和总的钙化负荷,最后比较在最小内腔面积的血管断面上以及整个左主干,各检测数据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左主干血管内、外腔和粥样斑块的定量血管内超声方面:无论在最小内腔面积(MLA)部位还是在整个左主干(除斑块面积、血管外腔外),单支病变组的血管外腔面积、血管内腔面积均显著大于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在MLA横断面上,单支病变组的斑块偏心指数显著高于多支病变组(0.46±0.18对0.33±0.22,P=0.001),即前者斑块的偏心程度显著低于后者。在粥样斑块的钙化方面:单支病变组钙化阳性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次,对钙化角度的定量分析显示,单支病变组患者MLA部位的钙化度数、左主干总钙化度数、最大钙化度数以及平均钙化度数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单支和多支病变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病理结构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多支病变的患者斑块负荷更重,钙化几率和钙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 多支病变 钙化
下载PDF
心电图“镜面”导联改变对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江洪 胡晓军 +1 位作者 孙跃玲 吴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镜面”导联改变对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首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并行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325例,分析其... 目的 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镜面”导联改变对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首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并行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325例,分析其心电图的改变特征,并对比患者入院时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下列1项或以上者对预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①伴ST V1~V4 ↑ >0.4 mV+QRS>120 ms;②伴ST aVR+aVL ↓;③伴ST I ↓;④伴QⅡ、Ⅲ、aVF;⑤伴Q aVR、aVL;⑥伴QⅢ+ST V6↓.其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①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心电图“镜面”导联某些特征的改变对判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有比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在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如意 薛建峰 +4 位作者 姜婕 王涛 虞化鹏 柳翠霞 殷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非急性心肌梗死、无胸痛发作状态)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作用。根据冠心病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制定一套简单易行的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的、新的心电图计...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非急性心肌梗死、无胸痛发作状态)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作用。根据冠心病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制定一套简单易行的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的、新的心电图计分系统。方法分析拟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4例)的造影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前心电图资料。选择性多体位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8例)、多支病变组(30例)和非多支病变组(66例)。计数各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病例数、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及ST段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年龄及以上5项心电图指标,每项指标达到规定记1分,达标项数之和为该患者的心电图积分(自称为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分别计数各组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上5项心电图指标多支病变组与非多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均值阴性组、非多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为0.50±0.53、2.20±1.76和4.20±1.21,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呈正相关(r=0.491,P=0.000)。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7%,阳性预测值为60%,阴性预测值为92%。结论综合心电图计分法优于传统的单项心电图评价指标,该法简单易行,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对非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难以及时行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多支病变 综合心电图计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