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新工党的选举改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 王凤鸣 李艳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6,共5页
经过英国新工党的选举改革,长期以来在英国实行的简单多数选举制(FPTP)已经演变成以FPTP为主、多种比例代表制方式并存的混合选举制度。英国新工党近八年的选举改革实践,给英国选民、政党、政府甚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英国新工党的选举改革,长期以来在英国实行的简单多数选举制(FPTP)已经演变成以FPTP为主、多种比例代表制方式并存的混合选举制度。英国新工党近八年的选举改革实践,给英国选民、政党、政府甚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致使威斯敏斯特模式面临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新工党 简单多数代表制(FPTP) 选举改革 比例代表制(PR)
下载PDF
混合选举制的兴起与当代选举制度的新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俊志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1,共7页
混合选举制的兴起,是1990年代以来民主化浪潮中的一道重要景观。以现有的文献为基础,本文旨在:归纳近年来通向混合选举制度的主要路径与基本动力,考察混合选举制度的基本类型,讨论混合选举制的政治后果,并结合混合选举制在新近的发展,... 混合选举制的兴起,是1990年代以来民主化浪潮中的一道重要景观。以现有的文献为基础,本文旨在:归纳近年来通向混合选举制度的主要路径与基本动力,考察混合选举制度的基本类型,讨论混合选举制的政治后果,并结合混合选举制在新近的发展,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以及这种框架对于民主转型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选举制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下载PDF
新加坡的集选区制度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云静 《东南亚研究》 1998年第3期9-10,共2页
一集选区制度是关于选区划分的一种制度,是新加坡现行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于1988年提出来的,为世界所首创。新加坡原来实行的是单一的选区制度,即根据国会议席,结合选民人数,把全... 一集选区制度是关于选区划分的一种制度,是新加坡现行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于1988年提出来的,为世界所首创。新加坡原来实行的是单一的选区制度,即根据国会议席,结合选民人数,把全国划分为与国会议席数目相等的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 人民行动党 反对党 新加坡 候选人提名 少数种族 国会议员 执政党 多数代表制 市镇理事会
下载PDF
英国选举制度简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亲培 《行政与法》 1999年第2期56-58,共3页
1997年,英国的大选就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成为热门性话题.大选又称总选举,在议会制国家主要指下议院(简称下院)的选举,在总统制国家一般专指总统选举年的选举.美国的大选是指在同一偶数年里,总统、众议员和1/3参议员同时进行的改选.... 1997年,英国的大选就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成为热门性话题.大选又称总选举,在议会制国家主要指下议院(简称下院)的选举,在总统制国家一般专指总统选举年的选举.美国的大选是指在同一偶数年里,总统、众议员和1/3参议员同时进行的改选.英国是采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即在下院选举即大选中赢得多数议席的政党获取组成内阁制政府的权力,赢家的领袖为当然的英国首相.因而下院选举在英国是最重要的选举.在政党体制上,凡是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都实行多党制,英国也不例外.除了闻名世界的保守党和工党外,英国还存在其他政党.例如,英国的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学术界、舆论界都称英国是二党制国家,并非指英国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因英国的政权交接总是在工党与保守党两个最大政党之间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小选区制 英国 选区划分 两党制 候选人 选举权 多数代表制 保守党 代表方式
下载PDF
选举制度的效应与各种选举制度之利弊——萨托利的分析与思考
5
作者 陈胜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62,共4页
萨托利把选举制度看做是宪政的首要制度设计,他对迪韦尔热提出的选举制度是政党体制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这一"定律"提出批评,认为比例代表制对政党数目增加只起了间接效应。萨托利根据负责任的政府和回应性的政府两个准则全面分... 萨托利把选举制度看做是宪政的首要制度设计,他对迪韦尔热提出的选举制度是政党体制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这一"定律"提出批评,认为比例代表制对政党数目增加只起了间接效应。萨托利根据负责任的政府和回应性的政府两个准则全面分析了多数代表制、比例代表制以及两轮投票制三种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托利 选举制度 效应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两轮投票制
下载PDF
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
6
作者 李永春 《当代世界》 CSSCI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自1948年韩国第一部《国会议员选举法》颁布以来,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采用“混合多数代表制”。由于该制度存在当选者代表性不足、两大政党垄断政局、“死票”产生过多、比例代表议席比重过低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 自1948年韩国第一部《国会议员选举法》颁布以来,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采用“混合多数代表制”。由于该制度存在当选者代表性不足、两大政党垄断政局、“死票”产生过多、比例代表议席比重过低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韩国政党政治的发展。韩国各界对此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混合比例代表制”,但相关方围绕如何增加比例代表议席数争执不休,致使改革方案无法在国会通过。虽然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仍面临重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国会选举 混合多数代表制 混合比例代表制
下载PDF
选举制简论
7
作者 张亲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5-58,88,共5页
选举制简论张亲培一、选举制选举制是指关于选区划分以及相应的代表方式与投票方式的制度。又称为代表制。1选区划分选区是当选名额的分配区域,也是候选人竞争区域。在这个基本选举单位内把有选举资格的选举人组织起来选举一个立法机... 选举制简论张亲培一、选举制选举制是指关于选区划分以及相应的代表方式与投票方式的制度。又称为代表制。1选区划分选区是当选名额的分配区域,也是候选人竞争区域。在这个基本选举单位内把有选举资格的选举人组织起来选举一个立法机关或其他政治团体的代表。为使选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选举制 比例代表制 小选区制 大选区制 候选人 选区划分 选举人 多数代表制 代表方式 投票方式
下载PDF
基数制与缺席效应——试析选举立法的一个新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施显生 《人大研究》 1993年第3期19-23,共5页
如何计算、确定法定当选票数,乃是任何选举程序和表决规则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选举同表决,在如何确定法定票数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综观世界各国采用的比例代表制与多数代表制以及后者中的绝对多数制与相对多数制,都是以此来区别的。... 如何计算、确定法定当选票数,乃是任何选举程序和表决规则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选举同表决,在如何确定法定票数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综观世界各国采用的比例代表制与多数代表制以及后者中的绝对多数制与相对多数制,都是以此来区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各个选举法,一直采用“双过半”的绝对多数制。即法定人数与法定票数都要过半数,对法定人数从无争议和变化;对法定当选票数“过半”的比率,究竟以什么参数为准?是按实到人数还是以应到人数作为计算的基数?近14年来屡有反复,为什么会有此种反复?两者的利弊得失如何?亟须认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多数 相对多数 多数代表制 确定法 比例代表制 计算法 选举程序 应计 当选者 辩证分析
下载PDF
美国德国法国议会选举制度的若干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卓越 《人大研究》 1994年第5期30-34,共5页
美国德国法国议会选举制度的若干特点卓越美国、德国和法国都是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三国议会都是直接服务于资产阶级国体的政体组织形式,都是按照三权分立政体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权机关,三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是一致的。但是,不... 美国德国法国议会选举制度的若干特点卓越美国、德国和法国都是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三国议会都是直接服务于资产阶级国体的政体组织形式,都是按照三权分立政体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权机关,三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国家结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会选举 比例代表制 选区划分 选举制度 绝对多数代表制 小选举区制 组织原则 相对多数 总统选举 国会选举
下载PDF
东盟各国的选举制度
10
作者 林伍珖 《南洋问题研究》 1990年第3期8-16,28,共10页
东盟各国(除文莱外)的宪法一般都宣称自己的国家是“主权在民”的国家。象“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印尼宪法第一条):“主权属于人民,所有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菲律宾宪法第二条),一类的措词,在各国宪法中都能看到。各国还主张实行普选... 东盟各国(除文莱外)的宪法一般都宣称自己的国家是“主权在民”的国家。象“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印尼宪法第一条):“主权属于人民,所有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菲律宾宪法第二条),一类的措词,在各国宪法中都能看到。各国还主张实行普选和建立代议制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菲律宾宪法 东盟国家 代议制政府 候选人资格 相对多数代表制 代议机关 一院制 比例代表制 主权在民
下载PDF
西方国家统治阶级是怎样控制选举的
11
作者 李忠杰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7年第4期39-41,共3页
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反封建斗争中确立以后,几百年来,经历了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基本的趋势是:由限制选举制到普遍选举制,由不平等选举制到平等选举制,由间接选举制到直接选举制,由强制投票制到自由投票制,由公开投票制到秘密投票制... 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反封建斗争中确立以后,几百年来,经历了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基本的趋势是:由限制选举制到普遍选举制,由不平等选举制到平等选举制,由间接选举制到直接选举制,由强制投票制到自由投票制,由公开投票制到秘密投票制。这种趋势是在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不断斗争中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秘密投票制 西方国家 多数代表制 小选举区制 选举原则 总统候选人 选举单位 财产资格 主流派
下载PDF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的应用与完善
12
作者 赖海榕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8-12,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 ,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我国基层民主选举中出现的选举办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特别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制度 。
关键词 农村 民主选举制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民主政治
下载PDF
混合选举制评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杰 甫玉龙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9年第3期17-21,共5页
混合选举制是二战后由德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选举制度。它把世界原有两大选举模式即多数制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相结合,不同程度地克服了其各自的弱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依据其各自的政治需要,对德国式的混合选举制作了不同... 混合选举制是二战后由德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选举制度。它把世界原有两大选举模式即多数制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相结合,不同程度地克服了其各自的弱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依据其各自的政治需要,对德国式的混合选举制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正,从而使之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并由此成为21 世纪世界选举制改革的一种趋势。本文着重分析混合选举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原理、特征及其带来的政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选举制 单一选区两票制 相对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原文传递
一人两票的德国选举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静菲 《新产经》 2013年第11期80-81,共2页
一票选人,另一票选政党。去年12月4日,被称为德国政坛"铁娘子"的默克尔以98%的压倒性票数再度当选基民盟的领导,实现其第七次当选。而今年在欧债危机这个阴霾的笼罩下,德国大选似乎也受到了比往年更多的关注,甚至有外媒把德... 一票选人,另一票选政党。去年12月4日,被称为德国政坛"铁娘子"的默克尔以98%的压倒性票数再度当选基民盟的领导,实现其第七次当选。而今年在欧债危机这个阴霾的笼罩下,德国大选似乎也受到了比往年更多的关注,甚至有外媒把德国大选看成是决定着欧债危机走向、欧元区经济政策的"欧元区大选"。当地时间9月22日德国举行了联邦大选,而在随后的官方数据中显示,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为首的基民盟联合姊妹党基社盟赢得41.5%的多数选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人 联邦议会 欧元区 官方数据 压倒性 联盟党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候选人名单 相对多数
原文传递
独特的英国议会选举制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卓越 陈秀香 《吉林人大》 2006年第1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英国议会 选举制度 自由民主党 相对多数代表制 撒切尔夫人 议会选举 工党政府 选举原则 梅杰 执政
原文传递
第53届内阁的震动——新法西斯分子进入意大利内阁
16
作者 袁锦林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7-19,共3页
今年以来,意大利政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先是3月下旬举行的议会选举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格局,二战后长期居于执政地位的天民党如落潮般退出政坛,又如梦幻般消失;刚刚成立的意大利力量党却在短时间内联合其他党派在竞选中获胜,右翼... 今年以来,意大利政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先是3月下旬举行的议会选举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格局,二战后长期居于执政地位的天民党如落潮般退出政坛,又如梦幻般消失;刚刚成立的意大利力量党却在短时间内联合其他党派在竞选中获胜,右翼上台。继之,5月10日战后第53届内阁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会选举 贝卢斯科尼 欧洲议会 民党 多数代表制 宣誓就职 法西斯党 联盟成员 全国大选 西方民主
原文传递
议员的产生、资格要求与身份要求 议会知识漫谈(2)
17
作者 田穗生 《楚天主人》 1995年第2期40-40,共1页
一院制议员和两院制中的众议员,通过选举产生,两院制的参议员,其产生方式多种多样。选举产生议员,或采用多数代表制,或采用比例代表制。多数代表制分为简单多数代表制(即选举中得票多者当选)和绝对多数代表制(即得半数以上票者当选)。... 一院制议员和两院制中的众议员,通过选举产生,两院制的参议员,其产生方式多种多样。选举产生议员,或采用多数代表制,或采用比例代表制。多数代表制分为简单多数代表制(即选举中得票多者当选)和绝对多数代表制(即得半数以上票者当选)。在后一种体制中,常常难以一次产生当选者,有的国家则规定第二轮投票以简单多数当选,称为两轮多数代表制。另一些国家则在得票多的两人中举行第二轮投票,仍以绝对多数当选。比例代表制则由选民按政党或政党候选人名单投票,按得票数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众议员 产生方式 两院制 参议员 候选人名单 选举团 议会 当选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