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李宏兵 李柔妍 唐莲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细分专利和数字化转型数据,分别利用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和质量衡量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并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 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细分专利和数字化转型数据,分别利用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和质量衡量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并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升,且对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企业、高科技行业及高竞争强度行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突破式创新能力提升主要是由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劳动力技能结构优化、研发强度增加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进一步以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外生冲击,发现其有效推动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的提升。基于专利质量的拓展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突破式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上述结论为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获得突破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突破式创新 智慧城市 专利质量 多时点did模型
下载PDF
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减少污染企业进入了吗?
2
作者 黄小洪 徐怡然 陈浩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7,52,共20页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1640个县级行...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1640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批作为准自然实验,在分析政策背景及其影响污染企业进入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了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污染企业进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立显著抑制了当地污染企业的进入,且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同时,环境规制和财政支出结构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立对污染企业进入的抑制作用;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数字乡村指数较高、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作用效果更显著。此外,政策的实施带来了PM2.5及碳排放的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进入的增加,同时也对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产生了冲击。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科学有序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政策实行范围,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禀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污染企业进入 多时点did模型
下载PDF
农村电子商务抑制了粮食生产吗?
3
作者 杨晓云 徐娅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67,共17页
基于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户的... 基于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户的粮食生产规模,农村电商发展有利于提高粮食流通收益、改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进而对粮食生产起到积极作用。异质性检验还表明,农村电商发展的粮食增产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平原地区和非郊区农村较为明显,但对非粮食主产区和城郊农村的粮食生产可能形成负向冲击。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全局把握农村电商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粮食生产 多时点did模型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与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张晨 杨光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7,共9页
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重塑全球价值链、获得贸易核心竞争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1年全国272个城市统计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探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数... 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重塑全球价值链、获得贸易核心竞争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1年全国272个城市统计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探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可显著推动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的驱动作用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在“胡焕庸线”东部、政府服务支持较强,以一般数字服务贸易为主的地区内,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强。有鉴于此,应全面深化“地—央—地”政策安排、促进“绿色化”技术创新、适度部署“差异化”行动举措,促进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绿色创新要素配置 多时点did模型
下载PDF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宝学 欧传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以2014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多时点DID模型,结合PSM方法实证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显著提升财务绩效,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规模和员工参与度均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以2014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多时点DID模型,结合PSM方法实证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显著提升财务绩效,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规模和员工参与度均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文章揭示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成效,并相应地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财务绩效 多时点did模型 实施规模 员工参与度
下载PDF
高铁对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空间结构影响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欧国立 王文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4-53,共10页
选取2001—2018年我国各城市数据多方面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运用首位度、多时点DID模型等分析高铁开通对城镇化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镇化首位度符合“位序—规模”规律,高铁开通对城镇化首... 选取2001—2018年我国各城市数据多方面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运用首位度、多时点DID模型等分析高铁开通对城镇化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镇化首位度符合“位序—规模”规律,高铁开通对城镇化首位度产生影响;高铁开通后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变,呈由东向西递减趋势,沿海、内陆城市差异显著。高铁开通对城市群城镇化空间结构产生负效应,在三四线城市尤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城镇化空间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来阻碍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长三角城市群 城镇化空间结构 多时点did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镇经济活动吗--来自双源夜间灯光证据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美招 张炜康 郑荣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33,共15页
高铁已经成为我国客流主要的运输方式,高铁开通对沿线城镇经济活动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8—2017年双源夜间灯光数据集,以沪昆高铁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下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定量化地探究了高铁开通运营对周边城镇经济活动的... 高铁已经成为我国客流主要的运输方式,高铁开通对沿线城镇经济活动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8—2017年双源夜间灯光数据集,以沪昆高铁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下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定量化地探究了高铁开通运营对周边城镇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沪昆高铁开通运营对沿线城镇的人口密度、固定资产投资等社会经济活动指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城镇夜间灯光值与旅行时间距离呈现正"U"型关系;(2)高铁运营对所在城镇的促进作用最大,对18~64分钟时间距离段内的城镇造成虹吸效应,削弱邻近城镇的经济增长;同时会对64~151分钟距离段的城镇经济活动产生促进影响,该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促进效果逐渐减弱。直到在151分钟后,促进效果消失。为更充分发挥沪昆高铁带来的经济发展契机,完善产业布局,促进基础交通建设和产业、城乡融合发展,应建立综合立体的城市交通网,缩短边缘区与核心区的时间距离。中心城镇应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减少经济分割,与中小城镇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经济活动 多时点did模型 夜间灯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