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T-InSAR技术的广东省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明洲 龚春龙 熊寻安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1期9-12,共4页
文章采用2018—2020年的805景哨兵1号卫星雷达影像,利用融合永久散射体和同分布散射体的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MT-InSAR),获取了广东省地表约1.35亿个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和变形序列。分析表明,广东省地表整体稳定,沉降速率基本在2 mm/年以... 文章采用2018—2020年的805景哨兵1号卫星雷达影像,利用融合永久散射体和同分布散射体的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MT-InSAR),获取了广东省地表约1.35亿个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和变形序列。分析表明,广东省地表整体稳定,沉降速率基本在2 mm/年以下;变形区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练江平原软土区及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珠江市金湾区和斗门区沉降严重区域速率可达-60~-30 mm/年;汕头市司马浦镇及练江区域监测点沉降速率可达-30~-20 mm/年;普宁市地表在2019年1月后出现抬升,累计变形量为79.3 mm;深圳市某高层建筑物基坑周边累计变形量达-75.4 mm。影响地面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软土地质环境,以及地下水抽取、建筑物荷载、基坑开挖等人类工程活动,文章研究成果可为地面沉降调查和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变形监测 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 哨兵1号卫星雷达 RapidSAR
下载PDF
顾及时空相关的多时相InSAR平差理论与方法
2
作者 韦建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142,共1页
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MT-InSAR)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InSAR所面临的失相干问题,为测量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如板块运动、火山、地震、滑坡、地下水抽取、矿山开采沉陷等)导致的地表变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 insar 多时 平差理论 时空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矿山开采沉陷 地下水抽取 合成孔径
下载PDF
淤涨型海岸典型入海河口治导线研究
3
作者 严春华 王凯 +2 位作者 杨晨霞 曹命凯 王蔚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河口淤涨导致河道排水能力下降,为维系河口平面形态和纵向冲淤稳定,保障河口防洪、排涝安全,迫切需要开展入海河口治导线研究。文章以小洋口为例,综合运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分析技术、DEM潮滩微地形技术等,对前期河口治导线成果进行了复核... 河口淤涨导致河道排水能力下降,为维系河口平面形态和纵向冲淤稳定,保障河口防洪、排涝安全,迫切需要开展入海河口治导线研究。文章以小洋口为例,综合运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分析技术、DEM潮滩微地形技术等,对前期河口治导线成果进行了复核,分析表明:受围垦影响,河口特征具有明显变化;通过构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对不同治导线布置方案进行比选,定量分析确定了河口治导线,为江苏以及全国各地区入海河口治导线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治导线 多时遥感影像分析技术 水动力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朝阳港潟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谷东起 赵晓涛 +1 位作者 夏东兴 丰爱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7,共7页
在朝阳港湖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基础上,利用3S技术对多时相的湖湿地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1954年到2002年人工景观面积增加了532 hm2,景观格局指数呈现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优势度下降的趋势;湖总体斑块密度从0 0... 在朝阳港湖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基础上,利用3S技术对多时相的湖湿地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1954年到2002年人工景观面积增加了532 hm2,景观格局指数呈现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优势度下降的趋势;湖总体斑块密度从0 017 4 个/hm2 增加到0 034 6个/hm2,廊道密度从0 69 54 m/hm2 增加到22 05 640m/hm2,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强. 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干扰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湖湿地资源保护中合理调控人类的干扰活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朝阳 演变 景观格局指数 湿地资源保护 湿地景观 2002年 1954年 景观多样性 景观破碎化 分类体系 定量分析 人工景观 斑块密度 格局变化 合理调控 多时 均匀度 优势度 道密度 活动 干扰 人类 下降
下载PDF
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提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志雄 白音包力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84-290,共7页
为清楚地反映和揭示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持续干旱过程影响下的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发展的变化,为滦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提供有力的证据,利用近30多年来的长系列、多时相的遥感数据提取滦河流域相应不同时间的水体要素状态... 为清楚地反映和揭示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持续干旱过程影响下的滦河流域水系水体要素发展的变化,为滦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提供有力的证据,利用近30多年来的长系列、多时相的遥感数据提取滦河流域相应不同时间的水体要素状态,并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滦河流域的地形地貌确定了流域水系要素的发育规律;滦河流域上游区近30年来的遥感影像揭示了泡子、淖尔等湖泊水域面积朝减小的趋势发展,并有部分泡子、淖尔等已处于干涸消亡状态;滦河下游河道及河滩近20年来的遥感影像对比分析表明,滦河下游河道已近乎断流,河滩地存在被开垦开发的现象。因此,长系列多时相的遥感技术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能够很好地揭示和反映流域水体要素的发展变化趋势,对于流域的水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系列多时遥感 空间分析技术 滦河流域 水系水体要素
下载PDF
应用遥感影像更新地理信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培军 陈云浩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13,共5页
首先,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的特点,对信息融合、变化检测、数据挖掘、影像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时,一方面应对多源遥感信息进行融合,特别是发展决策层融合算法,另一方面应进行多时... 首先,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的特点,对信息融合、变化检测、数据挖掘、影像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时,一方面应对多源遥感信息进行融合,特别是发展决策层融合算法,另一方面应进行多时相遥感信息融合和变化检测。其次,针对多时相遥感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时相融合处理方法体系,并针对自动信息更新的要求,探讨了遥感数据挖掘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在地理信息自动更新中的应用。最后,面向快速影像提取和检索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内容的遥感影像检索技术,并重点分析了检索中能够应用的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变化检测 多时 遥感信息 融合算法 基于内容 信息更新 检索技术 地理信息 重点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