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喜马拉雅造山带晚中新世麻迦淡色花岗岩的构建机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胡古月
曾令森
陈翰
高利娥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37-1754,共18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号:K201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1503006,41425010,412730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5027101)联合资助
-
文摘
在北喜马拉雅萨迦片麻岩穹窿西南侧发育有麻迦淡色花岗岩体,出露于南北向申扎—定结裂谷正断层的下盘,属一处较大规模的晚中新世淡色花岗岩体。该岩体具有较均一的元素和同位素(Sr和Nd)组成,但与多数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相比,具有异常高的(^(87)Sr/^(86)Sr)_i比值(0.85033~0.85034)和异常低的_(εNd)(t)值(-19.26^-18.30)组成,指示其部分熔融源区有更成熟古老地壳物质的参与。麻迦淡色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1该岩体主要记录了至少两阶段岩浆结晶作用,分别发生在11.6±0.2 Ma和9.6±0.2 Ma;2个别13.8~16.0 Ma的岩浆作用年龄;3多数锆石继承核年龄分布于泛非期,少数年龄为中元古代(1558~1584 Ma)。在麻迦淡色花岗岩体南侧约40km处的日玛那穹窿,同位于申扎—定结南北向正断层的下盘,出露有大量原岩年龄为古元古代的日玛那糜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类似于变泥质岩,显示高SiO_2(70.6%~74.6%),Al_2O_3(12.3%~14.0%),K_2O(4.22%~4.93%),A/CNK(1.50~1.58)和K_2O/Na_2O(1.42~2.18),代表了部分熔融源区可能存在的古老地壳物质岩石单元。因此,以麻迦淡色花岗岩为代表的北喜马拉雅晚中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可能与青藏高原后碰撞阶段东西向伸展作用相关,泛非期变泥质岩及少量日玛那糜棱岩所代表的更古老岩石单元在16.0 Ma开始发生部分熔融,并在11.6 Ma至9.6 Ma之间达到深熔作用峰期,熔体活动可能持续了~2myr,以岩脉汇聚的形式延南北向正断层上升,构成侵位至北喜马拉雅特提斯沉积岩系之中的晚中新世麻迦淡色花岗岩体。
-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球化学
麻迦淡色花岗岩
晚中新世
多期深熔作用
-
Keywords
Himalaya Orogen
Geochemistry
Mabja Leucogranite
Late Miocene
Multi-stage Anatexis
-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