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橙皮苷衍生物抗炎活性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彭磊 张茜 +1 位作者 李荣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筛选橙皮苷衍生物1~9的抗炎活性。方法放射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橙皮苷衍生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三烯B4(LTB4)生物合成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筛选橙皮苷衍生物1~9的抗炎活性。方法放射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橙皮苷衍生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三烯B4(LTB4)生物合成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对系列衍生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并观察抗炎活性较好的衍生物2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衍生物2和5均能显著抑制AA大鼠PMΦPGE2和LTB4的合成,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内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2和5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作用与萘普生相当;进一步研究发现衍生物2对AA大鼠的继发性炎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衍生物2(100mg/kg)组优于母体橙皮苷(80mg/kg)。结论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筛选得到的橙皮苷衍生物2和5抗炎活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类似和衍生物 评价 临床前 抗炎药(中药)/药理学 关节炎 实验性 巨噬细胞 腹膜
下载PDF
维甲酸类衍生物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活性筛选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佼 陈飞虎 +5 位作者 阮晶晶 沈娟 石静波 吴繁荣 程昌斌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以寻找新的具有抗瘤活性的药物。方法在体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以寻找新的具有抗瘤活性的药物。方法在体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维甲酸类衍生物作用3 d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到57.74%,IC50为2.82E-05;油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形态学趋向成熟,NBT还原实验也表明维甲酸类衍生物具有诱导K562细胞株分化成熟的作用;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量增加,G0/G1期细胞增加,而S期减少。结论维甲酸类衍生物对K562细胞具有诱导分化并对其克隆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以2a-03、4a-01、4a-02和5a-02的作用较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开发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似和衍生物/药理学 白血病/药疗法 细胞分化/药作用
下载PDF
依曲替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璐 陈飞虎 +3 位作者 石静波 洪凡青 徐佼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8-642,共5页
目的合成依曲替酸酯及酰胺衍生物,以寻找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方法以依曲替酸和三氟甲苯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一系列依曲替酸酯及酰胺衍生物。在体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法检测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生长抑制的... 目的合成依曲替酸酯及酰胺衍生物,以寻找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方法以依曲替酸和三氟甲苯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一系列依曲替酸酯及酰胺衍生物。在体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法检测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生长抑制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制备出依曲替酸酯及酰胺衍生物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确认结构。MTT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NB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增加,而S期减少。结论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将依曲替酸通过酯键和酰胺键与三氟甲苯衍生物连接起来能增强其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似和衍生物/药理学 白血病 肿瘤/药疗法 细胞分化/药作用
下载PDF
不同制剂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涂俊 杨娟 +1 位作者 刘景丽 瞿广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 mg/m^2)联合表柔比星(... 目的探讨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 mg/m^2)联合表柔比星(75 mg/m^2)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175 mg/m^2)联合表柔比星(75mg/m^2)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5%(29/31)高于对照组的71.0%(2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P=0.02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紫杉醇联合多柔比星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疗法 柔比星/投药和剂量 柔比星/治疗应用 疗法 联合 紫杉酚/投药和剂量 紫杉酚/类似和衍生物 血清白蛋白 双盲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曹鹏 冷东瑾 +3 位作者 李滢 张紫薇 刘磊 李晓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1-507,共7页
青蒿素作为抗疟特效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水溶性小、口服效果差等缺点,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保留其母核的多种衍生物。其中双氢青蒿素(DHA)的抗疟活性更强,且具有在体内代谢速度快、水溶性好等优点,同时DHA对肿瘤细胞也有良好的抑制效... 青蒿素作为抗疟特效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水溶性小、口服效果差等缺点,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保留其母核的多种衍生物。其中双氢青蒿素(DHA)的抗疟活性更强,且具有在体内代谢速度快、水溶性好等优点,同时DHA对肿瘤细胞也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与自身结构中的过氧桥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需要摄取更多的铁离子,因此肿瘤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转铁蛋白受体。DHA能在亚铁离子的存在下使过氧桥发生断裂,产生自由基从而对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并能使转铁蛋白受体发生内吞,阻止肿瘤细胞从外界摄入必需的铁离子。本文主要从DHA加速细胞氧化损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以及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方面对其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类似和衍生物 青蒿素/药理学 抗肿瘤药(中药)/治疗应 细胞凋亡/药作用 细胞增殖/药作用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综述
下载PDF
二次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宝军 刘成 +2 位作者 刘多 刘学军 穆家贵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9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已行第1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已行第1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给予盐酸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10周。术后6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患者行第2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术后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4.71%(5/34)]较对照组[35.29%(12/3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时,治疗组继续随访肿瘤复发率[27.27%(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外科手术 尿道 膀胱肿瘤 多柔比星/类似和衍生物 肿瘤浸润 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下载PDF
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1例分析
7
作者 赵艳茹 周钰 刘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637-1638,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药疗法 多柔比星/类似和衍生物 环磷酰胺/投药和剂量 长春新碱/投药和剂量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下载PDF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对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预防
8
作者 廖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3307-3308,共2页
关键词 胱胱肿瘤/预防和控制 膀胱内灌注 肿瘤复发 局部/预防和控制 多柔比星/类似和衍生物 多柔比星/治疗应用
下载PDF
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应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研究
9
作者 周小勇 谢喜仁 陈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1305-130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315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按时间分为治疗组(153例)和对照组(162例)。PCI术前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600 mg顿服,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315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按时间分为治疗组(153例)和对照组(162例)。PCI术前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600 mg顿服,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小板(PLT)变化,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 PLT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严重出血,一般出血及轻微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相比,6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支架 噻氯匹定/药理学 噻氯匹定/类似和衍生物
下载PDF
注射用环磷酰胺与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天芝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260-1260,共1页
关键词 环磷酰胺/药理学 多柔比星/类似物和衍生物/药理学 配伍禁忌
原文传递
改性蒙脱石构建多功能载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雪 王启闻 +5 位作者 胡天楠 徐桑 胡奇达 周峻 汤谷平 胡秀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1-638,共8页
目的:构建以蒙脱石为骨架,将药物插层于蒙脱石中,用聚阳离子材料包裹于外层,制成药物缓释和基因输送体系。方法:将阿霉素(Dox)插层入蒙脱石层间,用聚乙烯亚胺(PEI)包裹载药蒙脱石外层,使之具有正电荷。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 目的:构建以蒙脱石为骨架,将药物插层于蒙脱石中,用聚阳离子材料包裹于外层,制成药物缓释和基因输送体系。方法:将阿霉素(Dox)插层入蒙脱石层间,用聚乙烯亚胺(PEI)包裹载药蒙脱石外层,使之具有正电荷。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化学表征;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形态学观察;进行了体外药物释放实验;通过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对体系的DNA结合能力进行了测定;在COS-7和SKOV3两种细胞株上进行了细胞毒性实验;进行了PEI-蒙脱石对胃粘膜保护的体内实验。结果: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实验表明阿霉素插层于蒙脱石层间,导致蒙脱石层间距增加至31.3。在1 560cm-1和2 850 cm-1处出现PEI特征峰,1 350 cm-1处出现Dox特征峰,表明体系含有PEI和Dox两种物质。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表明颗粒直径约为600 nm,表面电荷约为30 mV;体外释药结果说明体系在72 h内体系药物释放稳定,药物浓度在6×10-4至8×10-4mg/ml;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证明,在PEI/Dox/MMT:DNA质量比为20∶1时体系能够基本完全结合DNA;MTT实验证明,在COS-7和SKOV3两种细胞上,改性蒙脱石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细胞的存活率皆超过80%;体内实验证明,0.3μg剂量的PEI-蒙脱石对于胃粘膜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结论:构建了功能化的蒙脱石载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类似和衍生物 蒙脱石 阿霉素 聚乙烯亚胺 缓释
下载PDF
龙牙葱木皂苷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葛敬岩 赵春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 :观察龙牙葱木皂苷 (Aralosides,As)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静脉注射 1.5 %戊巴比妥钠溶液成功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平稳 5 min后 ,阴性对照组、 As实验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各 8只大鼠 ,分别... 目的 :观察龙牙葱木皂苷 (Aralosides,As)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静脉注射 1.5 %戊巴比妥钠溶液成功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平稳 5 min后 ,阴性对照组、 As实验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各 8只大鼠 ,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0 .9mg· kg- 1 )、龙牙葱木皂苷 (As,10 m g· kg- 1 )和去乙酰毛花甙 (0 .0 4 m g· kg- 1 ) ,各组均以心力衰竭模型后 5 min时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为对照 ,采用四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正常时、心衰后 5 min以及静脉给药后 30 min内各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 (L VSP)、左室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 dp/ dtmax)、左室舒末压 (L VEDP)、收缩压 (SAP)、舒张压 (DAP)和心率 (HR)等心功能指标 ,计算机监视记录结果及分析 ,用彩色绘图仪绘制曲线。结果 :心力衰竭模型大鼠静脉注射 As后 ,L VSP由 (10 .8±1.0 ) k Pa增加到 (14 .5± 1.8) k Pa (P<0 .0 0 1) ,+dp/ dtmax由 (16 3± 2 4 ) k Pa· s- 1 增加到 (2 95± 6 6 ) k Pa· s- 1(P<0 .0 0 1) ,- dp/ dtmax由 (- 14 0± 31) k Pa· s- 1下降到 (- 2 18± 6 0 ) k Pa· s- 1 (P<0 .0 1) ,L VEDP由 (1.4 6±0 .2 4 ) k Pa下降到 (1.2 8± 0 .17) k Pa (P<0 .0 5 ) ;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甙后 ,L VSP由 (10 .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类/药理学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戊巴比妥/类似和衍生物 去乙酰毛花甙
下载PDF
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秦娜 李力 +1 位作者 陈璇 邓艳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255-2257,共3页
【目的】观察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舒马曲... 【目的】观察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舒马曲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左乙拉西坦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头痛症状及血浆5-HT含量变化,止痛前布洛芬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12周末头痛发作频次、头痛VAS评分及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8、12周末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布洛芬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马普坦/药理学 吡拉西坦/类似和衍生物 吡拉西坦/药理学 偏头痛/药疗法 血清素/血液
下载PDF
齐留通减轻小鼠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燕 陈璐 +5 位作者 徐栋敏 王晓蓉 王艳芳 李成檀 魏尔清 张丽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观察5-脂氧酶选择性抑制剂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预处理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PC12细胞,通过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分析PC12细胞损伤和活性变化,Hoechst/碘化丙啶荧光... 目的:观察5-脂氧酶选择性抑制剂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预处理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PC12细胞,通过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分析PC12细胞损伤和活性变化,Hoechst/碘化丙啶荧光双染检测PC12细胞死亡,并评估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细胞毒性的作用.结果:1、3、10 nmol/L鱼藤酮对PC12细胞无直接毒性,但是其预处理的BV2细胞条件培养液间接诱导PC12细胞形态改变、活性下降,LDH释放和细胞死亡明显增加;0.01、1μmol/L齐留通能有效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细胞毒性作用.结论:5-脂氧酶抑制剂齐留通能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提示5-脂氧酶通路在小胶质细胞炎症诱导的神经细胞死亡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抑制剂 治疗应用 羟基脲 类似和衍生物 羟基脲 药理学 鱼藤酮 药理学 神经毒素类 PC12细胞 作用 齐留通
下载PDF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制剂与短效人胰岛素预混制剂在推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方面的优势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俊宏 刘艳晓 +4 位作者 田勇 侯卫东 丁红霞 刘惠双 张志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976-978,共3页
目的评价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制剂(诺和锐30特充)与短效人胰岛素预混制剂(诺和锐30R胰岛素)对新诊断糖尿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影响的差异。方法对27例被观察对象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两种胰岛素调整血糖,使HbAlc≤6... 目的评价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制剂(诺和锐30特充)与短效人胰岛素预混制剂(诺和锐30R胰岛素)对新诊断糖尿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影响的差异。方法对27例被观察对象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两种胰岛素调整血糖,使HbAlc≤6.5%为达标治疗调整目标,记录血糖、HbAlc、体重指数、不良事件等。结果与诺和灵30R胰岛素相比较,诺和锐30特充降低餐后血糖更显著(P〈0.01)、在HbAlc达标及达标比例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结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制剂诺和锐30较短效人胰岛素预混制剂诺和灵30R胰岛素在推动HbAlc达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类似和衍生物 药理学 糖尿病 治疗 血红蛋白 糖基化
原文传递
短周期重复电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 T2期移行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飞 张国飞 +4 位作者 邓玮 迪力夏提 马俊杰 闫振 吴越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短周期重复电切术( Re-TURBT)联合吡柔比星治疗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临床确诊为T2期移行膀胱癌的56例,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短周期重复电切手术治疗,两次电... 目的:探讨短周期重复电切术( Re-TURBT)联合吡柔比星治疗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临床确诊为T2期移行膀胱癌的56例,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短周期重复电切手术治疗,两次电切间隔为4-6周,对照组采取保留膀胱的部分切除术,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共56例均完成治疗。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后3、6、12个月膀胱最大容量(MBC)、感知膀胱症状分级量表( PPBC)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3、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而第12个月两组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3、6、12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阳性率、1年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实验组膀胱穿孔者1例、被迫转开放者1例,其发生率约为6.7%。结论短周期重复电切术并联合吡柔比星治疗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治疗 电外科手术/方法 尿道/外科学 多柔比星/类似和衍生物/投药和剂量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会清 王光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718-1719,共2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预防表浅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7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对照组术后灌注丝裂霉素。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2、3年肿瘤无复发率分别为95.0%...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预防表浅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7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对照组术后灌注丝裂霉素。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2、3年肿瘤无复发率分别为95.0%、90.0%、87.5%和83.3%、72.2%、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可作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有效的临床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药疗法/预防和控制 多柔比星/类似和衍生物/理学 灌注 局部 投药 膀胱内
原文传递
绿激光结合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26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万峰 丁晓晖 +4 位作者 王贵平 王洪杰 曲嘉林 马思红 刘会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0期7487-7488,共2页
目的:研究绿激光结合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绿激光对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汽化治疗,并行THP即刻膀胱灌注。结果: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一次直接汽化成功,术后3~36个月行膀胱镜... 目的:研究绿激光结合吡柔比星(THP)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绿激光对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汽化治疗,并行THP即刻膀胱灌注。结果: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一次直接汽化成功,术后3~36个月行膀胱镜检查,未见复发。结论:绿激光结合THP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治疗 激光手术 多柔比星/类似和衍生物 灌注 局部 人类
原文传递
西维来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因子及ALT、AS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佳丽 罗曼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490-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因子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经腹正中切口并显露胰腺、十二指肠,不做夹闭操作,模型组及干...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因子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经腹正中切口并显露胰腺、十二指肠,不做夹闭操作,模型组及干预组采用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的方法建立急性胰腺炎的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经颈静脉置管微量泵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给予西维来司钠治疗。干预后6h和12h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ALT、AST水平。[结果]建模后6h、12h时,模型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淀粉酶(AMY)、ALT、AST、IL-2、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129-21.664,P〈0.01),干预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AMY、ALT、AST、IL-2、IL-6、IL-8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t=6.055-12.551,P〈0.05,P〈0.01)。[结论]西维来司钠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胰腺病理损伤、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类似和衍生物 磺胺类/药理学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BIAsp50与BH15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其对患者2hPG、sI—CAM-1、sVCAM-1、MCP-1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冬霞 郭宁宁 +2 位作者 苏娜 许金秀 王光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50(BIAsp50)与双时相人胰岛素50(BH15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餐后2h血糖(2hPG)、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50(BIAsp50)与双时相人胰岛素50(BH15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餐后2h血糖(2hPG)、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既往未行胰岛素治疗的6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BIAsp50组与BH150组各33例。分别给予BIAsp50、BHl50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2hPG及增幅、餐后2h内的增幅曲线下面积(IAU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等炎症指标的水平。【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各指标(FPG、2hPG、2hPG的振幅、IAUC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周,两组各个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IAsp50组治疗后6、12周的2hPG、2hPG的增幅、2h内的IAUC均显著低于BH150组;治疗后12周的HbA1c显著低于BH15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IAsp50组低血糖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2.1%,显著低于BH150组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两组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周,两组的各个炎症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BIAsp50组治疗后12周的各炎症指标均显著低于BH150组,治疗后6周的sVCAM-1、TNF-α显著低于BH15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H150相比,BIAsp50对T2DM患者具有更好的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且治疗后的siCAM-1、5VCAM-1、MCP-1和TNF-α水平更低,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药疗法 胰岛素/药理学 胰岛素/类似和衍生物 饭后期间 血糖/代谢 细胞黏附分子/药作用 趋化因子CCL2/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