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
1
作者 高相晶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1年第4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多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多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韦良渠 刘世杰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多椎间隙腰椎突出 NMR 成像 正骨疗法 CT
下载PDF
miR-141-3p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及下肢疼痛的抑制和改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刚 张长春 +2 位作者 朱坤 叶雨辰 周平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93-2598,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有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的作用。miR-141-3p微小RNA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与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存在一定关系,提示其可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靶点。目的:探究m... 背景: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有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的作用。miR-141-3p微小RNA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与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存在一定关系,提示其可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靶点。目的:探究miR-141-3p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及下肢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NC组、miR-141-3p inhibitor组、miR-141-3p mimics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建模。建模成功后,对miR-NC组、miR-141-3p inhibitor组和miR-141-3p mimics组大鼠鞘内分别注射10μL 20μmol/L miR-NC,miR-141-3p inhibitor,miR-141-3p mimics,均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8 d;正常组、模型组同期同位置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热缩足潜伏期阈值评价大鼠下肢疼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miR-141-3p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炎症因子,免疫印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并分析miR-141-3p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miR-NC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①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阈值: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高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②背根神经节组织miR-141-3p 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高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③背根神经节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高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低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④背根神经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高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miR-141-3p呈正相关(r=0.904,P<0.00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miR-141-3p呈正相关(r=0.879,P<0.001)。⑥结论:miR-141-3p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下肢疼痛,抑制背根神经节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1-3p IGF-1/PDGF 腰椎间盘突出 背根神经节炎 下肢疼痛
下载PDF
3D MERGE与3D SPACE STIR序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兰 殷小丹 +2 位作者 李旭雪 吴海燕 张滔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对比三维多回波恢复梯度回波(3D MERGE)、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SPACE STIR)序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35例LDH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资料,... 目的:对比三维多回波恢复梯度回波(3D MERGE)、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SPACE STIR)序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35例LDH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扫描及3D MERGE、3D SPACE STIR序列扫描,对比3D MERGE、3D SPACE STIR序列测量神经根直径的一致性,评价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参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清晰度评分。结果:3D MERGE和3D SPACE STIR序列测量的L3~S1神经根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序列测量的L3、L4、L5和S1直径均显示出较高相关性(r=0.957,0.986,0.975,0.972,P<0.05);3D MERGE序列的SNR及CNR均高于3D SPACE STIR序列,神经根显示分级、图像清晰度评分优于3D SPACE STIR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MERGE、3D SPACE STIR序列在LDH神经根直径测量中具有极高一致性,3D MERGE序列较3D SPACE STIR序列能够更清晰显示神经跟的解剖形态,图像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3D MERGE 3D SPACE STIR 神经根直径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屈志强 孙玉录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以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以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以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椎功能恢复及下肢疼痛症状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腰椎功能ODI评分及下肢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对其进行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可以帮助其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其对患者腰椎功能可以起到明显改善作用,更有利于减轻患者下肢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应用椎板间隙成形术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观察
6
作者 毛启名 夏秋秋 +7 位作者 赵延 董怀泽 翁梓靖 夏吉跃 俞漭 冷松 朱露 辛志军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研究椎板间隙成形术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后路经皮内镜突出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 目的研究椎板间隙成形术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后路经皮内镜突出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17~76(47.7±14.9)岁。根据术中是否行椎板间隙成形术分为成形组和未成形组,分别为46例和44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影像学资料明确该成形术术后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并对比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术前和术后椎体滑移程度及椎体活动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现术后腰椎不稳征象。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术前和术后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形组有2例并发症发生,相较于未成形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形组末次随访改良Mac Nab优良率(89.1%)显著优于未成形组(6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椎板间隙成形术相比于未行时,在处理骨性椎板窗辅助后路经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在不增加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经皮内镜 椎板间隙成形术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与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7
作者 李冬月 苏庆军 +2 位作者 张希诺 陶鲁铭 海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内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UBE组39例,PELD组4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减少值、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进行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12个月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出血量较PELD组多(P<0.05),但血红蛋白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较术前均显著增大(P<0.05),UBE组较PELD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UBE与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UBE较PELD出血量略多,但术中透视次数少,硬膜囊面积的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技术 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金星 余德标 +3 位作者 黄凯 张利鑫 陈捷 陈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 目的:观察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局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当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腰部前屈活动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部前屈活动度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辨证结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经筋 体外冲击波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独活桂辛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证)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冠军 毕俊芳 +4 位作者 张素娟 刘欣 解纪惠 张意侗 李承骏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观察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予以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对照组42例,予以针刺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疗程3周... 目的观察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予以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对照组42例,予以针刺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疗程3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证)患者腰腿疼痛症状,降低血清IL-1β、IL-6、h-CRP水平,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独活桂辛方 肝肾亏虚型 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智伟 白晓亮 +3 位作者 孔亚荣 裴勃 蒋美超 连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LIF组[n=58,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和PTED组(n=64,PTED治疗),比较两组IL-6、HMGB-1、IL-17水平、分析PTED组不同临床特征与病理特征的IL-6、HMGB-1、IL-17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ED组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ED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TLIF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吸烟、是否营养不良和是否免疫功能低下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BMI、术中出血量多少、有无使用内固定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为影响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TE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IL-6、HMGB-1和IL-17水平,且手术疗效确切;而年龄、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等是影响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 IL-6 HMGB-1 IL-17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疼痛的针刺干预
11
作者 支芳 朱满华 +1 位作者 熊伟 林星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6-941,共6页
背景:针灸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方法,但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过程。目的: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研究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 背景:针灸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方法,但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过程。目的: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研究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针刺+激动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针刺组及针刺+激动剂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构建L5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造模3 d后,针刺组开始进行针刺治疗(作用于阳陵泉、肾俞、环跳、大肠俞等穴位),针刺+激动剂组造模后第6,12,18天针刺治疗前向L4/L5椎间隙鞘内注射JAK2激动剂香豆霉素A1,针刺治疗1次/d,20 min/次,连续治疗15 d。造模前及造模后3,6,9,12,15,18 d,检测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造模后18 d,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L5-L6组织形态,RT-PCR检测L5-L6组织JAK2、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5-L6组织JAK2、STAT3、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机械缩足阈值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造模后9,12,15,18 d的机械缩足阈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激动剂组大鼠造模后9,12,15,18 d的机械缩足阈值均低于针刺组(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递质P物质、脑部神经肽Y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4种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激动剂组4种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腰椎退行性变化明显,针刺组与针刺+激动剂组大鼠腰椎退行性变化减轻,针刺组减轻更明显;④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JAK2与STAT3 mRNA表达、p-JAK2与p-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JAK2与STAT3 mRNA表达、p-JAK2与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激动剂组JAK2与STAT3 mRNA表达、p-JAK2与p-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⑤结果表明,针刺干预可通过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来缓解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STAT3信号通路 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 病理性疼痛 机械缩足阈值 反应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
12
作者 刘智伟 陆芳 +4 位作者 康亚娟 孔亚荣 杨朔 白晓亮 连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LDH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ED组(n=55)、...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LDH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ED组(n=55)、对照组(n=55)。对照组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PTED组行PTED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活动功能指标(腰椎前屈、侧屈、后伸)、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指标[腰背屈伸比(F/E)、伸展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血清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ED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36±7.51)min、(0.82±0.09)cm、(40.06±4.24)mL、(1.32±0.15)d、(4.30±0.46)d,均短于对照组[(102.64±12.67)min、(5.23±0.55)cm、(96.09±9.84)mL、(3.79±0.39)d、(4.94±0.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TED组腰椎前屈、左侧屈、右侧屈、后伸度数及PT分别为(84.65±8.73)°、(24.83±2.70)°、(25.63±2.82)°、(25.89±2.78)°、(84.67±8.72)Nm,均高于对照组[(78.94±8.01)°、(21.38±2.25)°、(22.85±2.40)°、(21.97±2.44)°、(78.85±8.21)Nm],PTED组的ODI评分、F/E、AP分别为(27.65±3.01)分、(70.48±7.34)%、(40.37±4.31)W,均低于对照组[(32.84±3.46)分、(75.26±7.80)%、(35.72±3.73)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血清NE、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分别为(1.32±0.14)pg/mL、(52.08±5.43)ng/mL、(0.18±0.02)μmol/mL,均低于对照组[(1.68±0.19)pg/mL、(69.94±7.27)ng/mL、(0.22±0.03)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小于对照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LDH可减小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腰椎活动功能、脊柱功能,改善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生物力学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3
作者 江丽强 岳亚玲 +4 位作者 武刚 贾晓川 李毅 张开 刘振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与对照组(66例,采用后路腰椎椎... 目的探讨应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与对照组(66例,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采用ODI评分评价脊柱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及1、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机器人导航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疼痛改善情况好,脊柱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椎间孔镜 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14
作者 陈靖军 蒋嘉兴 +3 位作者 赵永凯 赵向波 勾志静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疼痛科收治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手法复位组和硬膜...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疼痛科收治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手法复位组和硬膜外阻滞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行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联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复位组仅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硬膜外阻滞组仅接受硬膜外阻滞。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其治疗结束后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手法复位组和硬膜外阻滞组(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JOA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JOA评分高于手法复位组和硬膜外硬膜外阻滞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可有效缓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其JO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下载PDF
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郑连生 李学民 李玉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42例行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LDH患者,均采用通道下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根据... 目的:探究不同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42例行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LDH患者,均采用通道下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根据植入cage类型及数目不同分为单枚解剖组、2枚解剖组和单枚香蕉组。单枚解剖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39~65(53.74±5.68)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62~28.13(22.08±2.15)kg·m-2;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0.5~4.0(2.7±0.8)年;L3,45例,L4,535例,L5S111例;植入单枚解剖型cage。2枚解剖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7~66(54.15±6.02)岁;BMI为18.25~28.44(21.74±1.83)kg·m-2;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0.5~5.0(2.7±0.9)年;L3,44例,L4,532例,L5S110例;植入2枚解剖型cage。单枚香蕉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38~65(54.49±6.45)岁;BMI为18.85~28.20(21.63±1.59)kg·m-2;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0.5~5.0(2.6±1.0)年;L3,43例,L4,536例,L5S16例;植入单枚香蕉型cage。观察并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前凸曲度及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无病例脱落。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枚解剖组、单枚香蕉组术后6个月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11.08±1.78)mm、(10.95±1.62)mm]、前凸曲度[(12.05±1.86)°、(11.63±1.57)°],高于单枚解剖组(10.14±1.54)mm、(10.9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枚解剖组、单枚香蕉组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率(95.65%、95.56%),高于单枚解剖组(78.43%);3组术后1、6个月腰部VAS、ODI较术前下降(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融合器治疗LDH术后复发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植入2枚解剖型cage和单枚香蕉型cage更有助于维持LDH术后复发患者椎间隙高度、前凸曲度,可获得良好椎间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隙高度 椎间融合
下载PDF
臭氧盘内盘外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陈志 孙应龙 +2 位作者 黄秀官 彭勋超 汪礼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80-883,共4页
目的观察臭氧盘内盘外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盘内盘外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 目的观察臭氧盘内盘外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盘内盘外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状态、疼痛、腰椎功能(ODI)、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则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高于对照组,LPO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中途均无退出及失访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臭氧盘内盘外注射联合小针刀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疼痛及功能障碍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臭氧盘内盘外注射 小针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梁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
17
作者 余翔 陈星达 +2 位作者 陈卓群 方志超 梁德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处方,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采用该软件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处方,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75首,涉及药物55味,其中药物使用频率≥10次,共有24味,排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独活、生地黄、牛膝、桃仁、柴胡、续断、白芍、杜仲、炙甘草、甘草。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数量15个(支持度≥30%),置信率0.60,得到频次≥30的药对组合32个,排前10位的中药组合分别是:白芍-柴胡,杜仲-续断,续断-独活,杜仲-独活,生地黄-牛膝,生地黄-桃仁,杜仲-续断-独活,生地黄-独活,生地黄-续断,桃仁-牛膝;改进互信息法分析,设置相关系数5,惩罚系数2,得到核心组合(关联系数≥0.05),进一步聚类演化后得出8个核心组合,每个组合均由3味中药组成;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首潜在新方组合。结论:梁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以益气健脾祛湿、行气活血止痛为主,常辅以补肾强骨、舒筋活络、滋阴养阴等药,体现其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脾肾两脏入手,兼顾先后天之本的临证经验和“刚柔并济,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梁德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
18
作者 韩杰 温帅波 +2 位作者 徐志为 任国武 吴钰坤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对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方法:收集从2017年1月9日至2020年1月9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于韦贵康教授门诊而且具有确切临床疗效...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对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方法:收集从2017年1月9日至2020年1月9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于韦贵康教授门诊而且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316例LDH患者的首诊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0.0软件对处方中出现的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处方中出现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韦贵康教授治疗LDH频数较高的前15味中药为三七、甘草、两面针、白芍、丹参、细辛、龙骨、降香、千斤拔、茯苓、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泽泻、山药;并且挖掘出46组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均大于50%,且置信度为100%,衍化得出2个核心处方:六味地黄汤和痛安汤加味。结论: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LDH的临证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其中活血、补肾、扶正药物使用频次最多,体现了韦贵康教授诊疗LDH的整体观和“补肾通督,化瘀扶正”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国医大师 韦贵康
下载PDF
长蛇灸联合熏洗包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吕明芳 朱小燕 +1 位作者 万康敏 胡秀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长蛇灸联合熏洗包熏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且中医证型属于气滞血瘀型的90例患者... 目的:探讨长蛇灸联合熏洗包熏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且中医证型属于气滞血瘀型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30例。对照组予硬膜外封闭治疗,观察A组予硬膜外封闭治疗+熏洗包熏蒸治疗治疗,观察B组予硬膜外封闭治疗+熏洗包熏蒸+长蛇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B组均低于观察A组、对照组,观察A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B组VAS评分数值水平低于观察A组、对照组,JOA评分及β-EP数值水平则均高于观察A组及对照组,观察A组VAS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β-EP数值则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而言采用长蛇灸联合熏洗包熏蒸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介质,改善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安全性高,有助于临床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蛇灸 中药熏蒸 气滞血瘀型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介质 因子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加减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的影响
20
作者 姜杰 周龙殿 +1 位作者 于江涛 陶志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的93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7)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的93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7)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于此基础上试验组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持续干预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和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方治疗LDH可降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身痛逐瘀汤 因子水平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