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多模式超前镇痛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赵晶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多模式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6年1月—2021年12月的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8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式趋势。... 目的分析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多模式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6年1月—2021年12月的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8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式趋势。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其次是南京大学医学院,形成了吴震、于建华、刘爱华、马淑敏、许学兵等为核心的作者群;研究热点为超前镇痛、塞来昔布、地佐辛、镇痛、术后镇痛、帕瑞昔布;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了以老年患者、地佐辛、镇痛、吗啡、疼痛、开胸手术、塞来昔布、免疫功能、围手术期、骨科为主的十个聚类;研究前沿是疼痛、护理、肺癌、快速康复、纳布啡。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研究内容日益受到重视,疼痛、护理、肺癌、快速康复、纳布啡是未来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研究前沿,今后应该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开展跨学科高质量的临床护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罗丽明 赵芝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研究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在广元市中心医院骨2科2020年11月份至2022年11月份入院行开放性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出100例,在随机抽签法下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实验组,对照组采... 研究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在广元市中心医院骨2科2020年11月份至2022年11月份入院行开放性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出100例,在随机抽签法下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按需镇痛模式,实验组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法,比较围手术期护理中患者对入院舒适度、用药控制疼痛、方案告知情况满意程度,不同时机NRS评分、腰椎JOA评分与住院平均日指标。结果 50例对照组与50例实验组患者入院舒适度满意度84.00%、98.00%,用药控制疼痛护理满意度88.00%、100.00%,方案告知情况满意度84.00%、96.00%,实验组数据较高;术后24hNRS评分(3.00±0.25)分、(2.31±0.21)分,术后48hNRS评分(2.62±0.26)分、(1.37±0.20)分,出院时(1.28±0.16)分、(0.64±0.11)分,实验组数据较小;住院平均日(7.48±1.08)d、(6.08±1.02)d,腰椎JOA评分(20.97±1.07)分、(24.37±1.00)分,实验组数据前者较小,后者较大,组间对比呈现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 超前镇痛管理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实践应用,能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有效恢复,减轻疼痛感,减少住院平均日,促使患者拥有较高的入院舒适度与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围手术期 多模式超前镇痛 按需镇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晋 王凯旋 陈胜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957-958,共2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前镇痛,观察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前镇痛,观察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12h、24h、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3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可减轻老年股骨骨折围术期的疼痛感,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 股骨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瑞明 柴小青 陈昆洲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作用。方法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64岁,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C 组)、地佐辛组(D 组)、帕瑞昔布钠组(P 组)、多模式镇痛组(PM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作用。方法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64岁,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C 组)、地佐辛组(D 组)、帕瑞昔布钠组(P 组)、多模式镇痛组(PM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 给予生理盐水、地佐辛10 mg、帕瑞昔布钠40 mg 及地塞米松10 mg、地佐辛10 mg,复合帕瑞昔布钠40 mg 静脉注射。各组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统计各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RFC),记录术后患者拔除喉罩后0、1、2、4、8、12、24 h(T 1-7)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记录术后各组补救镇痛的时间和剂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C 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多于其他各组。拔除喉罩后0、1、2、4、8、12 h 的 VAS 评分,D 组、P 组均低于 C 组(P <0.05),PM组低于 D 组、P 组、C 组(P <0.05)。各组中患者于拔出喉罩后1、2、4 h 需要补救镇痛的例数,C 组多于 D 组、P 组(P <0.05),而 PM组不需要补救镇痛(P <0.05)。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帕瑞昔布钠 地塞米松 多模式超前镇痛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恢复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秀征 何农 +4 位作者 陆希 安一凡 刘靖 王野 丁冠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恢复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在全麻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多模式超前镇痛组(M组,n=40)与对照组(C组,n=40)。M组在手术开始前接受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 目的观察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恢复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在全麻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多模式超前镇痛组(M组,n=40)与对照组(C组,n=40)。M组在手术开始前接受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盐酸羟考酮(0.1 mg/kg)静脉注射以及0.5%罗哌卡因腹壁腔镜路径浸润,C组在手术开始前不做上述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的血压、心率、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疼痛程度、不良事件。结果与C组相比,M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血压及心率更加平稳(P<0.05),呛咳、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有助于保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呛咳及躁动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多模式超前镇痛 全麻恢复期性 术后疼痛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镇痛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欣 朱云峰 郝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求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镇痛中的临床疗效,为关节手术镇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12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C组术后实施常规的镇痛。A、B两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案,B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 目的探求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镇痛中的临床疗效,为关节手术镇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12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C组术后实施常规的镇痛。A、B两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案,B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A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采用VAS视觉评分法对比术后的效果。结果术后48 h内各个时间点A、B两组镇痛效果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B组21.62%(8/37),C组43.24%(16/37),A、B两组不良反应率均少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 骨关节手术 塞来昔布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英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患者110例,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患者110例,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镇痛,观察组给予多模式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水平,血清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免疫功能IgG、IgM、IgA水平。结果:术后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TNF-α、IL-6、IL-10、SP、PGE2均低于对照组,β-EP、IgG、IgM及Ig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10、SP、PGE2均低于对照组,β-EP、IgG、IgM、IgA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可有效抑制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分泌,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减少机体疼痛介质分泌而降低疼痛感受,抑制应激激素分泌而减少机体应激反应,同时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多模式超前镇痛 炎性因子 应激激素 免疫功能 疼痛介质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岩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评估超前镇痛、术中及术后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7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传统配置镇痛泵,术后辅以... 目的评估超前镇痛、术中及术后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7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传统配置镇痛泵,术后辅以止痛药物。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6、12、24、48、72h及14 d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同时记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2、3、12日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患膝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患膝关节ROM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超前镇痛可以明显消除患者的术后疼痛,可以促进关节早期无痛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康复锻炼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多模式超前镇痛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施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行多模式超前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肋软骨隆鼻就医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5min,对照组给予静注生理盐水5ml,氟比洛芬酯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组静注...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行多模式超前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肋软骨隆鼻就医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5min,对照组给予静注生理盐水5ml,氟比洛芬酯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组静注地佐辛0.1mg/kg,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0.1mg/kg。术毕记录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后1、3、5min的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 agitation score,SAS)。拔管后1、3、6、24h的疼痛评定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各组需要镇痛药物补救例数。结果:四组就医者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拔管后1、3、5min的S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氟比洛芬酯组、地佐辛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拔管后1、3、6、24h的NRS评分均降低(P<0.05);需镇痛药物补救例数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氟比洛芬组、地佐辛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肋软骨隆鼻就医者行多模式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或地佐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多模式超前镇痛 鼻整形 肋软骨
下载PDF
地塞米松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莉 秦志山 +1 位作者 彭志美 薛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79-148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对患者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地塞米松多模式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ASA分级为I级-II级。研究形式采用分组对比研究。分别设为B1组(对照组40例)、B2组(地佐辛... 目的探讨在对患者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地塞米松多模式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ASA分级为I级-II级。研究形式采用分组对比研究。分别设为B1组(对照组40例)、B2组(地佐辛组40例)、B3组(帕瑞昔布钠组40例)以及B4组(多模式镇痛组40例);B1组在实施诱导前5 min,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干预;B2组在实施诱导前5 min,选择地佐辛进行干预;B3组在实施诱导前5 min,选择帕瑞昔布钠进行干预;B4组需在实施诱导前5 min,选择地塞米松+地佐辛+帕瑞昔布钠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对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维持全部选择异丙酚以及瑞芬太尼对患者实施静脉麻醉。观察各组分别获得的镇痛效果。结果:在VAS评分方面,B4组明显优于其他各组手术患者(P〈0.05);在补救镇痛例数方面,B4组明显优于其他各组手术患者(P〈0.05)。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选择地塞米松多模式超前镇痛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获得显著镇痛效果,并且最终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多模式超前镇痛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应激反应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纪云兆 孟凡浩 +3 位作者 康馨匀 余涛 谢兰兰 刘建颖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4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检索词为"多模式超前镇痛""骨肿瘤手术""护...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检索词为"多模式超前镇痛""骨肿瘤手术""护理效果""应激反应"等,对于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文纳入其中,检索至2019年8月。将检索获得的文献汇总在一起,由2名专业人员完成文献数量与质量的核对与验证,同时完成Meta分析。结果:初步筛选文献303篇;运用Note Express软件获得文献229篇;排除题目和文章摘要177篇。阅读剩余的52篇论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8篇文献入选,其中2篇是英文文献,6篇是中文文献;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χ^(2)=3.41,df=8(P=0.91),I 2=0%,Z=6.69,P<0.00001,说明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加强病人护理有助于减轻病人疼痛;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应激反应结果表明:χ^(2)=35.32,df=19(P=0.01),I 2=46%,Z=8.55,P<0.00001,说明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加强病人护理有助于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结论:从当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多模式超前镇痛用于骨肿瘤手术治疗中护理效果理想,能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手术治疗 多模式超前镇痛 应激反应 META分析 护理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燕 王芳 徐正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价临床中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腰椎后路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医疗区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入院后即遵医嘱给予口... 目的评价临床中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腰椎后路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医疗区骨科行腰椎后路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入院后即遵医嘱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术后半小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12、24、36、48 h分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于术后半小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12、24、36、48 h分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4、8、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术后24 h内哌替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疹、嗜睡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观察组哌替啶用量、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增加患者术后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 腰椎后路手术 帕瑞昔布钠 塞来昔布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关节置换术疼痛管理方案——多模式超前镇痛 被引量:5
13
作者 齐诗园 恽惠方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948-951,共4页
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易出现疼痛不适,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手术效果。疼痛管理已作为关节置换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关节置换术有效镇痛的必要性、术后镇痛方案,讨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 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易出现疼痛不适,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手术效果。疼痛管理已作为关节置换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关节置换术有效镇痛的必要性、术后镇痛方案,讨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于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关节置换 多模式超前镇痛 超前镇痛 多模式镇痛 阿片类药物 环氧合酶-2抑制剂 氯胺酮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中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劳雪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43-145,共3页
观察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方法和常规镇痛护理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主要研究对象,时间从2022年1月开始,并且在2022年12月结束。根据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意愿分... 观察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方法和常规镇痛护理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主要研究对象,时间从2022年1月开始,并且在2022年12月结束。根据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意愿分成2组,其中一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和康复护理方法,与此同时共纳入4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且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另外一组采用常规镇痛和护理方法,与此同时共纳入4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且将其命名为对照组。结果 手术时间、首次进食/下床活动时间、直腿抬高时间等有关指标经过统计学计算之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更短且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过统计学计算之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低且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经过统计学计算之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且P<0.05。手术前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评分经过统计学计算发现无差异且P>0.05,手术后,经过统计学计算发现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且P<0.05,疼痛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且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比常规镇痛方法更高,与此同时积极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减轻临床疼痛感、加速进食和尽快结束手术和下床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多模式超前镇痛 常规镇痛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塞来昔布超前多模式镇痛对TKA患者疼痛管理控制、炎症因子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帅虎 张云飞 +1 位作者 任俊涛 陈文浩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控制、炎症因子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襄阳市中医医院下肢骨科收治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控制、炎症因子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襄阳市中医医院下肢骨科收治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均采用TKA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在术后静滴氯诺昔康(16 mg)。而观察组在术前3 d即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并在此基础上术后联合静脉滴注氯诺昔康(16 m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1 d及术后1、3 d的围手术期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VAS评分、IL-6在术前及术后1 d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1 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上述观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氯诺昔康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行TKA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改善效果确切,可对术后疼痛达到早期控制,减轻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锻炼,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塞来昔布 超前多模式镇痛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疼痛管理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郭金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32-34,共3页
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把48例欲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3个组别。一组是A组,选择多模式超前镇痛;另外BC两组分别接受单模式超前镇痛Ⅰ、单模式超前镇痛Ⅱ,另选择12例患者... 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把48例欲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3个组别。一组是A组,选择多模式超前镇痛;另外BC两组分别接受单模式超前镇痛Ⅰ、单模式超前镇痛Ⅱ,另选择12例患者术中注射生理盐水者为D组,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经不同镇痛方式干预后A组、B组、C组的VAS评分在术后6、12、24h均明显低于D组(P<0.05),并且在12h和24h,ABC三组间VAS出现差异,A组明显更低;但在术后48h各组VAS评分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趋于正常;在IL-6、TNF-α上,各组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及48h,A组、B组、C组的IL-6、TNF-α均低于D组,尤其是A组各指标属最低水平(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表现为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炎性因子 疼痛
下载PDF
单次硬膜外麻醉复合超前多模式镇痛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宝珍 边焕欣 +8 位作者 宋子贤 张艳红 成玉红 邱东洁 肖彩兰 刘义静 陆丽洁 刘敏肖 周美联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0期3130-3132,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在会阴区(及下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会阴区,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8~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单次硬膜外复合多模式镇痛组;B组:单...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在会阴区(及下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会阴区,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8~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单次硬膜外复合多模式镇痛组;B组:单次硬膜外组。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2组呼吸的频率与幅度、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1);术中、呼吸( RR)、心率( HR)、血压( BP)均平稳,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达100%,PETCO2在正常范围,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无明显变化。术后各时点VAS评分,A组24 h满意率达100%,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B组能提供术后8 h满意镇痛。2组均无躁动、谵妄、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无肢体感觉异常,活动障碍,皮肤瘙痒等。结论单次硬膜外麻醉复合多模式镇痛组较单次硬膜外及骶管麻醉提供更完善的术中镇痛,更满意的肌松,术后并发症少且提供更满意的术后镇痛,更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儿身心发育及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单次硬膜外 利-布合剂 超前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多模式超前镇痛在混合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推广
18
作者 付亚龙 聂传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
评价在混合痔围手术期应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特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肛肠科病房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被诊断为混合痔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三组:超前镇痛组(A组)术前半... 评价在混合痔围手术期应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特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肛肠科病房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被诊断为混合痔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三组:超前镇痛组(A组)术前半小时给予帕瑞昔布,术后常规给予帕瑞昔布钠;常规镇痛组(B组)只是术后常规给予帕瑞昔布;对照组(C组):术后不给于特耐,观察三组术后对缓解镇痛的有效性。结果 三组术后6、12、48 h、第7 d VAS评分比较,A、B组术后评分均减少,但A组减少水平强于B组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对两组满意度调查发现,A组总体满意度93.4%,B组总体满意度83.4%,两组满意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帕瑞昔布钠特耐治疗混合痔的围术期疗效确切,用药方法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围手术 多模式超前镇痛 帕瑞昔布钠(特耐)
下载PDF
超前镇痛与多模式镇痛联合在全髋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勇健 史德军 舒武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5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与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3天予以塞来昔布胶囊200mg口服bid;术后6小时予以帕瑞昔布40mg静推...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与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3天予以塞来昔布胶囊200mg口服bid;术后6小时予以帕瑞昔布40mg静推bid连用3天;术后第4天予以西乐葆200mg口服bid连用4天。);对照组(手术前无镇痛药物),两组于手术麻醉药物失效后再使用镇痛泵48小时。于入院时、手术前、术后12小时、1天、2天、3天行可视痛觉评分(VAS),记录关节活动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静息状态下及早起屈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前与多模式镇痛联合能更有效控制THR的术后疼痛,缩减镇痛泵使用及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并减少副反应,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多模式联合镇痛 THR
下载PDF
骨关节手术病人围术期镇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霞 刘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2期3918-3919,共2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骨关节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术前24h内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PCIA),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每天口服塞来昔布400...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骨关节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术前24h内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PCIA),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每天口服塞来昔布400mg,并根据疼痛评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对照组于术后仅使用PCIA,按需使用镇痛剂如哌替啶肌肉注射。分别于术后4h观察1次病人视觉模拟疼痛标尺(VAS)疼痛评分、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睡眠障碍,出院时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术后12h~48h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阿片类药物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睡眠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采取多模式超前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改善病人的睡眠障碍,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病人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手术 围术期 多模式超前镇痛 塞来昔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