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1
作者
宋鸿立
宋雨倩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8,共12页
多模态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多感官修辞符号,其恰当运用将对“文明互鉴”等抽象概念的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中意两国团队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涉及大量多模态文化隐喻经典案例,强调传播过程中...
多模态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多感官修辞符号,其恰当运用将对“文明互鉴”等抽象概念的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中意两国团队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涉及大量多模态文化隐喻经典案例,强调传播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价值共享和互动参与,是对软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浓缩。通过自建《穿越丝路双城记》图文数据库,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该纪录片的图像构图特点,发现该纪录片中多用道路隐喻、建筑隐喻和文化负载词隐喻来表征文化话语;这些多模态隐喻发挥不同模态符号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表义过程,用目标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软传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而建构了“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中国国家人文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文化隐喻
概念整合
文明互鉴
软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1
作者
宋鸿立
宋雨倩
机构
郑州轻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8,共12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YY025)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23YH10C)。
文摘
多模态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多感官修辞符号,其恰当运用将对“文明互鉴”等抽象概念的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中意两国团队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涉及大量多模态文化隐喻经典案例,强调传播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价值共享和互动参与,是对软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浓缩。通过自建《穿越丝路双城记》图文数据库,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该纪录片的图像构图特点,发现该纪录片中多用道路隐喻、建筑隐喻和文化负载词隐喻来表征文化话语;这些多模态隐喻发挥不同模态符号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表义过程,用目标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软传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而建构了“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中国国家人文形象。
关键词
多模态文化隐喻
概念整合
文明互鉴
软传播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宋鸿立
宋雨倩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