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覆盖件多步成形工艺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泷 陈炜 +3 位作者 王祥 单英 董子源 任国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分析某汽车覆盖件的结构特点和冲压工艺性,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条件制定多步成形工艺方案。运用AUTOFORM对覆盖件的多步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板料多步成形后的成形极限图(FLD)、成形性云图和减薄率云图,模拟结果良好。对覆盖件进行试... 分析某汽车覆盖件的结构特点和冲压工艺性,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条件制定多步成形工艺方案。运用AUTOFORM对覆盖件的多步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板料多步成形后的成形极限图(FLD)、成形性云图和减薄率云图,模拟结果良好。对覆盖件进行试冲试验,得到冲压质量合格的产品。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多步成形工艺方案可行,有限元模拟软件AUTOFORM可以有效指导冲压成形工艺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多步成形 工艺设计
下载PDF
螺旋台阶零件多步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辛建伟 孙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7-229,共3页
鉴于零件对材料增厚及表面质量没有严格要求,采用无压边拉深来完成零件螺旋台阶面的成形,不仅模具结构简单,而且材料利用率高。围绕零件成形难点部位,以特征点的形式详细分析了拉深成形过程中特征区域的应力、应变、厚度和成形极限等模... 鉴于零件对材料增厚及表面质量没有严格要求,采用无压边拉深来完成零件螺旋台阶面的成形,不仅模具结构简单,而且材料利用率高。围绕零件成形难点部位,以特征点的形式详细分析了拉深成形过程中特征区域的应力、应变、厚度和成形极限等模拟结果。在分析拉深工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零件进行多工步模拟分析。结合等效塑性应变、厚度分布及成形极限等信息分析了其它工步作用过程中的变形特点。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冲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多工步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应变 多步成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汽车横梁多步冲压成形全工序仿真分析及应用
3
作者 戴亚 周颖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研究多步冲压成形CAD/CAE技术对汽车结构件成形性能的影响,运用UG软件与AutoForm软件对汽车横梁进行坯料的排样设计、工序件的定位设计以及全工序冲压成形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2道工序排样能够满足制件的多步冲压成形需求... 为研究多步冲压成形CAD/CAE技术对汽车结构件成形性能的影响,运用UG软件与AutoForm软件对汽车横梁进行坯料的排样设计、工序件的定位设计以及全工序冲压成形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2道工序排样能够满足制件的多步冲压成形需求;对虚拟去除材料对应的工序后获得的工序进行全工序有限元仿真,获得了合格的分析结果;制件形面精度满足装配要求,且关键部位的尺寸偏差基本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冲压 横梁 排样设计 全工序 实冲试验
下载PDF
板料成形多步反向模拟法的中间构型与运动约束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炳涛 赵震 王兆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考虑到一步反向模拟法无法考虑变形历史的影响、无法计算各中间步之间的应变等信息,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多步反向模拟法。根据当前工步凸凹模信息,采用最小面积法,并结合可行域二次序列规划算法(FSQP)快速获取当前工步零件的构型。提出... 考虑到一步反向模拟法无法考虑变形历史的影响、无法计算各中间步之间的应变等信息,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的多步反向模拟法。根据当前工步凸凹模信息,采用最小面积法,并结合可行域二次序列规划算法(FSQP)快速获取当前工步零件的构型。提出一种基于重心坐标的穿越搜索策略来提高接触搜索速度,计算复杂度仅为O(n1/d)(d为网格所在空间的维数)。提出的快速接触搜索算法来实现中间构型各个节点在约束滑移面上的移动,其理论成果成功地在自行开发的板料成形反向模拟法软件InverStamp/Multi-step模块中实现。在圆筒形件多步拉深实例中,通过中间工序及最终成形零件厚度分布与基于增量理论的LS-DYNA求解器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多步反向模拟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 反向模拟法 多步成形 中间构型
下载PDF
多步逆成形有限元法中间构型初始解预示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向奎 王峰 +2 位作者 刘伟杰 董亚亚 王甜驹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18-125,共8页
在逆成形有限元法中,为考虑加载路径的影响,针对不同成形类型阶段引入中间构型,整个过程被划分为多阶段成形过程,即多步逆成形有限元法,一个好的中间构型初始解的构造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中间构型初始解的构造,提出一种基于滑移... 在逆成形有限元法中,为考虑加载路径的影响,针对不同成形类型阶段引入中间构型,整个过程被划分为多阶段成形过程,即多步逆成形有限元法,一个好的中间构型初始解的构造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中间构型初始解的构造,提出一种基于滑移约束曲面的节点反向映射法:利用板材的纯几何弯曲效应构造出弯曲构型,经过伪最小面积法优化后生成空间滑移约束曲面;投影展平的最终构型网格面到展平滑移约束曲面网格中,利用面积坐标计算出所有投影节点的坐标;投影节点反向映射回到空间滑移约束曲面上,构造出对应中间构型的初始解。另外,针对中间构型初始解构造中可能出现部分节点无投影区域的问题,给出一种扩展空间滑移约束曲面轮廓的解决方法。零件的数值算例验证相应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件 多步 滑移约束曲面 初始解 轮廓扩展
下载PDF
基于多步拉深成形的椭圆筒强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江丙云 李大永 +3 位作者 唐伟琴 柯林 张元明 闫金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6-149,155,共5页
一种新颖的基于多步拉深成形历程的钣金件结构强度分析方法被提出,以更精确合理地计算钣金件结构强度。此方法把冲压成形与结构分析顺序耦合:先应用Abaqus/Explicit软件对板料进行多步拉深成形模拟,获得钣金件的形状(非均匀厚度)、残余... 一种新颖的基于多步拉深成形历程的钣金件结构强度分析方法被提出,以更精确合理地计算钣金件结构强度。此方法把冲压成形与结构分析顺序耦合:先应用Abaqus/Explicit软件对板料进行多步拉深成形模拟,获得钣金件的形状(非均匀厚度)、残余应力以及加工硬化的材料性能,再把此非均匀厚度的钣金件导入Abaqus/Standard软件,同时映射残余应力作为初始条件,并使用硬化后的材料属性。以电子产品的椭圆筒件为例,应用上述方法对筒件合理、精确地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分析 椭圆筒件 多步拉深 映射残余应力
下载PDF
喷雾阀嘴多步成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永华 莫志英 +3 位作者 刘伟 徐成敖 孙晴 李权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87,共7页
喷雾阀嘴是喷雾罐的关键部件,其成形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检测喷雾阀嘴各步成形件的三维尺寸,推导模具方案进行逆向建模。同时采用有限元技术分析喷雾阀嘴成形过程特点,探索材料性能对其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 喷雾阀嘴是喷雾罐的关键部件,其成形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检测喷雾阀嘴各步成形件的三维尺寸,推导模具方案进行逆向建模。同时采用有限元技术分析喷雾阀嘴成形过程特点,探索材料性能对其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实现了精确分析喷雾阀嘴复杂的多步成形过程,可分析喷雾阀嘴任一时刻、任一位置的成形状态和成形质量状况。同时得出,MR T3-BA材料或比其屈服强度更高的材料容易出现成形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阀嘴 三维扫描 逆向建模 多步成形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对比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和能量转换的精密级进模多步拉深成形研究
8
作者 江丙云 陈炜 +1 位作者 殷黎明 程永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51,55,共4页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采用Dynaform对精密级进模多步拉深成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能量转换原理,研究各步拉深中凹、凸模圆角半径、拉深高度以及压边力等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厚度和回弹的影响,并找出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射频(RF)连...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采用Dynaform对精密级进模多步拉深成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能量转换原理,研究各步拉深中凹、凸模圆角半径、拉深高度以及压边力等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厚度和回弹的影响,并找出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射频(RF)连接器的壳件为例,通过上述方法优化各步成形参数,用以指导模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精密级进模 多步拉深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和能量转换的精密级进模多步拉深成形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殷黎明 江丙云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128,共5页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采用Dynaform对精密级进模多步拉深成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能量转换原理,研究各步拉深中凹、凸模圆角半径、拉深高度以及压边力等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厚度和回弹的影响,并找出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射频(RF)连...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采用Dynaform对精密级进模多步拉深成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能量转换原理,研究各步拉深中凹、凸模圆角半径、拉深高度以及压边力等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厚度和回弹的影响,并找出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射频(RF)连接器的壳件为例,通过上述方法优化各步成形参数,用以指导模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精密级进模 多步拉深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半盒形特征件全工序多步冲压成形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利 黄昭明 +1 位作者 胡李勇 张成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44-48,53,共6页
考虑到车身内覆盖件具有外形复杂、冲压成形工艺方案难以定性、工艺参数难以定量的特点,以特征件形式研究其冲压成形工艺规律相对科学。以半盒形特征件为研究对象,应用Barlat(1997)非二次屈服准则以及与Barlat(1997)屈服函数相关联的流... 考虑到车身内覆盖件具有外形复杂、冲压成形工艺方案难以定性、工艺参数难以定量的特点,以特征件形式研究其冲压成形工艺规律相对科学。以半盒形特征件为研究对象,应用Barlat(1997)非二次屈服准则以及与Barlat(1997)屈服函数相关联的流动准则建立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板料应力应变分析,预测了制件的成形缺陷并进行了成形工艺优化。仿真与优化结果表明:全工序冲压成形仿真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取工艺模面,实现了全工序模面设计与多步冲压成形仿真与优化设计的可靠衔接;合理的产品造型优化与切边线优化的应用分别消除了制件的开裂现象与减小了实际边界轮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覆盖件 半盒特征件 本构模型 模面设计 多步冲压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深筒形制件拉延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11
作者 胡李勇 王利 +1 位作者 王雷 王锐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0-54,共5页
为控制深筒形制件的多步冲压成形质量,采用成形仿真工艺方案优化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均值差分析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了制件成形过程中拉延摩擦系数f_(1)、反拉延摩擦系数f_(2)、拉延压边力Q_(1)和反拉延压边力Q_(2)对减薄率T_(min)和T_(m... 为控制深筒形制件的多步冲压成形质量,采用成形仿真工艺方案优化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均值差分析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了制件成形过程中拉延摩擦系数f_(1)、反拉延摩擦系数f_(2)、拉延压边力Q_(1)和反拉延压边力Q_(2)对减薄率T_(min)和T_(max)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拉延圆角后,消除了材料因弯曲与反弯曲变形流入过慢导致的开裂现象;优化切边线后,减少了材料因各向异性导致的“凸耳”现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均值差分析工艺参数优化,获得影响T_(mi n)和T_(max)因素的主次关系为f_(1)>Q_(1)>f_(2)>Q_(2),最优工艺参数组为f_(1)=0.200、f_(2)=0.100、Q_(1)=60 kN和Q_(2)=40 kN,减薄率为T_(min)=-0.1303、T_(max)=0.1404,制件无开裂与起皱现象且成形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得出结论:该方法对制件成形工艺的质化与量化调整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筒制件 多步冲压 正交试验 均值差
下载PDF
基于塑性流动本构关系的多步反向模拟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炳涛 鹿晓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2,共6页
传统板料成形反向模拟法的本构关系是建立在塑性形变理论的基础上,无法考虑变形历史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有效的多步反向模拟法,采用弹塑性材料模型提高计算精度;引入DKT12薄壳单元考虑类似模具圆角处的弯曲—反弯曲效应等应变历史的影... 传统板料成形反向模拟法的本构关系是建立在塑性形变理论的基础上,无法考虑变形历史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有效的多步反向模拟法,采用弹塑性材料模型提高计算精度;引入DKT12薄壳单元考虑类似模具圆角处的弯曲—反弯曲效应等应变历史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塑性流动理论的本构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弹/塑性变形及加载/卸载状况,提高了应力计算精度。在应力应变更新计算中引入等效应力思想,避免了大量迭代计算,保证数值计算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研究的理论成果已成功实现在自主开发的板料成形反向模拟法软件InverStamp/Multi-step模块。在S形轨道拉深实例中,通过显式有限元程序LS-DYNA与两种反向模拟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采用新型本构关系的多步反向模拟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成形零件的厚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 反向模拟法 多步成形 本构关系
下载PDF
AA5182铝合金两步高速拉伸的试样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月 邓桦坤 +2 位作者 杨帅帅 崔俊佳 李光耀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提高铝合金塑性成形性能,解决高速成形贴模缺陷。方法设计一种两步高速拉伸试样,在液压式伺服高速拉伸机上开展2次拉伸实验,并采用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测量全场应变,利用数值模型确定拉伸速度,获... 目的提高铝合金塑性成形性能,解决高速成形贴模缺陷。方法设计一种两步高速拉伸试样,在液压式伺服高速拉伸机上开展2次拉伸实验,并采用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测量全场应变,利用数值模型确定拉伸速度,获得期望的预拉伸应变率和应变。将单次高速拉伸性能与2次不同应变率和预应变下的高速拉伸性能进行对比。结果铝合金材料在2次高速拉伸下的性能明显好于单次拉伸,抗拉强度增加了10%,断裂应变增加了14.5%。结论设计的试样能满足2次高速拉伸的要求,试样预拉伸区域的尺寸和拉伸速度会影响试样的预应变、预应变率以及最终的断裂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高速拉伸 多步成形 断裂应变
下载PDF
多步管材充液成形技术在大胀形率复杂截面零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阮尚文 郎利辉 +1 位作者 刘铮 张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4,共7页
传统管材充液成形工艺在成形大胀形率复杂截面零件过程中,受模具形面限制,材料很难在环向均匀流动,从而导致成形失败。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总结危险点的成形规律,建立几何模型与力学模型,得到应力沿环向的分布规律,指出危... 传统管材充液成形工艺在成形大胀形率复杂截面零件过程中,受模具形面限制,材料很难在环向均匀流动,从而导致成形失败。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总结危险点的成形规律,建立几何模型与力学模型,得到应力沿环向的分布规律,指出危险点变形失稳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将材料沿环向的变形过程分解为在环上的拉伸变形和在形状上的屈曲变形两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步管材充液成形工艺,并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导流叶片衬管为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多步管材充液成形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材料在高压成形阶段的减薄,提高成形精度,降低设备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管材充液 大长宽比 小半径圆角 大胀 薄壁零件
原文传递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ic and Kinetic Modeling of Low-pressure Pyrolysis of Benzene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玖重 赵龙 +2 位作者 蔡江淮 齐飞 李玉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5-251,I0003,共8页
Pyrolysis of benzene at 30 Torr was studied from 1360 K to 1820 K in this work.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pyroly- sis products such as radicals, isomer... Pyrolysis of benzene at 30 Torr was studied from 1360 K to 1820 K in this work.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pyroly- sis products such as radicals, isomer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measure their mole fraction profiles versus temperature. A low-pressure pyrolysis model of benzene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ate of produc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major reaction networks in both fuel decomposition and aromatic growth proces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enzene is mainly decomposed via H-abstraction reaction to produce phenyl and partly decomposed via unimolecular decomposition reac- tions to produce propargyl or phenyl.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stops at the formation of acetylene and polyyne species like diacetylene and 1,3,5-hexatriyne due to their high thermal stabilities. Besides, the aromatic growth process in the low-pressure pyrolysis of benzene is concluded to initiate from benzene and phenyl, and is controlled by the even carbon growth mechanism due to the inhibited formation of C5 and C7 species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dd carbon growth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ENE Low-pressure pyrolysis PAH formation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Kinetic model
下载PDF
发动机油底壳自动线多工位传递模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殿明 黄昭明 +2 位作者 王利 刘小飞 张成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142,共6页
发动机油底壳外形复杂且具有较高的形位精度与批量化生产要求,导致其冲压加工综合实施难度大。通过多工位传递模技术实施,实现了零件自动化与批量化生产。首先,对发动机油底壳工艺进行分析,采用CAE技术驱动模面设计与有限元建模,通过单... 发动机油底壳外形复杂且具有较高的形位精度与批量化生产要求,导致其冲压加工综合实施难度大。通过多工位传递模技术实施,实现了零件自动化与批量化生产。首先,对发动机油底壳工艺进行分析,采用CAE技术驱动模面设计与有限元建模,通过单工位全工序建模方法,模拟了板料的多步冲压成形过程;然后,通过多工位传递模技术的实施,设计了1套8工位自动线传递模,并进行了实冲试验。试模所获制件表面光滑、成形性良好且形位公差符合要求。为高精度深拉延件的传递模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油底壳 多工位传递模 全工序建模 多步冲压 实冲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