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步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性能评价
1
作者 王小记 唐辉 +1 位作者 李迎春 刘媛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制备红霉素(EM)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微球,并评价其性能特征。方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确定EM与MAA的最佳物质的量比,采用多步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EM-MIPs微球,考察其形态、粒径,EM-MIPs微球吸附量与EM质量浓度的静态关系... 目的:制备红霉素(EM)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微球,并评价其性能特征。方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确定EM与MAA的最佳物质的量比,采用多步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EM-MIPs微球,考察其形态、粒径,EM-MIPs微球吸附量与EM质量浓度的静态关系及EM-MIPs微球吸附量与时间的动态关系。以EM-MIPs微球平衡吸附量对EM平衡质量浓度和初始质量浓度(c0)进行Scatchard和Langmuir模型分析。以罗红霉素为竞争分子进行选择性吸附试验,比较EM-MIPs微球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结果:EM与MAA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3.5:1;所制得的微球外形规整,平均粒径为9.9μm,是单分散型微球。EM-MIPs微球吸附量与EM质量浓度成正比,最大吸附量为234mg/g;吸附量与时间成正比,吸附饱和时间约120min。Scatchard模型分析拟合方程r分别为0.9954和0.9229;Langmuir模型分析拟合方程r为0.9871。以罗红霉素为竞争分子(最大吸附量27.90mg/g)相比,EM-MIPs微球对模板分子红霉素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结论:所制得的微球具有较高的吸附量,达吸附平衡时间较快,对模板分子红霉素具有特异的吸附性;可作为固相萃取色谱柱的填料,对生物样品中残留的红霉素进行富集、纯化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分子印迹技术 多步溶胀悬浮聚合 微球 吸附曲线
原文传递
多步种子溶胀法制备微米级大粒径单分散胶体微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冬 侯杰 毛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为制备大粒径(接近20μm)、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S种子微球,再经过多步种子溶胀策略实现制备目标。讨论了多步溶胀过程中稳定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对PS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性Cv的影响,以及阻聚剂NaNO_2对聚合... 为制备大粒径(接近20μm)、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S种子微球,再经过多步种子溶胀策略实现制备目标。讨论了多步溶胀过程中稳定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对PS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性Cv的影响,以及阻聚剂NaNO_2对聚合过程中二次核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PS微球粒径为(3. 15±0. 13)μm,在种子溶胀过程中,随着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加入NaNO_2可有效抑制二次核心生成;经三步种子溶胀最终制得平均粒径为18. 76μm、变异系数为0. 209的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种子溶胀 微米级 大粒径 单分散 聚苯乙烯微球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立永 曾令刚 +1 位作者 裴广玲 成国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微球型分子印迹聚合物近年来尤其引人注目。主要评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特殊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模板 制备 分散聚合 沉淀聚合 多步溶胀悬浮聚合 模板聚合
下载PDF
分子印迹微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及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赖家平 孙慧 +4 位作者 陈芳 樊莉 刘桂伶 林东升 杨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1-1169,共9页
与分子印迹本体聚合物相比,分子印迹微米微球(MIMs)具有均匀规整的形状和良好的动力学特征,因而被广泛用于固相萃取(SPE)、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以及药物投递等研究领域。MIMs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悬浮聚合法、多步溶胀聚合法和沉淀聚合法... 与分子印迹本体聚合物相比,分子印迹微米微球(MIMs)具有均匀规整的形状和良好的动力学特征,因而被广泛用于固相萃取(SPE)、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以及药物投递等研究领域。MIMs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悬浮聚合法、多步溶胀聚合法和沉淀聚合法。该文追踪了近10年有关MIMs的文献,对其上述3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其优缺点;同时对MIMs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米微球 悬浮聚合 多步溶胀聚合 沉淀聚合 固相萃取 综述
下载PDF
量子点编码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荧光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慧 王颜红 +3 位作者 张红 王晓钰 王苹梅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MIPs),进行量子点(quantum dot,QD)编码,考察其吸附性及选择性。方法采用多步种球溶胀法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微球,溶剂逐渐挥发法进行量子点编码... 目的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MIPs),进行量子点(quantum dot,QD)编码,考察其吸附性及选择性。方法采用多步种球溶胀法制备乙酰甲胺磷分子印迹微球,溶剂逐渐挥发法进行量子点编码,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以静态吸附法进行吸附性和选择性考察。结果所制备的乙酰甲胺磷量子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QD-MIPs)吸附时间为2 h,吸附率可达92.4%,饱和吸附量为92.5 mmol·kg-1,对乙酰甲胺磷的选择性远高于其他有机磷农药类似物。结论乙酰甲胺磷QD-MIPs具有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能,为农药残留的快速、实时检测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 多步溶胀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量子点 性能
下载PDF
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屈文慧 周晨冬 +3 位作者 王颜红 张红 周强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的荧光标记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种球进行优选,通过均匀设计对多步溶胀法制备克百威分子印迹微球进行优化。结果聚苯乙烯种球粒径在1.85μm左右,单分散指数(monodispersit...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的荧光标记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种球进行优选,通过均匀设计对多步溶胀法制备克百威分子印迹微球进行优化。结果聚苯乙烯种球粒径在1.85μm左右,单分散指数(monodispersity index,MDI)为1.56%;克百威分子印迹微球粒径为6~8μm,MDI为2.5%~3.0%。最优合成条件为甲基丙烯酸用量:5.0 mmoL,温度:64℃,转速:300 r·min^(-1),微球吸附平衡时间:2 h,最大吸附量:76.717μmol·g^(-1)和106.411μmol·g^(-1)。结论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后制备的克百威分子印迹微球粒径均一,荧光性能稳定,适用于固相萃取前处理过程对吸附效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均匀设计 多步溶胀 吸附性
下载PDF
球状单分散麻黄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机理和选择性的研究
7
作者 李迎春 傅强 +2 位作者 贺浪冲 张倩倩 陈德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合成球状单分散麻黄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方法:采用多步溶胀和悬浮聚合相结合的方法,以麻黄碱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合成麻黄碱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 HPLC... 目的:合成球状单分散麻黄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方法:采用多步溶胀和悬浮聚合相结合的方法,以麻黄碱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合成麻黄碱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 HPLC 研究微球的识别特性和色谱条件对分离的影响。结果:麻黄碱与伪麻黄碱以及结构类似物在印迹柱上得以分离,非印迹柱则没有这种分离能力。流动相中醋酸比例增加使得麻黄碱保留减小,进样量对峰形有较大影响。结论: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特定的选择性。合成的麻黄碱分子印迹柱有较大的结合容量,可应用于生物样品中麻黄碱RP-HPLC 检测的预处理柱和麻黄草中麻黄碱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分子印迹聚合物 多步溶胀 麻黄碱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