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迟子建小说对“多民族文学”理念的实践
1
作者 顾津荣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自21世纪以来,迟子建在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偏向采用少数民族题材的倾向,充分勾勒出那些神秘且传奇的“天外来客”的独特形象及以游猎为生的民族文明。在此过程中,迟子建突破了“民族志”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展现“万物有灵”的生态意... 自21世纪以来,迟子建在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偏向采用少数民族题材的倾向,充分勾勒出那些神秘且传奇的“天外来客”的独特形象及以游猎为生的民族文明。在此过程中,迟子建突破了“民族志”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展现“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蕴,描绘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神性”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渊源,以及在神性的民族文化底蕴中这些边缘生命景观所充盈的“人性”光辉。这一系列的小说善于将神性与人性统一起来,表述出对文明消逝的现实关切意识。这种创作中的文化意识不仅与当代文艺界所倡导的“多民族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观相吻合,同时也体现了迟子建对当代“多民族文学”发展的一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神性审美 “人性”主题 多民族文学
下载PDF
论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中的民族团结主题书写
2
作者 马金龙 《区域治理》 202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意义与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民族团结主题始终是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书写的主旋律。无论是十七年文学时期国家意志引导下的民族团结书写,还是社会主...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意义与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民族团结主题始终是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书写的主旋律。无论是十七年文学时期国家意志引导下的民族团结书写,还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作家自觉感应民族历史命运的转变及自身的切实感受,饱蘸情思地歌颂民族团结,亦或是新时代,作家对主流话语的询唤,自觉书写民族团结,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疆各民族作家深切的家国情怀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多民族文学 民族团结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杰宏 《学术探索》 2023年第8期114-119,共6页
中国多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交融共生、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民族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在文体、题材、语言、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交融共生的关系。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文学架设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沟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 中国多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交融共生、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民族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在文体、题材、语言、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交融共生的关系。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文学架设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沟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灵,促进了边疆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步同构的,随着各民族文化间的学习互鉴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创新。牢固树立中国多民族文学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关系重大,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 交融共生 文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多元一体”还是“华夏中心”——关于中国高校推进多民族文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顺庆 罗安平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7,共4页
检视当前我国综合性高校多民族文学教学开展情况,反思多民族文学教学的缺失与偏颇,可以发现,要继续深化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讨论、力促重点高校带头、重写中国文学史教材、加强师资培养,才能推进综合性高校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多民族文学教学 多民族文学史观
下载PDF
多族群·多学科·多文本——“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付海鸿 《三峡论坛》 2012年第5期107-111,150,共5页
2004年首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2007年该论坛提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并受到广泛的倡导与推行。2011年10月,"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更是从国家层面对多民族国... 2004年首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2007年该论坛提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并受到广泛的倡导与推行。2011年10月,"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更是从国家层面对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与文学之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给予了肯定。2011年12月该重大项目在四川大学举行了开题论证暨研讨会。本文将以笔者亲历该会议之前的两场讲座与一场母语诗歌朗诵会、会间的开题论证暨研讨会以及会后的一场讲座与一次理事会议为个案,阐发对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有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 共同发展 文学人类学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下载PDF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5
6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6,117,共9页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由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的转变,在心理认知上体现了由民族视野向国家视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入史”困境的突围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梅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22-126,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涌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很少见到民族文学的身影,民族文学陷入"入史"困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文学研究界提出了"多民族文学"及其衍生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以此替代之前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涌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很少见到民族文学的身影,民族文学陷入"入史"困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文学研究界提出了"多民族文学"及其衍生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以此替代之前的"少数民族文学"命名。对"多民族文学观"进行学术考证后发现,其标志着"多民族文学"从政治到文化的身份定位的转变、从同质性到异质性的内涵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的文学史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 “入史”困境 突围 现实内涵
下载PDF
“多民族文学”的范畴意义(代主持人语)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新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作为现代创建的新概念和新范畴,"多民族文学"同时具有学理和实践层面的推动作用。对于由多民族组成政治与文化共同体的中国而言,"多民族文学"的范畴意义在于将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各民族文学实践及传统拓展为多元互补... 作为现代创建的新概念和新范畴,"多民族文学"同时具有学理和实践层面的推动作用。对于由多民族组成政治与文化共同体的中国而言,"多民族文学"的范畴意义在于将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各民族文学实践及传统拓展为多元互补的整体。与此同时,在民族国家构成的全球体系中,"多民族文学"还指向了跨文化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与"文学人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文学人类学 世界少数族裔文学
下载PDF
沟通: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建设的必要一环 被引量:5
9
作者 关纪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2,共3页
当下,中原主流文学研究领域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相互隔膜,二者基本上不相往来,交流异常匮乏,主流文学研究界对民族文学研究的了解微乎其微。忽略了文化多样性的旧有观念,其危害有二:一是容易滑落于文化一元化的陷阱,在考察文化及文... 当下,中原主流文学研究领域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相互隔膜,二者基本上不相往来,交流异常匮乏,主流文学研究界对民族文学研究的了解微乎其微。忽略了文化多样性的旧有观念,其危害有二:一是容易滑落于文化一元化的陷阱,在考察文化及文学时偏离客观,偏离科学。二是可能把一己民族价值观当作唯一合理的诉求,无意间诱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国家利益的因素。有必要向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界发出呼吁,倡导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民族文学学术界与传统的主流文学研究界积极沟通,是普及这一史观的必要一环。人们有责任营造更多有利于沟通的桥梁涵洞,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成为学界的本能信条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研究 主流文学研究 沟通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讨的局限及反思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中并不能得到认同,因而"弱化"了此史观研讨的理论基础和深度。民族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亟需走出自身的"圈子",参与到中国文学研究的言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下载PDF
多民族文学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启示与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晶晶 穆雷 《民族翻译》 2021年第4期33-41,共9页
自2014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加强和繁荣多民族文学翻译及翻译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分析多民族文学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 自2014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加强和繁荣多民族文学翻译及翻译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分析多民族文学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入手,认为加强多民族文学翻译对强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翻译学应把多民族文学翻译及其研究作为一个分支体系来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作出相应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翻译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多民族文学史观:怎样的“多民族”与如何“文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苟强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5-190,共6页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文学"与"怎样的多民族"。文学的"多民族"是基于不同的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人文与社会因素中生长起来的族群差异性,在民族自身文学的书写与语演、形式...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文学"与"怎样的多民族"。文学的"多民族"是基于不同的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人文与社会因素中生长起来的族群差异性,在民族自身文学的书写与语演、形式与表达、审美与体验等一系列较之"他群"的"异质性"呈现。其实质是文学的多种民族语言行为的表达与书写。"多民族性"又造就了中华文化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在关注文字文学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各民族语演文学的挖掘、鉴赏与研究。抵达多民族文学的存在方式,领悟多民族文学的语言艺术并与之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有赖于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史观 多民族 文学 语言 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思和 刘志荣 《中国文学研究》 2000年第2期37-44,共8页
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文学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民音精神 ,主要表现在对之的搜集、整理与改编以及文人吸取其营养的创作中。前一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共名”的制约 ,显示出多民族民间文学尤其是非汉民族文学的边缘化地位 ,后一类... 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文学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民音精神 ,主要表现在对之的搜集、整理与改编以及文人吸取其营养的创作中。前一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共名”的制约 ,显示出多民族民间文学尤其是非汉民族文学的边缘化地位 ,后一类作品中较优秀的部分则显示出另一条道路 :即知识分子与民间结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 民间精神 中国 民间文学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的交融范畴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刚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存在着广泛的交融关系。从微观与宏观出发,即存在"局部交融"与"整体交融"。"局部交融"可分三个层次,即以中原汉文学为中心,形成内层文学交融点;以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心,形成中... 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存在着广泛的交融关系。从微观与宏观出发,即存在"局部交融"与"整体交融"。"局部交融"可分三个层次,即以中原汉文学为中心,形成内层文学交融点;以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心,形成中层文学交融点;以边疆少数民族与跨境民族文学为中心,形成外层文学交融点。"局部交融"具有"内聚性"、"扩散性"、"杂糅性"特点;"整体交融"具有"吸纳性"、"辐射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 交融 范畴
下载PDF
新疆多民族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艾光辉 艾美华 《新闻爱好者》 2012年第3期87-88,共2页
新疆多民族文学在当代进程中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传承与发展了新疆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以民族团结为核心主题、以开拓进取为独特风骨、以历艰不屈为生命意志、以除旧布新为重要内涵、以追求壮美为美学个性、... 新疆多民族文学在当代进程中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传承与发展了新疆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以民族团结为核心主题、以开拓进取为独特风骨、以历艰不屈为生命意志、以除旧布新为重要内涵、以追求壮美为美学个性、以多元一体为发展趋势的总体格局与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文学 多民族文学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语用逻辑辨正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举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9,共6页
中华文学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学,中华文学史是中华各民族口传文学、书面文学和网络文学合构而成的历史。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发生,拥有社会情境、文学环境和系统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现实吁求等多种伦理合法性。但是,中华民族文... 中华文学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学,中华文学史是中华各民族口传文学、书面文学和网络文学合构而成的历史。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发生,拥有社会情境、文学环境和系统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现实吁求等多种伦理合法性。但是,中华民族文学史的述史形态不仅受制于相应的文学史观,而且与既有文学事实、相应时代语境以及述史者的观念—知识系统和文学史书写惯例等要素密切相关。鉴于现有主流文学史不言自明的"多民族文学史"的史实以及"多民族文学史观"不等于"各民族文学史观"的视域缺陷,以"中华民族文学史观"或"中华各民族文学史观"来替代"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表述逻辑可能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语用逻辑 辨正 历史情境 内应机制 全称诉求
下载PDF
论西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海涛 赵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2-66,共5页
多民族文学史观在西部高校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关系到西部地区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面对西部地区高校独特的教学环境与培养目标,我们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全程,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地域背景与民族心理进行有针对性... 多民族文学史观在西部高校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关系到西部地区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面对西部地区高校独特的教学环境与培养目标,我们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全程,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地域背景与民族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和理论方法,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方能将多民族文学史观在当前文学教育中的贯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 古代文学课程 多民族文学史观 实践
下载PDF
“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下的元代多民族文学活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元代,蒙古、色目等部族的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各美其美",从本民族的审美视角出发,缔造诗境,特色鲜明。同时,"胡""汉"士子皆"美人之美",彼此尊重、包容他者文化,进而结成了中国历史上前... 元代,蒙古、色目等部族的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各美其美",从本民族的审美视角出发,缔造诗境,特色鲜明。同时,"胡""汉"士子皆"美人之美",彼此尊重、包容他者文化,进而结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族士人圈"。多族士人"美美与共",共同缔造了含弘正大、崇真贵俗的元代文化精神;多族士人间的频繁互动,也使得诗歌题材、内容、美学风格都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以"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之,可以发现元代文化与文学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史上的独特魅力。其中的教益也为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构建涵括各民族文学的"中华文学史"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一同” 元代多民族文学 元代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汇集·扩展·宽容——第五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观察和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新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8-31,共4页
题记:第5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于2008年9月22—24日在新疆召开。论坛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和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来自京、津、川、滇、湘、桂及喀什、厦门和延边等地的数十位学者、研究生参加。与会者从文学、民族学... 题记:第5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于2008年9月22—24日在新疆召开。论坛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和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来自京、津、川、滇、湘、桂及喀什、厦门和延边等地的数十位学者、研究生参加。与会者从文学、民族学、人类学及民间文学和文艺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讨论,在坦承、热烈的气氛中发表了各自见解,亦为推进“多民族文学史观”之事项提出了诸多良好意见。本文系笔者在论坛做的总结发言整理而成,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史观 中国社科院 论坛 展望 宽容 汇集 民族文学研究 新疆大学
下载PDF
回顾与前瞻:2015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评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新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4-82,共9页
本文概述了2015年在贵州举行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简况,从论坛议题、争鸣与交融等方面加以分析评述,对论坛在"重返八十年代"、"多民族文学教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联"及"... 本文概述了2015年在贵州举行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简况,从论坛议题、争鸣与交融等方面加以分析评述,对论坛在"重返八十年代"、"多民族文学教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联"及"黔东南民族文学现场对话"等议题的设计和交流上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从理论的欠缺与对话的不足提出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论坛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教育 世界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