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潘一果 保金华 +2 位作者 李雪 黄莹莹 陈浩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662-668,共7页
目的:观察配戴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引起的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的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身对照研究。于2020年10月1─1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收集成年近视受检者18例,在配戴单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单焦软镜)和多焦软性角... 目的:观察配戴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引起的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的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身对照研究。于2020年10月1─1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收集成年近视受检者18例,在配戴单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单焦软镜)和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多焦软镜)状态下分别采用红外自动验光仪和角膜地形图测量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周边屈光度的测量范围为鼻颞侧30°(5°间隔)。周边屈光度与中心屈光度的差值为相对周边屈光度(RPR)。通过拟合获得鼻颞侧相对周边屈光度曲线,曲线下面积即视网膜相对周边屈光面积(ARPR)。根据高斯光学系统,计算各注视方位相应的角膜坐标,获取各位点的全角膜屈光力,并计算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CRPR)和角膜ARPR。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状态RPR和CRP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视网膜ARPR与角膜ARPR的关系。结果:配戴单焦软镜时鼻侧(5°至25°)及颞侧(5°至20°)的RPR呈远视状态,配戴多焦软镜使各点RPR发生近视性漂移(均P<0.001),除鼻侧5°、颞侧30°外。配戴多焦软镜时,鼻侧(25°~30°)及颞侧(10°~30°)CRPR与配戴单焦软镜时相比呈现出更大的正屈光力(均P<0.001)。配戴多焦软镜时,视网膜ARPR与相应的角膜ARPR呈正相关(r=0.54,P=0.031)。结论:多焦软镜使角膜周边的相对正屈光力增加,从而增加了视网膜的周边近视性离焦量。临床上,配戴多焦软镜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视网膜离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近视 相对周边屈光度 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 相对周边屈光面积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配戴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调节聚散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惠玲 江帆 +3 位作者 郑辉浒 吴戈 许斌敏 姜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669-674,共6页
目的:比较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单光框架眼镜和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多焦软镜)对调节和聚散功能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7─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46例近视患者参加本研究,分别在配戴单光... 目的:比较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单光框架眼镜和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多焦软镜)对调节和聚散功能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7─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46例近视患者参加本研究,分别在配戴单光框架眼镜和多焦软镜时测量其调节参数和聚散参数,包括调节幅度、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相对调节、远近隐斜以及远近BI/BO破裂点。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同一受检者配戴单光框架眼镜和多焦软镜时在33 cm处的调节反应无明显差异,多焦软镜配戴后的调节微波动高于单光框架眼镜(t=-5.155,P<0.001),近距隐斜向外隐斜方向偏移(单光框架眼镜:-0.83△±7.03△,多焦软镜:-2.46△±6.29△,t=-2.647,P=0.011),远距BO破裂点变小(t=-3.023,P=0.004),近距BI破裂点变大(t=2.575,P=0.013)。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多焦软镜后近距调节微波动增大,近距外隐斜增大,近距发散范围变大,提示多焦软镜的周边离焦设计会对配戴者的双眼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选择多焦软镜作为近视防控手段时需评估其双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调节反应 调节微波动 隐斜 聚散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