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分离蛋白-多糖体系对甜菊糖苷苦味的抑制作用及复合乳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邢琳琳 朱力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3-162,共10页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大豆多糖(SSP)体系对甜菊糖苷(STE)苦味有无抑制效果,本文以SPI、SSP、STE的质量分数为因素,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研究SPI-SSP复合体系对STE的抑苦效果,结果表明:当SPI质量分数为1.0%、SSP质量分数为0.3%时,对...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大豆多糖(SSP)体系对甜菊糖苷(STE)苦味有无抑制效果,本文以SPI、SSP、STE的质量分数为因素,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研究SPI-SSP复合体系对STE的抑苦效果,结果表明:当SPI质量分数为1.0%、SSP质量分数为0.3%时,对STE的抑苦质量分数可达0.5%,且乳液的抑苦效果优于水溶液;进一步对抑苦效果较优的乳液体系进行了界面张力、粒径大小、Zeta-电位及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得知随SPI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大,界面张力值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大豆分离蛋白-多糖-甜菊糖苷在油-水界面相互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界面膜。综上所述当复合乳液中STE质量分数为0.5%、SSP质量分数为0.3%时,SPI质量分数高于1.0%时可以形成较为稳定、无不良苦味的O/W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多糖 甜菊糖苷 苦味 稳定性
下载PDF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对β-胡萝卜素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朵霞 王小亚 +4 位作者 尤嘉 蒋俊平 姜雪 袁芳 高彦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3,共5页
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反应时间形成的乳清分离蛋白(WPI)-甜菜果胶共价复合物对β-胡萝卜素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WPI与甜菜果胶在80℃,反应5 h后形成的β-胡萝卜素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较好,其在高温、冷冻-解冻、高离子强度、低酸... 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反应时间形成的乳清分离蛋白(WPI)-甜菜果胶共价复合物对β-胡萝卜素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WPI与甜菜果胶在80℃,反应5 h后形成的β-胡萝卜素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较好,其在高温、冷冻-解冻、高离子强度、低酸各种不同加工条件下明显改善β-胡萝卜素乳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分离蛋白 甜菜果胶 共价复合 β-胡萝卜素 稳定性
下载PDF
多酚-多糖复合物在食品级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谢欢 胡梓晴 +4 位作者 刘晓艳 董浩 白卫东 曾晓房 魏先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Pickering乳液是指使用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大多数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天然有机胶体颗粒的乳化性较差,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改性。目前,蛋白质基颗粒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级Pickering乳液,而多糖基颗粒的研究相对较少。相比于单一多糖... Pickering乳液是指使用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大多数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天然有机胶体颗粒的乳化性较差,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改性。目前,蛋白质基颗粒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级Pickering乳液,而多糖基颗粒的研究相对较少。相比于单一多糖和多糖-多糖/蛋白颗粒,通过非共价或共价相互作用构建的多酚-多糖复合物颗粒不仅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而且还能提高Pickering乳液的氧化稳定性,赋予其可调控的流变特性、广谱抗菌特性等。但是,有关于多酚-多糖复合物在食品级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鲜见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在介绍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及多酚-多糖复合物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多酚-多糖复合物在食品级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以期为多酚-多糖复合物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多糖复合 形成机制 Pickering 稳定机理 应用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假酸浆子胶二元复合物的制备及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景成童 涂安 +4 位作者 赵春昊 董琪 王亚潇 郭鹏 董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8,共8页
玉米醇溶蛋白(Zein)因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性组分的荷载与递送。但由于其疏水性强,单一Zein基Pickering乳液的界面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糖构建复合体系是改善其乳液稳定性的有效策略。本文采... 玉米醇溶蛋白(Zein)因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性组分的荷载与递送。但由于其疏水性强,单一Zein基Pickering乳液的界面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糖构建复合体系是改善其乳液稳定性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不同蛋白-多糖比例的假酸浆子胶(NPG)与Zein复合颗粒(NZPs),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及乳液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PG比例越大时,NZPs的表面润湿性越强,同时蛋白和多糖在静电作用力下形成的复合颗粒粒径尺寸越小且趋于均匀分布。NZPs的内源荧光光谱中对应特征峰的峰强分别与Zein和NPG的含量呈正比,NPG的复合影响了Zein中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中峰位的移动以及新峰的生成表明蛋白-多糖中存在氢键作用以及新的化学键生成。NZPs基Pickering乳液的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在Zein:NPG=1:1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形成的乳液体系结构最强。乳析指数(CI)结果显示,在不同pH和加热处理下,NZPs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普遍高于单一的Zein或NPG乳液。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玉米醇溶蛋白-多糖复合体系及其高效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假酸浆子胶 复合颗粒 表征
下载PDF
多糖/蛋白颗粒基Pickering乳液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许威 吴冠辰 +4 位作者 李志帆 江灵 李芃琳 李翠平 罗登林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Pickering乳液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基于食品生物大分子颗粒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多糖、蛋白质、颗粒稳定剂浓度、油含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性能的调控;其次,简要介绍... Pickering乳液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基于食品生物大分子颗粒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多糖、蛋白质、颗粒稳定剂浓度、油含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性能的调控;其次,简要介绍了Pickering乳液在包埋、增溶和提高环境敏感型物质生物利用率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Pickering乳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 性能调控 蛋白 多糖
下载PDF
果胶复合提升米谷蛋白界面特性及Pickering乳液的贮藏稳定性
6
作者 张佳雨 周际松 +4 位作者 付青璇 黄桂颖 侯温甫 彭登峰 金伟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60,共11页
米谷蛋白(Rice Glutelin,RG)是一种常用食品乳化剂,但在中性pH值下,RG易聚集成疏水性大尺寸颗粒,导致其稳定性差、界面活性弱。该研究通过果胶静电复合修饰米谷蛋白,探究两者复合比例对颗粒的尺寸、接触角、界面吸附性能和界面膜结构的... 米谷蛋白(Rice Glutelin,RG)是一种常用食品乳化剂,但在中性pH值下,RG易聚集成疏水性大尺寸颗粒,导致其稳定性差、界面活性弱。该研究通过果胶静电复合修饰米谷蛋白,探究两者复合比例对颗粒的尺寸、接触角、界面吸附性能和界面膜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复合颗粒为界面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考察其粒径分布、微观结构、流变学性质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米谷蛋白与果胶质量比为1:1时,复合颗粒平均粒径为675.4 nm,接触角为64.23°,油-水界面张力从36.55 mN/m降低至13.00 mN/m,界面膜以弹性为主,弹性模量达46.07 mN/m,由此复合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最小的粒径(d4,3~31.1μm)、最高的表观黏度和储能模量。因此,果胶复合可以显著降低米谷蛋白的尺寸,并赋予其合适的表面亲疏水性,进而提升其降低界面张力和增加界面膜黏弹特性的能力,有利于制备高稳定Pickering乳液,为拓展米谷蛋白在食品乳液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谷蛋白 果胶 静电复合 油-水界面 Pickering
下载PDF
核桃蛋白-低聚半乳糖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Pickering乳液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炯娜 张丹 +1 位作者 蒋雨心 范方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0-1598,1614,共10页
以核桃蛋白(WalPI)和低聚半乳糖(GOS)为原料,采用pH循环-超声联合制备了WalPI-GOS,将其与茶油混合,制备了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DSC对WalPI-GO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Wal... 以核桃蛋白(WalPI)和低聚半乳糖(GOS)为原料,采用pH循环-超声联合制备了WalPI-GOS,将其与茶油混合,制备了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DSC对WalPI-GO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WalPI)∶m(GOS)对WalPI-GOS颗粒特性及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WalPI)∶m(GOS)=10∶4时,WalPI-GOS和Pickering乳液具有最佳的性能。WalPI-GOS的平均粒径为82.08 nm,Zeta电位为–52.37 mV,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为31.12 m^(2)/g和4346.35 min;WalPI部分疏水基团被包埋于WalPI-GOS分子内部,降低了表面疏水性(840.81 a.u.),提高了游离巯基含量(8.78μmol/g)和熔融温度(93.74℃);WalPI与GOS的复合改变了WalPI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形成以β-折叠为主的二级结构,WalPI与GOS通过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形成紧密的网络结构;Pickering乳液平均粒径仅为5.24μm,液滴均匀分布,形成了弹性凝胶网络结构;当剪切速率为0.1 s^(–1)时,具有最高的表观黏度(1.06 Pa·s)。WalPI与GOS间的高交联密度增强了Pickering乳液的凝胶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低聚半 复合纳米颗粒 Pickering 稳定性 食品用化学品
下载PDF
卵清蛋白-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复合物稳定的姜黄素Pickering乳液及其肠道递送性能
8
作者 张译文 顾春晔 +2 位作者 刘雪玲 曹亚倩 肖军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41-48,共8页
为探究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arboxymethyl konjac glucomannan,CMKGM)在姜黄素结肠靶向递送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潜力,以CMKGM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形成的聚电解质复合物为稳定剂制备姜黄素Pickering乳液,研究两者质量比和总聚合物浓... 为探究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arboxymethyl konjac glucomannan,CMKGM)在姜黄素结肠靶向递送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潜力,以CMKGM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形成的聚电解质复合物为稳定剂制备姜黄素Pickering乳液,研究两者质量比和总聚合物浓度对所得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外观结构、姜黄素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对最佳乳液在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姜黄素释放率、乳滴粒径和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当OVA与CMKGM质量比为1∶1、总聚合物浓度为0.4%时所得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且姜黄素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最高,分别达到了91.79%和1.05 mg/g。体外模拟消化研究表明,与OVA稳定的姜黄素乳液相比,该Pickering乳液在模拟胃液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在模拟结肠液中的姜黄素释放率高达22.78%,远高于OVA稳定乳液的5.35%,表现出了良好的结肠靶向递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 卵清蛋白 聚电解质复合 结肠递送体系 Pickering
下载PDF
大豆种皮多糖对蛋白乳液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薛紫曦 王胜男 +4 位作者 杨慧 刘贺 何余堂 杨立娜 刘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2,共9页
乳液凝胶可用于替代部分脂肪,降低蛋黄酱等食品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并作为递送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采用热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和大豆种皮多糖(soybean hull polysaccharide,SHP)制备乳液凝胶,利用流变仪、傅... 乳液凝胶可用于替代部分脂肪,降低蛋黄酱等食品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并作为递送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采用热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和大豆种皮多糖(soybean hull polysaccharide,SHP)制备乳液凝胶,利用流变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质构仪分析不同SHP质量分数(0、0.15%、0.30%、0.45%、0.60%)对乳液凝胶结构、流变特性、凝胶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HP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凝胶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储存稳定性、G′和G″值、相对回收率逐渐增加。随着SHP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凝胶的表观黏度增加,并在SHP质量分数为0.45%时,达到最大。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SHP和SPI之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储藏实验结果证实,储存7 d后乳液凝胶的储藏稳定性随着SH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当SHP质量分数为0.45%时,乳液凝胶稳定性较高。研究旨在为SHP在食品乳液凝胶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种皮多糖 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多糖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慧娜 田少君 章绍兵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8,共5页
以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多糖为稳定剂制备多糖蛋白复合乳液,探讨了pH条件、多糖种类及添加量等因素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0时,加入适量黄原胶或大豆多糖的乳液体系稳定性最高,乳化活性最高达59.07m^2/g,平均粒径最小为4... 以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多糖为稳定剂制备多糖蛋白复合乳液,探讨了pH条件、多糖种类及添加量等因素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0时,加入适量黄原胶或大豆多糖的乳液体系稳定性最高,乳化活性最高达59.07m^2/g,平均粒径最小为4.747μm;当pH为7.0时,加入适量卡拉胶或黄原胶的乳液体系稳定性最高,乳化活性最高达87.05m^2/g,平均粒径最小为2.375μm。以上乳液在4℃储藏16d均无明显分层、絮凝现象。多糖蛋白乳液液滴的结构与形态分析发现,多糖能够很好地固定在液滴表面使其保持稳定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大豆浓缩蛋白 多糖蛋白复合乳液体系 稳定性 结构形态
下载PDF
牛蒡果胶多糖/玉米醇溶蛋白复合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构建及对姜黄素的递送功效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彤 冯进 +3 位作者 黄午阳 汪晶 李莹 陈小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7-46,共10页
以牛蒡RG-1型果胶多糖/玉米醇溶蛋白复合颗粒为稳定剂构建Pickering乳液,分析多糖质量浓度、pH值、离子强度以及油相体积分数对乳液特性的影响,并研究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对姜黄素的稳态化递送功效。结果表明,形成Pickering乳液最佳条... 以牛蒡RG-1型果胶多糖/玉米醇溶蛋白复合颗粒为稳定剂构建Pickering乳液,分析多糖质量浓度、pH值、离子强度以及油相体积分数对乳液特性的影响,并研究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对姜黄素的稳态化递送功效。结果表明,形成Pickering乳液最佳条件是果胶多糖质量浓度10 mg/mL和pH 3~5,乳液在NaCl浓度40~200 mmol/L、油相体积分数为0.17~0.75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流变学结果表明,低浓度钙离子可以有效强化包封姜黄素的乳液界面结构,而浓度达到4 mmol/L时会造成乳液凝胶的收缩失水,降低黏弹性。高内相乳液包封显著提升了姜黄素的热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其中,1 mmol/L和2 mmol/L交联乳液中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最高,达到60%以上。本研究对拓展RG-I型果胶多糖与玉米醇溶蛋白形成的纳米颗粒在食品递送体系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RG-1型果胶多糖 玉米醇溶蛋白 Pickering 姜黄素
下载PDF
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体系乳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立敏 杨豫菘 +2 位作者 成立新 姜昕禹 高爱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7,共11页
分别以卡拉胶、魔芋胶和淀粉为乳化剂,与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形成3种复合体系,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凝胶的乳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0.10%茶多酚的存在使3种混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均达到最小值,... 分别以卡拉胶、魔芋胶和淀粉为乳化剂,与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形成3种复合体系,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凝胶的乳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0.10%茶多酚的存在使3种混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均达到最小值,其中魔芋胶处理组的值最小(0.39μg),说明凝胶蛋白分子内部疏水基团的暴露数量最少。各凝胶的乳化活性随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茶多酚质量分数为0.1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降低(P<0.05)。在所有茶多酚水平下(除茶多酚添加量为1.00%),淀粉处理组凝胶的乳化活性最好;卡拉胶处理组凝胶的乳化稳定性效果最好。凝胶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卡拉胶处理组凝胶结构均匀且致密,对凝胶质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茶多酚质量分数及多糖种类均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与质构特性产生影响,低质量分数的茶多酚(≤0.10%)与卡拉胶有助于改善复合体系的乳化及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体系 化性质 质构性质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乳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颖 赵思明 +3 位作者 安然 张雪娜 王中江 江连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0-335,344,共7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花青素为原料,制备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乳液,研究添加花青素对复合乳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动态光散射从宏观角度评价花青素复合对复合乳液粒径大小以及分布上的影响,采用乳化稳定性、乳层析指数和ζ-电位分...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花青素为原料,制备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乳液,研究添加花青素对复合乳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动态光散射从宏观角度评价花青素复合对复合乳液粒径大小以及分布上的影响,采用乳化稳定性、乳层析指数和ζ-电位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复合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花青素复合后,复合乳液的粒径变小,乳层析指数显著降低,ζ-电位的绝对值增加,说明乳液液滴间的静电斥力大,不易发生聚集。蛋白与花青素的质量比为40的样品具有最低的CI值(41%)和最大的电位绝对值,说明在所有花青素复合的热处理SPI-花青素复合乳液中,其具有最好的乳液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花青素浓度的增加,乳液DPPH自由基和ABTS+·清除率先上升后略有下降,其中蛋白与花青素的质量比为40时,乳液抗氧化性最佳。因此在大豆分离蛋白中添加花青素可以有效提高复合乳液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花青素 复合 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对复合乳化体系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团结 冯志彪 +2 位作者 岳莹 王一潇 田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茶多酚(TP)添加量、pH值、油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SPI)浓度对TP-SPI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质的影响,为制备不同需求的复合乳化体系条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TP添加量的增加,复合乳...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茶多酚(TP)添加量、pH值、油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SPI)浓度对TP-SPI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质的影响,为制备不同需求的复合乳化体系条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TP添加量的增加,复合乳液的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增强,对乳化活性影响不显著;随着油量的增加,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和抗氧化性降低,乳化稳定性先增强后降低;随着pH值的增加,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先降低后增强,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强,抗氧化能力变化则与之相反;随着SPI的浓度增大,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增强,对抗氧化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 性质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和浓缩蛋白乳液体系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慧娜 田少君 章绍兵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3,共8页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浓缩蛋白(SPC)乳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蛋白质量浓度、油体积分数、剪切时间、均质强度等条件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蛋白质量浓度为5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25%、剪切时间为...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浓缩蛋白(SPC)乳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蛋白质量浓度、油体积分数、剪切时间、均质强度等条件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蛋白质量浓度为5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25%、剪切时间为30 s、均质强度为200 Pa时SPI乳状液稳定性系数最高为91.66%;在蛋白质量浓度为4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15%,剪切时间为120 s、均质强度为500 Pa时SPC乳状液稳定性系数最高为60.17%。分析两种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储藏期间的絮凝情况,结果发现任意蛋白质量浓度SPI乳液4℃储藏16 d均无乳析分层、絮凝现象,蛋白质量浓度低于3 g/100 mL时SPC乳液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层、絮凝现象,且蛋白质量浓度越低乳液絮凝越严重;相同蛋白质量浓度时,SPI乳液粒径均小于SP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SPI乳液粒径为281.2 nm,zeta电位为-33.9 mV,SPC乳液粒径为600.2 nm,zeta电位为-26.2 mV,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电位绝对值是SPI乳状液稳定性高于SPC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体系 正交试验设计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丁苯乳液对合成单矿物-石膏复合体系水化热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茹 徐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利用等温量热法就丁苯乳液对合成单矿物-石膏复合体系(C3S-C2S-C3A-C4AF-CaSO4·2H2O)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水化放热量以及水化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丁苯乳液的掺加会降低复合体系水化放热速率曲线的第1放热峰值(v1max),而... 利用等温量热法就丁苯乳液对合成单矿物-石膏复合体系(C3S-C2S-C3A-C4AF-CaSO4·2H2O)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水化放热量以及水化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丁苯乳液的掺加会降低复合体系水化放热速率曲线的第1放热峰值(v1max),而当丁苯乳液掺量(质量比)≥10%后,v1max随丁苯乳液掺量的增加变化不大;丁苯乳液对复合体系水化初始期经历时间基本没有影响;丁苯乳液对复合体系水化诱导期、加速期以及减速期有显著的延缓作用,但当丁苯乳液掺量≥15%时,这种延缓作用不再随着丁苯乳液掺量的增加而增强;丁苯乳液的掺加降低了复合体系水化放热速率曲线的第2放热峰值(v2max);掺入丁苯乳液后,复合体系早期水化放热量减少,水化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 合成单矿物 石膏 复合体系 水化热
下载PDF
复合乳化体系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细乳液共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洁爱 余樟清 +1 位作者 倪沛红 朱秀林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6,共4页
用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细乳液共聚体系的复合乳化剂,以十六醇作为助稳定剂,得到了稳定的聚合物理乳液,其乳胶粒径为100~150 nm... 用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细乳液共聚体系的复合乳化剂,以十六醇作为助稳定剂,得到了稳定的聚合物理乳液,其乳胶粒径为100~150 nm.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浓度及配比对单体转化率、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乳胶粒径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w(DSB)=0.14%的条件下,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最终转化率出现极大值;与纯SDS乳化体系相比,复配乳化体系的聚合反应速率和乳液最终转化率较低;对聚合物胶乳的粒子的均匀程度略有影响;DSB用量增加,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复合体系 共聚合反应 化剂
下载PDF
相互缠结的PMMA/SPS复合水基微乳液的研究 Ⅱ.体系反应前后的粒度分布及形态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伟梁 廖兵 黄玉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将聚苯乙烯磺化制成聚苯乙烯离聚体 (SPS) ,利用相反转技术 ,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制成具有纳米级稳定的水基微乳液 ,利用 SPS微粒核为反应场所 ,引发另一单体 MMA聚合 ,制备具有相互缠结结构的 PMMA/ SPS复合水基微乳液。通过粒度分布... 将聚苯乙烯磺化制成聚苯乙烯离聚体 (SPS) ,利用相反转技术 ,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制成具有纳米级稳定的水基微乳液 ,利用 SPS微粒核为反应场所 ,引发另一单体 MMA聚合 ,制备具有相互缠结结构的 PMMA/ SPS复合水基微乳液。通过粒度分布仪、透射电镜等分析仪器对体系反应前后粒径形态、大小变化进行了探讨 ;用 DSC仪器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 离聚体 相容性 PMMA/SPS复合水基微 研究 体系反应 粒度分布 形态表征
下载PDF
乳清蛋白与多糖复合凝胶制备微胶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予心 蔡丹 +5 位作者 宋秋梅 张晓磊 武岩峰 朴春红 刘景圣 王玉华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5年第6期65-68,共4页
微胶囊可在不良环境中保护食品和药品中的活性物质,防止氧化酸败、吸潮或有效成分挥发,提高产品热稳定性,可抵抗胃酸的腐蚀,且具有缓释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微胶囊壁材的安全性能与营养价值的要求也越高。本文综述了乳清蛋... 微胶囊可在不良环境中保护食品和药品中的活性物质,防止氧化酸败、吸潮或有效成分挥发,提高产品热稳定性,可抵抗胃酸的腐蚀,且具有缓释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微胶囊壁材的安全性能与营养价值的要求也越高。本文综述了乳清蛋白与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这种复合凝胶制备微胶囊壁材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多糖 复合凝胶 微胶囊
下载PDF
麦胚蛋白基姜黄素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20
作者 王永辉 何雨薇 +4 位作者 郭卫芸 高雪丽 李光辉 何胜华 黄继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80-84,106,共6页
利用小麦胚芽蛋白稳定的水包油乳液对姜黄素进行包埋,通过对乳液液滴粒径测定及微观结构的表征,考察麦胚蛋白浓度对乳液粒径以及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贮藏过程及加热处理对乳液中姜黄素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状... 利用小麦胚芽蛋白稳定的水包油乳液对姜黄素进行包埋,通过对乳液液滴粒径测定及微观结构的表征,考察麦胚蛋白浓度对乳液粒径以及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贮藏过程及加热处理对乳液中姜黄素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状液中麦胚蛋白浓度的增加(0.5%~4.0%),乳液液滴的粒径从1.9μm降低至0.3μm,乳液的贮藏稳定性得到提高。高温处理对于乳液中姜黄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经80℃处理后,姜黄素含量明显下降,但麦胚蛋白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乳液中姜黄素的热稳定性。小麦胚芽蛋白构建的姜黄素乳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在功能性食品的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蛋白 姜黄素 体系 稳定性 功能食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