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黄杆菌来源岩藻多糖酶Fcn1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
1
作者 王立平 武俊义 +3 位作者 王莹 秦敏 陈芊汝 陈铁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为了寻找和挖掘降解岩藻多糖的新型酶,以从海带中筛选获得的一株可以降解岩藻多糖的海洋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RC2-3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与已报道的岩藻多糖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 为了寻找和挖掘降解岩藻多糖的新型酶,以从海带中筛选获得的一株可以降解岩藻多糖的海洋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RC2-3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与已报道的岩藻多糖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挖掘了1个可能的岩藻多糖酶基因,并将其命名为Fcn1。Fcn1基因全长1221 bp,编码4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6.8 kDa。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将Fcn1基因克隆,进一步构建了Fcn1基因异源表达载体Fcn1-pET-28a(+),并将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宿主中进行了诱导表达。所得重组酶Fcn1通过带有His标签的镍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氰化钾法测定纯化酶酶解岩藻多糖的比酶活(332 U/mg),纯化倍数为2.25。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重组酶Fcn1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8.0,在20~30℃和pH值为7.0~8.0时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结合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确定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30℃,pH值为8.0,并测定了岩藻多糖酶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 m为1.17 mg/mL,V_(max)为10.53 g·L^(-1)·min^(-1)。该酶降解岩藻多糖的酶活力较高,在岩藻多糖资源的开发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黄杆菌 岩藻多糖酶 基因克隆 异源表达 蛋白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组合对苏淮猪生长性能和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段玖均 刘金阳 +5 位作者 王在贵 张顺芬 张立兰 王阳 陈亮 钟儒清 《中国猪业》 2024年第2期15-23,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酶(NSPases)组方对苏淮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肉品质和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头(初始体重为29.8±2.6 kg)苏淮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根据体重和性别因素每个处理均匀分配到5个栏位,每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酶(NSPases)组方对苏淮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肉品质和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头(初始体重为29.8±2.6 kg)苏淮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根据体重和性别因素每个处理均匀分配到5个栏位,每个栏14头猪:对照组(CON)饲喂常规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NSPm)饲喂添加了600 mg/kg NSPases复合酶(700 000 U/g木聚糖酶,100 000 U/g β-葡聚糖酶和9 000 U/g纤维素酶)的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整个饲喂期共98 d,试验结束后分析NSPases对苏淮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质和背最长肌中的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苏淮猪日增重提高50 g (P<0.05),并有明显提高日均采食量和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但方差分析未达显著性水平(P>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苏淮猪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pH值、滴水损失、剪切力和脂肪含量等没有产生显著性变化;但显著增加了背最长肌中风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以及甜味氨基酸(丝氨酸、丙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P<0.05);试验组苏淮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他各主要血液生化指标则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添加NSPases可以提高苏淮猪日增重等生长性能指标和背最长肌中主要风味氨基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非淀粉多糖酶 生长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研究揭示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3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8期119-119,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资源与生物转化创新团队系统评价了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降解非淀粉多糖,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兽医学前沿(Frontiers in veteri...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资源与生物转化创新团队系统评价了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降解非淀粉多糖,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兽医学前沿(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 饲料资源 养分利用率 肉鸡饲粮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 兽医学 创新团队 生物转化
下载PDF
研究揭示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4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0期42-42,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资源与生物转化创新团队系统评价了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降解非淀粉多糖、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兽医学前沿》。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 饲料资源 养分利用率 肉鸡饲粮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 兽医学 创新团队 生物转化
下载PDF
新茁霉多糖酶和淀粉茁霉多糖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乃用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40,43,共11页
新茁霉多糖酶水解茁霉多糖的α-1,4糖苷键产生潘糖,淀粉茁霉多糖酶水解茁霉多糖的α-1,6糖苷键产生麦芽三糖,二者又都能水解淀粉的α-1,4和α-1,6糖苷键。这两类酶都属于α-淀粉酶家族。从嗜热菌和高温厌氧菌中分离的这两类新酶种一般... 新茁霉多糖酶水解茁霉多糖的α-1,4糖苷键产生潘糖,淀粉茁霉多糖酶水解茁霉多糖的α-1,6糖苷键产生麦芽三糖,二者又都能水解淀粉的α-1,4和α-1,6糖苷键。这两类酶都属于α-淀粉酶家族。从嗜热菌和高温厌氧菌中分离的这两类新酶种一般热稳定性都很好,是生产寡糖和在淀粉高温液化和糖化中很有发展前途的酶种。本文列表比较了各种新茁霉多糖酶和淀粉茁霉多糖酶的性质,并对这些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和淀粉酶共有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茁霉多糖酶 淀粉萨霉多糖酶 微生物
下载PDF
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璐 艾庆辉 +4 位作者 麦康森 李静 李会涛 张春晓 郑石轩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初始体重为(6.26±0.10)g鲈鱼(Lateolabr axjaponicus Cuvie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多糖酶(WX和VP)(WX为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VP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制剂)对鲈... 以初始体重为(6.26±0.10)g鲈鱼(Lateolabr axjaponicus Cuvie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多糖酶(WX和VP)(WX为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VP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制剂)对鲈鱼生长、体组成以及胃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含36.1%鱼粉和18.0%复合蛋白(豆粕∶肉骨粉∶花生粕∶菜籽粕=4∶3∶2∶1并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以模拟鱼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饲料为基础饲料(Diet1),分别向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 PY(Diet2)和400 mg VP+800mg WX(Diet3),配制出3种等氮(粗蛋白43%)等能(20kJ/g)的实验饲料。实验在1.5m×1.5m×2.0m的浮式海水网箱中进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60尾鲈鱼。每天饱食投喂2次(06:00和18:00)。实验期间水温为27.5—29.5℃,盐度为25‰—28‰,溶解氧大于7mg/L。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对鲈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92%—95%),但却显著提高了鲈鱼的增重百分率(从859.3%提高到947.2%和905.2%)和特定生长率(从4.0提高到4.2和4.1)(p<0.01)。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鲈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以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鲈鱼鱼体水分、粗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后,鲈鱼胃和肠道消化酶均有上升趋势。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鲈鱼胃和肠道中的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提高了其胃和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从0.74U/mg提高到1.02 U/mg和1.09U/mg提高到1.71U/mg)(p<0.01)。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鲈鱼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其胃和肠道中淀粉酶的活性(分别从0.05U/mg提高到0.16U/mg和0.12U/mg提高到0.21U/mg)(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植酸酶 非淀粉多糖酶 消化酶 生长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璐 麦康森 +1 位作者 艾庆辉 谭北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8,共6页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后,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并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淀粉酶活性,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然而,大黄鱼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并没有受到2种酶制剂添加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植酸酶 非淀粉多糖酶 消化酶 生长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峰 江芸 +1 位作者 周光宏 韩正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1-503,共3页
2次重复试验研究了小麦米糠基础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每次试验 4 8只 7日龄鸡随机分为 2组 ,即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添加 0 .1%酶组。结果表明 ,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雏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2次重复试验研究了小麦米糠基础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每次试验 4 8只 7日龄鸡随机分为 2组 ,即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添加 0 .1%酶组。结果表明 ,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雏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P<0 .0 5 ) ,使雏鸡的免疫器官相对重量增加 (P<0 .0 5 ) ,T淋巴细胞对 PHA的反应性、NK细胞活力、血清新城疫疫苗抗体效价显著提高 (P<0 .0 5 )。盲肠乳酸杆菌数略有增加 ,大肠杆菌略有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雏鸡 生长 免疫功能 微生物区系 肠道
下载PDF
海洋真菌Dendryphiella Arenaria TM94产岩藻多糖酶发酵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克 刘斌 +4 位作者 吴茜茜 张洁 秦松 蔡敬民 潘仁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通过对海洋真菌DendryphiellaArenariaTM94产岩藻多糖酶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工艺条件的研究 ,并经正交实验 ,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为 :麸皮 3 % ,海带 1 % ,葡萄糖 0 3% ,复合氮源为NaNO33 % ,(NH4 ) 2 SO4 0 5 % ,蛋白胨 3 %和酵母浸膏0 ... 通过对海洋真菌DendryphiellaArenariaTM94产岩藻多糖酶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工艺条件的研究 ,并经正交实验 ,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为 :麸皮 3 % ,海带 1 % ,葡萄糖 0 3% ,复合氮源为NaNO33 % ,(NH4 ) 2 SO4 0 5 % ,蛋白胨 3 %和酵母浸膏0 6 %时 ,培养基的起始pH为 6 5。在恒温振荡器中以 1 2 0rpm的速度振荡培养 ,岩藻多糖酶活可达 2 4 3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岩藻多糖酶 液态发酵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及抗菌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纪亭 吴淑勤 +2 位作者 万文菊 石存斌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及其抗菌力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60 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56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20尾奥尼罗非鱼,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梯度的液体酶制剂(... 本文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及其抗菌力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60 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56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20尾奥尼罗非鱼,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梯度的液体酶制剂(0、0.1、0.2和0.4 mL/kg的饲料)。结果表明:(1)非淀粉多糖酶对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5);(2)添加非淀粉多糖酶0.2 mL/kg和0.4 mL/kg显著提高了罗非鱼白细胞的吞噬活性(P<0.05)和血清的杀菌能力(P<0.01),试验组各组织溶菌酶活力也显著增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奥尼罗非鱼 生产性能 抗菌力
下载PDF
体外法优化肉鸡日粮非淀粉多糖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科林 萨仁娜 +3 位作者 高杰 李东卫 庄晓峰 张宏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457-4464,共8页
【目的】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玉米日粮和小麦日粮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测定非淀粉多糖酶与日粮离体消化能的剂量关系。5种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分别为:木聚糖酶、β-葡聚... 【目的】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玉米日粮和小麦日粮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测定非淀粉多糖酶与日粮离体消化能的剂量关系。5种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分别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甘露聚糖酶,在肉鸡玉米-豆粕和小麦-豆粕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μg.g-1,分析NSP酶改善日粮离体消化能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两种日粮中5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离体消化能的测定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酶水解法。【结果】5种非淀粉多糖酶对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效应显示规律性的"S"型曲线,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小麦-豆粕日粮的离体消化能提升程度较高,分别提高0.24和0.40 MJ.kg-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日粮的最佳酶谱为:木聚糖酶34 836.4 U.kg-1、β-葡聚糖酶6 762.0 U.kg-1、纤维素酶1 159.2U.kg-1、果胶酶872.6 U.kg-1和β-甘露聚糖酶24 535.9 U.kg-1;小麦-豆粕日粮的最佳酶谱为:木聚糖酶65 405.5U.kg-1、β-葡聚糖酶10 131.5 U.kg-1、纤维素酶980.0 U.kg-1、果胶酶501.6 U.kg-1和β-甘露聚糖酶5 141.4 U.kg-1。【结论】肉鸡玉米-豆粕日粮、小麦-豆粕日粮中5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改善日粮的离体消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离体消化能 酶谱 肉仔鸡 体外法
下载PDF
小麦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及血液中血糖、尿酸和某些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峰 江芸 +1 位作者 周光宏 韩正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2个系列试验研究小麦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及血液中血糖、尿酸和某些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1将7日龄雏鸡72羽随机分为3组,即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5%浙江酶-1组和小麦日粮加0.15%赤峰酶组。试验2将7日龄雏鸡248... 2个系列试验研究小麦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及血液中血糖、尿酸和某些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1将7日龄雏鸡72羽随机分为3组,即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5%浙江酶-1组和小麦日粮加0.15%赤峰酶组。试验2将7日龄雏鸡248羽,随机分为8组,即玉米基础日粮组、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0.2%、0.5%浙江酶-2组和小麦日粮加0.1%、0.2%、0.5%芬兰酶组。试验1结果表明,和小麦组相比,添加0.15%浙江酶-1组雏鸡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下降但不显著(P>0.05);而添加0.15%赤峰酶组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但均未达到显著(P>0.05)。试验2结果表明,和小麦日粮组相比,添加浙江酶-2各组雏鸡增重提高9.3%~15.7%(P<0.01),料重比降低6.3%~10.8%(P>0.05);添加芬兰酶各组雏鸡增重提高6.2%~9.7%(P<0.05),料重比降低4.2%~13.3%(P<0.05);添加酶各组和玉米组相比,雏鸡增重无明显差异。试验1和试验2血液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使雏鸡T4、IGF-1水平显著提高(P<0.05),对T3、胰岛素、血糖和尿酸含量未发现明显影响(P>0.05),提示酶制剂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激素促进雏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日粮 饲料添加剂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雏鸡 生长 血糖 尿酸 激素 神经内分泌 调节机理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纪亭 万文菊 +2 位作者 吴淑勤 石存斌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9-605,共7页
本文从生长性能角度研究了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肝胰脏、肠道(前、中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60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5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添加... 本文从生长性能角度研究了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肝胰脏、肠道(前、中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60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5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水平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0、0.01%、0.02%、0.04%)的基础日粮,喂料后0、1、3、5h对各组进行组织采样,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罗非鱼肝胰脏、肠道(前、中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0.02%和0.04%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2)蛋白酶活性分别按肝胰脏、胃、肠道依次升高;(3)添加0.04%非淀粉多糖酶组罗非鱼肝胰脏、胃蛋白酶活性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除喂后5h采样结果外,其它时间采样检测结果均以添加0.01%非淀粉多糖酶组中后肠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适量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影响不大,高量添加非淀粉多糖酶(0.04%)对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中后肠淀粉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罗非鱼 蛋白酶 淀粉酶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能量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谦 王照群 +4 位作者 戴求仲 蒋桂韬 张旭 王向荣 张建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3-839,共7页
为了使玉米加工副产品和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畜禽饲料配方中得到精准应用,试验选用56只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 为了使玉米加工副产品和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畜禽饲料配方中得到精准应用,试验选用56只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以及其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饲粮,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代谢能及能量代谢率。结果表明: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除3种玉米蛋白粉和2种玉米糖渣高于玉米外,其他均低于玉米。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AME和TME预测方程分别为:AME=3.322 1+0.704 2GE-0.521 3CF(R2=0.893 9),TME=25.697 6+0.742 5GE-0.426 2CF-0.252 2DM(R2=0.919 4);加酶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能量表观代谢率及真代谢率以不喷浆玉米皮最低,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CP)55%]最高。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能量表观代谢率提高了0.82%~3.32%,能量真代谢率提高了0.78%~3.00%,AME提高了0.82%~3.32%,TME提高了0.98%~2.94%;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AME与TME的有效营养改进值范围均为0.19~0.25 MJ/kg,其中以玉米麸质饲料最高,玉米最低。由此可见,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能量利用率,改善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能量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玉米加工副产品 代谢能 代谢能预测模型 有效营养改进值 黄羽肉鸡
下载PDF
谷物及其副产品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鸭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旭 张艳国 +4 位作者 蒋桂韬 张建华 王向荣 胡艳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88-289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14种谷物及其副产品中加入非淀粉多糖(NSP)酶对肉鸭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体重2.0 kg左右的成年肉用公麻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采用"绝食强饲-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14种谷物及其副产品加... 本试验旨在研究14种谷物及其副产品中加入非淀粉多糖(NSP)酶对肉鸭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体重2.0 kg左右的成年肉用公麻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采用"绝食强饲-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14种谷物及其副产品加酶前后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的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结果表明:添加NSP酶后,14种谷物及其副产品[玉米、玉米糖渣、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稻谷(皮)、碎米、米糠、米糠粕、小麦(裸)、次面粉、次粉、小麦麸、大麦(皮)、燕麦麸、白酒糟]中的大部分能够提高肉鸭对DM、CP、EE和CF的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其中,玉米的DM、CP、EE、CF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69%(P<0.01)、24.73%(P<0.05)、7.40%(P>0.05)和9.95%(P<0.05),稻谷的CP和CF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20%和4.55%(P>0.05),DDGS的EE和CF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57%和4.99%(P>0.05),次粉的DM和CP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6%和13.87%(P>0.05)。添加NSP酶可以使14种谷物及其副产品中的大部分释放出额外的有效营养成分,DM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范围为0.09~46.92 g/kg,CP的ENIV范围为0.49~9.55 g/kg,EE的ENIV范围为0.13~8.85 g/kg,CF的ENIV范围为0.31~7.78 g/kg。由此得出,在谷物及其副产品中添加NSP酶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肉鸭的养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及其副产品 非淀粉多糖酶 肉鸭 养分利用率 ENIV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法优化生长猪饲粮非淀粉多糖酶谱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理想 陈亮 +2 位作者 崔世贵 谢月华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5-1217,共13页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关系。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2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结果表明:1)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与2种类型猪饲粮IVDMD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α-半乳糖苷酶对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28%,木聚糖酶对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95%。3)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533.6 U/kg、木聚糖酶9 983.7 U/kg、β-葡聚糖酶1 014.4 U/kg、β-甘露聚糖酶4 080.6 U/kg、α-半乳糖苷酶251.6 U/kg和果胶酶107.3 U/kg。玉米-杂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960.0 U/kg、木聚糖酶17 177.6 U/kg、β-葡聚糖酶405.8 U/kg、β-甘露聚糖酶19 023.2U/kg、α-半乳糖苷酶307.2 U/kg和果胶酶96.9 U/kg。4)优化后的酶谱使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26%,使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75%。由此可见,6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生长猪 饲粮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优化
下载PDF
高纤维基础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生长鹅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长忠 谢德华 +5 位作者 贺永惠 张海棠 王自良 王艳荣 何云 何瑞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选择300只29日龄生长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高纤维基础日粮(粗纤维11.02%)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对生长鹅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对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对平均日增重提高幅... 选择300只29日龄生长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高纤维基础日粮(粗纤维11.02%)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对生长鹅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对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对平均日增重提高幅度分别为14.82%与19.69%(P<0.05),对饲料转化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3.27%与19.93%(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内分泌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显著提高了血糖、总蛋白、T3和IGF-Ⅰ(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胰高血糖素、胰岛素、TSH、GH、T4均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鹅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饲料转化率 平均日增重 代谢激素 血液生化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谦 王照群 +4 位作者 蒋桂韬 王向荣 张旭 张建华 戴求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3-1394,共12页
为了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 为了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加工副产品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强饲料,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氨基酸真代谢率。结果表明:加酶前,氨基酸平均真代谢率以玉米最高,喷浆玉米皮(山东济宁)最低;加酶后,各原料的氨基酸真代谢率在70.77%~99.29%,氨基酸真代谢率提高了0.96%~3.52%,且酶制剂对玉米及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CP)50%、CP 55%]的多种氨基酸真代谢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P<0.05),而真可利用氨基酸的有效营养改进值(ENIV)范围为0.03~1.87 g/kg,其中玉米蛋白粉(CP 55%)的平均ENIV最高,玉米麸质饲料最低。酶制剂的添加有提高多种玉米加工副产品干物质、CP及粗脂肪真代谢率的趋势(P>0.05),对某些原料干物质及CP真代谢率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粗纤维真代谢率也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由此可知,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总体上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氨基酸及养分真代谢率,改善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营养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玉米加工副产品 氨基酸真代谢率 有效营养改进值 黄羽肉鸡 养分真代谢率
下载PDF
体外消化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非淀粉多糖酶谱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立兰 高理想 +2 位作者 陈亮 钟儒清 张宏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68-1480,共13页
旨在探讨使用体外法模拟猪饲粮胃肠道消化,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单一NSP酶:纤维素酶、木聚... 旨在探讨使用体外法模拟猪饲粮胃肠道消化,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单一NSP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采用基于生长猪生理消化的模拟胃液-小肠液体外法对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进行测定,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分别建立两种饲粮IVDMD与6种NSP酶的回归关系,筛选两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组合,再对优化的酶谱组合进行体外验证。结果显示:1)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IVDMD与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之间均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DDGS饲粮的最佳酶谱:纤维素酶427.1U·kg^(-1)、木聚糖酶7 057.5U·kg^(-1)、β-甘露聚糖酶3 587.8U·kg^(-1)、α-半乳糖苷酶202.1U·kg^(-1)、β-葡聚糖酶1 543.3U·kg^(-1)和果胶酶72.7U·kg^(-1)。小麦-豆粕饲粮的最佳酶谱:纤维素酶1 117.9 U·kg^(-1)、木聚糖酶35 087.7 U·kg^(-1)、β-甘露聚糖酶1 917.1U·kg^(-1)、α-半乳糖苷酶305.0U·kg^(-1)、β-葡聚糖酶806.7U·kg^(-1)和果胶酶133.7U·kg^(-1);3)优化后的NSP酶谱组合使玉米-豆粕-DDGS饲粮的IVDMD提升了3.89%;使小麦-豆粕饲粮的IVDMD提升了3.48%。结果表明,体外法优化后的NSP酶谱组合和配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IVDMD,基于生长猪生理消化的模拟胃液-小肠液体外消化法可快速筛选出生长猪饲粮合理的NSP酶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法 非淀粉多糖酶 优化 生长猪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程志斌 廖启顺 +5 位作者 廖国周 张红兵 杨建发 樊月圆 苏子峰 王桂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2,共3页
试验将1 200只产蛋高峰期新罗曼蛋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试验组1(添加植酸酶)、试验组2(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和试验组3(同时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和植酸酶),研究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组合使用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试验将1 200只产蛋高峰期新罗曼蛋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试验组1(添加植酸酶)、试验组2(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和试验组3(同时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和植酸酶),研究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组合使用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产蛋率和料蛋比指标,试验组3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1和2无差异。试验日粮氮表观消化率指标,试验组2和3无差异,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试验组1和3日粮磷表观消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酶类全和酶活性高的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和植酸酶组合使用,协同提高蛋鸡对杂粕型日粮的氮磷利用率,降低氮磷排泄污染,显著改善蛋鸡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植酸酶 蛋鸡 产蛋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