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反应的脊髓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建杰 宗海斌 +2 位作者 路坦 安永博 董玉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讨Toll样受体3(TLR3)配体Poly-IC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72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 目的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讨Toll样受体3(TLR3)配体Poly-IC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72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oly-IC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只做腹腔打开,缺血再灌注组、Poly-IC组打开腹腔后,夹闭左肾动脉起始水平近心端及左、右髂总动脉分叉水平腹主动脉,60min后再灌注,关闭腹腔,分别腹腔给予0.1mL等渗盐水、1.25μg/g Poly-IC。3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6、24、48 h检测BBB神经功能评分,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β(IFN-β)的含量;各组造模后48 h行免疫组化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IL-10的表达,TTC染色显示脊髓组织缺血坏死面积,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造模48h时,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Poly-IC组BBB评分均降低(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oly-IC组BBB评分显著增加[(3.80±0.75)分vs(9.40±0.49)分,P<0.01],缺血再灌注组脊髓灰质出现广泛的变性神经元,可见散在的出血和凝血灶,Poly-IC组脊髓组织神经元损伤坏死数量减少,细胞核形态基本正常,仍可见少量细胞肿胀。TTC染色结果显示经过Poly-IC治疗后坏死面积明显比缺血再灌注组要小。NF-κB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NF-κB的活性,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大量神经元细胞表达,Poly-IC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检测脊髓组织IL-10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少量神经元细胞细胞质表达细胞,Poly-IC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Poly-IC组TNF-α、IL-1β、IFN-β均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oly-IC组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IFN-β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 PolyIC能减轻后炎性反应,对脊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脊髓 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 核转录因子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多聚肌苷酸联合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结晶及高敏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宁 孙荣国 +2 位作者 李海霞 王梦 吕以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探讨多聚肌苷酸(polyⅠ)在兔动物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对斑块组织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对照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 目的探讨多聚肌苷酸(polyⅠ)在兔动物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对斑块组织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对照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加多聚肌苷酸肌肉注射组(polyⅠ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加氟伐他汀喂养组(他汀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加氟伐他汀及多聚肌苷酸干预组(联合组,n=6),饲养12 w后处死取其腹主动脉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斑块组织中hs-CRP表达情况。结果组织病理学:对照组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未见明显的脂质沉积,也无胆固醇结晶;高脂组血管内膜内皮细胞脱落明显,可见明显的不稳定斑块形成,纤维帽下含有大量坏死崩解物,其内含大量胆固醇结晶、泡沫细胞和炎性细胞;polyⅠ组病变较高脂组减轻,内膜内皮细胞部分脱落,斑块表面有纤维组织覆盖,纤维帽下有较多泡沫细胞,伴少量炎细胞浸润,可见胆固醇结晶,但比高脂组量少。他汀组内皮细胞部分脱落,内膜下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可见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炎性细胞及少量胆固醇结晶,较polyⅠ组少。联合组病变较高脂组明显减轻,内膜稍增厚,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和炎性细胞,内弹力板完整,中膜平滑肌排列整齐,未见明显胆固醇结晶。与高脂组相比,polyⅠ组斑块组织中hs-CRP表达的量明显减少;他汀组较polyⅠ组hs-CRP表达的量更少(P<0.05),联合组hs-CRP表达的量较高脂组减少最明显(P<0.05)。结论 polyⅠ可以抑制斑块组织中hs-CRP的表达,斑块中的胆固醇结晶的量比高脂组少。polyⅠ和他汀联合组更能明显抑制hs-CRP的表达且未见明显胆固醇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敏C-反应蛋白 多聚肌苷 氟伐他汀 胆固醇结晶
下载PDF
多聚肌苷酸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群 俞善昌 +1 位作者 李云珠 邵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多聚肌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将健康雌性Balb/c 6周龄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激发前干预组、激发时干预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用OVA致敏建... 目的研究多聚肌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将健康雌性Balb/c 6周龄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激发前干预组、激发时干预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用OVA致敏建立哮喘模型,其中激发前干预组在OVA激发前给予Poly(I:C)干预;激发时干预组在OVA激发同时给予Poly(I:C)干预。通过乙酰胆碱量测定评定气道反应性,ELISA测定血浆IgE水平;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Eos计数;IL-4和IFN-γ浓度;肺组织切片测定IL-4和IFN-γmRNA浓度。结果致敏组、激发前干预组、激发时干预组小鼠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哮喘小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哮喘小鼠的血浆IgE水平、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Eos计数、IL-4和IFN-γ浓度、肺组织中IL-4和IFN-γmR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哮喘小鼠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VA激发前、激发时给予Poly(I:C),均不能改变哮喘小鼠对乙酰胆碱的气道反应性;在OVA激发前给予Poly(I:C)干预可减轻炎症反应,但在OVA激发哮喘时给予Poly(I:C)干预则可加重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多聚肌苷 病毒感染 炎症反应 小鼠
下载PDF
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易亮 孙丹 +2 位作者 韩倩 柴晓宇 刘新民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研究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对肺腺癌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Poly(I:C)诱导A549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Poly(I:C)和脂质体3000转染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对肺腺癌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Poly(I:C)诱导A549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Poly(I:C)和脂质体3000转染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用于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β干扰素(IFNβ)、趋化因子10(CXCL10)的表达。使用pancaspase抑制剂ZVADFMK和caspase8特异性抑制剂ZIETDFMK抑制凋亡蛋白后,观察Poly(I:C)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变化。RNA干扰实验敲低黑色素瘤分化相关抗原5(MDA5)、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的表达,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200 ng/ml Poly(I:C)转染后,肺腺癌A549细胞的存活率为74.92%±6.24%,较转染前(95.32%±3.05%)降低(t=2.883,P=0.041)。100、200、400 ng/ml的Poly(I:C)诱导A54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97%±0.88%、23.63%±1.41%、32.57%±2.39%,与对照组(0.74%±0.1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89,P=0.002;t=11.616,P=0.000;t=16.932,P=0.000)。此外,死亡受体途径蛋白如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3明显升高,同时MDA5/RIGⅠ通路激活以及IFNβ、CXCL10的表达上调。pancaspase抑制剂ZVADFMK、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使细胞凋亡率分别降至3.17%±0.66%、5.35%±0.64%,与不加抑制剂(15.87%±0.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3,P=0.001;t=6.824,P=0.002)。RIGⅠ、MDA5敲低后,Poly(I:C)诱导的TRAIL、IFNβ、CXCL10表达下调。结论Poly(I:C)能降低A549细胞的存活率,通过激活死亡受体途径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并且MDA5/RIGⅠ可能参与了该凋亡途径,此过程可能与IFNβ、CXCL1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凋亡 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
原文传递
碘过量和多聚肌苷酸-聚胞苷酸及甲状腺球蛋白诱发小鼠甲状腺炎对Toll样受体3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李靖 臧晓怡 +7 位作者 于秀杰 李庆欣 刘凤华 刘泽兵 孙云 刘皓 陈祖培 李兰英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 观察碘过量(high iodine,HI)和多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Poly]及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诱发小鼠甲状腺炎对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表达的影响,探讨TLR... 目的 观察碘过量(high iodine,HI)和多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Poly]及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诱发小鼠甲状腺炎对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表达的影响,探讨TLR3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NOD(Non-obese diabetic)小鼠42只,体质量(20±3)g.按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HI组、Poly组、TG组、HI+TG组、HI+Poly组,每组7只.对照组:饮用去离子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每天1次,连续1周,在处死小鼠前1周隔日1次,同样剂量生理盐水再注射3次;HI组:饮用0.05%的碘化钠去离子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同对照组);Poly 组:饮用去离子水,腹腔注射0.1 ml Poly(1 g/L,按5 mg/kg体质量),每天1次,连续1周,处死前1周隔日1次,同剂量Poly再注射3次;TG组:饮去离子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同对照组),皮下免疫猪TG 0.1 mg,在喂养第4、8周时分别再加强免疫1次,剂量减半;HI+Poly组:给药方法同HI组和Poly组;HI+TG组:给药方法同HI组和TG组.喂养8周后处死小鼠,取出甲状腺组织,冰冻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根据甲状腺组织炎细胞浸润数量及浸润范围、滤泡破坏范围等进行炎症程度分级;应用TLR3抗体对甲状腺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LR3的表达,体视学分析甲状腺TLR3阳性细胞数密度变化.结果光镜下,Poly组甲状腺未见炎细胞浸润,HI组和TG组小鼠甲状腺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HI+TG组和HI+Poly组甲状腺炎症细胞浸润和甲状腺滤泡破坏严重,炎症分级均在"++"以上.免疫荧光显示.HI组和Poly组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见到TLR3表达,在HI组和HI+Poly组炎症区域出现TLR3表达强阳性的炎症细胞.体视学分析甲状腺TLR3阳性细胞数密度,对照组、HI组、Poly组、TG组、HI+TG组、HI+Poly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70,P〈0.01);与对照组[(0.062±0.025)mm^2]比较,HI+Poly组[(9.287±0.522)mm^2]增加最为显著(P〈0.01),而且HI+Poly组高于HI组[(2.570±0.257)mm^2]和Poly组[(1.361±0.148)mm^2,P均〈0.01],HI+TG组[(4.843±0.405)mm^2]高于HI组和TG组[(1.601±0.268)mm^2,P均〈0.01].结论 HI和TG免疫可诱发NOD鼠发生甲状腺炎,并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表达TLR3,Poly加重了HI诱发的NOD鼠甲状腺炎的病理变化过程;浸润的炎症细胞中亦有TLR3强阳性的细胞,提示TLR3途径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肌苷-聚胞苷酸 甲状腺球蛋白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TOLL样受体3
原文传递
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刘薇 陈璟莉 +2 位作者 严虹 任凌云 彭仕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α7亚基N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s)激动剂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雌性C57BL/6J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烟碱组、甲基牛扁亭柠檬酸盐(MLA)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 目的 探讨α7亚基N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s)激动剂烟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雌性C57BL/6J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烟碱组、甲基牛扁亭柠檬酸盐(MLA)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烟碱组和MLA组腹腔注射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12 mg/kg制备中枢神经炎症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烟碱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1 mg/kg;MLA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α7nAchR拮抗剂MLA 5 mg/kg,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烟碱1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 h,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记录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和逃避潜伏期;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自主运动能力,记录小鼠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小鼠处死,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评价中枢神经炎症改变程度;采用qPCR法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INF-β、INF-α、IL-1β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旷场实验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减少,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增加,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增加,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烟碱组水迷宫检测示潜伏期延长并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旷场实验示平均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距离均增加,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降低,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降低,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均<0.05);与烟碱组比较,MLA组水迷宫检测示潜伏期延长并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旷场实验示平均运动速度以及运动距离均减少,海马及前额叶小胶质细胞激活度增加,脑组织IL-6、TNF-α、INF-β、INF-α、IL-1β表达增加,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结论 烟碱能够改善Poly(I∶C)所引起的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行为改变,其机制与烟碱作用于α7nAchR后减少NF-κB p65磷酸化,进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中枢神经炎症 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 胆碱能抗炎通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多聚肌苷酸在兔动物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对血管组织LOX-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荣国 徐龙进 +3 位作者 胡鸿雁 才晓君 王梦 吕以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多聚肌苷酸在兔动物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以及对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LOX-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对照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组n=6)、球囊拉伤... 目的探讨多聚肌苷酸在兔动物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以及对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LOX-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对照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氟伐他汀喂养组(他汀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多聚肌苷酸(polyⅠ)肌注组(polyⅠ组n=6)和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氟伐他汀喂养+polyⅠ肌注组(联合组n=6)。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均在3%质量浓度的戊巴比妥钠全麻下经股动脉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损伤动脉内膜,术后开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AS模型。各组动物均喂养12周,喂养同时每天分别给予polyⅠ[1%的质量浓度1 mL/(kg.d)]肌肉注射和氟伐他汀[10 mg/(kg.d)]喂养干预。12周后处死动物取其腹主动脉观察病理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LOX-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测定LOX-1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兔腹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①对照组动脉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完整,无明显脂质沉淀;②高脂组动脉血管内膜内皮细胞脱落,可见粥样斑块形成,纤维帽下含大量无定形的坏死崩解产物,其内含大量胆固醇结晶、泡沫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③他汀组AS程度较高脂组明显减轻,内皮细胞部分脱落,内膜下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可见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④PolyⅠ组较高脂组AS程度亦减轻,血管内膜内皮细胞部分脱落,血管可见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并存,斑块表面有纤维组织覆盖,内膜纤维帽下含大量泡沫细胞,并伴炎细胞浸润;⑤联合组病变较高脂组减轻最明显,内膜稍增厚,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内弹力板完整,中膜平滑肌排列整齐。对照组兔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有少量的LOX-1蛋白及mRNA的表达;高脂组较其他组表达最为明显,他汀组以及联合组LOX-1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高脂组均明显减少(P均<0.01),PolyⅠ组LOX-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高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lyⅠ可能具有一定的抗AS发生发展的作用,但PolyⅠ抑制LOX-1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不显著。氟伐他汀抗AS的同时可明显地抑制血管AS斑块中LOX-1蛋白及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氟伐他汀 多聚肌苷
原文传递
复方核酸制剂对常见猪病治疗效果的观察
8
作者 徐军 王兆山 李凤兰 《畜禽业》 2007年第5期16-17,共2页
复方核酸制剂是以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配对形成的双链寡聚核苷酸主要成分,辅以专用稳定剂和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精制而成的核酸铆剂。它主要作用于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内源干扰素。再由干扰素作用于宿主... 复方核酸制剂是以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配对形成的双链寡聚核苷酸主要成分,辅以专用稳定剂和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精制而成的核酸铆剂。它主要作用于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内源干扰素。再由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通过基因调节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复制,清除体内病毒,来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复方核酸制剂是一种特殊的抗病毒新制剂,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严重的病毒性感染疾病、顽固的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对正常免疫的应答水平,促进机体自身免疫组织的生长和快速恢复。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复方核酸制剂配合合理的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对一些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混感细菌性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剂 治疗效果 复方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抗病毒蛋白 细菌性疾病 多聚肌苷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Poly(I∶C)加重碘过量诱发的NOD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泽兵 臧晓怡 +2 位作者 李庆欣 于秀杰 李兰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poly(I∶C)作为病毒类似物对碘过量所致NOD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NOD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1)对照组;(2)碘过量组;(3)poly(I∶C)组;(4)碘过量联合poly(I∶C)组。作用9周后处死动物:观测... 目的:探讨poly(I∶C)作为病毒类似物对碘过量所致NOD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NOD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1)对照组;(2)碘过量组;(3)poly(I∶C)组;(4)碘过量联合poly(I∶C)组。作用9周后处死动物:观测体重、甲状腺重量及其解剖形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水平;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变化,TUNEL技术检测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RAIL、TRAIL-sR1)和炎症相关基因(ICAM-1、CXCL10)mRNA表达。结果:碘过量组较对照组、Poly(I∶C)组甲状腺绝对重量及相对重量均明显增加(P<0.01);血清总T4水平下降(P<0.05);炎症破坏和细胞凋亡明显加强;上调TRAIL、TRAIL-sR1、ICAM-1、CXCL10mRNA表达(P<0.05)。碘过量联合poly(I∶C)组较单纯碘过量组甲状腺绝对重量及相对重量均进一步增加;血清总T4水平显著下降(P<0.05);炎症进一步加重,破坏程度IV级所占比例升至50.0%;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进一步上调TRAIL、TRAIL-sR1、ICAM-1、CXCL10mRNA表达(P<0.05)。Poly(I∶C)组各值与对照组趋势一致(P>0.05)。结论:Poly(I∶C)加重碘过量所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病程度,其作用途径与增加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 碘过量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下载PDF
Poly I∶C刺激对裸鼹鼠体内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丽芳 肖邦 +7 位作者 赵善民 汤球 余琛琳 孙伟 张璐 蔡丽萍 徐晨 崔淑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目的 研究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 I∶C)对裸鼹鼠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裸鼹鼠以及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Poly I∶C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Poly I∶C和生理盐水.Poly I∶C给药12h后,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病... 目的 研究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 I∶C)对裸鼹鼠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裸鼹鼠以及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Poly I∶C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Poly I∶C和生理盐水.Poly I∶C给药12h后,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小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IL-1、ATG5的mRNA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检测小肠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 1表达情况.结果 Poly I∶C给药后,裸鼹鼠小肠组织未出现显著的病理变化,但C57BL/6小鼠小肠组织腺体部出现广泛性出血;电镜观察发现,裸鼹鼠小肠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增多、变长,自噬体数量显著增加,而小鼠组织细胞线粒体有大量的空泡化,滑面内质网扩张;实时定量PCR检测未发现组织中IL-1、ATG5 mRNA表达有显著变化;蛋白印迹检测发现,给药后裸鼹鼠组织中LC3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C57BL/6小鼠则下调(P<0.05).结论 Poly I∶C给药引起裸鼹鼠自噬水平上调,同时,裸鼹鼠自噬水平的上调亦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进而起到抵抗Poly I∶C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鼹鼠 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 I∶C) 炎症 自噬
下载PDF
裸鼹鼠抵抗病毒感染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邦 赵善民 +7 位作者 林丽芳 王运慧 宫晨 余琛琳 张璐 汤球 孙伟 崔淑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22-427,共6页
目的 探讨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I∶C)诱导下裸鼹鼠肺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低氧诱导因子(HIF-1 α)和坏死因子(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裸鼹鼠抵抗病毒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裸鼹鼠分为PolyI∶C处理组... 目的 探讨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I∶C)诱导下裸鼹鼠肺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低氧诱导因子(HIF-1 α)和坏死因子(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裸鼹鼠抵抗病毒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裸鼹鼠分为PolyI∶C处理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12h后处死动物,肺脏和肠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提取裸鼹鼠肺脏、肠组织中mRNA,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基因HIF-1 α、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 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FL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iz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结合锌指蛋白1)、NKRF(转录因子NR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olyI∶C处理组的肺脏和肠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而所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几乎都显著下降,仅肠组织中的FIZ1的表达水平有所上升(P>0.05).结论 PolyI∶C对裸鼹鼠没有产生明显的致病作用,它不能诱导裸鼹鼠体内HIF-1α和NF-κB信号通路活化,提示裸鼹鼠可能通过抑制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促使体内受感染的靶细胞迅速凋亡,从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鼹鼠 多聚肌苷-多聚胞苷酸钠盐(PolyI∶C) 信号通路 HIF-1Α NF-ΚB
下载PDF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pachymaran on cyclosporine A(CsA)-induced lung injury in mice 被引量:7
12
作者 CHEN Kaiqin WEI Ke +4 位作者 YE Chun ZHAO Tianhao ZHANG Bo XIAO Rong LU Fangguo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pachymaran on cyclosporine A(CsA)-induced lung injury in mice.Methods(i) Fifty male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10 mice in each group): n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pachymaran on cyclosporine A(CsA)-induced lung injury in mice.Methods(i) Fifty male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10 mice in each group): normal control(NC) group, 30, 45, and 60 mg/kg CsA groups, and lipopolysaccharide(LPS) group. Except for the NC group, other groups underwent CsA modeling. The N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 the LPS group with 10 mg/kg LPS eight hours before mice euthanized, and the 30, 45, and 60 mg/kg CsA groups with corresponding doses of CsA for seven consecutive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and organ mass of each group were weighed, and the lung, thymus, and spleen indexes were calculated. Hematoxylin-Eosin(HE)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s of the mic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interleukin(IL)-2 and IL-1β in the blood were detect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and those of surfactant protein D(SP-D), IL-2, and IL-6 in lung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IHC).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SP-D, IL-1β, IL-6, and myeloperoxidase(MPO) in the lung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ii) Another 60 BALB/c mice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10 mice in each group) : NC group,model control(MC) group, 50, 100, and 200 mg/kg pachymaran groups, and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poly(I:C)] group. Except for the NC group, other groups underwent45 mg/kg CsA modeling. The NC and MC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distilled water, the pachymaran groups with corresponding doses pachymaran, and the poly(I:C) group with 0.1 mg/kg poly(I:C) for seven days.The mice were euthanized to obtain tissues and serum for detection.Detection methods were identical to those described in(i) above.Results(i) CsA(30 mg/kg) increased the lung index of mice(P < 0.001), and decreased the spleen index(P < 0.01), thymus index(P < 0.05), and the serum level of IL-2(P < 0.05). CsA(45 mg/kg) decreased the spleen, thymus indexes, and the serum level of IL-2(P < 0.01) in mice, and increased the serum level of IL-1β(P < 0.05) and the protein level of lung SP-D(P <0.001). CsA(60 mg/kg) increased the lung index of mice(P < 0.01), the serum level of IL-1β(P < 0.05), the protein level of lung SP-D(P < 0.01), and the mRNA levels of lung MPO and SP-D( P < 0.05), and decreased the thymus index of mice(P < 0.01).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30, 45, and60 mg/kg CsA, and LPS cause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 tissue of mice.(ii) After pachymaran intervention in MC mice, the spleen and thymus indexes(P < 0.05) were increased in the 100 and 200 mg/kg pachymaran groups, and the lung index was decreased(P < 0.05).Moreover, 50 mg/kg pachymaran increased the thymus index(P < 0.05) and decreased the lung index(P < 0.01) in MC group. Pachymaran(50, 100, and 200 mg/kg) improved lung tissue injury, reduced the serum level of IL-1β(P < 0.001), and the mRNA levels of MPO and SPD in lung tissues(P < 0.05) of mice. Pachymaran(100 mg/kg) increased the protein level of lung IL-2(P < 0.01), decreased the protein level of lung SP-D(P < 0.01), and the mRNA level of IL-1β(P < 0.001) in the lung tissues of mice. Pachymaran(200 mg/kg) increased the serum level of IL-2(P < 0.01) and lung IL-6 of mice(P < 0.05). Pachymaran(50 and 200 mg/kg) increased the mRNA level of IL-6 in the lung tissues of mice(P < 0.05).Conclusion Whil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mice was suppressed by CsA, the lung tissue was also damaged. Pachymaran can improve the immunosuppression induced by CsA and improve the lung tissue injury in immunosuppressed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sporine A(CsA) IMMUNOSUPPRESSION Lung injury IMMUNOREGULATION Lipopolysaccharide(LPS) Pachymaran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
下载PDF
Poly(I:C)与Cu^(2+)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杨频 花尔并 +1 位作者 杨斌盛 宗建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1期1967-1969,共3页
金属离子在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研究金属离子与核酸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均聚双链核糖核酸Poly(I:C)(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与Cu2+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u2+可使Poly(I:C)发生不可复原的解旋,... 金属离子在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研究金属离子与核酸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均聚双链核糖核酸Poly(I:C)(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与Cu2+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u2+可使Poly(I:C)发生不可复原的解旋,其平均结合常数K?为1.23×104(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多聚肌苷
原文传递
孕期注射Poly(I∶C)对大鼠子代认知行为及脑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凡翠 李文强 +4 位作者 李雪 卢艳梨 丁爽 张红星 吕路线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孕鼠感染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riboinosinic-polyribocytidilic acid,Poly (I∶C)后子代行为学和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变化,了解脑白质在孕期感染所致子代行为异常中的作用.方法两... 目的 通过分析孕鼠感染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riboinosinic-polyribocytidilic acid,Poly (I∶C)后子代行为学和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变化,了解脑白质在孕期感染所致子代行为异常中的作用.方法两组模型组孕鼠分别给予5 mg/kg Poly(I∶C)和10 mg/kgPoly(I∶C)处理,对照组给予5 mg/kg生理盐水处理.待子代生长至8周时用前脉冲抑制实验、被动规避实验、主动规避实验检测子代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白质MBP的变化.结果 前脉冲抑制结果显示PP2、PP4、PP8差异有显著性(F=10.381,P=0.001,F=10.313,P=0.001,F=15.233,P=0.000),两个模型组均小于对照组,双倍剂量组均小于单倍剂量组(P<0.05);被动规避结果显示T1、T2差异有显著性(F=17.524,P=0.000,F=23.555,P=0.000),两个模型组的T1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双倍剂量组大于单倍剂量组(P<0.05);两模型组T2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双倍剂量组小于单倍剂量组(P<0.05);主动规避结果显示总条件反射次数和条件反射率差异有显著性(F=8.631,P=0.000,F=6.986,P=0.001),两个模型组均小于对照组,双倍剂量组小于单倍剂量组(P<0.05);两模型组大鼠脑白质MBP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ly(I∶C)处理后子鼠存在行为学和MBP的改变,且行为学改变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大鼠 多聚肌苷 多聚胞苷酸 脑白质 髓鞘碱性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