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鳜鱼多肽-锌螯合物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 1
-
-
作者
罗格格
周迎芹
孙子怡
杨剑婷
郑海波
谢宁宁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安徽省食品微生物发酵与功能应用工程实验室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2-78,共7页
-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2YFD2100902)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a06020033)
+1 种基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平台项目(2023YL010,2023YL017)
安徽省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2023tpt141)。
-
文摘
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是水产品中特定腐败菌之一。多肽-锌螯合物具有抑菌潜力,但目前对其抑制腐生葡萄球菌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以鳜鱼蛋白为底物,采用酶水解和螯合反应,再经“离心-醇沉法”和“醇沉-离心法”分别制备出鳜鱼多肽-锌螯合物P2和P3。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梯度稀释法研究P2和P3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的影响;通过细菌生长曲线、电导率、紫外物质吸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等指标和表征结果来综合评价P2和P3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P2和P3对腐生葡萄球菌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89±3.06) mm和(21.39±2.46) mm, MIC均为0.78 mg/mL;经P2和P3作用后,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通透性随之增加,细菌体内SOD活力增加、CAT活力下降;SEM结果显示,经P2和P3处理后的菌体细胞表面粗糙褶皱、扭曲变形,菌体结构受到破坏,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
关键词
鳜鱼
多肽-锌螯合物
腐生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
Keywords
mandarin fish
polypeptide-zinc chelate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
分类号
R44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改善作用
- 2
-
-
作者
张凤丽
李静茹
彭培植
黄文琪
赵立娜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
基金
福建省重大专项项目(2021NZ029009)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对外合作项目(2021I0008)
+1 种基金
福建农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菌草科学及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XKJC-712021030)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KFb22115XA)。
-
文摘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 Zinc Chelate,GPs-Zn)是灰树花多肽(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GPs)和锌离子的螯合产物,利用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对GPs-Zn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构建ICR母鼠缺锌模型,进一步探究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GPs和锌离子螯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红外光谱对比图发现肽链上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锌离子的配位反应;紫外光谱图发现,GPs-Zn中多肽的羰基原子和锌离子结合,诱导紫外光谱的红移,表明GPs与锌离子结合形成GPs-Zn。动物实验表明:GPs-Zn可将缺锌仔鼠胸腺指数提高78.69%(雌鼠)和87.55%(雄鼠);脾脏指数提高40.28%(雌鼠)和43.22%(雄鼠);体质量提高89.98%(雌鼠)和88.30%(雄鼠);且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了108.07%(雌鼠)和26.16%(雄鼠);锌浓度提高14.74%(雌鼠)和29.33%(雄鼠);碱性磷酸酶(AKP)水平降低52.28%(雌鼠)和62.48%(雄鼠)。综上可知,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仔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锌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
关键词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Ps-Zn)
结构表征
小鼠
-
Keywords
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zinc chelate(GPs-Z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mice
-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豆粕水解多肽与锌螯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赵薇
李涛
王明
吴晓峰
周帅
-
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33-136,共4页
-
文摘
以豆粕深度水解多肽和水合乙酸锌为原料,合成多肽锌螯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合成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螯合滴定等分析方法表征其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在多肽与锌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60℃,pH为7,反应时间120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锌的螯合率为66.16%,多肽锌螯合物的产率可达42.41%。
-
关键词
多肽锌螯合物
合成
表征
正交试验
-
Keywords
Zinc polypeptide chelate compound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orthogonal test
-
分类号
TS22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