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裂叶荆芥盾状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宝江 于丽杰 邢淑清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89-92,共4页
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ifida(L.)Briq.)叶上盾状腺毛的研究表明:盾状腺毛是由腺毛原始细胞经过二次平周分裂和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经过4次垂周分裂形成.其结构模式为1个基细胞,1个扁平的柄细胞和由12(13)个分泌细胞构成的头部,其... 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ifida(L.)Briq.)叶上盾状腺毛的研究表明:盾状腺毛是由腺毛原始细胞经过二次平周分裂和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经过4次垂周分裂形成.其结构模式为1个基细胞,1个扁平的柄细胞和由12(13)个分泌细胞构成的头部,其头部分泌细胞明显呈两环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结构 多裂叶荆芥 盾状腺毛 生长发育 中药 唇形科 细胞分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多裂叶荆芥转化体系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玉玲 寇利博 +1 位作者 管延英 刘雯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了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多裂叶荆芥转化体系,以携带pBI121-gfp质粒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介导,荆芥试管苗带叶腋茎段为转化受体材料,探究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4个因素对荆芥转化效果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4... 为了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多裂叶荆芥转化体系,以携带pBI121-gfp质粒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介导,荆芥试管苗带叶腋茎段为转化受体材料,探究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4个因素对荆芥转化效果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以L16(45)正交实验进行,筛选的卡那霉素抗性芽进行GFP荧光检测和PCR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成功导入转化植株,预培养5d、菌液浓度OD600为0.7、侵染15min、共培养3d为多裂叶荆芥的最优转化条件。转化率为20%,每个外植体再生抗性不定芽数平均为5个。荆芥转化体系的建立为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改良其遗传性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叶荆芥(Nepeta multifida) 根癌农杆菌 转化 绿色荧光蛋白(GFP)
下载PDF
多裂叶荆芥有丝分裂过程观察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郑金双 孙成振 +2 位作者 韩金玲 王文颇 王东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确定多裂叶荆芥有丝分裂过程及核型情况,以唇形科植物多裂叶荆芥(Nepeta multifida(L.)Briq)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制片法进行多裂叶荆芥有丝分裂过程观察,并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裂叶荆芥在有丝分裂间期... 为确定多裂叶荆芥有丝分裂过程及核型情况,以唇形科植物多裂叶荆芥(Nepeta multifida(L.)Briq)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制片法进行多裂叶荆芥有丝分裂过程观察,并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裂叶荆芥在有丝分裂间期→前期核膜先消失,继而核仁消失;在后期→末期核膜的形成早于核仁。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2=12sm(2SAT),其中第2对染色体短臂具随体。多裂叶荆芥所有染色体均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型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叶荆芥 有丝分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多裂叶荆芥的生药鉴定
4
作者 乔俊缠 渠弼 +1 位作者 杨九艳 王忠旺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
对多裂叶荆芥进行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多裂叶荆芥 生药性状 显微特征 薄层色谱 紫外吸收光谱
下载PDF
多裂叶荆芥穗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臧友维 马冰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32-33,共2页
从多裂叶荆芥穗中分离出四个化合物,经测定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琥珀酸和去氧齐墩果酸,均首次从裂叶荆芥属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多裂叶荆芥 化学成分 二十二烷酸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多裂叶荆芥幼苗形态和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武曦 张罡 +3 位作者 郭华 张亚楠 周鹏程 付宝春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61-169,F0002,共10页
为探究干旱对多裂叶荆芥生长的影响,以多裂叶荆芥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的方法,设置CK、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水分梯度,对0、7、14、21 d下多裂叶荆芥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叶的生理... 为探究干旱对多裂叶荆芥生长的影响,以多裂叶荆芥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的方法,设置CK、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水分梯度,对0、7、14、21 d下多裂叶荆芥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多裂叶荆芥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较小,而根冠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为敏感;不同干旱处理下叶片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但0~7 d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多裂叶荆芥根、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在21 d达到最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递减(叶)或先增后减(根)的趋势,21 d时含量最低,此时不同处理下的差异显著;SOD活性在14~21 d最高,且在21 d时中、重度干旱下与CK差异显著;POD活性在21 d降到最低,且重度干旱下与CK差异显著,说明多裂叶荆芥幼苗在短时间内对轻度干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胁迫21 d时,为应对干旱胁迫通过对渗透物质积累的调节,协调自身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活性氧对细胞膜带来的伤害,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叶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三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OD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SOD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叶荆芥幼苗 干旱胁迫 形态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多裂叶荆芥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雯雯 梁玉玲 +1 位作者 管延英 鲜于梁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以多裂叶荆芥无菌幼苗根、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离体再生,建立了多裂叶荆芥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附加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不定芽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叶荆芥离体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带有叶腋的茎... 以多裂叶荆芥无菌幼苗根、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离体再生,建立了多裂叶荆芥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附加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不定芽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叶荆芥离体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带有叶腋的茎段,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 NAA+1.0mg/LTDZ,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平均为18个;不定芽增殖培养每4周为1个周期,理论年繁殖系数可达1×18^12;当不定芽生长至3~4cm时移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2mg/LNAA,移栽成活率为5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叶荆芥 离体再生 6-BA TDZ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