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物理图谱和部分序列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生家 齐义鹏 +1 位作者 黄永秀 裴子飞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8,共7页
分子杂交证明,大尺蠖核多角体病毒(B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定位在BamHI-H片段上。进一步构建了该片段的XhoⅠ,SmaⅠ,Hind Ⅲ及PstⅠ的物理图谱,测定了377个核苷酸序列。由于在所测序列中具有杆状病毒ocu基因的典型特征,如14bp保守... 分子杂交证明,大尺蠖核多角体病毒(B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定位在BamHI-H片段上。进一步构建了该片段的XhoⅠ,SmaⅠ,Hind Ⅲ及PstⅠ的物理图谱,测定了377个核苷酸序列。由于在所测序列中具有杆状病毒ocu基因的典型特征,如14bp保守序列和ATG上游的AT丰富区等,并经与AcNPV的ocu基因对比,我们认为,从BamH I-H片段5’端第26个核苷酸起始,包含了BsNPV ocu基因的全部序列。在ATG上游-15bp处有一个Xho Ⅰ位点,在此位点插入质粒pUC18的多聚接头,构建成带有多克隆位点的转移载体pBsA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蛋白基因 物理图谱 BsNPV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在Baculoviridae中的地位(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传溪 胡萃 吴祥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5-371,共7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SNPV)基因组的polh和egt基因区约14.2kb的酶切图谱被构建.egt基因位于polh基因上游约4.8kb处,但转录方向与polh基因相反.EcoRⅤ-L片段polh基因及其旁侧的1...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SNPV)基因组的polh和egt基因区约14.2kb的酶切图谱被构建.egt基因位于polh基因上游约4.8kb处,但转录方向与polh基因相反.EcoRⅤ-L片段polh基因及其旁侧的1125核苷酸序列被测定.polh基因编码区长738核苷酸,可编码246氨基酸的多肽.起始密码子ATG上游是一个富含AT(AT占71.2%)的启动子区,在-52核苷酸处有杆状病毒晚期基因启动子转录起始基序ATAAG.在终止密码子下游208核苷酸有一个poly(A)信号,AATAAA.但EoSNPVpolh基因起始密码子ATG相邻核苷酸序列为GTAATGT,其-3是个G,这与已知的16种其它杆状病毒polh基因-3位置均是A不相同.在分析了EoSNPV和Ha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MALIGN程序,比较了目前已发表的26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的序列,EoSNPV与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SNPV)的同源性为最高,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序列达94.7%;与其它20种鳞翅目NPV的同源性也很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2.6%~81.9%,氨基酸序列为83.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NPV 多角蛋白基因 杆状病毒 分子进化
下载PDF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永杰 龙綮新 陈尚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93,共3页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50bp,编码2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长的多角体蛋白基因.SlNPV多角体蛋白Mr=29236,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核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关键词 SlNPV 多角蛋白基因 DNA 序列分析 杆状病毒
下载PDF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w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琼 张珈敏 +2 位作者 文力 杨娟 胡远扬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480,共6页
通过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 ,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 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 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A ,低熔点琼脂糖电泳法回收纯化编码多角体蛋白的第十片段S10 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 通过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 ,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 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 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A ,低熔点琼脂糖电泳法回收纯化编码多角体蛋白的第十片段S10 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MD18 T载体上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第 3~ 5位碱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第 74 7~ 74 9位碱基 推测Dpw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一段由 2 4 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分子质量为 2 84 39.4 4× 10 3 与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多角体蛋白基因比较 ,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7% ,它们各自编码的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9% ;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88% ,它们各自编码的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松毛虫 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建宇 张珈敏 +2 位作者 郭海涛 张晓东 胡远扬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M T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 3~ 5残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 74 7~ 74 9残基。推测Dp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 2 4 8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 2 8kD。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89.3%和 9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被引量:8
6
作者 常国辉 陈绳亮 +1 位作者 罗保君 李天宪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90-392,共3页
The polyhedrin gene of EpNPV was located on Hin d III E, Xba I B, Eco RI J, Kpn I A, Pst I F, Bam H I G fragments under stringent condition(68℃,in water),by using the DIG labeled Bam H I F fragment of AcMNPV DNA as t... The polyhedrin gene of EpNPV was located on Hin d III E, Xba I B, Eco RI J, Kpn I A, Pst I F, Bam H I G fragments under stringent condition(68℃,in water),by using the DIG labeled Bam H I F fragment of AcMNPV DNA as the probe.In order to sequence the EpNPV polyhedrin gene,the Bam H I G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pTZ19R vector.Then the fragment was digested by Xba I? Hin d III,and subcloned into pTZ19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定位 克隆
下载PDF
柞蚕NPV多角体膜蛋白类似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利群 沈卫德 李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2-506,共5页
为探明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基因组信息,从柞蚕尸体中分离纯化ApNPV,提取其基因组DNA,分别建立ApNPV DNA的HindⅢ和SalⅠ酶切片段文库。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分析发现,在2.9kb的Sa... 为探明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基因组信息,从柞蚕尸体中分离纯化ApNPV,提取其基因组DNA,分别建立ApNPV DNA的HindⅢ和SalⅠ酶切片段文库。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分析发现,在2.9kb的SalⅠ片段上包含1个多角体膜蛋白类似基因,其读码框编码289个氨基酸,是一个晚期表达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的结果表明,ApNPV的多角体膜蛋白基因与云杉卷叶蛾(Choristioneure fumiferana)NPV的同源性较高,达91.7%,而与家蚕(Bombyx mori)NPV及苜蓿尺蠖(Autographa califorlica)MNPV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65.1%和63.0%。该结果说明ApNPV与CfNPV在进化关系上较近,而与BmNPV和AcNPV在进化关系上较远。比较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膜蛋白和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这两种多角体结构蛋白的同源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膜蛋白基因 氨基酸序列
下载PDF
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被引量:6
8
作者 孔杰 张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多角蛋白基因 对虾 杆状病毒 PCR扩增
下载PDF
野桑蚕NPV与家蚕NPV的外形差异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研究
9
作者 沈卫德 李兵 +1 位作者 王文兵 陈克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从野桑蚕体内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BmmNPV)经空斑筛选 ,其分离株的多角体外形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的多角体外形呈现差异。对PCR扩增出的Bm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进行克隆、测序 ,并与BmNPV的pol...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从野桑蚕体内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BmmNPV)经空斑筛选 ,其分离株的多角体外形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的多角体外形呈现差异。对PCR扩增出的Bm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进行克隆、测序 ,并与BmNPV的polh序列比较 ,结果发现BmmNPV的polh在 +2 2、+70 3和 +711的 3个位点的碱基不同 ,使 +7位、+2 99位的Pro变成了Ser,+711位G变成为A ,而没有引起该位点 +2 31位Ala的改变。由Ser和Pro在形成蛋白二级结构的构象常数可以推测 ,BmmNPV的多角体较BmNPV更稳定 ,查明了多角体在外形存在差异的原因是ORF内碱基的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形态差异 多角蛋白基因
下载PDF
BmMP54基因在家蚕组织的表达模式及与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婷婷 于滨 +2 位作者 潘海涛 舒建洪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7-593,共7页
从家蚕蛹c 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403 bp的未知功能基因,将其命名为Bm MP54(Gen Bank登录号:DY231399.1)。该基因序列包含31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1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含有2个跨膜区域,等电点及分子质量分别为... 从家蚕蛹c 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403 bp的未知功能基因,将其命名为Bm MP54(Gen Bank登录号:DY231399.1)。该基因序列包含31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1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含有2个跨膜区域,等电点及分子质量分别为9.90和10.463 k D。将Bm MP54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融合后分别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转移载体p Fast BacTMHTB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分别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和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 N)中表达。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通过调节p H值、阴离子交换层析等纯化获得了65 k D的重组融合蛋白Polh-Bm MP54,通过Western blotting可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Bm N细胞中检测到42 k D左右的Bm MP54重组蛋白,表明已按设计要求高效表达并纯化获得目的蛋白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Bm MP54在家蚕5龄幼虫的气门和脂肪体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表皮和头部的表达量最低。上述研究结果有利于后续探讨Bm MP54在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MP54基因 跨膜蛋白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蛋白基因 融合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谱
下载PDF
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对HBsAg(PreS2+S)在家蚕中表达的作用
11
作者 杨瑞丽 金勇丰 +1 位作者 吴玉澄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4,共6页
应用PCR突变的方法 ,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前S2序列的 5’端融合了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5’端的 12个碱基 ,获得了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HBMp) ;通过同源重组将其插入到BmNPV基因组多角体启动子后 ,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BmPAK... 应用PCR突变的方法 ,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前S2序列的 5’端融合了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5’端的 12个碱基 ,获得了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HBMp) ;通过同源重组将其插入到BmNPV基因组多角体启动子后 ,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BmPAK HBMp。用重组病毒BmPAK HBMp和BmPAK HBM(带有非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感染家蚕细胞及蛹 ,对两种病毒的表达产物用ELISA进行了跟踪检测 ,结果表明融合蛋白比非融合蛋白HBsAg活性提高了 6 0 %~ 80 % ,作为HBsAg构成部分的PreS2抗原性提高了 8~ 10倍 ;并且HBsAg和PreS2 Ag表达的时相曲线不同 ,PreS2 Ag的表达量比HBsAg早 1~ 2d达到最大值。ELISA检测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多角体基因序列的存在更有利于中蛋白全基因 (PreS2 +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序列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定位
12
作者 李斗林 李艳秋 +4 位作者 张珈敏 杨波 陈伍国 周伟东 胡远扬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表达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多角体蛋白基因(S10片段)并探讨多角体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定位,从DpCPV中分离出S10,与pET-28a载体连接成重组表达质粒pET28-S10;将S10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b中,依次筛选出重组转座... 为了表达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多角体蛋白基因(S10片段)并探讨多角体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定位,从DpCPV中分离出S10,与pET-28a载体连接成重组表达质粒pET28-S10;将S10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b中,依次筛选出重组转座质粒pFASTBACS10,重组穿梭质粒BacmidS10,重组杆状病毒AcS10。多角体蛋白基因表达后,用SDS-PAGE、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10原核表达质粒、重组杆状病毒成功获得;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质型多角体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同时有少量产物定位于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杆状病毒转座载体 定位
下载PDF
昆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对病毒粒子的异源包装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永秀 齐义鹏 李晓锋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92,共5页
昆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对病毒粒子的异源包装黄永秀,齐义鹏,李晓锋(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昌430072)关键词杆状病毒,异源包装,多角体蛋白基因昆虫杆状病毒(B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是一个非必需极晚期高表达基因... 昆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对病毒粒子的异源包装黄永秀,齐义鹏,李晓锋(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昌430072)关键词杆状病毒,异源包装,多角体蛋白基因昆虫杆状病毒(B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是一个非必需极晚期高表达基因。目前,已用首稽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异源包装 多角蛋白基因 昆虫病毒
下载PDF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TO-BAC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凯 庞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2-418,共7页
用直接克隆法将miniF lacZ attTn7 kan片段插入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nucleopolyhe drovirus,SeMNPV)美国分离株 (SeUS1)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框内 ,miniF是大肠杆菌F因子复制子 ,携带miniF的重组病毒能... 用直接克隆法将miniF lacZ attTn7 kan片段插入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nucleopolyhe drovirus,SeMNPV)美国分离株 (SeUS1)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框内 ,miniF是大肠杆菌F因子复制子 ,携带miniF的重组病毒能够在大肠杆菌中低拷贝稳定复制 ,称为bacmid。由于SeUS1由不同的SeMNPV基因型组成 ,每个bacmid携带了一种病毒基因型 ,所有bacmid构成了SeUS1分离株的BAC文库。REN对 111个bacmid分析表明 ,SeUS1分离株中除了包含具有完整SeMNPV遗传信息的基因型外 ,还包括不同类型的缺失基因型。将具有完整SeMNPV基因组的基因型SeBAC10转染昆虫细胞 ,可产生子代病毒 ,故SeBAC10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均能复制的穿梭质粒。因为SeBAC10中多角体蛋白基因 (Seph)被插入失活 ,将Seph作为报告基因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方式插入位于LacZ框内转座子Tn7的附着靶位点attTn7,得到重组SeBAC10 (即SeBAC10ph)转染甜菜夜蛾培养细胞Se3 0 1后 ,细胞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 ,核中出现多角体 ,证明SeMNPVBAC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BAC-TO-BAC外源基因表达系统 BAC文库 位点特异性重组 多角蛋白基因
下载PDF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h基因抗体的制备与利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礼中 肖强 张传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6,共7页
以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sNPV)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全长为741bp的ph基因编码区片段。将Ep-ph编码区插入pET-28-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p-p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进行了高效的表达。以经表达纯化的目... 以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sNPV)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全长为741bp的ph基因编码区片段。将Ep-ph编码区插入pET-28-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p-p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进行了高效的表达。以经表达纯化的目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EupsNPV的ph抗体,测得的抗体效价为6.4×104。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制得的抗体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制备的抗体用间接ELISA方法对茶毛虫病毒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4152x-0.8299,相关系数r=0.9897(P<0.01)。间接ELISA方法表明该抗体可以用于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农药的定量检测,从而为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检测农药制剂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检测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61基因缺失对病毒复制和各时期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圣杰 李俊 +4 位作者 余海鹏 张媛媛 胡冬冰 全滟平 于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3-951,共9页
orf61是杆状病毒晚期表达的核心基因之一。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orf61基因的功能,利用Red重组技术与Bac-to-Bac系统分别敲除和异位补回orf61基因,构建了orf61缺失型病毒orf61-ko-Bacmid以及补回型病毒orf61-reBacmid,然... orf61是杆状病毒晚期表达的核心基因之一。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orf61基因的功能,利用Red重组技术与Bac-to-Bac系统分别敲除和异位补回orf61基因,构建了orf61缺失型病毒orf61-ko-Bacmid以及补回型病毒orf61-reBacmid,然后分别转染家蚕培养细胞Bm N,调查orf61基因缺失对Bm NPV复制和不同时期基因转录的影响。检测orf61基因缺失型病毒转染Bm N细胞液上清中的病毒滴度为0,说明orf61基因缺失导致病毒不能形成有感染活性的芽生型病毒粒子(BV);荧光定量PCR分析orf61基因缺失会显著地降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进而导致病毒各个时期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此外,通过体外EMSA试验和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ORF61蛋白对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该蛋白质是polh基因转录的负调节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阐释Bm NPV orf61基因在病毒基因组复制中的作用以及对极晚期表达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转录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orf61基因 病毒复制 基因转录调控 多角蛋白基因启动子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同海 张永安 +1 位作者 王玉珠 陈昌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的基因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 6 14bp的目的片段 ,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HaCPV)基因组核酸 ,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扩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 87%的同源性 ,检测敏感度为 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 ,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 ,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 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 ,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 ,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 PCR扩增体系 ,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松毛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株系的分子鉴定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芬芬 邵榆岚 +5 位作者 钟健 张永红 黄平 董占鹏 廖鹏飞 白兴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0-1035,共6页
来自不同地域或蚕区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出现明显的株系分化现象。对Bm NPV流行株系鉴定是病害监测与防控的重要基础。以最早完成基因组测序的Bm NPV-T3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序列与其他6个Bm ... 来自不同地域或蚕区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出现明显的株系分化现象。对Bm NPV流行株系鉴定是病害监测与防控的重要基础。以最早完成基因组测序的Bm NPV-T3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序列与其他6个Bm NPV株系进行同源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Polh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相似度达到99.94%;再以Bm NPV-T3株的143个开放阅读框序列为参照,对不同Bm NPV株系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双序列比对,发现不同株系重复阅读框基因(bro)家族成员的组成、序列及拷贝数存在差异,且分布位置呈现多样性。初步认为,高度保守的polh基因可用于Bm NPV病毒的鉴定,而相对保守的bro家族基因可作为Bm NPV病毒株系分子鉴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株系 多角蛋白基因 杆状病毒重复阅读框基因
下载PDF
从云南蚕区分离BmCPV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永红 唐芬芬 +2 位作者 邵榆岚 朱峰 白兴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6-1043,共8页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是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物。从云南蚕区的病蚕样品中分离到一株BmCPV病毒分离株,提取纯化该病毒粒子的总RNA并合成cDNA,克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该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克隆得到该病毒10条d...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是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物。从云南蚕区的病蚕样品中分离到一株BmCPV病毒分离株,提取纯化该病毒粒子的总RNA并合成cDNA,克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该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克隆得到该病毒10条dsRNA序列(S1~S10)并提交至NCBI数据库中。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序列全长24810bp,S1~S10片段序列都具有完整的ORF。BLAST比对发现克隆的该病毒基因组各片段编码区序列与已报道的1型BmCPV片段的相似度达88%以上,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90%以上;10条dsRNA基因组片段末端均有保守帽子结构5'-AGUAA……GUUAGCC-3'。基于S2片段RdR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病毒与其他3个1型BmCPV分离株BmCPV1-Suzhou、BmCPV1-China、BmCPV1-Ⅰ聚为一支,基于S10片段polh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也表明该病毒为1型BmCPV新的分离株系。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该病毒定名为BmCPV1-Yun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分离株 基因组片段 系统进化 RNA聚合酶基因 多角蛋白基因
下载PDF
应用二温式PCR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玥 陈保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570,共6页
为了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以Bm NPV广西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序列(Gen Bank登录号:JQ991011.1)设计引物,以感染Bm NPV(广西宜州分离株)2 h的5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建立二温式PCR检... 为了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以Bm NPV广西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序列(Gen Bank登录号:JQ991011.1)设计引物,以感染Bm NPV(广西宜州分离株)2 h的5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建立二温式PCR检测Bm NPV的方法,最终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1.5μL,5 mmol/L Mg Cl22μL,2.5mmol/L d NTP 0.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5 U/μL Taq DNA聚合酶0.1μL,18 ng/μL模板DNA 1μL,加水至总体积15μL。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3 min;95℃15 s,延伸和退火温度合并为62℃30 s,共25个循环。按上述条件PCR扩增得到大小约309 bp的特异性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polh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为100%。与普通PCR检测方法比较,采用二温式PCR方法对样本的检测时间节省1.5 h,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被检测的最小感病组织基因组DNA的质量浓度为1.8 pg/μL),并且选择最初2 h感病的幼虫中肠组织为检测材料,因而可用于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二温式PCR 反应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