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凹多通腔的非线性脉冲压缩技术
1
作者 李聘滨 滕浩 +6 位作者 田文龙 黄振文 朱江峰 钟诗阳 运晨霞 刘文军 魏志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220,共8页
采用平凹多通腔和固体薄片组的非线性脉冲光谱展宽与压缩方案开展了100 W皮秒激光非线性脉冲压缩的研究.以多片熔融石英薄片作为非线性介质,在平凹腔中皮秒激光通过自相位调制将光谱宽度由0.24 nm展宽4.8 nm,用光栅对进行色散补偿压缩,... 采用平凹多通腔和固体薄片组的非线性脉冲光谱展宽与压缩方案开展了100 W皮秒激光非线性脉冲压缩的研究.以多片熔融石英薄片作为非线性介质,在平凹腔中皮秒激光通过自相位调制将光谱宽度由0.24 nm展宽4.8 nm,用光栅对进行色散补偿压缩,实现压缩后的脉冲宽度为483 fs,对应压缩比为22,最终输出飞秒激光的平均功率为44.2 W.相对于常规多通腔方案,该平凹腔结构紧凑,光路稳定性好,压缩比高,非常有利于非线性光谱展宽与压缩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 自相位调制 非线性脉冲压缩 超快激光
下载PDF
TDLAS光学多通池痕量气体监测研究进展
2
作者 牛明生 蒋本帅 +1 位作者 王锐 史永鹏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5-7,共3页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TDLAS)因灵敏度高、选择好、响应快而被广泛应用在环境污染气体检测、工业过程控制和医疗诊断等领域。光学多通池是提高TDLAS探测灵敏度的有效方法,...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TDLAS)因灵敏度高、选择好、响应快而被广泛应用在环境污染气体检测、工业过程控制和医疗诊断等领域。光学多通池是提高TDLAS探测灵敏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对White型、Chernin型、Herriott型、Astigmatic型等常用光学多通池的结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污染气体测量的需求指出了光学多通池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光谱技术 痕量气体探测 光学多通
下载PDF
大能量碟片激光多通放大器腔体设计研究综述
3
作者 陈毅 孙俊杰 +7 位作者 于晶华 姚志焕 张逸文 于德洋 何洋 张阔 潘其坤 陈飞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6-1009,共14页
为了明晰碟片多通放大器的腔体设计方法,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碟片多通放大器做归纳与总结,共归纳出4f中继成像、谐振腔设计/光学傅立叶变换、近准直光束传输与其他共4种设计理念的多通放大器。介绍了每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详尽列举了研究... 为了明晰碟片多通放大器的腔体设计方法,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碟片多通放大器做归纳与总结,共归纳出4f中继成像、谐振腔设计/光学傅立叶变换、近准直光束传输与其他共4种设计理念的多通放大器。介绍了每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详尽列举了研究现状。通过对比4种类型的碟片多通放大器,发现不同种类的多通放大器各有优缺点。4f中继成像需要真空环境以避免焦点处的气体电离,因此机械装置与调试难度较大;谐振腔设计/光学傅立叶变换概念多通放大器的镜片处存在较小光斑,因此较适用于较低能量的多通放大器;近准直光束传输方法由于不需要真空环境,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精准控制激光运转状态下的碟片面形,难度也较大。因此,从激光器设计角度来看,需要对碟片多通放大器继续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同时实现使用场景的多元化与输出能量的可持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碟片 多通放大器 腔体设计 激光放大器
下载PDF
基于多通阀的油田井场智能计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李建中 赵海勇 +5 位作者 张丽 王琨 王小明 陈龙 秦瑗 邓良广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8期29-33,共5页
油井产液量实时动态计量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油田的重要内容。针对多通阀选井技术中存在的数据不共享、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制了基于多通阀与智能RTU技术(Remote Terminal Unit,RTU)油田井场智能计量系统。该系统由井场计量检测终端和计... 油井产液量实时动态计量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油田的重要内容。针对多通阀选井技术中存在的数据不共享、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研制了基于多通阀与智能RTU技术(Remote Terminal Unit,RTU)油田井场智能计量系统。该系统由井场计量检测终端和计量管控平台构成,智能RTU通过WiFi网络实现数据与控制指令无线传输,开发智能计量管控软件,接收、处理智能RTU上传数据,以及下发选井控制指令。该系统实现了远程选井控制与实时动态精确计量,产液量数据比较分析等功能,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油田具有典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井场 多通 智能RTU 智能计量
下载PDF
多通管挤压胀形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3
5
作者 夏巨谌 杨雨春 +1 位作者 胡国安 李赞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28,共5页
挤压力、胀形力和平衡力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是多通管超高压挤压胀形工艺中的关键问题 ,提出并采用“应变样条”法建立了这 3个成形力间的数学表达式。同时 ,根据多通管挤压胀形双重非线性的变形特点 ,建立了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采... 挤压力、胀形力和平衡力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是多通管超高压挤压胀形工艺中的关键问题 ,提出并采用“应变样条”法建立了这 3个成形力间的数学表达式。同时 ,根据多通管挤压胀形双重非线性的变形特点 ,建立了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采用自行开发的程序软件 (SMFT) ,模拟分析和计算了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 超高压挤压胀形 模拟分析 计算
下载PDF
多通放大器腔内杂散光 被引量:25
6
作者 谭吉春 景峰 +3 位作者 朱启华 王道伟 阎述卓 刘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对 4程放大器中杂散光 1至 3阶会聚点进行了计算。以神光 III原型装置某光路设计方案为例 ,光线追踪结果显示 :两个空间滤波器的透镜反射面在光腔内产生约 90 0多个可能引起激光材料损伤的鬼像会聚点。
关键词 多通放大器 杂散光束分析 激光放大器
下载PDF
多通管塑挤胀形工艺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雨春 夏巨谌 胡国安 《锻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30,共5页
讨论了以聚氨酯橡胶棒为胀形介质 ,采用塑挤胀形复合工艺把无缝管坯一次成形为多通管成品的加工方法 ,分析了多通管塑挤胀形过程 ,提出了“应变样条”分析法 ,进而分析了典型剖面上应力应变状态 ,讨论了成形力间应具备的合理的数值关系 ... 讨论了以聚氨酯橡胶棒为胀形介质 ,采用塑挤胀形复合工艺把无缝管坯一次成形为多通管成品的加工方法 ,分析了多通管塑挤胀形过程 ,提出了“应变样条”分析法 ,进而分析了典型剖面上应力应变状态 ,讨论了成形力间应具备的合理的数值关系 ,以使变形区处于最有利于变形的超高的静水压力和合适的偏应力状态 ,获得尽可能长的支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 塑挤胀形 大变形 成形极限
下载PDF
Yb:YAG薄片激光器多通泵浦耦合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春华 王卫民 +2 位作者 马毅 石勇 雷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9-1232,共4页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功率为69.5 W时,采用曲率半径为-8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27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38.8%;采用曲率半径为-2 0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18.65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平分因子小于等于1.1,光光转换效率为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YAG 薄片激光器 泵浦强度 多通泵浦
下载PDF
分配计量多通阀技术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祖元 张继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1-43,共3页
介绍了新型分配计量多通阀的系统原理、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多通 分配 计量 密封
下载PDF
光学多通池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波 赵卫雄 +3 位作者 杨娜娜 王春晖 周昊 张为俊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632,共16页
光学多通池具有结构简单、光路对准容易、光谱通用性高、鲁棒性好及成本低等优势,是增加吸收光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提高吸收光谱的探测灵敏度。简要总结了不同类型光学多通池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 光学多通池具有结构简单、光路对准容易、光谱通用性高、鲁棒性好及成本低等优势,是增加吸收光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提高吸收光谱的探测灵敏度。简要总结了不同类型光学多通池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为俊研究员团队使用光线追迹研制的200 m光程像散镜池、59.7 m光程Herriott池、大于200 m光程密集光斑型球面镜池以及带有便携稳定调节机构的Chernin池,详述了这些多通池的研制方法及其在激光吸收光谱探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吸收光谱 光学多通 吸收光程
下载PDF
多通管塑挤胀形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雨春 夏巨谌 +2 位作者 胡国安 王英 戴望保 《金属成形工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43,52,共3页
多通管是工业上应用量大面广的一种基础件,但其传统的制造工艺目前还只限于铸造、焊接和机加工等,从经济或技术的角度讲都显得比较落后.此文讨论了利用聚氨酯橡胶棒为胀形介质,采用塑挤胀形的复合工艺把无缝管坯一次成形为成品的加工方... 多通管是工业上应用量大面广的一种基础件,但其传统的制造工艺目前还只限于铸造、焊接和机加工等,从经济或技术的角度讲都显得比较落后.此文讨论了利用聚氨酯橡胶棒为胀形介质,采用塑挤胀形的复合工艺把无缝管坯一次成形为成品的加工方法,分析了多通管塑挤胀形的过程,讨论了冲头作用于管坯的压力、聚氨酯橡胶棒产生的内压和平衡缸应提供的背压三者间应具备的合理的关系.以使变形区处于最有利于变形的强烈的三向压应力和合适的偏应力状态,获得尽可能长的支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 多通 塑挤胀形 挤压
下载PDF
大变形多通管挤压胀形介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雨春 夏巨谌 胡国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5-87,共3页
在分析用挤压胀形工艺把无缝管坯一次成形为大变形多通管的可行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种胀形介质对工艺过程的影响,指出最适合于获取超长支管的胀形介质是流体,给出了坯料计算公式.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长径比达3.
关键词 多通 胀形介质 成形极限 挤压胀形 管材
下载PDF
用于红外气体检测的多通池温度、压强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月 黄克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102,共7页
为了实现CO2气体同位素的高性能检测,研制了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多通池温度、压强控制系统。采用柔性PCB作为加热片包覆圆柱形多通池。考虑到温度控制系统的加热速率,外层包覆保温棉作为隔热装置,使得整个温度控制系统能实现快速加热,且... 为了实现CO2气体同位素的高性能检测,研制了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多通池温度、压强控制系统。采用柔性PCB作为加热片包覆圆柱形多通池。考虑到温度控制系统的加热速率,外层包覆保温棉作为隔热装置,使得整个温度控制系统能实现快速加热,且能够保持温度的长时间稳定。采用铂电阻PT1000温度传感器对多通池温度进行精确采集,主控制器通过PWM信号,调控柔性PCB加热膜的发热功率,从而实现温度的闭环控制。压强控制系统方面,采用压强传感器连接于多通池前、后端,检测多通池内部气压,主控制器通过PWM信号,调控多通池前、后端比例阀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压强的闭环控制。结果表明,温度控制范围为18.48~42℃,温度控制精度为±0.08℃。多通池压强为60 Torr(1 Torr≈133.322 Pa)时,控制精度为±0.04 Torr。该系统为红外CO2气体同位素的高性能检测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气体检测 CO2同位素 多通池温度 压强控制 加热膜 比例阀
下载PDF
多通阀选井技术在智能原油计量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建胜 强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对多通阀选井方案进行了研究,包括大口径多通阀的研发、多通阀的集成方案、选井方案、密封性能等方面,还对多通阀自控技术及其橇装化进行了探讨,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数控多通阀选井技术。这是智能原油计量站的一项核心技术,将对智能化... 对多通阀选井方案进行了研究,包括大口径多通阀的研发、多通阀的集成方案、选井方案、密封性能等方面,还对多通阀自控技术及其橇装化进行了探讨,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数控多通阀选井技术。这是智能原油计量站的一项核心技术,将对智能化原油计量站在海外油田的建立和推广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 智能化计量站 选井技术 数控 橇装化
下载PDF
多通管接头塑挤胀形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娟 肖恺伯 《锻压机械》 1998年第5期36-37,共2页
对以低熔点合金为胀形介质的多通管接头的成形新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顺利成形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多通管接头 胀形 挤压
下载PDF
计量站多通阀自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振杰 赵忠富 +1 位作者 吕旭元 李峰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9期131-131,133,共2页
介绍了多通阀实现计量站自动计量控制。本次计量站改造主要是用新型数控多通阀替换原有三通阀,把多通阀数据接入计量站现有远程控制终端(RTU)。改造分SCADA系统调试和多通阀自动控制两大部分,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控制实现新型数控多通阀... 介绍了多通阀实现计量站自动计量控制。本次计量站改造主要是用新型数控多通阀替换原有三通阀,把多通阀数据接入计量站现有远程控制终端(RTU)。改造分SCADA系统调试和多通阀自动控制两大部分,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控制实现新型数控多通阀单井的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 SCADA 自动计量
下载PDF
多通管接头反向加压成型新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德秀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分析了在反向压力作用下的多通管接头反向加压橡胶胀形新工艺的成形方法、成形条件和成形过程,建立了胀形变形区的流动模型和速度图,用上限理论推导了求解成形力的近似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多通管接头橡胶胀形新工艺的成形能力... 分析了在反向压力作用下的多通管接头反向加压橡胶胀形新工艺的成形方法、成形条件和成形过程,建立了胀形变形区的流动模型和速度图,用上限理论推导了求解成形力的近似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多通管接头橡胶胀形新工艺的成形能力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管接头 反向加压 成型工艺 橡胶胀形 上限理论 管材
下载PDF
并排多通管内高压成形支管排列方式研究
18
作者 章凯 肖小亭 +1 位作者 温华典 陈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92-94,98,共4页
以并排多通管内高压成形工艺为研究对象,在支管总间距一定的条件下,相邻支管间距由外到里成等差数列,对几种典型支管排列方式下并排多通管内高压成形工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路径条件下,相邻支管间距由外到里逐渐增加时... 以并排多通管内高压成形工艺为研究对象,在支管总间距一定的条件下,相邻支管间距由外到里成等差数列,对几种典型支管排列方式下并排多通管内高压成形工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路径条件下,相邻支管间距由外到里逐渐增加时支管平均高度高于支管等间距排列和支管间距由外到里逐渐减小的排列方式,此时支管等间距排列时支管高度分布最均匀。加载路径修正后,相邻支管间距由外到里逐渐增加的支管排列方式得到的支管平均高度明显高于其他排列方式,且增加幅度越大,支管平均高度越高,各支管高度分布越均匀。不同支管排列方式最终得到的并排多通管壁厚分布规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排多通 内高压成形 排列方式 等差数列
下载PDF
试论黄道周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良武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2-59,共8页
从有明一代学者的学术实际看,明代本有博雅之传统,故单纯以空疏不学讥之,则非持平之论。地处海滨的闽南也深受这种博学传统影响,入明以来的漳州士人中,博识洽闻者亦不乏其人。黄道周学贯古今,学问淹通广博,其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既... 从有明一代学者的学术实际看,明代本有博雅之传统,故单纯以空疏不学讥之,则非持平之论。地处海滨的闽南也深受这种博学传统影响,入明以来的漳州士人中,博识洽闻者亦不乏其人。黄道周学贯古今,学问淹通广博,其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既与明代博雅的学术传统有关,亦是其转益多师、师友讲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博学多通 学术传统 转益多师
下载PDF
多通管接头液压挤胀成形的工艺分析及工程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慎章 《模具技术》 1998年第3期56-61,共6页
采用先进的液压挤胀成形代替落后的加工方法生产多通管接头。分析了挤胀成形工艺的三个变形阶段及复合应力应变状态,确定了三通管接头液压挤胀成形力的计算公式,测定了三通管各种规格的压力曲线,理论结果与测试数据吻合较好。
关键词 多通管接头 液压挤胀 复合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