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栗果实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陶月良 邱君正 +4 位作者 林华 章苏凤 叶茂宗 黄品湖 郭秀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67,共4页
针对板栗加工过程中的褐变问题,研究了沸水浴、pH值、缓冲液、维生素C、二硫苏糖醇等不同处理对板栗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板栗 过氧化物 多酚氧化酶 特性 褐变
下载PDF
贮藏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与褐变的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吴振先 苏美霞 +1 位作者 陈维信 胡桂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淮枝”的材料,着重研究分析了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贮藏过程中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发现,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具有游离态和... 以“淮枝”的材料,着重研究分析了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贮藏过程中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发现,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具有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它们在果皮褐变过程中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别,随着果皮的褐变,PPO和POD均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新酶带与酶活性的变化和果皮褐变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褐变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同工
下载PDF
拮抗菌与病原菌处理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诱导 被引量:66
3
作者 秦国政 田世平 +1 位作者 刘海波 徐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3,共5页
Pichiamembranefaciens能有效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笔者观测和比较接种拮抗酵母菌P .mem branefaciens和软腐病菌Rhizopusstolonifer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 Pichiamembranefaciens能有效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笔者观测和比较接种拮抗酵母菌P .mem branefaciens和软腐病菌Rhizopusstolonifer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桃果实接种P .membranefaciens +R .stolonifer 2 4h后 ,PPO和PAL活性开始升高 ,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只接种R .stolonifer也能诱导桃果实PPO和PAL活性的增加 ,但效果不如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的好。然而 ,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和只接种病原菌对诱导POD活性都没有明显的作用。可以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病原菌 桃果实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苯丙氨酸解氨 抗性相关 活性 抑菌作用 软腐病
下载PDF
乌龙茶做青期间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禹利君 史云峰 +1 位作者 杨伟丽 王若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以毛蟹的三、四叶梢为原料 ,通过对乌龙茶新工艺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 ,发现在做青过程中 ,整叶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缘的PPO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规... 以毛蟹的三、四叶梢为原料 ,通过对乌龙茶新工艺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 ,发现在做青过程中 ,整叶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缘的PPO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POD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整叶叶芯的PPO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活性 工艺加工
下载PDF
龙眼果肉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畅 徐玉娟 +4 位作者 李升锋 肖更生 廖森泰 吴继军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104,共3页
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龙眼果肉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华路广眼的多酚氧化酶活力最强,为25440U/(g.min),而罗伞木最弱,为9120U/(g.min)。以石硖为试材,对其多酚氧化酶的性质进行研究时发现:龙眼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 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龙眼果肉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华路广眼的多酚氧化酶活力最强,为25440U/(g.min),而罗伞木最弱,为9120U/(g.min)。以石硖为试材,对其多酚氧化酶的性质进行研究时发现:龙眼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64mol/L,Vmax=0.12U/min;且底物过量时,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其加入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大,但底物逐渐饱和时其活性增加减缓直至饱和值。在灭酶条件研究中发现:多酚氧化酶粗酶液在100℃水浴中处理1min即完全失活;而果浆中的多酚氧化酶在100℃水浴中处理5min才能完全失活。实验还测得石硖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为4440U/(g.min),且其果浆中过氧化物酶在100℃水浴中处理7min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肉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活性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香蕉果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袁根良 杨公明 +4 位作者 余铭 杜冰 张雪映 夏雨 江东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4-68,共5页
为优化超高压处理对香蕉果肉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残存率,首先研究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香蕉果肉PPO和POD的酶活残存率的影响,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香蕉果肉PP... 为优化超高压处理对香蕉果肉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残存率,首先研究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香蕉果肉PPO和POD的酶活残存率的影响,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香蕉果肉PPO和POD的酶活残存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分别为压力>温度>保压时间和温度>压力>保压时间;超高压处理香蕉果肉PPO和POD的酶活残存率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480MPa、温度55℃、保压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PPO和POD的酶活残存率分别为0.90%和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香蕉果肉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下载PDF
哈茨木霉对水稻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黄有凯 罗曼 +1 位作者 蒋立科 李江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哈茨木霉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而且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采用酶动力学扫描及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对水稻喷施木霉发酵液后 ,测定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同工酶带图谱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 ,哈茨木霉... 哈茨木霉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而且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采用酶动力学扫描及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对水稻喷施木霉发酵液后 ,测定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同工酶带图谱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 ,哈茨木霉不仅能够提高PPO和POD酶的活力 ,而且还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谱带 ,但不同浓度发酵液对诱导合成的酶作用不同。稀释 50倍的发酵液对POD活力有较大的阳性效应。高浓度的发酵液对PPO活性有先抑制后出现提高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哈茨木霉 诱导抗性
下载PDF
多环芳烃对黑麦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卢晓丹 高彦征 +2 位作者 凌婉婷 赵扬辉 刘紫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69-1973,共5页
以萘、菲和芘为供试多环芳烃(PAHs),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PAHs污染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响应。结果表明,菲处理浓度为0 ̄1.8mg·L-1,144h后,黑麦草根和茎叶中POD、PPO活性均... 以萘、菲和芘为供试多环芳烃(PAHs),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PAHs污染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响应。结果表明,菲处理浓度为0 ̄1.8mg·L-1,144h后,黑麦草根和茎叶中POD、PPO活性均随菲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表明低菲污染可激发供试植物酶活性,高污染则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萘、菲或芘处理后,植物不同部位酶的表达存在差异,黑麦草根中POD活性整体上高于茎叶,而茎叶中PPO活性则高于根。黑麦草根或茎叶中POD、PPO对供试3种PAHs的敏感性响应顺序为萘<菲<芘,与污染物自身毒性强弱顺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植物代谢
下载PDF
竹笋采后木质化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简报) 被引量:31
9
作者 席玙芳 罗自生 +2 位作者 程度 冯国斌 章雪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竹笋采后 10d内 ,PPO、POD和PAL活性呈迅速上升趋势 ,之后缓慢下降 ;木质素含量在采后 10d内迅速增加 ,随后缓慢增加。 1℃和 10℃之间的PPO、POD和PAL活性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 (P <0 .0 5 ) ,木质素含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 竹笋采后 10d内 ,PPO、POD和PAL活性呈迅速上升趋势 ,之后缓慢下降 ;木质素含量在采后 10d内迅速增加 ,随后缓慢增加。 1℃和 10℃之间的PPO、POD和PAL活性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 (P <0 .0 5 ) ,木质素含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期 竹笋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苯丙氨酸解氨 木质化
下载PDF
苜蓿抗感褐斑病品种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90
10
作者 袁庆华 桂枝 张文淑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利用离体叶接种技术分别将伊鲁瑰斯、沙河、萨兰斯和沙湾 4个苜蓿品种内的植株分为抗病株和感病株 ,并分别接种苜蓿假盘菌 ,对抗、感病植物叶片中的 SOD、POD及 PPO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接种前抗、感株叶片中 4种酶的活性基本相... 利用离体叶接种技术分别将伊鲁瑰斯、沙河、萨兰斯和沙湾 4个苜蓿品种内的植株分为抗病株和感病株 ,并分别接种苜蓿假盘菌 ,对抗、感病植物叶片中的 SOD、POD及 PPO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接种前抗、感株叶片中 4种酶的活性基本相同 ,接种后 17d内酶活性先升后降 ,而抗病株的酶活性增加高于感病株。最后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褐斑病 超气体物歧化 过氧化物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橄榄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倩 陈清西 +3 位作者 王威 叶玲 黄丽娜 袁亚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9-1524,共6页
橄榄中酚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关。研究了橄榄POD与PPO的酶学特性,确定了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橄榄POD反应时间不宜超过8 min,Km值为44.22 mmol/L,最适pH值为7.6,最适反应温度为40℃。以儿茶酚为底... 橄榄中酚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关。研究了橄榄POD与PPO的酶学特性,确定了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橄榄POD反应时间不宜超过8 min,Km值为44.22 mmol/L,最适pH值为7.6,最适反应温度为40℃。以儿茶酚为底物时,橄榄PPO反应时间不宜超过8 min,Km值为7.25 mmol/L,最适pH值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同时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研究了多酚含量差异较大的橄榄品种(檀头23和马坑22)中POD、PPO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马坑22的POD、PPO活性都高于檀头23。其中,马坑22 POD活性比檀头23高12.44%,PPO活性比檀头23高2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过氧化物 多酚氧化酶 学特性
下载PDF
硝酸镧、混合稀土对甘蔗叶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莫家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3个甘蔗品种的分蘖初期,分别喷施硝酸镧和混合稀土溶液,结果这两种处理都能促使甘蔗叶片在不同生长期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喷清水的对照,而且喷施混合稀土的又极显著高于硝酸镧处理。混合稀土还能使即将进入工艺成熟期的甘蔗叶... 在3个甘蔗品种的分蘖初期,分别喷施硝酸镧和混合稀土溶液,结果这两种处理都能促使甘蔗叶片在不同生长期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喷清水的对照,而且喷施混合稀土的又极显著高于硝酸镧处理。混合稀土还能使即将进入工艺成熟期的甘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硝酸镧 混合稀土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下载PDF
新疆杏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儿茶酚氧化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廖明康 郭丽霞 +2 位作者 张平 车风斌 廖康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81-86,共6页
根据酶谱及其分布率、扫描图的异同分析表明,杏不同种间的两种酶谱均有明显的差异,而种内品种间的差异较小,如西伯利亚杏(A·sibirica(L)lam)的酶谱较特别,与普通杏(A,vulgarislam)、辽杏(A... 根据酶谱及其分布率、扫描图的异同分析表明,杏不同种间的两种酶谱均有明显的差异,而种内品种间的差异较小,如西伯利亚杏(A·sibirica(L)lam)的酶谱较特别,与普通杏(A,vulgarislam)、辽杏(A.mandshurica(Maxim)Skvortz)、紫杏(A.dasycarpaEhrh)有较大差异;紫杏有6条共同酶带,而普通杏中的白新那尔、阿克牙格勒克等与之相近;辽杏与紫杏有明显差异,但与栽培杏中的墨玉001、卡拉胡安娜等品种的酶谱较接近;普通杏中的野生杏明显地较栽培杏多一条强带。杏属植物有4条共同酶带,这4条酶带在各品种的分布率为98.7%~100%,2种酶活性均以CⅡ区最强,酶活性占60%~90%;其次为CⅠ区,酶活性占10%~30%,PⅢ、CⅢ区活性最弱,小于10%,两种酶有共同的趋势,但儿茶酚氧化酶的弱带有广泛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过氧化物 儿茶氧化酶
下载PDF
氮钙对香石竹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叶斑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胜林 刘业好 +2 位作者 屈海泳 曹军 叶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6-127,共2页
Carnation inoculated with leaf spot was cultivated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and calcium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trition state [NO - 3(0.024%~0.025%),Ca 2+ (0.022%~0.0342%)] ... Carnation inoculated with leaf spot was cultivated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and calcium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trition state [NO - 3(0.024%~0.025%),Ca 2+ (0.022%~0.0342%)] was helpful to keep higher activity of POD and PPO and enhance the carnation’s resistance to the g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叶斑病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白粉病病程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登魁 裴建文 +2 位作者 雷建明 庞进平 孙万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22,共5页
通过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感白粉病品种全生育期和全病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SOD和POD的活性在白粉菌侵染后明显升高,而在植株衰老枯死时迅速降低;从白粉菌侵染到发病高峰期,SOD活性... 通过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感白粉病品种全生育期和全病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SOD和POD的活性在白粉菌侵染后明显升高,而在植株衰老枯死时迅速降低;从白粉菌侵染到发病高峰期,SOD活性与白粉菌菌斑数目增加趋势以及单个菌斑面积增加趋势呈指数曲线型相关;POD与白粉菌菌斑数目增加趋势和菌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百分数的增加趋势呈指数曲线型相关;PPO活性变化与病害侵染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白粉菌 过氧化物 氧化物岐化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娟 庄尹宏 +3 位作者 林碧英 温庆放 温文旭 朱海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4-858,共5页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以普通丝瓜果肉为材料,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POD以愈创木酚为底物,研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测量波长、底物的浓度、PPO提取...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以普通丝瓜果肉为材料,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POD以愈创木酚为底物,研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测量波长、底物的浓度、PPO提取酶液添加量对丝瓜PPO、POD活性的影响。丝瓜褐变相关酶提取和测定方法的优化:(1)PPO最佳反应体系:测定波长408nm、反应温度是35℃、pH为6.0、酶液用量0.15mL,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底物浓度为0.056mol·L^(-1);(2)POD最佳反应体系:测定波长410nm,反应温度为40℃,最佳pH为5.5,酶液用量0.1mL,底物是愈创木酚,浓度为0.067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促褐变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学特性
下载PDF
草莓冻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维生素C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包海蓉 王华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4-436,共3页
本文研究速冻草莓在-12、-18、-40℃三种温度下十四周贮藏中可溶性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及维生素C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冻藏的草莓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藏初期可溶性多... 本文研究速冻草莓在-12、-18、-40℃三种温度下十四周贮藏中可溶性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及维生素C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冻藏的草莓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藏初期可溶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后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冻藏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维生素C
下载PDF
桑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小静 刘军 +4 位作者 邹宇晓 刘凡 沈维治 施英 廖森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7-863,共7页
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桑叶及其加工制品褐变的主要因素。解明桑叶中PPO和POD的酶学特性,有助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抑制桑叶产品加工过程的酶促褐变。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温度、pH稳定性以及超声波处理稳定性的研... 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桑叶及其加工制品褐变的主要因素。解明桑叶中PPO和POD的酶学特性,有助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抑制桑叶产品加工过程的酶促褐变。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温度、pH稳定性以及超声波处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40℃,高温(70℃)短时间(2 min)处理能明显抑制酶的活性;2种酶活性的最适pH均为7.0,弱酸(pH 6.0)或弱碱(pH 8.0)短时间(5 min)处理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用功率500 W,频率4 kHz的超声波处理30 min,仍不能使2种酶完全失活。进一步研究化学抑制剂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0.1~10.0 mmol/L的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等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2种酶的活性,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因此,为了保护桑叶中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可选择高温(70℃)短时间(2 min)处理或添加适量的抑制剂来控制桑叶的酶促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温度 PH值 超声波 抑制剂
下载PDF
光叶楮扦插生根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62
19
作者 宋丽红 曹帮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对光叶楮扦插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结果表明:IAAO活性在扦插初期逐渐上升,第10d上升到高峰,之后下降再上升,第30d达到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前25dPOD活性变化规律... 对光叶楮扦插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结果表明:IAAO活性在扦插初期逐渐上升,第10d上升到高峰,之后下降再上升,第30d达到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前25dPOD活性变化规律与IAAO相似,但30d以后活性一直上升;PPO活性在扦插前期缓慢上升,第20d上升到了最高点,此后变化不大。还研究了IAAO、PPO、POD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关系,认为光叶楮扦插生根可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根诱导期和根的伸长期3个阶段,愈伤组织形成期3种酶活性都呈上升趋势,根诱导期IAAO和POD的活性达到高峰;而根伸长期IAAO和POD活性下降,PPO活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楮 扦插生根 吲哚乙酸氧化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下载PDF
莴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及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向军 杨金龙 路宛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6-170,174,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莴笋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酶的稳定性、温度、p H、底物浓度及几种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建立相应酶促动力学方程,利用正交实验探讨最佳抑制条件。结果表明,PPO和POD最适温度分别为50℃和4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莴笋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酶的稳定性、温度、p H、底物浓度及几种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建立相应酶促动力学方程,利用正交实验探讨最佳抑制条件。结果表明,PPO和POD最适温度分别为50℃和40℃,最适p H分别为6.0和6.5,随温度不断升高,PPO和POD活性逐渐下降。动力学方程分别为V=342.566[S]/(5.9×10-3+[S])和V=3403.008[S]/(6.88×10-4+[S])。对PPO抑制强弱为:VC>L-Cys>Na HSO3>柠檬酸>EDTA>苯甲酸>琥珀酸,对POD抑制强弱为:EDTA>VC>L-Cys>柠檬酸>Na HSO3>琥珀酸>苯甲酸。正交实验表明,对PPO最佳抑制条件为:Na HSO39mmol/L、L-Cys 5mmol/L及VC5mmol/L。对POD最佳抑制条件为:VC0.2mmol/L、EDTA 0.2mmol/L及L-Cys 1.4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 特性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