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酶协同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邹耀洪 吴定 +1 位作者 王云 陈爱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进行了多酶协同制备低异麦芽糖研究,考察了各种α-葡萄糖转苷酶的转苷反应能力,探讨了麦芽糖生成酶及其配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反应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制的低聚麦芽浆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 进行了多酶协同制备低异麦芽糖研究,考察了各种α-葡萄糖转苷酶的转苷反应能力,探讨了麦芽糖生成酶及其配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反应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制的低聚麦芽浆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总含量达40%,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低聚异麦牙糖 多酶协同制备
下载PDF
多酶协同技术生产传统豆奶的新工艺
2
作者 陈巧云 龚永平 《江西食品工业》 2008年第4期23-25,共3页
采用湿热处理,添加碱性蛋白酶,去除抗营养因子。采用中性蛋白酶、-淀粉酶、Flavourzyme复合酶解工艺生产多肽型豆奶。
关键词 多酶协同技术 多肽型豆奶 操作要点 食品科技
下载PDF
酶法高纯度麦芽糖的生产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丽霞 扶雄 +2 位作者 黄强 罗发兴 高群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4-236,共3页
麦芽糖具有风味独特、稳定性好、不参与胰岛素代谢等优良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等领域,随着国内外对麦芽糖浆品质及纯度要求的提高,酶法作为高纯麦芽糖的主要生产方法被特别关注,本文就麦芽糖酶法生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指出... 麦芽糖具有风味独特、稳定性好、不参与胰岛素代谢等优良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等领域,随着国内外对麦芽糖浆品质及纯度要求的提高,酶法作为高纯麦芽糖的主要生产方法被特别关注,本文就麦芽糖酶法生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酶协同 固定化 高纯麦芽糖浆
下载PDF
改善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颖 石彦忠 +2 位作者 孟宪梅 张亮 姜加良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2期65-68,共4页
利用脱胚玉米米查为原料,摸索采用湿法加酶磨浆、多酶协同糖化发酵等技术手段,优化玉米浓醪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加酶粉碎液化与干法粉碎加酶液化相比,醪液黏度降低了12.6%,液化时间明显缩短。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多酶... 利用脱胚玉米米查为原料,摸索采用湿法加酶磨浆、多酶协同糖化发酵等技术手段,优化玉米浓醪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加酶粉碎液化与干法粉碎加酶液化相比,醪液黏度降低了12.6%,液化时间明显缩短。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多酶协同糖化过程中添加的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添加量和酵母接种量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优化,浓醪发酵酒精浓度达到14.2%vol。本研究为后续发酵条件的继续优化及中试放大实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醪发酵 湿法加粉碎 多酶协同糖化
下载PDF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邹耀洪 孙佳 《常熟高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淀粉为原料,采用三种麦芽糖生成酶和α-葡萄糖转苷酶进行了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研究。考察了麦芽糖生成酶和其组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配合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0,60℃下合用β-淀粉酶、普鲁兰酶和真菌α-淀粉酶(... 以淀粉为原料,采用三种麦芽糖生成酶和α-葡萄糖转苷酶进行了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研究。考察了麦芽糖生成酶和其组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配合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0,60℃下合用β-淀粉酶、普鲁兰酶和真菌α-淀粉酶(加入量均为0.1L/t淀粉)先部分糖化,再加α-葡萄糖转苷酶(加入量为1L/t淀粉)进行转苷反应,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低聚异麦芽糖,且总糖化转苷时间短(30h)。在此基础上优化出了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工艺流程,并试制了低聚异麦芽糖。产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异麦芽糖达18.7%、潘糖达12.3%、异麦芽三糖达8.0%,质量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淀粉 多酶协同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高纯麦芽糖生产工艺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骆杨庆 吴志明 +2 位作者 段蕊 张俊杰 李升福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3期143-145,共3页
高纯麦芽糖生产经历了传统生产法、酸酶生产法、双酶生产法、多酶协同法等几个阶段。该文分析了前3种高纯麦芽糖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以高纯麦芽糖中的麦芽糖含量为指标,结合当今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多酶协同法工艺流程及要点进行了探讨,... 高纯麦芽糖生产经历了传统生产法、酸酶生产法、双酶生产法、多酶协同法等几个阶段。该文分析了前3种高纯麦芽糖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以高纯麦芽糖中的麦芽糖含量为指标,结合当今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多酶协同法工艺流程及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纯麦芽糖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麦芽糖 工艺要点 多酶协同
下载PDF
高麦芽糖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星 林亲录 +1 位作者 阳仲秋 程小续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1,共4页
对麦芽糖的生理功能,生产麦芽糖的原料,生产麦芽糖所用的酶,液化DE值的确定,以及麦芽糖副产物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而为麦芽糖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麦芽糖浆 糖化 多酶协同糖化
原文传递
基于响应面法对香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佳星 杨红 +3 位作者 孙晓东 郝然 张伟东 吕国忠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7-846,共10页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我国食用菌年产量最大的单品,优化香菇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获得高质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可以为香菇育种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保障。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对稳渗剂浓度、酶解液类型、酶解时间、酶解温度4个...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我国食用菌年产量最大的单品,优化香菇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获得高质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可以为香菇育种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保障。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对稳渗剂浓度、酶解液类型、酶解时间、酶解温度4个因素的最优作用条件和相关性进行检验和筛选;依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液种类进行响应面法3因素3水平试验优化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的溶壁酶+蜗牛酶+纤维素酶混合酶制剂为酶解液、0.6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经Box-Behnken设计得出香菇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酶解时间3.25h,酶解液浓度1.7%,酶解温度30.49℃,获得原生质体产量为14.02×10^(6)CFU/mL,与理论产量(13.862×10^(6)CFU/mL)偏差小,可为后续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和多样性分析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单因素试验 多酶协同 BOX-BEHNKEN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