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重可实现性和实现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欧星洋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17,共6页
-
文摘
多重可实现性一直以来都是当代还原论与非还原论争论的一个焦点。文章通过梳理出多重可实现论证和反多重可实现论证的框架,加以对实现关系的不同理解的分析,得到了多重可实现性的基本条件。按照这个条件,反多重可实现论证相对而言论证负担更加沉重。从结论上说本文是一次对多重可实现论证的辩护,同时也为实现关系的分析保留了余地。
-
关键词
多重可实现性
实现关系
论证负担
-
Keywords
multiple realizability
realization relation
argument’s burden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金在权的功能还原模型:一种基于实现关系的心身还原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郁锋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1,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对话中的知觉意向性研究"(13CZX049)
-
文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心理因果性难题,心灵哲学家们围绕还原主义和反还原主义展开了激烈争辩。一方面,非还原物理主义哲学家利用各种方案挑战还原主义,另一方面,辩护心身还原主义的代表人物金在权,则试图在超越内格尔还原的基础上建构功能还原的模型。与内格尔和马热斯的还原定义相比,功能还原不仅能有效回应解释鸿沟问题和多重实现论证,也能克服桥接律则的局限,同时承诺与物理主义主张更为一致的实现关系。但是,由于心理感受性的困扰,功能还原仍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心理现象。
-
关键词
功能还原
内格尔还原
桥接律则
解释鸿沟
多重实现性
-
Keywords
functional reduction
Nagelian reduction
bridge laws
explanatory gap
multiple realizability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延展认知与功能主义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廖新媛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认知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2JJD720007)。
-
文摘
延展认知理论主张大脑之外的因素可以部分地构成人们的心理状态。为了论证这一点,它的支持者提出了“对等性原则”,即应该给予发挥了相同作用的外部过程和内部过程同等的认知地位。然而,延展认知的批评者则不断指出内外过程的差异,质疑“对等性原则”的有效性。面对这些挑战,部分支持者借用功能主义来说明“对等性原则”要求的是“功能对等性”,而不必在意内外因素之间的表面差异。但是这种方式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质疑。文章认为,延展认知与功能主义可以分开看待,延展认知在没有功能主义支持的情况下仍旧成立。
-
关键词
延展认知
功能主义
多重可实现性
对等性原则
-
Keywords
extended cognition
functionalism
multiple realizability
the parity principle
-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因果实现原则,殊型功能主义和殊型同一论
- 4
-
-
作者
王雨程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7,共7页
-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的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ZDB018)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3JZD004)
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基金(项目编号:11300-18823302)
-
文摘
因果实现原则是心身因果关系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钟磊借助因果关系的干预主义理论表明因果实现原则并不成立。根据因果关系的干预主义理论,向上因果关系不符合缺席条件,而向下因果关系不符合出现条件,所以因果实现原则是错误的,进而因果排他性论证失效。本文所提出的殊型功能主义可以坚持在干预主义理论、心理多重可实现性成立的前提下,反驳钟磊的论证。此外,殊型功能主义可以衍推殊型同一论,并为非还原物理主义进行辩护。
-
关键词
因果排他性论证
功能主义
心理因果性
多重可实现性
-
Keywords
Exclusion argument
Functionalism
Mental causation
Multiple realization
-
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物理主义实为德性伦理学之良友--与李义天教授商榷
- 5
-
-
作者
徐英瑾
-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0年第3期18-26,15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B020)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自然语言理解研究”(19JZD01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物理主义指的仅仅是这样一种思想: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事物在某种“归根结蒂”的意义上都是“物理物”。然而,物理主义仅仅蕴含了“随附性论题”是真的,却没有蕴含还原主义是真的。毋宁说,基于“随附性”概念的物理主义,在进一步引入“多重可现实性”的概念的情况下,是允许高层次的心理学词汇具有某种不可还原性的。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物理主义的引入会威胁到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德性伦理学的“自治性”。毋宁说,与物理主义彼此亲和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恰恰能够为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很多具体理论建树提供更为丰富的经验细节(尽管这些细节仅仅是一种说明,而非是对被说明项的取代),由此使得哲学与经验科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友好。
-
关键词
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
多重可实现性
德性伦理学
认知心理学
随附性
-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斯特雷文斯解释还原的困境
- 6
-
-
作者
初维峰
-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6,共7页
-
文摘
多重实现性和解释的自主性对传统解释还原思想构成挑战。斯特雷文斯认为,虽然他的因果解释理论带有一种解释还原的思想,但他的理论却能克服多重实现性和解释的自主性对解释还原思想构成的挑战。但是,根据本文研究,斯特雷文斯的解释还原思想也不成功。根据他的观点,科学解释模型一定是聚合性的;但是,不仅聚合性的定义并非清楚明白,而且在科学实践中,我们也没有发现这种聚合性。另外,在斯特雷文斯看来,不可还原的性质不能进入解释的关键环节表述有两个理由:第一,只有个体的物理对象才能够进入解释的关键环节表述;第二,这是被科学实践所证实的。但是,根据本文研究,并非只有个体的微观物理对象才能够进入科学解释之中,斯特雷文斯的观点也并非符合科学实践,解释的多元主义要优于解释的一元主义。
-
关键词
解释还原
多重实现性
解释的自主性
解释的关键环节表述
解释框架
-
Keywords
explanatory reduction
multiple realizability
explanatory autonomy
the kairetic account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the explanatory framework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