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协调、发展的多重建构:转型期我国社会和谐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平 李国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呈现多元共生与同构的趋势,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层次化,客观要求政府改善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和谐治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通过社会和谐治理的动力分析、理论阐述及伦理维度探讨,指出社会和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呈现多元共生与同构的趋势,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层次化,客观要求政府改善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和谐治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通过社会和谐治理的动力分析、理论阐述及伦理维度探讨,指出社会和谐治理的路径选择,为消除当今社会种种不和谐因素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多重建构 社会和谐治理
下载PDF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叙事空间的多重建构 被引量:7
2
作者 范玉明 杨晓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97-100,共4页
“从本质上说,电视艺术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1]电视将无序的画面和声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起来再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并以此建构特定的社会意义。在电视叙事过程中,时间可以自由地延伸和压缩,空间可以自由地转换和放大,“电... “从本质上说,电视艺术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1]电视将无序的画面和声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起来再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并以此建构特定的社会意义。在电视叙事过程中,时间可以自由地延伸和压缩,空间可以自由地转换和放大,“电视再现的是‘现实的延长’,它能像文学那样无限扩大叙事空间,自由运用时间,细腻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把故事情节叙述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空间 叙事艺术 排列组合 电视综艺节目 逻辑顺序 电视叙事 情节叙述 多重建构
下载PDF
叙事作品主题的多重建构
3
作者 赵明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7-71,共5页
主题是统摄文学作品全篇的主脉和红线,它是文学的内在要素,也是作品得以存在并教化或启示读者的因素之一。文章从叙述视角、叙述动机、叙述方式、作品流变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解构,探求叙事作品的主题意义,以求达到对叙事作品主题的多重... 主题是统摄文学作品全篇的主脉和红线,它是文学的内在要素,也是作品得以存在并教化或启示读者的因素之一。文章从叙述视角、叙述动机、叙述方式、作品流变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解构,探求叙事作品的主题意义,以求达到对叙事作品主题的多重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叙述动机 叙述方式 主题多重建构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建构 被引量:28
4
作者 徐艳玲 陈明琨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9,92,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成为中国的一个全球性主张,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张名片。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多重建构: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利益共同体;倡导新型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成为中国的一个全球性主张,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张名片。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多重建构: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利益共同体;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构筑全球生态文明体系,迈向生态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重建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多重建构及其逻辑 被引量:27
5
作者 常士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在民族国家建构上,中西方各有不同的发展逻辑。文章从比较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特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发展中国... 在民族国家建构上,中西方各有不同的发展逻辑。文章从比较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特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构贡献了中国方案。文章从传统与现代,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统筹全局与协同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特点和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重建构 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论电视剧文本身份的多重建构——以“涉案剧”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笑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148,共4页
发出者、接收者和解释者在一定语境下共同建构了"涉案剧"的文本身份,同时也赋予其丰富却矛盾的内涵。当身份元素在文本场域内相互冲突,文本身份的能指意义逐渐被挤压直至干瘪,其作为类型文本的生存空间也变得狭窄。"涉案... 发出者、接收者和解释者在一定语境下共同建构了"涉案剧"的文本身份,同时也赋予其丰富却矛盾的内涵。当身份元素在文本场域内相互冲突,文本身份的能指意义逐渐被挤压直至干瘪,其作为类型文本的生存空间也变得狭窄。"涉案剧"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短暂的兴盛之后陷入低潮的现实与该原因直接相关。这一过程也包含了中国电视生产中的一些共同问题,本文试图以文本身份的视角,为此提供学理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文本身份 多重建构 涉案剧
原文传递
“自我”与“差异化”在近代广告叙事中的多重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乔丽荣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8-124,共7页
中国近代广告叙事对"差异化"的建构不仅仅是为了推销产品,塑造品牌形象,更为深层的是表征这种"差异化"的那些意义生产过程。它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复杂的"自我"建构意向。有多种要素介入并影响了此过程:产... 中国近代广告叙事对"差异化"的建构不仅仅是为了推销产品,塑造品牌形象,更为深层的是表征这种"差异化"的那些意义生产过程。它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复杂的"自我"建构意向。有多种要素介入并影响了此过程:产品、文字、声音、影像、识别标记、行动者,以及建构它们或者由它们衍生的各种符号、象征和意识形态。因为意义总是处于不断生成和再造之中,而表征也是多脉络地往返于不同符号的"所指链"和"能指链"之间。"自我"被表征的同时,也在起着主动的表征作用。这种相互建构的过程既是在具体的"文本"和叙事中显现的,同时也关联到场境外更大的社会历史过程。正是不同力量之间协商和共谋,意义之间邂逅和抵达、区隔和平衡促成了"自我"的多重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差异化 广告叙事 多重建构
原文传递
议城市公众领地场所意义的多重建构
8
作者 王东玮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09年第6期188-191,共4页
城市公众领地是城市文明与城市文化的代言,是集公共性,多元性与开放性于一体的公共区域,在城市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城市公众领地的相关介绍,来提出对其场所意义建构的可能性探讨。
关键词 公众领地 当代转向 场所意义 多重建构
原文传递
风格、话语、价值:兼论本土歌剧创作的多重建构——歌剧《刑场上的婚礼》解读
9
作者 滕海峰 《岭南音乐》 2023年第2期27-29,共3页
2月28日,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现代之都,上演了一场颇具艺术价值的歌剧《刑场上的婚礼》。这部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大剧院联袂出品的歌剧,正如这座城市的气质那样,守正而创新,凝聚力量,信仰纯正。这座剧院上演过太多传... 2月28日,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现代之都,上演了一场颇具艺术价值的歌剧《刑场上的婚礼》。这部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大剧院联袂出品的歌剧,正如这座城市的气质那样,守正而创新,凝聚力量,信仰纯正。这座剧院上演过太多传奇的剧目,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大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创作 华南理工大学 凝聚力量 多重建构 剧院 本土
原文传递
语文课堂:构筑多重互动的教学情境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玉叶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3年第9期42-43,共2页
以“形真”“情切”“意远”“理丰”为内涵的情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积聚着教学效果的“正能量”。“形真”的情境衍生了美丽,”隋切”的情境诠释了魅力,“意远”的情境滋养了灵魂,“理丰”的情境感动了生命。
关键词 情境教学 语文课堂 多重建构
下载PDF
原乡的迷思与身份的建构——以钟怡雯散文的地域书写为视角
11
作者 何海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4-28,共5页
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作家钟怡雯因其“混血”的特质故而拥有独特的三重地域经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多重的地域经验所带来的必然是身份的暧昧模糊,中华文化与马来意识在她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拉扯,马来西亚、中国台... 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作家钟怡雯因其“混血”的特质故而拥有独特的三重地域经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多重的地域经验所带来的必然是身份的暧昧模糊,中华文化与马来意识在她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拉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都是钟怡雯生命中具有不同意义的“原乡”。钟怡雯怀着原乡情怀穿行于其间,探寻超越原乡迷思而重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钟怡雯散文的地域书写也为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创作提供一种有益借鉴: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地域经验的叙事来摆脱原乡的迷思,进而重建自我身份,重写自身未来的发展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怡雯 散文 地域书写 多重身份建构 原乡迷思
下载PDF
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多重角色建构的现实意义、呈现样态与价值旨归——以央视为例
12
作者 李鹏 徐如玉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文化类节目主持人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日益开放多元的媒介环境中,既要传播时代新风范,又要匹配主持新样态,还要做到主持风格多维化。主持人从功能型、体验型和价值型等不同维度建构起多重角色;通过品行内外兼修、多维感官代入、情感... 文化类节目主持人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日益开放多元的媒介环境中,既要传播时代新风范,又要匹配主持新样态,还要做到主持风格多维化。主持人从功能型、体验型和价值型等不同维度建构起多重角色;通过品行内外兼修、多维感官代入、情感价值共鸣三方面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文化类节目对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 文化类节目 主持人 多重角色建构
原文传递
统编教科书背景下读写融合策略举隅——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教学为例
13
作者 周华 《小学语文》 2021年第11期45-48,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编排上高度体现了读写融合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准把握读写融合的教学目标,深度解读教材,挖掘读写融合的教学内容,通过搭建不同支架的策略实现由读到写,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真正...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编排上高度体现了读写融合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准把握读写融合的教学目标,深度解读教材,挖掘读写融合的教学内容,通过搭建不同支架的策略实现由读到写,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真正实现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写融合 多重建构
下载PDF
基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的高效复习策略
14
作者 邓贤彬 《教学考试》 2024年第34期28-33,共6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因其“三易”特点高考年年考,却因“四难”让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有效应用其规律。教师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多重建构规律、提炼归纳原则、着重研究典型等手段往往可以全面突破教学难点,近而让学生充分掌握、... 匀变速直线运动因其“三易”特点高考年年考,却因“四难”让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有效应用其规律。教师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析、多重建构规律、提炼归纳原则、着重研究典型等手段往往可以全面突破教学难点,近而让学生充分掌握、高效应用匀变速直线规律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教学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 有效应用 高效复习策略 高效应用 归纳原则 教师教学 多重建构
原文传递
田汉抗战戏曲创作的剧作学思考
15
作者 钟鸣 《戏曲研究》 2020年第2期263-281,共19页
一中国戏剧格局在20世纪经历了重大改变。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一是话剧形式的引进与民族化探索;二是具有现代品格的戏曲在内容与形式上多重建构。抗战爆发前,话剧与戏曲基本上都"谨守"各自的领域发展。虽然,在话剧最初引入国内... 一中国戏剧格局在20世纪经历了重大改变。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一是话剧形式的引进与民族化探索;二是具有现代品格的戏曲在内容与形式上多重建构。抗战爆发前,话剧与戏曲基本上都"谨守"各自的领域发展。虽然,在话剧最初引入国内时,有些知识分子曾将两者做过较为粗浅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品格 内容与形式 田汉 抗战戏曲 话剧 多重建构 20世纪 剧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