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天人合一”的英译看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外译的多重视域融合 被引量:6
1
作者 柴改英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6,共4页
本文以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进入世界哲学话语体系的有效途径。以"天人合一"的英译为例,本文探索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外译中的多重视域融合:通过"历史视域"和"当前视域"的融合,... 本文以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进入世界哲学话语体系的有效途径。以"天人合一"的英译为例,本文探索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外译中的多重视域融合:通过"历史视域"和"当前视域"的融合,准确地对术语进行现代阐释,在思维上完成从古到今的再表达;通过"新的当前视域"和哲学体系的"接受视域"的融合,关注哲学术语的语言形态特征,完成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在目标语中的准确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翻译 阐释学 多重视域融合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认知的多重历史视域融合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尚兴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以多重历史视域融合理论作为支点,从作者、元典文本、阐释者、阐释文本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认知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在特定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群族认同等过程中提出的相对"规定"意义。这种规定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而言... 以多重历史视域融合理论作为支点,从作者、元典文本、阐释者、阐释文本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认知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在特定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群族认同等过程中提出的相对"规定"意义。这种规定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对于历史上的阐释者和译者均已不是"主观知识",而是"客观知识"。译者只能是既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时期,体会原作者和阐释者的本意,对作者、阐释者和文本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确定在该阶段和该背景中相对稳定的含义,译出符合特定时期、特定流派的特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典籍 阐释 多重历史视域融合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的历史与文化认知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尚兴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本文从文化和功能诸对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性质、特征和英译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这些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合式公式方面常项的一部分,是有文化建构能量的力场词语,具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建构意义。英译时,应该把历史视... 本文从文化和功能诸对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性质、特征和英译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这些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合式公式方面常项的一部分,是有文化建构能量的力场词语,具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建构意义。英译时,应该把历史视域、文化视域和功能视域相融合,给出既能传达文化意义也能传达指称意义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术语 强力词 历史认知 多重视域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