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PCR-SSCP法检测妇科肿瘤患者hMSH2基因突变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立治 何云 +3 位作者 庄志雄 何春华 刘汝青 彭小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建立经济快捷地筛查基因突变的技术 ,研究妇科肿瘤患者hMSH2基因突变情况 ,寻找与妇科肿瘤发生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通过PCR优化策略 ,建立多重PCR SSCP法 ;收集 42名妇科肿瘤病人的基础资料及血液标本 ,抽提血液DNA ,用多重... 目的 :建立经济快捷地筛查基因突变的技术 ,研究妇科肿瘤患者hMSH2基因突变情况 ,寻找与妇科肿瘤发生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通过PCR优化策略 ,建立多重PCR SSCP法 ;收集 42名妇科肿瘤病人的基础资料及血液标本 ,抽提血液DNA ,用多重PCR法扩增hMSH2基因第六、第七外显子 ,并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 :检测出 2位妇科肿瘤病人在hMSH2基因第七外显子有杂合性突变 ,且为Leu→Phe的错义突变。未发现hMSH2基因第六外显子上存在突变。结论 :多重PCR SSCP是筛查基因突变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hMSH2基因第七外显子上的突变可能是与妇科肿瘤发生相关的一种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sscp 检测 妇科患者 HMSH2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多重PCR-SSCP检测人瘢痕疙瘩Fas基因突变
2
作者 靳睿 高建华 +1 位作者 鲁峰 罗勇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 建立多重PCR -SSCP反应体系 ,以筛选瘢痕疙瘩Fas基因突变。方法 按照多重PCR引物设计原则设计相应引物 ,经分析、实验得到理想的多重PCR扩增条件 ,以此条件扩增目的基因 ;将所得PCR反应产物在单基因对照下进行银染多重SSCP分析 ... 目的 建立多重PCR -SSCP反应体系 ,以筛选瘢痕疙瘩Fas基因突变。方法 按照多重PCR引物设计原则设计相应引物 ,经分析、实验得到理想的多重PCR扩增条件 ,以此条件扩增目的基因 ;将所得PCR反应产物在单基因对照下进行银染多重SSCP分析 ,进而筛选基因突变。结果 外显子 6 ,8,9的单一PCR反应产物及多重PCR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各条带清晰 ,无非特异性扩增 ,且产量较高 ,产物的长度与理论值相符 ;经银染多重SSCP分析 ,正常皮肤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均未检出突变 ,在 2 3例瘢痕疙瘩标本中 ,18例出现异常电泳带。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用以分析瘢痕疙瘩Fas基因突变的多重PCR -SSCP方法 ,分析结果提示 :瘢痕疙瘩组织中Fas基因的突变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多重PCR -SSCP是检测基因点突变的一种快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sscp 瘢痕疙瘩 FAS基因 基因突变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石长波 梁昌谋 +2 位作者 王鹏宇 姜承泽 赵钜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阐述了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食品过敏原检测、食品掺假、食源性致病菌和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
关键词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过敏原 食源性病原菌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下多重耐药菌风险评估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兢 姚艳玲 +1 位作者 李文玉 田萍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40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分为非MDRO... 目的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40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分为非MDRO组(n=324)和MDRO组(n=81),比较并分析各指标与MDRO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构建大数据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各指标重要性,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MDRO组合并糖尿病、原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比例,机械通气、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非MDRO组,而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MDRO组(均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原发肺部感染等因素与MDRO风险的相关性较高,且合并糖尿病与原发肺部感染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等指标间相关性较高;大数据模型示抗生素使用时间、吞咽功能障碍等因素重要性较高,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重要性较低;大数据模型预测MDRO发生风险的AUC显著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Z=2.415,P=0.016),两种预测模型的训练集预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测试集大数据模型预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χ^(2)=9.062,5.385,4.267;均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原发肺部感染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与MDRO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基于MDRO危险因素指标的大数据模型对MDRO发生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机器学习 筛查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五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李小杰 张梦丹 +6 位作者 刘畅 苗圃 白静科 邱睿 陈玉国 刘剑君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烟草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和鸢尾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ridis)等5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利用RAPD...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烟草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和鸢尾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ridis)等5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利用RAPD分子标记等方法筛选和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优化多重PCR扩增体系中各引物添加量、退火温度、循环数等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对其检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本研究筛选并设计出F.oxysporum、P.nicotianae、R.solani、T.basicola和A.iridis的特异性引物对LD141 F/R、YM1002 F/R、LK111 F/R、GHFT F/R、AiT7 F/R,PCR反应体系中最佳引物组合浓度分别为1.0、1.0、0.2、0.5、0.5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4℃,最佳循环数为28,可同时扩增出大小分别为370、240、536、783、138 bp的特异性片段,能同时检出5种病原菌DNA的最低限值为0.5 ng/μL,可实现对烟草育苗基质和烟株中5种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对烟草苗期根茎病害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茎病害 多重PCR 灵敏性 病害检测
下载PDF
4种植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食用淀粉中的应用
6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董雨馨 刘虹宇 李贺楠 赵文涛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开展方法学验证,并对不同掺入比例模拟样品和实际淀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与15种非目标源性均无交叉反应;对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10^(-3) ng/μL,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扩增效率;对淀粉样品的检出限可达0.1%,对5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用于食用淀粉种类掺假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用淀粉 木薯 红薯 马铃薯 玉米
下载PDF
抗-E、抗-c、抗-M、抗-S多重抗体分析
7
作者 高娃 李冰 +1 位作者 班凤禹 王秋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1-515,533,共6页
目的对1例存在多重抗体的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合并休克老年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方法微柱凝胶法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酶法,抗体吸收法协助判断患者的抗体特异性;盐水试管法检测患者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MNS血型... 目的对1例存在多重抗体的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合并休克老年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方法微柱凝胶法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酶法,抗体吸收法协助判断患者的抗体特异性;盐水试管法检测患者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MNS血型。结果患者血型:O、CCDee、NNss,患者体内检测出抗-E、抗-c、抗-M、抗-S联合抗体。结论反复输血可能引起患者存在1种或者多种意外抗体,体内多种或高频率抗体的患者,可能引起鉴定困难和用血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抗体 抗体鉴定
下载PDF
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径向非稳态水侵模型
8
作者 鲜波 朱松柏 +2 位作者 周杰 范秋海 聂延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为进一步认识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的水侵规律,将水体分别考虑为无限大水体和封闭水体,建立了其关于双重介质储层和三重介质储层的径向非稳态水侵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化等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拉普拉斯空间下的累计水侵量解,再通... 为进一步认识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的水侵规律,将水体分别考虑为无限大水体和封闭水体,建立了其关于双重介质储层和三重介质储层的径向非稳态水侵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化等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拉普拉斯空间下的累计水侵量解,再通过数值反演即可获得实空间下的累计水侵量解。绘制了无限大水体多重介质储层和封闭水体多重介质储层的水侵曲线,对两种水体的水侵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及对多重介质储层水侵曲线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选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缝洞型油藏的现场数据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无限大水体水侵曲线不断上升,封闭水体水侵曲线后期保持平稳且有“水侵台阶”出现;水体半径和储容比主要影响水侵曲线的位置高低;窜流系数主要影响“水侵台阶”出现的时间早晚;该水侵模型能准确地求取累计水侵量大小。建立的水侵模型以及绘制的水侵曲线可为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水侵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多重介质储层 非稳态水侵模型 水侵曲线 水侵台阶
下载PDF
2016-2022年北京市人源空肠弯曲菌多重耐药及流行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新 黄瑛 +5 位作者 田祎 霍达 吕冰 曲梅 贾蕾 张代涛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对2016-2022年北京地区人源空肠弯曲菌流行特征和多重耐药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6-2022年肠道门诊的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滤膜驱动法分离培养空肠弯曲菌并采用琼脂稀释法(MIC)进行耐药实验。结果 2016-2022年共检出人源空肠... 目的 对2016-2022年北京地区人源空肠弯曲菌流行特征和多重耐药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6-2022年肠道门诊的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滤膜驱动法分离培养空肠弯曲菌并采用琼脂稀释法(MIC)进行耐药实验。结果 2016-2022年共检出人源空肠弯曲菌614株,检出月份以4-10月为主,占87.46%(537/614),发病年龄集中在20~<40岁,占51.63%(317/614),男、女性别比为1.52∶1。耐药结果显示,614株菌以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78.99%(485/614),红霉素耐药率最低,为4.89%(30/614)。614株菌有116种耐药谱型,耐三重及以上耐药菌株占65.64%(403/614),耐药谱以耐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谱型最多,占23.62%(145/614)。结论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腹泻逐年增多,多重耐药严重且谱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流行特征 多重耐药
下载PDF
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乳品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珊 高辉明 +3 位作者 王雁伟 周思思 庞艳荣 艾鹏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和诱发疾病的有害微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对策之一是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安全检测。本研究采用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ultiplex... 食源性致病菌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和诱发疾病的有害微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对策之一是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安全检测。本研究采用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快速检测乳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表明,选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rfA基因、蜡样芽胞杆菌gyrB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stx2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4对引物,在优化的PCR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58℃下,PCR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分别扩增出274、221、482、108 bp条带,无非特异性扩增,4种病原菌检出限达到10~100 CFU/mL;对17份人工染菌牛奶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结果与国标培养法完全一致。该研究结果为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乳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胞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也为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雷电间接效应多重脉冲组电流产生装置的设计
11
作者 刘宏伟 栾崇彪 +3 位作者 袁建强 肖金水 黄宇鹏 王凌云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雷电间接效应多重脉冲组电流模拟需求,完成了雷电间接效应多重脉冲组模拟源的设计,采用20个Crowbar电路支路,通过分时放电的方式实现1个脉冲串内多脉冲输出需求,每个支路可以实现最小间隔30 ms的重复频率放电,从而实现3个脉冲串的... 针对雷电间接效应多重脉冲组电流模拟需求,完成了雷电间接效应多重脉冲组模拟源的设计,采用20个Crowbar电路支路,通过分时放电的方式实现1个脉冲串内多脉冲输出需求,每个支路可以实现最小间隔30 ms的重复频率放电,从而实现3个脉冲串的输出需求。对放电支路的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分析了电容、波尾电路电感、波尾电路电阻参数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采用并联大电容实现放电电容重复频率快速充电的可行性,完成了装置的初步结构设计并结合装置结构简要分析了电路模拟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该装置建成后,可为电子、电气设备等开展测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间接效应 多重脉冲组(H波) 雷电模拟源 冲击电流发生器
下载PDF
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
12
作者 周迪 王永奇 +3 位作者 许新德 白亚龙 姚可欣 商景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姜黄素较差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其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为此对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油相蠕动泵频率、真空乳化机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化姜黄素产品... 姜黄素较差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其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为此对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油相蠕动泵频率、真空乳化机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化姜黄素产品的影响,确定了姜黄素最佳溶解工艺条件和一次包埋工艺条件;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分析,针对产品感观质量和稳定性等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多重包埋技术微囊化姜黄素10%冷水溶性(Cold Water Solubility,CWS)产品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丙酮作溶剂,溶解温度55℃、时间少于45 min,蠕动泵频率20 Hz,真空乳化机转速控制在15000 r/min;产品配方为12%姜黄素、25%聚乙二醇6000、3.5%吐温-60、35%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4.5%dl-α生育酚、20%玉米淀粉。此项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壁材 纳米分散 微胶囊 多重包埋
下载PDF
多重扰动清种式大蒜单粒取种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侯加林 方立志 +3 位作者 张海阔 周凯 李天华 李玉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5,163,共12页
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取种过程中常出现的漏种、重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重扰动清种式大蒜单粒取种排种器。取种勺在充种阶段获取多粒蒜种,经多重扰动清种,最终取种勺内仅余1粒蒜种。本文以金乡蒜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确... 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取种过程中常出现的漏种、重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重扰动清种式大蒜单粒取种排种器。取种勺在充种阶段获取多粒蒜种,经多重扰动清种,最终取种勺内仅余1粒蒜种。本文以金乡蒜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排种器的各项参数和多重扰动装置的最佳安装位置。通过DEM-MBD耦合仿真试验,分析了倾斜角、取种勺线速度对充种成功率的影响,以及凹槽形状对单粒取种率的影响。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第2弧形突出部分坡度、倾斜角、取种勺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单粒取种率和漏种率作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各因素对单粒取种率与漏种率的影响,对试验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多重扰动装置最佳结构参数。设计试验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倾斜角、取种勺线速度分别为15°、0.07 m/s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多重扰动装置与取种勺凹槽顶端距离适配不同级别蒜种,当Ⅰ级、Ⅱ级、Ⅲ级蒜种距离分别为0、6.1、12.1 mm时,单粒取种成功率分别为92.2%、97.2%、95.6%,具有良好的取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播种机 多重扰动 单粒取种 排种器 DEM-MBD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苏军 王亚峰 +5 位作者 王琪 成怡冰 崔利丹 杜语慧 李倩影 海莉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2022年6月诊治的26例危重症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根据患者的疗效分为临床有效组(n=14... 目的:评估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2022年6月诊治的26例危重症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根据患者的疗效分为临床有效组(n=14)和临床无效组(n=12)。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合并疾病、病原菌、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情况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对其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临床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合并疾病、病原菌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有效组的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较无效组更长(P=0.000),临床无效组有更多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P=0.034)。Logistic回归分析果结提示治疗时间(OR:2.606,95%CI:1.346~5.046,P=0.004)是影响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结论: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是影响多黏菌素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儿童 危重症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感染
下载PDF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
15
作者 汤荣睿 陈瑶 +3 位作者 李娟 李蓉 王芳 裴光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针对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建立一种基于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快速细菌鉴定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23种常见病原菌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收集150例临床微生物检测标本,分别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以下简... 目的针对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建立一种基于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快速细菌鉴定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23种常见病原菌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收集150例临床微生物检测标本,分别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以下简称多重PCR法)、培养法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重PCR法的检测效能。结果150例标本中多重PCR法检出15种病原菌、培养法检出14种病原菌。多重PCR法检测阳性率为73.3%,培养法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PCR法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16.0%,培养法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PCR法对混合菌标本的检出率为15.3%,培养法未检出混合菌标本。多重PCR法与培养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79.3%。多重PCR法检测时间为3~6 h,培养法为2~4 d。结论与培养法比较,多重PCR法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肺炎链球菌及混合菌标本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满足临床标本病原微生物快速初筛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 培养法 肺炎链球菌
下载PDF
矿区沉陷DEM多重滤波方法研究
16
作者 姚顽强 蒙延斌 +1 位作者 郑俊良 薛志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5,共9页
针对传统地表移动监测方法周期较长、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无人机LiDAR和点云滤波获取地面点云,并构建沉陷DEM,实现地表沉陷监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由于现有点云滤波和插值算法构建的沉陷DEM模型仍会包含噪声,限制了该技术在矿... 针对传统地表移动监测方法周期较长、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无人机LiDAR和点云滤波获取地面点云,并构建沉陷DEM,实现地表沉陷监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由于现有点云滤波和插值算法构建的沉陷DEM模型仍会包含噪声,限制了该技术在矿区的普及,因此,进一步研究了沉陷DEM噪声的去除方法,对比分析了多重滤波与经典滤波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几种去噪方法中,中值滤波组合维纳滤波的去噪效果最好,保留了下沉盆地的细节特征,能够满足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 地表沉陷 点云滤波 沉陷DEM 多重滤波
下载PDF
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情况分析与防控对策
17
作者 张秀娟 石丽丽 +3 位作者 李潇 马艳丽 杨玉翠 吴玮 《甘肃医药》 2024年第7期607-610,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围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检出的MDRO感染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感实时监控系统提取的数据,结... 目的:分析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围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检出的MDRO感染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感实时监控系统提取的数据,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DRO的流行特点和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结果:本研究MDRO 458例患者中,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最多,255例;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2例,其构成比分别为55.67%和33.19%。在科室分布中,ICU和骨髓炎科MDRO检出最多。从标本来源分析,MDRO在痰液中检出占首位。结论:CR-AB、MRSA为该院的主要致病菌,MDRO感染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以及医院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均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该中医院引起高度重视,强调做好MDRO的病房管理防控工作,以最大程度支持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感染监测 病房管理防控
下载PDF
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8
作者 顾美虹 陈秀萍 +2 位作者 陈朔晖 孙伟 童家维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为增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未使用五级电子病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使用五级电子病历期间... 目的评价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为增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未使用五级电子病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使用五级电子病历期间,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率、床边仪器设备及操作台面物体表面清洁度,评价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效果。结果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后,医院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更加合理;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总的落实率由85.10%提高至97.04%;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由54.13%提高至62.61%。结论应用五级电子病历系统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时获取多重耐药菌感染信息,快速落实院感防控措施,从而达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级电子病历系统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防控
下载PDF
主动抑或回避?多重支持资源对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红丽 徐光毅 李振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2,共16页
基于压力转换理论,文章考察多重支持资源(组织支持、老乡支持、家庭支持)对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认同的调节机制,以及污名应对策略对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通过对530份医院护工问卷分析发现,多重支持资源对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 基于压力转换理论,文章考察多重支持资源(组织支持、老乡支持、家庭支持)对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认同的调节机制,以及污名应对策略对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通过对530份医院护工问卷分析发现,多重支持资源对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认同的关系都具有调节作用,即当护工组织支持、老乡支持、家庭支持较高时,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认同的正向关系更弱。污名应对策略中介了组织支持对非体面工作感知与矛盾职业认同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理论上深化对非体面工作从业者矛盾职业认同干预策略的认识,实践上也能为管理者完善底层工作群体管理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面工作感知 矛盾职业认同 多重支持资源 污名应对策略
下载PDF
规范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的循证护理实践
20
作者 荆瑶 刘丹 +1 位作者 蒋卓娟 彭飞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3期2316-2322,共7页
目的: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接触隔离管理水平及最佳证据执行能力,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管理审查指标并用于临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证据应... 目的: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接触隔离管理水平及最佳证据执行能力,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管理审查指标并用于临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执行情况。结果:本研究形成21条质量审查指标,应用最佳证据后,ICU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理论知识评分由(73.49±6.50)分提高到(92.88±6.27)分;接触隔离措施依从性大幅提升,13条审查指标执行率提升至8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从3.2%降低至1.9%。结论: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推进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接触隔离管控措施落实,提升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及实践水平,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接触隔离 循证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