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釜串联丙烯连续聚合牌号过渡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义 任聪静 +1 位作者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31,共6页
以Spheripol工艺(环管-环管-流化床)为例,在获得聚丙烯性能指标(熔融指数与乙烯的摩尔分数)累积值与瞬时值的微分关系和动态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以切换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多釜串联的聚丙烯产品牌号切换优化模型.通过同时优化各反应器中... 以Spheripol工艺(环管-环管-流化床)为例,在获得聚丙烯性能指标(熔融指数与乙烯的摩尔分数)累积值与瞬时值的微分关系和动态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以切换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多釜串联的聚丙烯产品牌号切换优化模型.通过同时优化各反应器中氢气的质量浓度、乙烯的摩尔分数和聚单体温度等操作变量,使得产品牌号的切换时间最短.研究表明,通过对环管反应器中氢气的质量浓度和流化床中乙烯的摩尔分数的过调能分别有效地调控产品的熔融指数和乙烯的摩尔分数;维持各反应器中的聚合温度平缓地变化,能有效抑制聚合过程的剧烈变化,保证切换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号切换 目标函数 聚丙烯 多釜串联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流态化行为及卧式流化床多釜串联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美芳 胡彦杰 +1 位作者 赵映红 李春忠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5,共5页
采用大型立式流化床,考察了气相法制备的纳米SiO2颗粒的流态化行为,研究了不同进料量下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得到了纳米SiO2体系的膨胀和塌落曲线.利用多釜串联模型,研究了卧式流化床内挡板数目、物料流量等因素对纳米SiO2的停留时间... 采用大型立式流化床,考察了气相法制备的纳米SiO2颗粒的流态化行为,研究了不同进料量下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得到了纳米SiO2体系的膨胀和塌落曲线.利用多釜串联模型,研究了卧式流化床内挡板数目、物料流量等因素对纳米SiO2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和分布方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间距设置2块挡板时,物料流动已明显偏向平推流,多釜串联模型参数N接近4.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型卧式流化床结构参数,脱酸后产品SiO2颗粒的pH值可达4.0以上,能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卧式流化床 多釜串联模型 停留时间分布 返混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吸收过程多釜串联传质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卫东 游伟 +2 位作者 郭翰飞 高坚 任钟旗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9-452,共4页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描述中空纤维壳程非理想流动的全混釜多级(多釜)串联传质模型,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壳程非理想流动对其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总传质系数进行了估算.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多釜串联传质模型...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描述中空纤维壳程非理想流动的全混釜多级(多釜)串联传质模型,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壳程非理想流动对其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总传质系数进行了估算.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多釜串联传质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传质性能,有助于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吸收 多釜串联 壳程非理想流动
下载PDF
内环流反应器多釜串联模型参数与表观气液速度的关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稳宏 张谋真 王继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28,共3页
用回归方法以文献数据为依据,得到内环流反应器多釜串联模型参数与表观气液速度间的关联式:N=1.484+595.9uL+3.600uG。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多釜串联 模型参数 气液速度 反应器
下载PDF
多釜串联性能研究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瑞生 王瑞达 +2 位作者 刘启业 高官俊 段毅文 《大学化学》 CAS 2014年第1期63-68,共6页
多釜串联实验有利于理解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停留时间分布与多釜串联模型的关系、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该改进设计加入了一个并行的大釜对照反应器,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系统的流... 多釜串联实验有利于理解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停留时间分布与多釜串联模型的关系、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该改进设计加入了一个并行的大釜对照反应器,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系统的流动特性,理解多釜串联模拟理想反应器的实际意义。相比单理想反应器,多釜串联模拟是在较高浓度下进行的,减少了混合作用所产生的稀释效应,使过程的推动力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釜串联 返混 停留时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Excel的多釜串联反应器体积计算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谦 冯权莉 陈露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Jones图解法原理,利用功能强大的Excel电子表格,提出了计算多釜串联反应器体积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Excel数据拟合功能和规划求解工具,简单易用,避免了手工绘图计算和编程的麻烦,可用于教学和工程计算.
关键词 EXCEL 多釜串联反应器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进料方式对平行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萍 段毅文 《大学化学》 CAS 2002年第4期54-56,62,共4页
流体的流动和混合是形成返混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工业操作中由于反应器结构和操作方法的差异 ,造成工业反应器中物料返混程度不同。讨论了在多釜串联反应器中 。
关键词 液相反应 选择性 反应收率 多釜串联反应器 进料方式 平行反应
下载PDF
多釜串联模型参数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秦振平 李福星 +1 位作者 樊世科 杨占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0-51,55,共3页
介绍化学反应工程中连续流动体系多釜串联模型参数计算软件的结构、功能及用途。该软件可用于化学反应工程中单釜、双釜和三釜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数学期望、方差和模型参数的计算及绘图。软件用 TC2 .0中文环境编写 ,操作简单 ,功能齐... 介绍化学反应工程中连续流动体系多釜串联模型参数计算软件的结构、功能及用途。该软件可用于化学反应工程中单釜、双釜和三釜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数学期望、方差和模型参数的计算及绘图。软件用 TC2 .0中文环境编写 ,操作简单 ,功能齐全 ,用户界面友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多釜串联 模型参数 计算 绘图 软件
下载PDF
多釜串联等温反应系统的动态控制与过程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颜清 彭小平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28期165-167,共3页
将相关的数学模型转化为便于在Excel中计算和VBA编程的递推公式,在常用软件Excel中获得了多釜串联等温反应系统及动态控制的动态仿真结果。基于VBA的多釜串联等温反应系统及动态控制易于创建,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仿真精度,为完成反应系... 将相关的数学模型转化为便于在Excel中计算和VBA编程的递推公式,在常用软件Excel中获得了多釜串联等温反应系统及动态控制的动态仿真结果。基于VBA的多釜串联等温反应系统及动态控制易于创建,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仿真精度,为完成反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优化途径,为实际操作得到精确的PID控制参数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釜串联 反应系统 动态控制 过程仿真
下载PDF
利用脉冲输入法推导多釜串联反应器流动模型的一种简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阎一新 刘金梁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采用脉冲输入法对多釜串联反应器从第 2釜至第n釜之间某一釜级进行物料衡算的方法 ,求取其方程通解 ,导出多釜串联反应器流动模型表达式。此法有别于其它教学参考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简捷、省时。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学 多釜串联反应器流动模型 脉冲输入法 理想搅拌 推导方法 教学
下载PDF
多釜串联实验装置的比较与优化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光辉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5期275-276,293,共3页
多釜串联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多釜串联实验的特点,结合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测定原理比较了多釜串联实验装置。探讨了微机控制优化多釜串联实验装置的优化教学,对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的教学... 多釜串联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多釜串联实验的特点,结合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测定原理比较了多釜串联实验装置。探讨了微机控制优化多釜串联实验装置的优化教学,对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釜串联 停留时间分布 优化教学
下载PDF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平行─连串反应的优化
12
作者 张近 姜丽 +1 位作者 周鸿顺 高卫星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讨论了多釜串联反应器中平行-连串反应的优化问题,得到了一定条件下最适宜釜数和最佳停留时间的计算式.
关键词 多釜串联 反应器 平行-连串反应 最佳化 计算
下载PDF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串联-平行反应的优化
13
作者 秦正龙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50-51,共2页
对多釜串联反应器中串联-平行反应中间目的产物的最大浓度进行讨论,并给出两种不同条件下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多釜串联反应器 串联-平行反应
下载PDF
多釜串联反应器的性能检测
14
作者 张晓艳 《内蒙古教育(C)》 2013年第5期70-71,共2页
采用脉冲示踪应答技术对多釜串联的微型工业反应器的单釜、二釜和三釜串联模型进行了RTD停留时间分布测定,借助计算机对各模型进行数字特征计算,并在图中标绘出各模型的θ和E(θ)关系曲线。由最小二乘法对一釜实验数据回归的结果表明,... 采用脉冲示踪应答技术对多釜串联的微型工业反应器的单釜、二釜和三釜串联模型进行了RTD停留时间分布测定,借助计算机对各模型进行数字特征计算,并在图中标绘出各模型的θ和E(θ)关系曲线。由最小二乘法对一釜实验数据回归的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液相混合均能满足全混流假设。它具有较好传质特性,为以化工开发为目标的连续流动体系的宏观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式反应器 多釜串联 停留时间分布 平均停留时间 方差
下载PDF
光引发生产氯化石蜡多釜串联反应器工艺的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能镇 张庆华 +4 位作者 相咸高 徐义明 陈英才 周俊超 詹晓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根据氯化石蜡-52的反应特点和对反应产品质量的要求,建立了适宜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52工业反应器的多釜串联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多釜串联数学模型和氯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氯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 根据氯化石蜡-52的反应特点和对反应产品质量的要求,建立了适宜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52工业反应器的多釜串联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多釜串联数学模型和氯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氯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与反应器数量及组合方式、氯气流量和反应器体积的分布方式等有关;单一全混釜所需的反应器体积最大,6釜串联、氯气流量和反应器体积均布的次之,6釜串联、氯气流量均布或反应器体积相同的模式最小。模拟计算结果对实际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52反应器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釜串联 氯化反应器 氯化石蜡 模拟计算
下载PDF
多釜串联模型停留时间分布方差的推导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瑞江 张业旺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30-135,共6页
简要分析了理想反应器的特点,并指出现实反应器与理想反应器的区别,介绍了多釜串联模型描述实际反应器的思想.针对多釜串联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函数进行逐步的推导,以阶跃法对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数学归纳法和分部积分法等方法推导... 简要分析了理想反应器的特点,并指出现实反应器与理想反应器的区别,介绍了多釜串联模型描述实际反应器的思想.针对多釜串联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函数进行逐步的推导,以阶跃法对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数学归纳法和分部积分法等方法推导出了多釜串联模型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函数表达式;根据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定义,推导出了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表达式;根据概率中方差的定义,推导出了无因次方差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釜串联反应器 停留时间分布 方差 推导
原文传递
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数目及出口浓度的求法
17
作者 柯昌英 《化工设计通讯》 CAS 1991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解决数台全混搅拌釜的连续操作,且适用于复杂反应的设计计算。本文介绍了一种搅拌釜数目、出口浓度的解析算法,以及对那些无法用解析法和普通图解法求得的复杂反应——梯级图解法;并列举了计算实例。
关键词 搅拌 反应器 多釜串联操作 浓度
下载PDF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模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小秦 郭灿城 李皓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3,共3页
用金属卟啉作催化剂,空气氧化环己烷生产环己醇和环己酮,分别用铁卟啉和钴卟啉进行工艺实验,比较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化率下,钴卟啉的催化氧化效果优于铁卟啉。采用钴卟啉作催化剂,适宜的浓度为3 mg/L,氧化反应的最... 用金属卟啉作催化剂,空气氧化环己烷生产环己醇和环己酮,分别用铁卟啉和钴卟啉进行工艺实验,比较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化率下,钴卟啉的催化氧化效果优于铁卟啉。采用钴卟啉作催化剂,适宜的浓度为3 mg/L,氧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45-150℃,环己烷停留时间为55 min。在三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型式下,反应温度采用降温序列有利于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环己烷 环己醇 环己酮 催化氧化 铁卟啉 钴卟啉 多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
下载PDF
多层双锥液固逆流浸洗塔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子宁 董兴海 +2 位作者 朱家骅 夏素兰 陈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8-1203,共6页
针对石油钻井钻屑污染物治理的需要,开发了具有新颖结构的多层双锥液固逆流浸洗塔,整体上具有液固两相多级逆流传质浓度分布特征,级内呈现液固流态化良好的混合传递特性.采用脉冲示踪法进行了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多釜串... 针对石油钻井钻屑污染物治理的需要,开发了具有新颖结构的多层双锥液固逆流浸洗塔,整体上具有液固两相多级逆流传质浓度分布特征,级内呈现液固流态化良好的混合传递特性.采用脉冲示踪法进行了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多釜串联模型符合其结构与流动混合特征,以理论级数N作为模型参数可以很好地表达颗粒物性及操作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内径100 mm的24层双锥塔理论级数在6.11~11.0,随液固比增大而增大、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该塔在理论级数6.93的操作条件下连续逆流浸洗,钻屑平均停留时间4.23 min、残留COD浓度77 mg·L-1,与6级间歇逆流平衡浸洗钻屑残留COD浓度56 mg·L-1的实验结果相近,为多釜串联模型用于多层双锥塔浸洗传质模型研究与过程放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双锥塔 钻屑浸洗 停留时间分布 多釜串联模型 理论级数
下载PDF
静态混合硝基苯洗涤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文江 吴剑华 +2 位作者 郭瓦力 龚斌 张春梅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5年第2期22-26,共5页
介绍一种新开发的静态混合硝基苯洗涤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较之原来的多釜串联洗涤装置具有投资少、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废水排放量小、产量大等优点并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洗涤装置 静态混合 硝基苯 开发 废水排放量 多釜串联 环境效益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