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FeO_3多铁Landau模型的修正
1
作者 王英龙 王兴远 +4 位作者 丁学成 梁伟华 邓泽超 褚立志 傅广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7-581,共5页
考虑到Landau自由能在平衡态时必须是稳定的以及Landau唯象模型中的每一个序参量都必须是实数,BiFeO3材料的Landau自由能展开系数被重新计算.利用这些参数,模拟了电滞回线、磁滞回线和随外加磁场变化的磁电耦合系数,理论结果与最近报道... 考虑到Landau自由能在平衡态时必须是稳定的以及Landau唯象模型中的每一个序参量都必须是实数,BiFeO3材料的Landau自由能展开系数被重新计算.利用这些参数,模拟了电滞回线、磁滞回线和随外加磁场变化的磁电耦合系数,理论结果与最近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EO3 多铁landau模型 电滞回线 磁滞回线 磁电耦合
下载PDF
修正磁化模型的多组分铁磁性颗粒运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巨辉 安然 +7 位作者 舒崚峰 李丹 刘晓刚 毛颖 陈纪元 高浩铭 吕文生 孟凡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0-750,共11页
铁磁性颗粒因具有铁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化工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磁场具有的穿透性质,对于采用铁磁性颗粒的系统,可通过改变磁场控制系统内颗粒的运动状态.文章基于传统的磁化模型,采用相对参考系转换方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 铁磁性颗粒因具有铁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化工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磁场具有的穿透性质,对于采用铁磁性颗粒的系统,可通过改变磁场控制系统内颗粒的运动状态.文章基于传统的磁化模型,采用相对参考系转换方法,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修正P-E磁化模型,可以计算铁磁性颗粒在任意方向磁场作用下所受磁化力.通过有限体积法(FVM)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修正P-E磁化模型的精确性,并模拟多组分颗粒在磁场中的运动,对比了铁磁性颗粒与惰性颗粒在不同配比及不同磁场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对颗粒分布、颗粒速度矢量和颗粒总能量变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组分颗粒系统中,铁磁性颗粒依旧保持成链特性,但成链速度与长度降低;随着铁磁性颗粒占比提高,铁磁性颗粒初始能量增大,聚链数量与成链长度将有所增加,约束惰性颗粒能力增强;此外,施加水平与竖直方向磁场时,多组分颗粒系统达到稳定速度最快,可以通过增大铁磁性颗粒占比有效提升稳定速度,使系统更快趋于稳定;而施加含有倾角的磁场时,随着铁磁性颗粒占比升高,铁磁性颗粒达到稳定状态需要的时间逐渐降低,较难通过改变铁磁性颗粒占比缩短稳定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颗粒 磁性颗粒 FVM-DEM 修正P-E磁化模型 聚链
下载PDF
基于OCV模型优化的磷酸铁锂电池SOC估计
3
作者 陈贵升 许杨松 +1 位作者 沈颖刚 肖仁鑫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1-1288,共8页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开路电压(OCV)的关系曲线(OCV曲线)是影响其SOC估计精度的核心因素。针对小电流OCV(LO)测试耗时短但数据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OCV模型及其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LO测试的OCV数据,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和分...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开路电压(OCV)的关系曲线(OCV曲线)是影响其SOC估计精度的核心因素。针对小电流OCV(LO)测试耗时短但数据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OCV模型及其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LO测试的OCV数据,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和分段线性函数建立OCV模型。并将OCV曲线上的4个OCV点作为变量,建立了其他OCV点的随动模型,使曲线能够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OCV曲线,动态工况下的端电压估计绝对平均误差降低83.5%,采用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OC估计误差小于0.3%。该方法能够基于耗时短的LO测试获取准确OCV曲线,降低锂离子电池研究与应用的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锂电池 SOC估计 小电流OCV测试 OCV模型
下载PDF
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
4
作者 张志斌 王楚 +5 位作者 韩英 王佳 吕骏卿 林雪容 苑萌 韩树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53-4558,共6页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流感染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血流感染的SPF级ICR雄性小鼠模型,每组各42只。建模后0.5,1,3,6,12,24,48 h时检测肝脏、心肌、肾脏中铁死亡标志基因转铁蛋白受体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另选用18只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DMSO+肺炎克雷伯菌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肺炎克雷伯菌组,每组6只;后两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肺炎克雷伯菌悬液的方式建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模型,分别在血流感染建模前1 h给予5 mg/kg的Ferrostatin-1及等剂量DMSO腹腔注射;建模后6 h小鼠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各组织中铁死亡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血流感染建模后,不同细菌血流感染小鼠肝脏、心肌、肾脏中转铁蛋白受体1 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且均在建模后6 h达到峰值;②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较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小鼠更为显著,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最显著;③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建模后6 h时,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升高;④建模前给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干预可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⑤以上结果提示不同细菌致血流感染小鼠中铁死亡明显激活且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的铁死亡激活更为显著;抑制铁死亡可明显减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肌、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小鼠模型 死亡 蛋白受体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和PSO-BP模型的鲁南高铁沿线地表沉降监测与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虎振 刘国林 +1 位作者 王凤云 陶秋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0-826,共7页
选取38景Sentinel-1A SAR影像,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19-02~2022-11鲁南高铁曲阜-菏泽段沿线5 km区域的地表沉降结果,分析其分布特征和规律,并利用PSO-BP模型对若干特征点进行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高铁沿线0.1 km范围内地表年均形变... 选取38景Sentinel-1A SAR影像,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19-02~2022-11鲁南高铁曲阜-菏泽段沿线5 km区域的地表沉降结果,分析其分布特征和规律,并利用PSO-BP模型对若干特征点进行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高铁沿线0.1 km范围内地表年均形变速率为-20~15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25.46 mm/a,最大抬升速率为17.43 mm/a;PSO-BP模型得到的沉降预测值的RMSE为5.8~12.4 mm,可对地表沉降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南高 SBAS-InSAR PSO-BP模型 地表沉降 沉降预测
下载PDF
铁颗粒非均相着火模型与着火特性研究
6
作者 蔡平 徐义华 +4 位作者 胡坤 陈宣任 杨志豪 孙海俊 任冠龙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2,共12页
基于缩小未反应核模型,考虑氧化层对氧气的扩散影响,构建了空气中Fe颗粒的非均相着火模型.模型计算的着火温度与实验着火温度的最大误差为6.95%,与Mi等的着火模型对比,两者所计算的颗粒升温速率基本一致,着火延迟时间的数量级相同.基于... 基于缩小未反应核模型,考虑氧化层对氧气的扩散影响,构建了空气中Fe颗粒的非均相着火模型.模型计算的着火温度与实验着火温度的最大误差为6.95%,与Mi等的着火模型对比,两者所计算的颗粒升温速率基本一致,着火延迟时间的数量级相同.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环境压强、氧气浓度、初始氧化层厚度和颗粒粒径对着火温度、着火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着火温度、着火延迟时间随环境压强、氧气浓度增大而减小,随初始氧化层厚度增厚而增大;粒径小于10μm的范围内,着火温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粒径在10~50μm范围内,粒径对着火温度影响不大;随着粒径增加,着火延迟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燃料 非均相着火模型 着火温度 着火延迟
下载PDF
应用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模型
7
作者 魏菁菁 邓次妮 +4 位作者 曾志武 傅冬梅 韩江龙 付振明 刘莉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目的:应用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构建结直肠癌(CRC)预后评估模型。方法: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647例CRC患者资料,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556例CRC患者资料,GeneCards和铁死亡基因... 目的:应用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构建结直肠癌(CRC)预后评估模型。方法: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647例CRC患者资料,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556例CRC患者资料,GeneCards和铁死亡基因数据库下载774个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FRGs)。通过风险回归模型(Cox模型)筛选出了14个与铁死亡相关的预后分子,通过Lasso回归建立铁死亡相关的预后模型,采用生存曲线分析(Kaplan-Meier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建立一个由11个基因组成的与铁死亡相关的CRC预后评估模型,可用于预测CRC患者的生存概率。结果表明高风险组患者预后较差。在TCGA数据库中,CRC患者1年、3年和5年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756、0.774和0.782。在GEO数据库中,CRC患者1年、3年和5年AUC分别为0.767、0.744、0.726。FRGs预测模型的风险评分是CR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了11个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CRC预后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死亡 预后模型
下载PDF
基于SEM-物元可拓模型的空铁联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8
作者 屠琪涵 成耀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3-2614,共12页
空铁联运是旅客联程运输的重要模式之一,是促进客运“一体化”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一步,而提升联运服务质量是旅客联运工作的重点,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为建立健全空铁联运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空铁联运的全过程... 空铁联运是旅客联程运输的重要模式之一,是促进客运“一体化”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一步,而提升联运服务质量是旅客联运工作的重点,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为建立健全空铁联运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空铁联运的全过程、全链条展开全方位的质量评估,通过环节分析、相关文献和政策文本研究,建立了包含可靠性、舒适性、便捷性、移情性4个维度下,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设计测评量表和测评问卷,对旅客联运服务质量展开调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建立假设,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并根据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指标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计算得到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物元可拓模型建立旅客联运服务质量的SEM-物元可拓综合评价体系,对实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中假设成立,验证了旅客联运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实例中,空铁联运服务达到4级(良好)水平,对空铁联运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质量维度是便捷性,其次是可靠性、舒适性和移情性。而对空铁联运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前6个指标依次为时刻表衔接(0.076)、准时性(0.074)、投诉及售后处理(0.063)、行李服务便捷(0.062)、市内交通便捷(0.060)、换乘流畅便捷(0.060)。根据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各指标的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空铁联运服务质量的优化策略,可为联运服务质量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运 客运服务质量 综合评价法 结构方程模型 物元可拓模型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兰新高铁桥梁近断层地震易损性分析
9
作者 康林 崔佳伟 +1 位作者 严武建 车爱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4,共11页
位于断裂带附近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长期受到近断层地震作用的威胁。为分析该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含三维土层结构的桥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该桥梁的4个典型连续桥墩为研究对... 位于断裂带附近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长期受到近断层地震作用的威胁。为分析该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含三维土层结构的桥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该桥梁的4个典型连续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桥梁材料的不确定性,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得到大量模型-地震动样本,进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并通过一阶界限法得出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的上下界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系统抗震性能良好,在该地区的极罕遇地震动下完全破坏概率低于30%;单个桥墩的抗震性能优秀,在极罕遇地震动下完全破坏概率仅为6.92%;地震动荷载达到0.35 g时桥墩处于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临界点;相对较高的桥墩(3^(#)、4^(#)桥墩)比相对较低的桥墩(1^(#)、2^(#)桥墩)刚度更大,变形和耗能能力更强。文章评估了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的抗震性能,可为震前的风险预防与震后的救灾减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桥梁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近断层地震 参数不确定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基于焦亡和铁死亡基因构建食管癌预后模型
10
作者 孙希野 蒋灿 +4 位作者 罗旭 舒佩 王森 周科讯 黄媚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5,共11页
为了解并评估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提前预测其疾病进展和生存情况.本研究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收集食管癌相关基因和临床数据,筛选与预后相关的细胞焦亡和铁死亡基因,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发构建食管癌预后风险模型,最终在癌症基因... 为了解并评估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提前预测其疾病进展和生存情况.本研究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收集食管癌相关基因和临床数据,筛选与预后相关的细胞焦亡和铁死亡基因,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发构建食管癌预后风险模型,最终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ESCA队列中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不同风险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显示训练队列中低风险组的生存明显优于高风险组(P<0.05).训练队列中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患者相比有更多CD4+T细胞,低风险组中CD8A、GZMB、PRF1的表达水平高于高风险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基于焦亡和铁死亡基因组学所构建的ESCA预后模型可为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焦亡 死亡 预后风险模型 公共数据库
下载PDF
利用TCGA数据库构建胃癌铁死亡相关LncRNA的预后模型
11
作者 熊黎 向尹 +4 位作者 刘燕群 谭劲松 张若兰 阳丽红 刘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70-876,共7页
目的:通过筛选与胃癌铁死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协助评估胃癌患者预后。方法:在癌症基因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下载胃癌的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从NCBI网站获得103个铁死亡相关基因。采用R软件进... 目的:通过筛选与胃癌铁死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协助评估胃癌患者预后。方法:在癌症基因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下载胃癌的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从NCBI网站获得103个铁死亡相关基因。采用R软件进行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的LncRNA,将临床样本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胃癌铁死亡相关LncRNA的预后模型。两组分别进行生存分析、风险曲线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多指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绘制及列线图分析,最后对训练集进行GSEA的KEGG分析。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13个LncRNA(LINC00106、TNFRSF10A-AS1、AC244153.1、AC005586.1、AP001318.2、MAGI2-AS3、AP001528.2、MSC-AS1、PVT1、AC037198.1、AC010719.1、HAGLR),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胃癌铁死亡相关的LncRNA(AC005586.1、AP001318.2、AP001528.2、AC010719.1、HAGLR),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的预后模型趋势一致,且ROC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能力大于其他临床指标。构建的5个LncRNA列线图,预测1年、2年、3年校准曲线也基本和45°的对角线重合,模型预测性能良好。结论:LncRNA AC005586.1、AP001318.2、AP001528.2、AC010719.1、HAGLR胃癌铁死亡相关LncRNA可有效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风险模型
下载PDF
结直肠癌预后相关铁死亡基因筛选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雯雯 骆子荣 +5 位作者 余卫锋 贝佳敏 何桂花 钟彩玲 黄穗平 张北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分析与结直肠癌(CRC)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构建临床预后模型。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预后样本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得到预后相关基因,从FerrDb数据库中获取FRGs...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分析与结直肠癌(CRC)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构建临床预后模型。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预后样本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得到预后相关基因,从FerrDb数据库中获取FRGs,取交集后得到预后相关FRGs。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以预后模型的风险评分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CRC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RGs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GeneMANIA数据库对预后模型中的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同时通过Metascap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共筛选出11个有预后价值的FRGs,并以此构建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OS较低风险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预后模型诊断效果良好。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病理分期、年龄、残余瘤及风险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提示其蛋白互作网络功能主要与大自噬、铁离子转运等相关。功能富集分析显示,11个预后相关FRGs在膜电位调控、自噬和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等通路均有显著富集。结论 经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的11个预后相关FRGs组成的预后模型对CRC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能为CRC患者提供预后评估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死亡 预后模型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葡萄膜黑色素瘤风险预测模型
13
作者 张富程 张睿 +2 位作者 桑英旗 卢奕安 冷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构建与铁死亡基因相关的UVM预测模型,用于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生存及转移情况。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UVM转录组数据和与之匹配的临床信息,结合铁死亡数据库确定铁死亡相关基因。Kaplan-Meier方法分...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构建与铁死亡基因相关的UVM预测模型,用于评估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生存及转移情况。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UVM转录组数据和与之匹配的临床信息,结合铁死亡数据库确定铁死亡相关基因。Kaplan-Meier方法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在高、低表达状态下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利用LASSO、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并构建免疫相关风险预测模型。根据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利用ROC曲线评估模型准确度,并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GSE84976和GSE22138作为验证集。结果通过多种算法构建了含有4个核心基因的预测模型(AIFM2、ITGA6、CD44、ALOX12),基于模型标志物计算的风险评分可以准确识别UVM高、低风险患者,并具有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的能力(P<0.01,1 a AUC=0.84、3 a AUC=0.89、5 a AUC=0.91),验证集GSE84976外部验证结果:P<0.01,1 a AUC=NA,3 a AUC=0.78,5 a AUC=0.91;验证集GSE22138外部验证结果:P<0.01,1 a AUC=0.75,3 a AUC=0.79,5 a AUC=0.82,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可作为UVM独立预后因素,预测生存及转移情况。结论构建的新型铁死亡相关的UVM预测模型(AIFM2、ITGA6、CD44、ALOX12),能够准确预测UVM患者预后及转移情况,可为UVM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生物信息学 死亡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构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模型
14
作者 谭天华 宋京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7-601,608,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预后模型,评估其在肝癌患者中的预测能力,并探讨与免疫功能和肿瘤突变负荷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分析370例肝癌患者的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和生存数据,并将数... 目的构建基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预后模型,评估其在肝癌患者中的预测能力,并探讨与免疫功能和肿瘤突变负荷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分析370例肝癌患者的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和生存数据,并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通过Lasso回归和Cox模型的构建,筛选出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进行风险模型构建。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来验证风险模型对肝癌预后影响的独立性,并分析风险模型与免疫功能和肿瘤突变负荷的关系。结果在多变量Cox回归数据中选择EIF2S1、G6PD、NRAS这3个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训练组中EIF2S1、G6PD、NRAS与生存期独立相关(P均<0.05),以该3个基因构建风险模型。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与低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期较短(P<0.05),生存率较低(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构建的风险模型中HR为1.734,95%CI为1.494~2.03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构建的风险模型中HR为1.661,95%CI为1.397~1.97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模型预测肝癌患者第1,3,5年生存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663和0.636。运用该风险模型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与早期肝癌患者相比,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更短(P<0.05),生存率更低(P<0.05)。在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中,TypeⅡIFN Response、Parainflammation、APC co-stimulation、CCR、Check-point和MHC classⅠ这6个免疫功能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肿瘤突变负荷组的肝癌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肿瘤突变负荷组的患者(P<0.05)。结论基于与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风险模型能够有效区分肝癌患者的预后,且铜死亡相关的铁死亡基因与免疫功能和肿瘤突变负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死亡 肝癌 基因 预后 风险模型 免疫功能 肿瘤突变负荷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黄绵土Pb^(2+)运移过程影响及模型分析
15
作者 马成凤 白一茹 +2 位作者 袁成 马艳 王幼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20,229,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下土壤重金属的运移过程,以期为黄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改性生物炭与黄绵土质量比分别为0%(CK),1%(A_(1)),2%(A_(2)),3%(A_(3)),4%(A_(4))和5%(A_(5))6组处理为研究对象,以P... [目的]明确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下土壤重金属的运移过程,以期为黄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改性生物炭与黄绵土质量比分别为0%(CK),1%(A_(1)),2%(A_(2)),3%(A_(3)),4%(A_(4))和5%(A_(5))6组处理为研究对象,以Pb^(2+)为示踪离子,利用室内土柱进行溶质运移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对黄绵土中Pb^(2+)运移过程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1)A_(1),A_(2),A_(3),A_(4)和A_(5)处理的饱和导水率(K_(s))比CK分别减少了6.90%,20.70%,27.60%,31.03%和37.93%,即K s随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增大而逐渐减小。(2)不同处理的Pb^(2+)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总历时比CK分别延长了1.79,13.00,34.98,35.34,40.81 h,随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增加,重金属初始和完全穿透时间明显推迟。(3)两区模型(TRM)和对流-弥散方程(CDE)的拟合曲线均能与实测曲线较好吻合,但TRM的决定系数(R^(2))大于CDE,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CDE,因此TRM的模拟精度更高。[结论]土壤中施加铁改性生物炭能较好地减缓重金属的运移过程,对调控土壤中重金属运移及防止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溶质运移 Pb^(2+) 两区模型 对流-弥散方程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卵巢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16
作者 郑朗 洪澜 +3 位作者 王圣坦 成洁 庄珩之 叶克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探索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卵巢癌(OV)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OV预后模型。方法:以TCGA数据库中OV转录数据及临床信息为资料,基于FerrDb采用共表达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lncRNA,以Cox回归分析与OV预后相关的铁死亡lncRNA,并... 目的:探索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卵巢癌(OV)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OV预后模型。方法:以TCGA数据库中OV转录数据及临床信息为资料,基于FerrDb采用共表达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lncRNA,以Cox回归分析与OV预后相关的铁死亡lncRNA,并构建OV预后模型。依据OV样本风险值将纳入卵巢癌样本分为高、低风险组,采用生存分析和ROC曲线验证模型性能。结果:Cox回归筛选到10个与OV相关的lncRNA,高风险组生存时间低于低风险组(P<0.001),预后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81。结论:本文成功构建了铁死亡相关lncRNA的OV预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TCGA数据库 长链非编码RNA 死亡 预后模型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肺腺癌临床预后模型构建和免疫相关分析
17
作者 阮鑫 冯宇 +9 位作者 陈海锐 吴柳盛 刘奇 周树德 张晋源 何炽准 余振东 刘继先 彭旭兴 李小强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目的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中铁死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的预后模型,并对模型中的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进行免疫相关性分析。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肺... 目的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中铁死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的预后模型,并对模型中的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进行免疫相关性分析。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肺腺癌肿瘤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数据,筛选出铁死亡相关的差异LncRNA。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并建立LncRNA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根据模型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对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免疫相关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共得到55个铁死亡预后相关的差异LncRNA,基于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了由16个LncRNA的多因素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患者风险评分高提示预后差。高风险组的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共抑制、APC共刺激、趋化因子受体、免疫检查点等免疫功能以及IDO2、HHLA2、CD276、BTLA等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表达均与低风险组不同(均P <0.05)。结论 基于16个铁死亡相关LncRNA的预后模型可以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且研究中得到的参与模型构建的铁死亡相关LncRNA可能与免疫浸润水平有关,有望成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模型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融合模型在铁钢界面铁水温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邓旭阳 张亚竹 +2 位作者 安超达 曹宇 黄军 《重型机械》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铁钢界面是连接炼铁与炼钢间的重要工序,及时掌握铁水温度变化,提前半小时得到鱼雷罐车中铁水温度范围区间对于现场后续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准确预测铁钢界面铁水温度对实现铁钢界面极致减碳和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机理模型在... 铁钢界面是连接炼铁与炼钢间的重要工序,及时掌握铁水温度变化,提前半小时得到鱼雷罐车中铁水温度范围区间对于现场后续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准确预测铁钢界面铁水温度对实现铁钢界面极致减碳和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机理模型在铁钢界面预测铁水温度的局限性,基于某国内钢铁企业铁钢界面实际数据开发多种数据模型预测铁水温度,与机理模型相比,数据模型整体命中率提高1.13%。根据铁水转运过程中传热学特征和现场实际情况,将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融合形成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预测铁水温度,串联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整体命中率为93.89%,并联模型整体命中率为94.26%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模型 水温降 钢界面 机理模型 数据模型
下载PDF
基于铁蛋白等血清学指标的早期NAFLD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9
作者 吴韵怡 敬强安 +1 位作者 杜璟 童向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建立便于临床应用且诊断效能高的无创预测模型辅助诊断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的NAFL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 目的建立便于临床应用且诊断效能高的无创预测模型辅助诊断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的NAFL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n=184)和验证集(n=48)。在训练集中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早期NAFLD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建立NAFLD的早期无创诊断模型。使用训练集构建诊断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外部验证。将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最后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此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程度。结果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纳入铁蛋白等4个预测因子,建立诊断模型,经验证集数据证实诊断准确性较好。结论基于铁蛋白等血清学指标初步建立关于早期NAFLD诊断预测模型且诊断效能良好,可用于NAFLD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模型 蛋白
下载PDF
结合铁死亡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脓毒症预后模型
20
作者 曾媛媛 常莉 +2 位作者 池晴佳 封顺 田菲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将铁死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网络(GA-BPNN)模型,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脓毒症相关数据。从分子签名数据库(MSigDB)下载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65个。使... 目的将铁死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网络(GA-BPNN)模型,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脓毒症相关数据。从分子签名数据库(MSigDB)下载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65个。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同时利用短时间序列挖掘分析(STEM)筛选与脓毒症发展进程相关的基因,并与脓毒症患者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脓毒症预后的关键基因。在传统的反向传播网络(BPNN)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权值和阈值,建立脓毒症预后预测GA-BPNN模型。结果脓毒症存活组和未存活组之间铁死亡相关基因集活性差异显著。共筛选出97个脓毒症铁死亡相关基因。同时确定了191个在脓毒症发展进程中显著上调或下调的基因。取交集基因建立脓毒症四基因预测预后GA-BPNN模型。在训练集中经过迭代后训练的均方误差在0.05以下,曲线下面积(AUC)为0.98。为验证GA-BPNN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类效果,在外部数据验证集中,将GA-BPNN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BPNN和随机森林(R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验证集中GA-BPNN模型的AUC值均为0.92,高于SVM、RF和BPNN。结论基于GA-BPNN提出了四基因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效果是可靠且稳定的,为脓毒症中的铁死亡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死亡 生物标志物 预后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