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磊 亓雪 任永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6-88,92,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和经股静脉不同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静脉穿刺置管后发生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且单纯行IVCF置入术后资料完整患者66例,按IVCF置入的不同入路将以...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和经股静脉不同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静脉穿刺置管后发生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且单纯行IVCF置入术后资料完整患者66例,按IVCF置入的不同入路将以上患者分为经颈静脉入路组和经股静脉入路组,比较两组在出血、IVCF倾斜、排尿困难、腰背疼痛、舒适度、满意度、睡眠质量等方面的效果差异。结果 经颈静脉入路组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经股静脉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静脉入路组腰背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平均评分均低于经股静脉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经股静脉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颈静脉穿刺IVCF置入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疼痛的情况发生,患者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滤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 静脉 放射学
下载PDF
MRI与CT评价上腔静脉切除置换术后患者人工血管通畅度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游永春 程巍 +1 位作者 李万江 李真林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患者人工血管通畅度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返院复查的患者42例,均施行MRI检查(MRI组)和上腔静脉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讨MRI在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患者人工血管通畅度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返院复查的患者42例,均施行MRI检查(MRI组)和上腔静脉CT血管成像(CTA组)。对MRI血管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以CTA图像为参照标准,测量人工血管的血管长度,人工血管端口、中部和尾端的血管直径宽度,采用Bland-Altman图对两种扫描方法的测量值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共置换人工血管52根。MRI组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稍低于CTA组[(4.53±0.50)分vs(4.94±0.24)分,χ^(2)=13.14,P=0.002];Bland-Altman图所得MRI和CT两种方法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CTA相比,MRI无辐射、无需对比剂就能获得良好的人工血管成像,对人工血管是否通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切除 人工血管 通畅度 体层摄影血管成像 磁共振扫描技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
3
作者 李朝曦 刘慧勇 +3 位作者 程立冬 王俊文 舒凯 徐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关键孔)定位准确率。结果3D打印组和对照组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7%和71.0%,手术时间分别为(120.8±9.1)分钟和(131.5±19.7)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3±32.4)ml和(67.5±7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横窦-乙状窦定位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乙状窦后 血管减压手术
下载PDF
不同成袢技术在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良义 陈星宇 +2 位作者 陈中杰 阳清伟 翁磊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 评估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492例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不同技术的成功率、成袢技术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及并发... 目的 评估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492例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不同技术的成功率、成袢技术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除外经桡动脉穿刺未成功者,其余分为:降主动脉组325例(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组79例(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组76例(主动脉瓣成袢技术)。结果 492例入组患者中,手术成功率97.56%。在降主动脉成袢术、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术和主动脉瓣成袢术中,造影时间分别为30.0(27.0~34.0)min、45.0(40.0~50.0)min和74.5(65.0~86.0)min;曝光时间分别为11.2(10.5~12.0)min、16.5(15.2~8.1)min和24.9(23.9~26.0)min,3种技术的造影时间和曝光时间依次增长(P<0.05)。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约5.42%,各组并发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其中主动脉瓣组并发症13.15%,明显高于降主动脉组3.69%(P=0.003)。结论 降主动脉成袢技术、主动脉瓣成袢技术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桡动脉 成袢技术 主动脉瓣 降主动脉
下载PDF
经股静脉置入带隧道和涤纶套双腔导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径路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欣欣 何强 +5 位作者 李一文 沈维 沈泉泉 沈晓刚 许秀君 邵丽娜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88-290,共3页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年龄的增加和血液透析维持时间的延长,血液透析血管径路的问题逐渐突出。采用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血管径路是常用的长期血液透析径路之一,可以作为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成熟...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年龄的增加和血液透析维持时间的延长,血液透析血管径路的问题逐渐突出。采用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血管径路是常用的长期血液透析径路之一,可以作为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成熟期的过渡,也可以用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或血管资源耗竭难以建立内瘘患者的长期血液透析血管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血液透析 血管 导管 涤纶 隧道 静脉 心力衰竭患者 患者年龄
下载PDF
多静脉入路腔内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血栓后综合征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柏骏 曲乐丰 +4 位作者 职康康 高志伟 吴永发 王亮 金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2-766,731,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静脉入路的血管腔内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长征医院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收治54例下肢DVT和PTS患者,其中下肢DVT39例,PTS15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45~72... 目的评价不同静脉入路的血管腔内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长征医院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收治54例下肢DVT和PTS患者,其中下肢DVT39例,PTS15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62±12)岁。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根据下肢深静脉顺行静脉造影检查情况,选择性采用4种静脉入路行导管直接溶栓术(CDT)、经皮穿刺球囊扩张(PTA)和支架成形术,其中经股静脉入路12例、胭静脉入路27例、大隐静脉入路9例、小隐静脉入路6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患肢检查、凝血功能检测和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和(或)静脉造影检查。结果1例PTS患者因导线和导管无法穿过阻塞的髂静脉而导致治疗失败;余53例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8.1%(53/54)。行CDT治疗的39例DVT患者的深静脉管腔通畅情况为3级15例(38.5%),2级19例(48.7%),1级5例(12.8%);治疗后19例患者静脉造影检查示深静脉狭窄,同期行PTA治疗,其中15例经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不明显的患者再行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15枚。14例PTS患者行PTA、支架成形术,共置入支架18枚。53例患者共植入自膨式支架33枚,均经静脉造影检查示狭窄段解除,静脉通畅,且支架在位良好。5例患者行CDT后出现穿刺处或牙龈少量渗血,溶栓治疗结束后自行停止;1例患者行CDT后出现腹股沟穿刺点血肿,行加压包扎和溶栓药物减量后血肿逐渐消退。53例治疗成功的患者随访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2±1.4)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死亡和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示血管通畅良好51例;1例左下肢DVT患者行CDT后2周左下肢小腿DVT形成,调整苄丙酮香豆素钠的剂量并予继续抗凝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栓消失;1例PTS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1年发生支架远端狭窄,但无临床症状,继续随访观察。结论多种静脉入路为DVT和PTS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入路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入路。胴静脉入路较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静脉入路血管腔内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载PDF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适应证及解剖基础 被引量:28
7
作者 褚建国 孙晓丽 +6 位作者 黄鹤 徐晓明 朴龙松 吕春燕 孙鹏 杨淑慧 刘姝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完成TIPS分流术。静脉曲张出血 5 2例 ,难治性腹水 12例 ,等待肝移植 1例。结果  6 5例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 ,1年内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常规TIPS。结论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TIPS技术用于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结果提示由于肝内分流道曲度较小 ,1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段下静脉 静脉 肝内门体分流术 适应证 解剖基础 肝移植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血管入路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追 任为 +2 位作者 黄文 赵渝 成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中血管入路相关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57例EVAR患者的血管入路及其并发症的处理,并发症包括髂动脉破裂、股动脉内膜损...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中血管入路相关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57例EVAR患者的血管入路及其并发症的处理,并发症包括髂动脉破裂、股动脉内膜损伤、血管内支架闭塞、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等,对不同并发症采取覆膜支架置入、人工血管移植、股-股搭桥、Fogarty导管取栓等处理措施,并于术后30 d采用超声多普勒随访术后情况。结果 57例均完成EVAR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伴有髂动脉扭曲>90°7例,股动脉直径纤细(<7 mm)3例,一侧髂动脉闭塞4例,合并髂动脉瘤5例(双侧髂动脉瘤2例,单侧髂动脉瘤3例)。入路血管并发症7例(12.28%),其中髂动脉破裂1例,血管内支架闭塞2例,股动脉内膜损伤3例,股髂动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30 d随访,发生Ⅱ型内漏3例,1例人工血管移植后吻合口狭窄。结论重视术前入路血管的评估,同时掌握腔内及开放手术技巧,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血管入路相关并发症,降低EVAR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血管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伟 管峦 +2 位作者 殷海涛 孙新臣 温翠侠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入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入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50~60Gy/5~6周。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患者于血管支架植入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单纯放疗组患者于放疗后4周症状消失。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获CR19例、PR4例,单纯放疗组获CR12例、PR5例、NC4例、PD2例。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单纯放疗组的73.9%(P<0.05);联合放疗组3、6、9、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均以1~2级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可迅速解除梗阻症状,疗效好,生存期延长,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综合征 放射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
下载PDF
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俊超 王兵 +3 位作者 吴斐 丁语 李攀峰 李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采用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2±2.3)个月,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结果及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26例患者... 目的观察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采用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2±2.3)个月,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结果及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共30处闭塞病变,术后29处病变顺利开通,手术成功率为96.15%。术后踝肱指数(ABI)从0.44±0.11升至0.89±0.21(P<0.01),临床成功率为93.1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67%、93.33%。结论双股动脉入路腔内技术治疗复杂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中短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双股动脉 内技术
下载PDF
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震 王薇 耿中利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究经腋下内镜甲状腺叶切除术中充气与无充气技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102例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外科医生进行。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究经腋下内镜甲状腺叶切除术中充气与无充气技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102例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外科医生进行。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充气组和无充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估计失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VAS评估的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有102例患者接受了经腋下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52例患者通过充气方式,50例患者使用无充气技术。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充气组相比,充气组的手术效果明显更好:手术时间更短(121.63±33.52)min vs.(142.61±28.94)min(P=0.001),估计失血量更少(15.26±6.18)ml vs.(27.24±6.21)ml(P=0.001),引流量更少(35.25±11.56)ml vs.(57.43±14.21)ml(P=0.001),住院时间缩短(5.21±2.15)d vs.(7.13±1.82)d(P=0.028)。关于术后疼痛,24 h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无充气技术相比,充气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可减少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经腋窝 技术的比较
下载PDF
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琳 刘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对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临床建立静脉通路困难,探讨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置管方法。方法选择183例均为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且使... 目的对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临床建立静脉通路困难,探讨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置管方法。方法选择183例均为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且使用传统置管方法、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法不能置入PICC,采用便携式血管超声与改良塞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PICC。结果 183例患者中180例置管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达98.36%,无一例导管异位,每例患者置管后连续观察3个导管留置日,均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结论此技术解决了传统置管方法受血管条件限制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改良赛丁格技术 经外周置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血管腔内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及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靳政玺 陈强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2期850-853,共4页
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必备条件,包括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in catheter,CVC)等,其... 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必备条件,包括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in catheter,CVC)等,其中AVF是首选方式[1]。传统AVF的建立采用外科手术,目前已有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技术建立AVF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患者 血管内技术 并发症治疗 终末期肾衰竭 血管 经皮穿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艳红 华艳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5期46-47,共2页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uperior yen2 cava syndrome,SVCS)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性上腔静脉阻塞,致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头昏头痛、颜面潮红及浮肿、上肢浮肿、浅表皮下侧支循环形成及颈静脉怒张等综合病征.
关键词 静脉阻塞综合征 血管内支架置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多普勒技术测定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晤 李东野 +1 位作者 祖茂衡 夏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获取正常的下腔静脉和 (或 )肝右静脉 (IVC/RHV)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生理资料 ,提出一种新的、更可靠的检测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方法。方法 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 10例正常人IVC/RHV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进行测定。结果 获取了正常... 目的 获取正常的下腔静脉和 (或 )肝右静脉 (IVC/RHV)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生理资料 ,提出一种新的、更可靠的检测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方法。方法 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 10例正常人IVC/RHV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进行测定。结果 获取了正常的生理数据 :平均峰值流速 (APV) :(2 3.6 7± 5 .38)cm/s(IVC) ,(14.73±4 5 2 )cm/s(RHV) ;最大峰值流速 (MPV) :(4 3.2 2± 10 .0 5 )cm/s(IVC) ,(2 5 .19± 8.33)cm/s (RHV) ;血流量 :(385 6 .96± 376 .92 )ml/min (IVC) ,(6 13.0 3± 2 0 8.5 6 )ml/min(RHV)。波形呈三相 ,随心动周期而变化。结论 准确测出正常人IVC/RHV血流速度及血流量 ,为检测静脉血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具有实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肝右静脉 血流速度 血流量 血管内超声多普勒技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腔内治疗入路建立策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红 詹申 +2 位作者 肖光辉 王玉柱 刘文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881-88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腔内治疗入路选择与狭窄的特点之间的关系,以总结入路建立策略,辅助腔内治疗有效、快速、安全进行。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因AVF狭窄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腔内治疗入路选择与狭窄的特点之间的关系,以总结入路建立策略,辅助腔内治疗有效、快速、安全进行。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因AVF狭窄而行超声引导腔内治疗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内瘘狭窄的部位,入路建立部位、方向,入路相关并发症,腔内治疗手术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了解内瘘狭窄特点与入路建立的关系。结果521例患者进行693例次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在狭窄部位中以吻合口狭窄多见,约38.24%;其次流出静脉狭窄约占31.60%、流入动脉狭窄占23.38%(含足跟部位狭窄9.67%);2处及2处以上以上病变6.78%。累计建立入路768例次,以回流静脉入路最多见约88.31%,其次为肱动脉、回流静脉双入路7.50%,回流静脉双入路3.32%;肱动脉、桡动脉远端入路相对少见。行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技术成功率95.53%,临床成功率95.24%。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47%,以痉挛(3.52%)、血肿(1.82%)多见,其中回流静脉血肿及痉挛均见于在未穿刺区域建立入路者。当存在足跟部位狭窄选择肱动脉、回流静脉双入路时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7.92%(47/48),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8%(1/48)且肱动脉、回流静脉双入路建立与流入动脉足跟部位狭窄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606,P<0.001)。结论回流静脉是超声引导AVF狭窄腔内治疗的首选入路,对于复杂病变尤其合并流入动脉足跟狭窄者可考虑肱动脉与回流静脉双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移植物闭塞 血管 内技术
下载PDF
前入路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切除右肝巨大肝细胞癌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路鹏 冯柳兴 +1 位作者 刘育键 周彦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入前入路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右肝巨大肝细胞癌(>10 cm)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间采用前入路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治疗右肝巨大肝细胞癌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平均下... 目的探讨入前入路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右肝巨大肝细胞癌(>10 cm)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间采用前入路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治疗右肝巨大肝细胞癌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平均下腔静脉阻断时间38.5分钟。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后中心静脉压对比阻断前明显降低(4.1±2.1cm H_2Ovs.7.3±2.5cm H_2O,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6±260.7 ml。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分别为26.1%、38.1%和0%。结论前入路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治疗右肝巨大肝细胞癌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下下静脉阻断 肝细胞癌
下载PDF
髌骨外缘入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技术护理与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舒莉莉 孙锋 范洪 《中外医疗》 2011年第30期172-172,共1页
目的探讨髌骨外缘入路玻璃酸钠注射技术护理与体会。方法采用髌骨外缘入路玻璃酸钠注射技术治疗膝关节疾患,解决病人的痛苦。结果本组病例髌骨外缘入路膝关节腔注射一针到位成功率达100%,从322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共穿刺500次。在注... 目的探讨髌骨外缘入路玻璃酸钠注射技术护理与体会。方法采用髌骨外缘入路玻璃酸钠注射技术治疗膝关节疾患,解决病人的痛苦。结果本组病例髌骨外缘入路膝关节腔注射一针到位成功率达100%,从322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共穿刺500次。在注射后进行疼痛测量,测量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法,平均分为1.3。结论采用髌骨外缘穿刺注射玻璃酸钠不需注射局麻药,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并且遵循了玻璃酸钠安全、无痛、有效的注射原则,是膝关节腔注射的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外缘 膝关节注射技术 护理 体会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入路血管问题及其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纪春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14-217,共4页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真性动脉瘤,一旦破裂,危及生命[1]。自从1991年Parodi等[2]报道了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1994年Yusuf等[3]报道了分叉型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髂动脉 覆膜支架 并发症 股动脉损伤 流出道 内技术 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头颅CT血管成像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底肿瘤手术入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强 陈培培 +2 位作者 刘波 柳琛 周庆九 《新疆医学》 2015年第9期1377-1378,1392,共3页
1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现状 当今神经外科迅猛发展,神经外科手术迈入高精尖手术行列,对于手术高精确度和高成功率要求的同时,也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掌握神经系统解剖知识及手术技能的熟练临床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神经外科 CT 虚拟现实技术 手术 颅底肿瘤 外科专科医师 血管成像 外科临床教学 解剖知识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