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齿红山茶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殷国兰 张丽 +5 位作者 陈宇 郭聪 朱曼 彭丽君 林洁 刘祥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94-96,共3页
为了掌握多齿红山茶扦插育苗技术,以多齿红山茶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研究了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和保留叶片数量等方面对插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黄沙为基质、以生长调节剂IBA100 mg·L^(−1)浸泡3h,保留2片叶扦插... 为了掌握多齿红山茶扦插育苗技术,以多齿红山茶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研究了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和保留叶片数量等方面对插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黄沙为基质、以生长调节剂IBA100 mg·L^(−1)浸泡3h,保留2片叶扦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红山茶 扦插 成活率
下载PDF
多齿红山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童一涵 郑倩 +4 位作者 杜新明 冯士令 周莉君 丁春邦 陈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6,共10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ta How ex Hu)叶片进行核基因组重测序,并对组装得到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注释、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多齿红山茶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6778 bp,由4部分组成,其中,大单...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ta How ex Hu)叶片进行核基因组重测序,并对组装得到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注释、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多齿红山茶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6778 bp,由4部分组成,其中,大单拷贝区长度为86493 bp,小单拷贝区长度为18219 bp,2个反向重复区长度均为26033 bp。注释到87个CDS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分为光合作用基因、自我复制基因、其他基因和未知功能基因4类。多齿红山茶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52个SSR位点,且均为单碱基(A/T)的重复类型。多齿红山茶叶绿体基因组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大于1.00的密码子共有30个(终止密码子除外),其中,有27个以A或U结尾,有3个以C或G结尾。山茶属(Camellia Linn.)植物rps19、rpl2和trnH基因相对保守,长度分别为279、1495和75 bp,与反向重复区边界间的相对位置也保持一致,而ndhF、ycf1和trnN基因在种间具有特异性;与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相比,rps19、rpl2和trnH基因位置和长度在属间差异明显,ndhF、ycf1和trnN基因位置和长度在属间差异更明显。基因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收缩是造成反向重复区和小单拷贝区长度差异的原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齿红山茶、滇山茶(C.reticulata Lindl.)和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聚为一支,短柱茶[C.brevistyla(Hayata)Coh.St]、小果油茶(C.meiocarpa Hu)和茶梅(C.sasanqua Thunb.)聚为一支,聚在一支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近;红山茶组[Sect.Camellia(Linn.)Dyer]、油茶组(Sect.Oleifera H.T.Chang)和短柱茶组(Sect.Paracamellia Sealy)的种类均聚在了不同的分支。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多齿红山茶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密码子偏好以A或U结尾,且高频率使用AGA密码子编码Arg;山茶属不同物种间ndhF、ycf1和trnN基因的扩张和收缩情况差异明显;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将短柱茶组合并入油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红山茶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3种山茶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陆奇丰 黄至欢 +1 位作者 唐文秀 骆文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0,共6页
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是颇具经济价值的山茶科植物。以当年采收的3种山茶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形态特征,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探索3种山茶科种子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研究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 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是颇具经济价值的山茶科植物。以当年采收的3种山茶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形态特征,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探索3种山茶科种子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研究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和赤霉素(GA_3)对3种山茶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博白大果油茶与多齿红山茶种子形态接近,与石笔木种子形态差异较大,博白大果油茶种子质量最大,单粒重达3.779g,石笔木种子质量最小,为1.889g。博白大果油茶种子萌发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内,其中外种皮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更强;多齿红山茶主要存在于外种皮和种胚内;5%的石笔木种皮和种胚提取物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不同浓度激素对博白大果油茶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发芽指数;GA_3能提高多齿红山茶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6-BA浓度对多齿红山茶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00mg/L的GA_3能显著提高石笔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研究结果可为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种子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白大果油茶 多齿红山茶 石笔木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种子萌发特性
下载PDF
山茶属3种植物花药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常维霞 姚小华 龙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有效保存山茶属植物的花粉,以茶梅(Camellia sasanqua)、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和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ta How)成熟花药为试材,对不同干燥处理的花药进行超低温(液氮,-196℃)保存和水浴解冻的研究。结... 为有效保存山茶属植物的花粉,以茶梅(Camellia sasanqua)、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和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ta How)成熟花药为试材,对不同干燥处理的花药进行超低温(液氮,-196℃)保存和水浴解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时间及不同预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3种山茶属花粉的萌发率有显著影响。茶梅花药经30℃干燥处理4h,含水量为26.92%时,超低温保存后花粉活力最高;攸县油茶花药经30℃干燥处理2~4h,含水量为27.52%~33.71%时,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最高;多齿红山茶花药经30℃干燥处理1~3h,含水量为20.98%~37.95%时,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3种花药经-26℃预冻处理,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4℃处理和不预冻处理的对照;超低温保存后38℃(2min)水浴解冻效果最好。3种植物新鲜花药在室温下干燥保存20~40d,花粉活力基本丧失。而经超低温保存半年,3种花药花粉仍具较高的活力,甚至超过保存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梅 攸县油茶 多齿红山茶 花药 花粉 超低温保存 花粉活力
下载PDF
4个油茶物种杂交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常维霞 姚小华 +2 位作者 龙伟 叶思诚 束庆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7-534,共8页
为探明油茶的自交亲和状况,以山茶属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 Hu)、多齿红山茶(C.polyodonta How)、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为试验材料,采用自交异交控制授粉,结合田间座果率动态调查,统... 为探明油茶的自交亲和状况,以山茶属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 Hu)、多齿红山茶(C.polyodonta How)、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为试验材料,采用自交异交控制授粉,结合田间座果率动态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授粉处理后的结实性及果实的性状特征,并计算自交亲和指数。结果表明,4份材料的自交亲和指数有差异,自交亲和指数高低依次为:攸县油茶(0.288 8)>多齿红花油茶(0.251 1)>浙江红花油茶(0.122 2)>南山茶(0)。4个物种自交亲和指数均小于1,因而,认为4个物种均为自交不亲和植物。4种授粉方式后的结实率及结籽数呈现异株异花>自由授粉>同株异花自交>自花自交的趋势。在蒴果性状上,自交处理所得果实的性状指标均低于异交处理水平。油茶自交授粉后,落果迅速,异株异交授粉处理在各个时期座果率均高于自交处理的水平。4种油茶具有普遍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是4个物种落花落果,结实低,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攸县油茶 浙江山茶 多齿红山茶 山茶 自交亲和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