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夜间血压下降率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克梵 王琼英 白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60-1064,1068,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108例)和冠脉慢血流组(93例)。将同期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108例)和冠脉慢血流组(93例)。将同期住院患者中冠脉造影提示狭窄程度≤40%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纳入高血压组,将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9例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采集动态血压数据。比较四组患者24 h、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及夜间血压下降率。使用线性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男性比例较高、年龄较大,且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比例较高(均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男性比例较高、年龄较大(均P<0.05)。冠脉慢血流组患者男性比例及年龄高于对照组(均P<0.05)。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及冠脉慢血流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均P<0.05)。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白天、夜间、24 h的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冠脉慢血流组及对照组(均P<0.05)。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其余三组(均P<0.05)。冠脉慢血流合并高血压组及冠脉慢血流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数高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均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夜间血压下降率与左前降支(LAD)校正后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CTFC)、左回旋支(LCX)TIMI帧数(TFC)、右冠状动脉(RCA)TFC、平均TFC呈负相关,动脉硬化指数与LAD CTFC、LCX TFC、RCA TFC、平均TFC呈正相关(均P<0.05)。夜间血压水平与LAD CTFC、LCX TFC、RCA TFC、平均TFC无相关性(均P>0.05)。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脑梗死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夜间血压下降率与冠状动脉TFC依然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夜间血压下降率独立相关,与夜间血压水平无相关性。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当夜间血压下降率减低时,冠状动脉TFC增加,血流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状动脉慢血流 夜间血压下降 相关性 冠状动脉造影 动态血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史君英 侯善荣 +1 位作者 吴克香 王秀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通过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RHV)分析,探讨EH患者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EH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受检者进行昼夜24h动态血压(ABPM)及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根据ABPM监测结... 目的 通过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RHV)分析,探讨EH患者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EH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受检者进行昼夜24h动态血压(ABPM)及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根据ABPM监测结果将EH患者分为勺型组和非勺型组,从DCG监测结果中检出夜间(23:00~06:00)心率及心率变异(HRV)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86例EH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及HR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EH高度危险组夜间心率高于低、中度危险组,前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及HRV均低于后者(P均<<0.01)。低、中度危险组HR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HRV比48例勺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1),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减少及/靶器官的损害对HRV降低的影响有叠加作用;EH病患者的夜间自主神经活动状态,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的受损。自主神经功能对夜间血压下降率起着一定作用,调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更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 心率变异性 EH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时间药理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
3
作者 孔羽 李全 +2 位作者 杜鹃 潘晓冬 马会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药理学降压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门诊中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的PCI术后患者85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传统方法服...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药理学降压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门诊中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的PCI术后患者85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传统方法服药组和时间药理学服药组,分别是43例和42例。传统方法服药组[晨起6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时间药理学服药组(晨起6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晚间5时服用ACEI)共治疗4周。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年龄43~78岁,4周规范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0%,分别在在血压达标和未达标患者中进行比较,时间药理学服药组24h平均血压水平和夜间血压下降率方面均较传统方法服药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升高,依据降压药物时间药理学原则给予治疗能更有效控制患者夜间血压,恢复正常心血管生理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冠状动脉介入术 时间药理学 夜间血压下降
下载PDF
糖尿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脑血栓形成关系探讨
4
作者 凌浩平 《血栓与止血学》 1996年第2期63-64,97,共3页
本研究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对8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按其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正常,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统计对比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表明:NIDDM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10%(即昼夜... 本研究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对8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按其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正常,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统计对比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表明:NIDDM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10%(即昼夜节律消失)时,脑血栓形成的发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NIDDM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减少可能是器官缺血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出现与脑血栓形成发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夜间血压下降 脑血栓形成
下载PDF
脉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汝琼 张惠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22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估脉压(pulse pressure,PP)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Impaired nocturnal BP decline)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尿白蛋白/血肌酐比值大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 目的评估脉压(pulse pressure,PP)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Impaired nocturnal BP decline)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尿白蛋白/血肌酐比值大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组37例(A组)和肾病组117例(B组),其中肾病组(B组)又分为早期肾病65例(B1组)和临床肾病52例(B2组)两个亚组,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MI、HbA1C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脉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呈显著相关(95%CI,1.248~3.262;1.468~3.682)。结论脉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素,临床上应及早进行干预,降低收缩压的同时防止舒张压过度降低,平稳降压,减小血压波动,对降低肾损害可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脉压 夜间血压下降异常 尿白蛋白/血肌酐比值
下载PDF
有或无可重现夜间血压下降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血管靶器官损害
6
作者 胡立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3-453,共1页
关键词 夜间血压下降 原发性高血压 心血管靶器官损害 诊断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早晨血压升高和夜间血压下降对脑卒中的预告意义
7
作者 余国膺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6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夜间血压下降 脑卒中 早晨 高和 血压升高 血压降低 血压水平 混杂因子 发病危险 Cox
下载PDF
早晨血压上升与夜间血压下降对脑卒中病人的预后意义
8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14,共1页
该文随访1430名〉40岁脑卒中存活病人,平均随访10年。经矫正可能有的复合因素后对昼夜血压变化进行分析。总的脑卒中危险与早晨血压上升及夜间血压下降无关。亚组分析证明夜间血压下降〈10%(非杓型)与≥10%(杓型)比较,脑梗死危... 该文随访1430名〉40岁脑卒中存活病人,平均随访10年。经矫正可能有的复合因素后对昼夜血压变化进行分析。总的脑卒中危险与早晨血压上升及夜间血压下降无关。亚组分析证明夜间血压下降〈10%(非杓型)与≥10%(杓型)比较,脑梗死危险较高。晨间血压上升与脑梗死危险无关。早晨血压上升较多(≥25mmHg)时,脑出血危险较高(P=0.04)。极度杓型(夜间血压下降≥20%者)颅内出血较杓型(夜间血压下降109/5~19%)常见(P=0.02)。结语:夜间血压下降规律紊乱时,常伴有脑梗死。早晨血压上升较多以及夜间血压过度下降时较常伴有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下降 脑卒中 上升 早晨 预后意义 卒中病人 昼夜血压变化 非杓型 脑梗死 存活病人
下载PDF
夜间血压下降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一项荟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Salles GF Reboldi G +14 位作者 Fagard RH Cardoso CR Pierdomenico SD Verdecchia P Eguchi K Kario K Hoshide S Polonia J de la Sierra A Hermida RC Dolan E O'Brien E Roush GC 刘莉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199,共1页
调整24h平均收缩压水平后,夜间收缩压下降对临床预后预测的重要性尚未明确。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研究(th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collab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BC-H)纳入受试者17 312人,探索上述问题。与正... 调整24h平均收缩压水平后,夜间收缩压下降对临床预后预测的重要性尚未明确。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研究(th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collab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BC-H)纳入受试者17 312人,探索上述问题。与正常下降比较,计算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与白天收缩压的比值,确定不同的血压节律模式(正常杓型、超杓型、反杓型、非杓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预后 夜间血压下降 荟萃分析 预测作用 HYPERTENSION 收缩压水平 夜间收缩压 血压患者
原文传递
脑卒中和非脑卒中患者血压升高、夜间血压下降与脑萎缩,血流灌注及功能减退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夜间血压下降 脑卒中患者 脑血流灌注 血压升高 脑萎缩 功能减退 24H动态血压监测 神经功能状态
原文传递
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
11
作者 罗冬梅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8-298,共1页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弱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征兆,女性中的表现可能比男性的强。该研究假设,冠状动脉性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和年龄增长可能与绝经后女性血压下降幅度减弱有关,该研究对白天体力活动和夜间睡眠质量...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弱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征兆,女性中的表现可能比男性的强。该研究假设,冠状动脉性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和年龄增长可能与绝经后女性血压下降幅度减弱有关,该研究对白天体力活动和夜间睡眠质量对血压下降影响也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54例绝经后患CAD(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阻塞≥50%)和48例年龄(50~8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疾病 夜间血压下降 绝经后女性 心脏病患者 artery 动脉血管阻塞 疾病发病率 CAD
原文传递
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的相关性
12
作者 程玲 赵娇 +1 位作者 吴卫平 管维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0-700,共1页
该文探讨在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中,24h动态血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与腔隙性脑梗死(1acunar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以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MRI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并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 该文探讨在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中,24h动态血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与腔隙性脑梗死(1acunar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以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MRI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并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根据LI的数目,将患者分为无/单发LI组25例和多发LI组71例。结果:与无/单发LI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患者 夜间血压下降 腔隙性脑梗死 相关性 男性 24H动态血压 头颅MRI检查 实验室数据
原文传递
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血压昼夜节律与MACE的相关性
13
作者 薛蒙 金元超 +3 位作者 王琮翰 长孙彦玲 林奔腾 谢芳元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2例,根据PCI术后第...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2例,根据PCI术后第一天夜间血压下降率(NBPDR)将患者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平均随访1.5年,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比较四组的基线资料与再发MACE的相关性。结果 与杓型组相比,非杓型组(P<0.05)和反杓型组(P<0.01)发生MACE的风险较高。女性患者中非杓型组,>65岁患者中反杓型组和<65岁患者中超杓型组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P<0.05),而重度冠脉病变亚组中反杓型组发生MACE风险高(P<0.05)。RCS曲线显示当NBPDR=17.05%时再发MACE风险最低。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与STEMI患者PCI术后再发MACE的风险密切相关,NBPDR是STEMI患者PCI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压昼夜节律 夜间血压下降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对24 h动态血压结果的影响
14
作者 潘玲玲 李晓东 杜晨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 分析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22:00~6:00)所得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有时间差的患者147例,进行ABPM后,根据时间差大小将患者分成三组,全体组(147例,时间... 目的 分析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22:00~6:00)所得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有时间差的患者147例,进行ABPM后,根据时间差大小将患者分成三组,全体组(147例,时间差>0h);2h组(70例,时间差≥2h);3h组(33例,时间差≥3h).分别获取三组患者实际作息及固定作息的白天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分析不同患者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对所得24h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结果 三组患者所得动态血压参数比较,白天血压平均值和夜间血压下降率在三组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组夜间血压平均值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患者实际作息与固定作息存在时间差,尤其是时间差>3h的患者在监测后提供个体化的数据分析,可能对重视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血压监测 夜间血压下降 实际作息 固定作息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晨峰现象及血压下降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桢明 谢慧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晨峰现象及血压下降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合并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证... 【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晨峰现象及血压下降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合并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脾肾气虚组67例和脾肾阳虚组63例。比较2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结果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分析2组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率、杓型血压发生率(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在10%~20%分为杓型和非杓型)、血压晨峰水平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之间的差异。【结果】(1)血压方面:在CKD 3-5期合并高血压的住院患者中,脾肾阳虚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较脾肾气虚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患者的血压晨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脂水平方面:脾肾阳虚组患者的TC及LDL-C水平均较脾肾气虚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患者的TG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Hcy水平方面:脾肾阳虚组患者的Hcy水平较脾肾气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脾肾阳虚组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率更大,且具有更高的TC、LDL-C、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压 血压夜间下降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中医证型 脾肾气虚证 脾肾阳虚证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8
16
作者 寇惠娟 汪鑫 +3 位作者 高登峰 董新 魏瑾 马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压(24 h PP)及动态脉压指数(PPI)。根据昼夜血压变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超杓型组(n=7)、杓型组(n=77)、非杓型组(n=173)及反杓型组(n=92)。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空腹血样,测定血糖、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酸及BNP水平。结果 LVH高血压的3级高血压所占比例(85.1%比46.9%;χ~2=34.428,P<0.001)、24 h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29 mm Hg;t=3.175,P=0.002)(1 mm Hg=0.133 k Pa)、白天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30 mm Hg;t=2.197,P=0.029)、夜间平均收缩压(132 mm Hg比121 mm Hg;t=4.763,P<0.001)、24 h PP(57 mm Hg比52 mm Hg;t=4.120,P<0.001)及PPI(0.43比0.41;t=3.33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高血压患者,而夜间血压下降率[(1.30±8.02)%比(5.68±7.25)%;t=-4.51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LVH高血压患者BNP(87.8 pg/ml比28.8 pg/ml;t=2.170,P=0.034)和LVMI(135.1 g/m^2比88.7 g/m^2;t=15.28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患者。超杓型组、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高血压患者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而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反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100.3 g/m^2比86.3 g/m^2;t=4.335,P<0.001)和非杓型组(100.3 g/m^2比93.7 g/m^2;t=1.987,P=0.048),非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93.7 g/m^2比86.3 g/m^2;t=2.693,P=0.008)。多因素线性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和高血压分级水平与LVMI相关。结论高血压LVH与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血压分级水平密切相关,并伴随血浆BN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夜间血压下降 B型脑钠肽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重量指数
下载PDF
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之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皮林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 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组 ,对 3 88例EH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非杓型组 2 4hSBP、2 4hDBP、nSBP、nDBP均... 目的 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组 ,对 3 88例EH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非杓型组 2 4hSBP、2 4hDBP、nSBP、nDBP均显著高于杓型组 ,IVS、PW、LVM、LVMI、LAD、A、ATVI、A/E显著增加 ,而FS、ESV显著降低。结论 非杓型组夜间血压显著高于杓型组 ,左室肥厚 (LVH)及舒张功能减退 (LVDF)比杓型组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心脏结构 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 动态血压 超声心动图 EH
下载PDF
血压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玉青 骆雷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29-430,共2页
正常人血压一般呈现明显的昼夜活动,白天血压水平较高,在晨起8:00~9:00和14:00~18:00可见明显的双峰,傍晚18:00起血压缓慢下降,凌晨2:00~3:00处于低谷。白昼血压水平高,夜间血压水平低,呈明显的“双峰一谷”勺型血压。血... 正常人血压一般呈现明显的昼夜活动,白天血压水平较高,在晨起8:00~9:00和14:00~18:00可见明显的双峰,傍晚18:00起血压缓慢下降,凌晨2:00~3:00处于低谷。白昼血压水平高,夜间血压水平低,呈明显的“双峰一谷”勺型血压。血压这种节律的变化能顺应机体活动的变化,很好地维持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有学者结合临床观察,根据血压形态变化,将血压分为四类: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超过白天血压10%,但不足20%);超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超过白天血压20%);非勺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白天血压10%);反勺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血压节律发生变化,无论大小,都会对人体的调节机制产生影响,从而对各器官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器官损害 血压节律 夜间血压下降 血压水平 非勺型 临床观察 形态变化 正常人
下载PDF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晶石 娄金凤 +1 位作者 王桂贤 王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血压病患者 循证护理 非杓型 老年 夜间血压下降 靶器官损害 脑血管 护理活动
下载PDF
非勺型高血压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潇 罗勇 +1 位作者 郝燕民 刘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461-462,共2页
正常人血压一般呈现明显的昼夜活动,白天血压水平较高,夜间血压水平低,呈明显的“双峰一谷”勺型血压。勺型高血压见于健康人及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指夜间平均血压较日间平均血压低10%-20%。非勺型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下降小... 正常人血压一般呈现明显的昼夜活动,白天血压水平较高,夜间血压水平低,呈明显的“双峰一谷”勺型血压。勺型高血压见于健康人及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指夜间平均血压较日间平均血压低10%-20%。非勺型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下降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勺型高血压 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治疗 夜间血压下降 血压水平 平均血压 正常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