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国柱 秦丽辉 +2 位作者 徐亮 郭玉峰 莫宣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7-231,237,共6页
为了保障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开展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通过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试验,分析了驾驶人夜间对过街行人视认距离随照度及行驶车速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与行驶车速、平均光照强度... 为了保障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开展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通过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试验,分析了驾驶人夜间对过街行人视认距离随照度及行驶车速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与行驶车速、平均光照强度的关系模型.基于安全行驶判别条件,给出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的确定方法及对应不同路面类型、车速限制值和路灯平均照度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宜根据车速限制值与路灯平均照度确定,车速限制值越低、路灯平均照度值越高,前置距离应越大;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设置夜间限速标志,可以保证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标志前置距离 实车试验 人行横道 夜间限速 视认距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限速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温惠英 刘丹 黄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共8页
为充分保障不同特征的驾驶员在山区高速公路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行驶的经济性,本文先从夜间环境,如环境照度、能见度、气象和眩光对驾驶员特性的影响分析出发,提出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夜间反应时间模型和有效动识距离模型。然后,根... 为充分保障不同特征的驾驶员在山区高速公路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行驶的经济性,本文先从夜间环境,如环境照度、能见度、气象和眩光对驾驶员特性的影响分析出发,提出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夜间反应时间模型和有效动识距离模型。然后,根据主要目标优化思想,提出以驾驶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目标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限速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驾驶员在单位长度路段上每小时的时间费用和车辆燃油费用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结合夜间反应时间模型和停车视距模型,考虑夜间对障碍物识别以及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性要求,将三者分别作为约束条件,由此建立起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安全车速最优化模型,从而求解该模型所得的最大安全车速值即为路段最大限速值。最后,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松建高速公路某路段为例,通过选取一定参数值,并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和时段下的夜间动态最大安全车速值。仿真结果表明,当能见度和时段不变时,最大安全车速随路面附着系数的减小而减小;当路面附着系数和时段不变时,最大安全车速随路面附着系数的减小而减小;而当仅有时段变化时,最大安全车速值随时段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该结果所表现的规律符合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且以此得到的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值99.390km/h,也与该高速公路的设计车速100km/h基本一致。因此,该限速模型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车速和改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行驶安全现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夜间限速 驾驶员特性 夜间反应时间模型 主要目标优化法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闪烁光视认性关键指标研究
3
作者 曹明 马静洁 +2 位作者 黄磊 刘铭豪 许俊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3年第5期16-21,共6页
在城市道路不同场景根据道路交通需求设置交通闪烁光是实施交通秩序管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闪烁光在道路交通场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也是当前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典型夜间道路场景,通过驾驶人动静态... 在城市道路不同场景根据道路交通需求设置交通闪烁光是实施交通秩序管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闪烁光在道路交通场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也是当前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典型夜间道路场景,通过驾驶人动静态条件下对典型的单体式闪烁光和组合式闪烁光进行识别视认研究,得到110米安全视距下红、黄、蓝、白闪烁光满足驾驶人人眼最低可视性要求的发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及道路周边环境光对单体式闪烁光的可视性和警示性影响要明显高于组合式闪烁光,其中红色与黄色单体式闪烁光的警示效果要优于白色,而不同颜色的组合式闪烁光的可视性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单体式闪烁光 组合式闪烁光 发光强度 安全视距 夜间限速
下载PDF
公路交叉口照明和限速对视觉搜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洪涛 王琳虹 李俊达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87-2297,共11页
为解决夜间车辆在村镇无信号公路交叉口易与自行车或行人碰撞的问题,基于注意分配理论将驾驶人视野图片亮度、凝视点分布面积、注视点一次马尔可夫平稳分布和累计注视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结合Logistics回归构建视觉搜索能力量化模型。设... 为解决夜间车辆在村镇无信号公路交叉口易与自行车或行人碰撞的问题,基于注意分配理论将驾驶人视野图片亮度、凝视点分布面积、注视点一次马尔可夫平稳分布和累计注视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结合Logistics回归构建视觉搜索能力量化模型。设计模拟驾驶试验,采集6种车速和4种照明下的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正确分类百分比为93.45%。不同照明限速方案的对比结果表明,夜间村镇附近公路交叉口段限速应设为50 km/h,路面平均照度应不低于10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视觉认知特性 注意分配理论 环境照明 夜间最高限速 视觉搜索能力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夜间最高车速限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程国柱 韩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为了合理确定高速公路夜间最高车速限制值,保障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进行了驾驶人夜间距离识别与车速感知试验研究。分析了行驶速度、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感知速度的量化影响,并建立了高速公路驾驶人... 为了合理确定高速公路夜间最高车速限制值,保障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进行了驾驶人夜间距离识别与车速感知试验研究。分析了行驶速度、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感知速度的量化影响,并建立了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模型与感知速度模型。基于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反应制动距离间的安全行驶判别条件及驾驶人夜间感知速度模型,给出了高速公路夜间最高理论限速值与修正限速值的确定方法,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行驶速度呈负线性相关,与平曲线半径呈正对数相关,与公路纵坡坡度呈负指数相关;驾驶人夜间感知速度与纵坡坡度无关,与实际行驶速度呈正线性相关,与平曲线半径呈负对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速度感知试验 夜间最高限速 识别距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