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大中华经济圈”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基于HKD、MOP、TWD与CNY的收敛性分析 |
魏黎
朱小梅
|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2
|
协作与发展:“大中华经济圈”图书馆的现在与将来 |
张红胜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3
|
中国建立双边FTA新进展 ——“大中华经济圈”起点:CEPA |
宋波
|
《中国经贸》
|
2004 |
1
|
|
4
|
大中华经济圈构建华元的思考 |
董树君
雷立钧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5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大中华经济圈”的溢出效应研究 |
徐艺嘉
|
《经济论坛》
|
2015 |
0 |
|
6
|
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与特点──90年代广东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 |
周青
田志立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7
|
日本强震对大中华经济圈的影响 |
|
《甘肃金融》
|
2011 |
0 |
|
8
|
依附“大中华经济圈”是台湾产业的唯一出路 |
黄慧玲
章克第
|
《海峡科技与产业》
|
1998 |
0 |
|
9
|
“大中华经济圈”的若干构想 |
|
《开放导报》
|
1994 |
0 |
|
10
|
海内外华人谈“大中华经济圈” |
|
《内蒙古宣传》
|
1992 |
0 |
|
11
|
欧元效应与“大中华经济圈”一体化战略的构想 |
谭翊华
|
《新疆金融》
|
1999 |
0 |
|
12
|
专家认为内地与香港CEPA是“大中华经济圈”起点 |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3 |
0 |
|
13
|
台有人建议建立“大中华经济圈”开发大陆西南 |
景甘泰
|
《世界经济科技》
|
1991 |
0 |
|
14
|
和平与繁荣的欧盟vs.有待发展的大中华经济圈 |
高希均
|
《东方企业家》
|
2003 |
0 |
|
15
|
“大中华经济圈”构想之综述 |
陶洁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6
|
关于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构想 |
詹杭伦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7
|
跨世纪的思考: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与制约条件 |
杨帆
|
《华北金融》
|
1997 |
0 |
|
18
|
我国的经济实力究竟有多大 |
林晓光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1994 |
0 |
|
19
|
《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 |
王兆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20
|
世界华人经济发展的探讨 |
姚荣龄
|
《统一论坛》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