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司马相如《大人赋》献疑 |
万光治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2
|
司马相如《上林赋》、《大人赋》作年考辨 |
龙文玲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3
|
太一信仰与《大人赋》关系考论 |
蒋晓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楚辞·远游》与《大人赋》中的“游仙”对比 |
赵竹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5
|
《大人赋》所见太阳循环与巫风传统蕴涵发微 |
李秀强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6
|
辨伪与论证——《远游》与《大人赋》的关系考辨 |
张伟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5
|
|
7
|
《大人赋》所见汉代“四方五位”图式浅说 |
刘子珍
|
《枣庄学院学报》
|
2016 |
3
|
|
8
|
从《册魏公九锡文》《大人赋》看刘勰的“风骨” |
费习宽
|
《镇江高专学报》
|
2018 |
1
|
|
9
|
论《大人赋》的主题 |
周桃红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8 |
0 |
|
10
|
从汉赋的历史层面看知识分子与皇朝政治的关系 |
王继训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0 |
|
11
|
赤日经天 光耀寰宇——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新探 |
顾绍炯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2
|
陶行知赋 |
李一林
|
《重庆陶研文史》
|
2011 |
0 |
|
13
|
由读者回归作者:“凌云”说的文学史意义 |
许结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远游》是屈原晚年之作 |
殷光熹
|
《职大学报》
|
2017 |
3
|
|
15
|
《远游》结构的内在矛盾、作者及文学影响 |
张树国
梁爱东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6
|
扬雄的著述活动与著作 |
黄开国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17
|
略谈司马相如和他的作品 |
韩桓德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4 |
0 |
|
18
|
论司马迁为司马相如立传的原因 |
李尚静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1 |
0 |
|
19
|
从成都驷马桥说起——有关司马相如几个问题的探讨 |
王增辉
|
《巴蜀史志》
|
2012 |
0 |
|
20
|
立意新颖浅谈 |
黄鹏先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