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康学说中的“精神病”
1
作者 陈剑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8-73,92,共6页
在拉康学说中,大他者欲望是符号界的空缺,但它必须以能指的形式支撑符号界。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这可以理解为父名对母欲的命名或隐喻替代。精神病正是拒斥父名的结果。父名的雏形是父亲的禁令,这一能指的隐喻功能建立了语言的第一个意义... 在拉康学说中,大他者欲望是符号界的空缺,但它必须以能指的形式支撑符号界。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这可以理解为父名对母欲的命名或隐喻替代。精神病正是拒斥父名的结果。父名的雏形是父亲的禁令,这一能指的隐喻功能建立了语言的第一个意义。精神病由于"父禁"的缺失,语言结构无法内化只能模仿,由此语言成为异物,意义处于漂浮状态。另外,精神病只有遭遇符号父亲才会触发病情,父名从实在界回返,打开一个大他者欲望的空洞,使其不得不以幻觉来填补这一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精神病 大他者欲望 “父名” “父禁” “纽结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