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建构影像传播历史的大众意识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兰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传播历史 大众意识 影像 文献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意识”省思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幸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因此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特质和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来看,由于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情结,使他选择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的职业,大众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在面对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因此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特质和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来看,由于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情结,使他选择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的职业,大众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大众意识"。因此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由于大众立场与意识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精英化倾向,从而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不在于我们所具有的理论"生产与再生产"水平,而是我们能否重新建立与大众血肉联系,亦即能否重新树立牢固的无产阶级的"大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 普罗米修斯情结 大众意识 责任意识
下载PDF
灾害疫情的历史书写与大众意识变迁
3
作者 梁景之 吴玉珍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18-123,133,共7页
天下一家的银城家乡是天下大同思想在宗教领域的折射,其时代演进和升华即表现为关于人类社会远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自觉构建。虽然近代乌托邦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构成了现时代从民间宗教的天国救度、特别是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 天下一家的银城家乡是天下大同思想在宗教领域的折射,其时代演进和升华即表现为关于人类社会远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自觉构建。虽然近代乌托邦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构成了现时代从民间宗教的天国救度、特别是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向现实世界之中华民族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广泛的大众意识基础和思想来源。历史而言,作为社会空想的天下大同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两者实际上和民间宗教的天下一家共同体意识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两者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构想与天下一家命运共同体的宗教幻想彻底分道而扬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疫情 劫变观 天下一家 大众意识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浅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美育对大众意识的引导
4
作者 张康夫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6-168,共3页
价值多元化给大众意识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人本美学的强势发展和审美泛化的快速扩散,为美育引导建立了广阔的平台。文章对美育引导大众意识理论契合点,引导的阶段、途径、方向和层次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重点论证了美育引导与舆论导向的... 价值多元化给大众意识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人本美学的强势发展和审美泛化的快速扩散,为美育引导建立了广阔的平台。文章对美育引导大众意识理论契合点,引导的阶段、途径、方向和层次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重点论证了美育引导与舆论导向的逆向互动;提出了美育引导应和生活美学结合起来,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意识 美育引导 审美泛化 逆向互动 填补性
下载PDF
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自我表征模式与大众意识裂变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成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7,173,共8页
本文通过对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阅读 ,探讨美国 19- 2 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塑型过程。笔者把德莱塞的经历作为记录当时社会进程的“文化地震仪”,集中分析了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及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 本文通过对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阅读 ,探讨美国 19- 2 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塑型过程。笔者把德莱塞的经历作为记录当时社会进程的“文化地震仪”,集中分析了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及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塑造的关系 ,挖掘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作品表征模式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作品所蕴涵的大众意识从生产主义到具有消费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天才”》 大众意识
下载PDF
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融合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宪峰 《出版参考》 2015年第Z1期53-54,共2页
图书编辑正确对待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关系,是做好图书策划、出版工作的关键。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 图书编辑正确对待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关系,是做好图书策划、出版工作的关键。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以强有力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挖掘读者的心灵需求,力求做到"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以此为行为准则,图书编辑在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的对接和融合方面要找到立足点和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编辑 自我意识 大众意识
下载PDF
《“天才”》:艺术审美的异化与大众意识的裂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莉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3-55,共3页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自身经历为研究起点,追溯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集中分析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和异化,揭示大众意识的转变,探索工业化进程中现实与精神链接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天才”》 艺术审美 异化 大众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理论家的大众意识和引领责任
8
作者 尚伟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7,共4页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迫切需要理论家确立一种大众意识,担当一份引领责任。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术研究应该坚持人民立场;在创新路径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术探索应该直面现实课题;在表达方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迫切需要理论家确立一种大众意识,担当一份引领责任。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术研究应该坚持人民立场;在创新路径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术探索应该直面现实课题;在表达方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术品味应该观照大众口味。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 大众意识 引领责任
下载PDF
“大众意识”和“晚报风格”的再思考
9
作者 邹福荣 《中国地市报人》 2002年第5期6-6,5,共2页
关键词 地方报纸 党报 个性 权威性 服务性 大众意识 “晚报风格” 导向意识
下载PDF
俄罗斯改革20年:大众意识的变迁
10
作者 M.K.戈尔什科夫 钟建平(译) 《西伯利亚研究》 2016年第3期41-50,共10页
未来大众意识对形成俄罗斯社会发展矢量的作用将提升。尽管俄国家政治制度至今仍存在保守主义倾向,但社会各阶层对政治实践的影响完全可能加强。因此,政治制度显然面临演变,国家与社会的逆向联系将逐步放宽,政权对社会情绪的变化将... 未来大众意识对形成俄罗斯社会发展矢量的作用将提升。尽管俄国家政治制度至今仍存在保守主义倾向,但社会各阶层对政治实践的影响完全可能加强。因此,政治制度显然面临演变,国家与社会的逆向联系将逐步放宽,政权对社会情绪的变化将做出更多回应。精英阶层意识直接形成国家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意识退居次要地位。归根结底,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大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意识 俄罗斯 国家政治制度 变迁 改革 社会各阶层 国家与社会 决定性作用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大众意识
11
作者 孙洪敏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19-22,共4页
毛泽东的伟大业绩应当归功于他的大众意识。因为,毛泽东的一生以解放劳苦大众为己任,心中时刻想着群众,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结束了苦难的生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利益,开天辟地成为国家的主人。探讨和研究毛泽东的大众意识,... 毛泽东的伟大业绩应当归功于他的大众意识。因为,毛泽东的一生以解放劳苦大众为己任,心中时刻想着群众,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结束了苦难的生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利益,开天辟地成为国家的主人。探讨和研究毛泽东的大众意识,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正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平民意识、重农意识及群体意识构成了毛泽东大众意识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大众意识 农民 重农意识 中国革命 平民意识 人民群众 关心群众生活 群体意识 《毛泽东选集》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政治转型与大众意识形态形成
12
作者 杨琪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9期144-144,共1页
哈萨克斯坦独立二十年,政治现代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斯坦模式,这是其社会政治的特点,对于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政治转型 大众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专业出版 大众意识——由《美丽家居》丛书畅销想到的
13
作者 舟自横 《出版参考》 2004年第27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大众意识 专业出版 科技类图书 建筑类图书 装饰设计 家居 建筑设计 健康快车 设计模式 建筑装饰市场
下载PDF
“少报领导 少登空话”——从吴官正对大众日报社的谈话看报纸的大众意识
14
作者 李秋中 《新闻前哨》 1997年第4期29-29,共1页
1997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要求省报“少报领导,少登空话”的消息,读来令人品味.我国的报纸,尤其是各级地方党委机关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时期的读者,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党与人民群众联系... 1997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要求省报“少报领导,少登空话”的消息,读来令人品味.我国的报纸,尤其是各级地方党委机关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时期的读者,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功能,如何使报纸这一特色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都要求我们报人要多些大众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作为地方各级党委机关报的党性原则,也必须体现在符合人民意愿这一立足点上.早在1948年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者应“采取忠实的态度,把人民的要求、困难、呼声、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精彩地反应出来.”我们的报纸应以满足大众需要为主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却片面理解报纸的党性原则,以多登党委领导的讲话、活动、会议而自命为“紧跟”.一些同志热衷于会议报道、领导随访,笔头对着上面,结果使报章陷入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怪圈,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和配角.也有少数报人私心杂念太重,为了自己的位置、饭碗,两眼唯上,把报纸办成了“领导集锦”.这些问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日报社 新闻工作者 大众意识 党性原则 代表人民利益 人民群众 地方各级党委 中共山东省委 党委机关报 刘少奇
下载PDF
大众档案意识存在要题初探:来自范畴论的启发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朗睿 谢诗艺 《山西档案》 2023年第2期27-36,共10页
档案意识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元问题”,学界及业界广泛运用该概念但存在误读,部分观点已陷入循环定义。基于范畴论的思路,从关系和功能出发,档案意识可界定为识别档案对象并意欲将其以档案方式进行处理的主观思维。大众档案意识是... 档案意识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元问题”,学界及业界广泛运用该概念但存在误读,部分观点已陷入循环定义。基于范畴论的思路,从关系和功能出发,档案意识可界定为识别档案对象并意欲将其以档案方式进行处理的主观思维。大众档案意识是档案意识的重要存在方式,能为档案意识乃至档案事业的大众化发展提供原理上的启发。从本体论和价值论两重维度展开,大众档案意识作为存在的要题得以阐释。从本体论来看,大众档案意识经历档案思维泛在和档案表征典型化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得以建构;从价值论来看,大众档案意识则有对象、方式、组配三个功能实现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意识 大众档案意识 档案哲学 范畴论
下载PDF
大众档案意识下的文化生产:自觉的衍生
16
作者 郭朗睿 谢诗艺 《山西档案》 2023年第5期59-68,共10页
大众档案意识下形成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是文化生产过程与产物的体现,能够丰富档案对象、创新档案方式。区别于“文化下的意识”这一档案学界现有研究思路,以“意识下的文化”为路径分析可知:大众档案意识下的文化生产能够反映... 大众档案意识下形成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是文化生产过程与产物的体现,能够丰富档案对象、创新档案方式。区别于“文化下的意识”这一档案学界现有研究思路,以“意识下的文化”为路径分析可知:大众档案意识下的文化生产能够反映大众档案意识形态;大众档案意识引导的文化生活方式,是主体从认知层面向行为层面贯彻的具象表现。大众档案意识下文化生产的模式包括形式的迁移与再造、逻辑的提炼与抽象和意识的内化与普及,以此完成档案意识作用的拓展、加深和推广,实现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意识 大众档案意识 档案哲学 档案文化 文化生产
下载PDF
当前中国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领域“中国问题”的演进轨迹与互动态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樊浩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9,共15页
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呈现何种态势?两大领域的“中国问题”演进与互动的轨迹是什么?它们相互交织使国家意识形态遭遇何种挑战?我们所进行的全国性万人大调查的信息,在呈现当前中国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 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呈现何种态势?两大领域的“中国问题”演进与互动的轨迹是什么?它们相互交织使国家意识形态遭遇何种挑战?我们所进行的全国性万人大调查的信息,在呈现当前中国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演进轨迹与互动态势的同时,也彰显了国家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重大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演进轨迹 大众意识 伦理道德 动态 国家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大众意识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纪廷许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0-104,共15页
20世纪 90年代日本大众意识的内向化在东西方冷战体制及泡沫经济崩溃的背景下产生 ,而阪神大地震和奥姆真理教事件对日本大众意识造成巨大冲击 ,说明当代日本的社会结构疲劳已深刻到不得不进行重大改革的程度。针对“国民”的现代西方... 20世纪 90年代日本大众意识的内向化在东西方冷战体制及泡沫经济崩溃的背景下产生 ,而阪神大地震和奥姆真理教事件对日本大众意识造成巨大冲击 ,说明当代日本的社会结构疲劳已深刻到不得不进行重大改革的程度。针对“国民”的现代西方市民意识的蔓延 ,构成了日本大众意识中十分突出的对现有政党的抵触心理 ,以及对传统官僚体制为主的政治结构、经济关系及利益分配体系的“市民性”反感。“亚文化”现象及搞笑型“民主”又凸显出大众政治意识的流动化与情绪化特征。日本进入了政治文化及大众意识上的转折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中期 日本 大众意识 结构疲劳 亚文化 市民意识
原文传递
大众意识与阶级意识——对1930年代大众语运动的一种考察
19
作者 齐晓红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90,共10页
由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普及与提高问题衍生出的语言问题,就是1934年的“大众语”运动。它是在新生活运动所促发出来的复古潮流中,针对白话、国语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大众语”从一产生就无时不处在一种对立的关系之中。它是... 由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普及与提高问题衍生出的语言问题,就是1934年的“大众语”运动。它是在新生活运动所促发出来的复古潮流中,针对白话、国语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大众语”从一产生就无时不处在一种对立的关系之中。它是建立在基本的社会阶级对立的事实上,把语言作为一种阶级斗争的场所来认识的。大众和语言结合,就是希望通过与大众言说的互动造成一种独立统一的“大众意识”,进而形成新的大众阶级,改变其时的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 大众意识 阶级意识
原文传递
以流行语为表征的大众意识形态研究
20
作者 刘荣清 《前沿》 2017年第4期20-24,共5页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以时代的语言风格记录和表征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大众思想。它一方面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宣传,另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意识的表达和宣泄。在这里,我们要分析以"纲领性流行语"为表征的大众主...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以时代的语言风格记录和表征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大众思想。它一方面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宣传,另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意识的表达和宣泄。在这里,我们要分析以"纲领性流行语"为表征的大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及以"生活流行语"和"网络流行语"为表征的大众意识形态状况,以期构建大众意识形态的有效话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语 大众意识形态 表征 话语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