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之辨——实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义 隋婷婷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71,共9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哲学运动,实验哲学改变了以往哲学家们在"扶手椅"上玄思冥想的传统研究方式,推动哲学走出书斋,开展实验。通过收集和分析大众对哲学问题的直觉回应,实验哲学对以往哲学家提出的许多哲学命题进行了验证或反驳。... 作为一种新兴的哲学运动,实验哲学改变了以往哲学家们在"扶手椅"上玄思冥想的传统研究方式,推动哲学走出书斋,开展实验。通过收集和分析大众对哲学问题的直觉回应,实验哲学对以往哲学家提出的许多哲学命题进行了验证或反驳。反对者对实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提出了质疑,认为大众直觉的不稳定性使其不具备作为证据的信度与效度,哲学研究仍然应当依靠"更加优越和稳定"的"专家直觉"。实验哲学对直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哲学家直觉在经验检验中存在显著的局限性,会受到"掩饰效应""功能固着"等相关效应的影响,进而形成认知偏差。实验哲学的这种直觉"民主化"有助于我们更客观、有效地化解一些哲学争议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哲学 专家直觉 大众直觉 可靠性 认知偏差
原文传递
刑法运行专业性与大众正义直觉的抗争--从鸿沟到贯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馨文 《研究生法学》 2018年第4期25-34,共10页
刑法运行专业性与大众正义直觉长期以来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近期备受关注的陆勇案则集中体现出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种价值权衡过程中,大众正义直觉对于刑事立法与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大众正义直觉吸纳到刑法运... 刑法运行专业性与大众正义直觉长期以来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近期备受关注的陆勇案则集中体现出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种价值权衡过程中,大众正义直觉对于刑事立法与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大众正义直觉吸纳到刑法运行的过程中;对于吸纳的途径而言,在当前刑事政策利益与效益双本位的理论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刑事政策这一有效途径将大众正义直觉与刑法运行专业性进行贯通,从而提升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在人民心中的遵守度与权威性,真正落实刑事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最终达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正义直觉 刑事政策 刑法精英化 道德可信赖性
下载PDF
理解的直觉实验研究
3
作者 何纯秀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4-51,共8页
持久的哲学论争形成了关于理解的两大传统主张:我们所能理解的每一个命题都必须由我们所亲知的成分组成;理解是知道怎样做的一部分。跨时三年的关于理解的直觉实验研究发现这两大基于专家直觉的主张并不都能得到大众直觉的支持,关于理... 持久的哲学论争形成了关于理解的两大传统主张:我们所能理解的每一个命题都必须由我们所亲知的成分组成;理解是知道怎样做的一部分。跨时三年的关于理解的直觉实验研究发现这两大基于专家直觉的主张并不都能得到大众直觉的支持,关于理解的修正的赖尔式主张既获得了哲学论证,也获得了大众直觉的支持。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对理解的认知研究都非常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专家直觉 大众直觉 亲知
原文传递
洞见还是偏见:实验哲学中的专家辩护问题 被引量:11
4
作者 梅剑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3,共9页
在哲学研究中,大量的哲学论证其前提依赖于直觉,从直觉出发建构哲学论证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哪一个更为可靠?传统哲学家认为专家具有洞见,大众则充满偏见,这种立场被称之为专家辩护。实... 在哲学研究中,大量的哲学论证其前提依赖于直觉,从直觉出发建构哲学论证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哪一个更为可靠?传统哲学家认为专家具有洞见,大众则充满偏见,这种立场被称之为专家辩护。实验哲学家反驳了这一看法,认为专家直觉和大众直觉同样不可靠,所谓的洞见不过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偏见。追索这一思路,本文认为哲学在根本的意义上是人间之学,专家和大众直觉都值得同等对待。本文一方面引介讨论实验哲学对专家辩护的批评,另一方面从概念上理清直觉和理论的关系,指出专家辩护不能成立的深层原因,进而在此新理路下,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区分、重新理解哲学的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辩护 大众直觉 专家直觉 实验哲学
原文传递
知识与信念关系的哲学论证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伟平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3,共9页
当代知识论中存在着一个教条,即"知识蕴涵信念"。它衍生了两个错误推论,即信念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以及知识是一种信念。以罗素为代表的多元认知理论表明,人们认识某个事物并不以相信该事物为前提条件。知识与信念之间是交... 当代知识论中存在着一个教条,即"知识蕴涵信念"。它衍生了两个错误推论,即信念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以及知识是一种信念。以罗素为代表的多元认知理论表明,人们认识某个事物并不以相信该事物为前提条件。知识与信念之间是交叉关系,而非种属关系,首先信念是度量的,而知识则不是度量的。其次,信念以接受为前提条件,知识则不以接受为前提条件。大众直觉的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无信念的知识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认知 无信念的知识 大众直觉 实验哲学
原文传递
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刑罚裁量的功能主义诠释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进娥 《东南法学》 2022年第2期170-185,共16页
“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是性犯罪行为人将性犯罪过程通过互联网平台予以公开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性犯罪网络直播行为和性犯罪网络录播行为两种类型。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是传统性犯罪的网络化发展,其公开性对被害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伦理... “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是性犯罪行为人将性犯罪过程通过互联网平台予以公开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性犯罪网络直播行为和性犯罪网络录播行为两种类型。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是传统性犯罪的网络化发展,其公开性对被害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伦理秩序所造成的冲击远大于一般性犯罪,而与性犯罪的加重情节相当。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科刑规则,在司法实践中,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的刑罚裁量普遍存在与一般性犯罪无实质区别的现象,明显偏离了刑罚的大众正义直觉。为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司法机关可以以功能主义刑法观为导向,对性犯罪网络传播行为按照一罪加重处断,以实现刑罚裁量的适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性犯罪 刑罚裁量 大众正义直觉 功能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