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宣教护理措施在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高建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应用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人员入院体检的时间在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共抽取110名进行职工大便潜血检测,分组方式为完全随机法,抽取55名职工作为数据组,剩余的55名职工作为讨论组。进行体... 探讨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应用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人员入院体检的时间在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共抽取110名进行职工大便潜血检测,分组方式为完全随机法,抽取55名职工作为数据组,剩余的55名职工作为讨论组。进行体检后只开具电子或纸质版收据下方注明注意事项和操作标准的职工作为数据组,而进行大便潜血检测时实施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职工作为讨论组。把两个组别职工的粪便采集相关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把数据组职工的数据当做本次讨论的对比资料,讨论组职工的操作标准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掌握度较优,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数组组职工对比两组职工对护理的低于讨论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数据组职工对没有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总满意度占该组的72.73%,而讨论组对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总满意度占该组的96.36%。把数据组职工的数据当做本次讨论的对比资料,讨论组职工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应用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提升职工在进行大便潜血检测时对采集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中对护理的满意度,这种护理模式值得社会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护理措施 职工大便潜血检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光耀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魏县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胶体金法与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以病理检测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魏县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胶体金法与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以病理检测为“金标准”,比较病理检测、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的疾病检出率,分析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和检测用时。结果病理检测与免疫比浊法大便潜血检测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胶体金法大便潜血检测〔69.00%(69/100)、65.00%(65/100)比51.00%(51/100),均P<0.05〕。免疫比浊法大便潜血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6%、90.23%、90.00%、95.38%、80.00%,均明显高于胶体金法大便潜血检测(分别为63.77%、77.42%、68.00%、86.27%、48.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胶体金法与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n:35.56±3.71比36.98±6.22,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应用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可更好地检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法 免疫比浊法 大便隐血检测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健康宣教在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居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4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职工大便潜血检测的受检者181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93名和对照组88名。对照组仅在体检者办理体检后开具的电子或纸质收据下方...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职工大便潜血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职工大便潜血检测的受检者181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93名和对照组88名。对照组仅在体检者办理体检后开具的电子或纸质收据下方注明注意事项和操作标准,未明确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按照大便潜血检测流程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受检者粪便采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粪便采集操作标准和注意事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受检者对大便潜血检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大便潜血检测前对受检者进行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大便潜血检测受检者样本采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职工 大便潜血检测
下载PDF
大便乳糖测定在婴幼儿腹泻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平 刘志刚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0-40,共1页
目的 用醋酸铅定性法检测迁延性慢性腹泻婴幼儿大便乳糖 ,统计其年龄分布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法检测 2 32例慢性腹泻患儿大便乳糖。结果 四个年龄组中 ,随年龄增加阳性率减低 ,其中 1 .5~ 3y阳性率与总体... 目的 用醋酸铅定性法检测迁延性慢性腹泻婴幼儿大便乳糖 ,统计其年龄分布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法检测 2 32例慢性腹泻患儿大便乳糖。结果 四个年龄组中 ,随年龄增加阳性率减低 ,其中 1 .5~ 3y阳性率与总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结论 乳糖不耐受是小儿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且患儿年龄越小 ,阳性率越高。大便乳糖的检测对诊断小儿乳糖不耐受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酶 吸收不良 大便乳糖检测
下载PDF
大便中发现兰氏贾第鞭毛虫包囊两例分析
5
作者 储海 何海明 张亚非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兰氏贾第鞭虫 包囊 大便检测
下载PDF
“泄浊解毒”中药灌肠治疗大便新型冠状病毒残留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潇 杨德义 郭蕾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总结中药灌肠清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便中病毒残留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便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因病机,总结清肠治疗的治则治法,并以二则验案加以证实。[结果]大便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患者的... [目的]总结中药灌肠清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便中病毒残留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便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因病机,总结清肠治疗的治则治法,并以二则验案加以证实。[结果]大便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患者的病因病机为湿疫传变、浊毒蕴肠,治疗上总结出“清肠四法”,即苦温燥湿、理气通腑、清热利湿、活血散邪,采用泄浊解毒承气方中药灌肠治疗。泄浊解毒承气方由厚朴、槟榔、草果、藿香、甘草、制大黄、贯众、金银花、连翘、苦参、虎杖、白花蛇舌草、赤芍组成。所附两则验案中患者大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采用自拟泄浊解毒承气方灌肠治疗后,明显加快了肠道残留病毒排除进程,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泄浊解毒”中药灌肠,可以改变肠道环境、搜剔肠络、给邪出路,对于加快清除肠道局部病毒残留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疫 邪伏阳明 泄浊解毒 中药灌肠 大便核酸检测阳性 黏膜免疫 医案
下载PDF
低剂量CT仿真结肠镜结合FOBT检查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邱娅 戴国朝 +7 位作者 吴仕吉 周仁冰 阿布都克尤木阿布力孜 郝月 陈青 邹科 努尔阿米娜 张春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仿真结肠镜结合增强扫描(CTVC)及大便潜血检测(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诊断结直肠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0例结肠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CTVC及FOBT,分析低剂量CTVC、FOBT的临床效果。结果病理学...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仿真结肠镜结合增强扫描(CTVC)及大便潜血检测(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诊断结直肠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0例结肠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CTVC及FOBT,分析低剂量CTVC、FOBT的临床效果。结果病理学结果显示,160例结直肠占位性病变中,93例为结直肠癌、67例为良性病变。结肠镜阳性检出78例、阴性检出54例,常规CT检出91例、阴性检出58例,低剂量CTVC阳性检出91例、阴性检出58例,结肠镜、常规CT、CTVC与病理学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682、0.857、0.857;此外,低剂量CTVC组同常规剂量组比较,其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放射剂量(ED)均显著下降。FOBT阳性检出84例、阴性检出66例,与病理学结果的Kappa值为0.874。低剂量、FOBT的曲线下面积(ACU)、特异度分别为0.922、0.944、0.978、0.683,2者联合的ACU、特异度为0.987、0.989。结论FOBI辅助低剂量CTVC能够提高对结肠癌的诊断效果,且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便潜血检测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晨 周学军 何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9期27-30,共4页
内镜检查技术正在不断完善,除了窄带成像技术外,蓝激光成像、联动成像以及结合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都可运用于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当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经标准染色法未检测到Hp感染,或存在罕见、特殊细菌感染时,临床建... 内镜检查技术正在不断完善,除了窄带成像技术外,蓝激光成像、联动成像以及结合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都可运用于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当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经标准染色法未检测到Hp感染,或存在罕见、特殊细菌感染时,临床建议加做免疫组化。以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分子方法在检测Hp感染和耐药Hp中均显示出很高的准确性;最可靠的非侵入性方法仍然是尿素呼气试验;大便抗原检测敏感性与尿素呼气试验可相媲美,并且可能是后者的良好替代方法。本文将Hp感染诊断的相关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就Hp感染诊断的相关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组织学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尿素呼气试验 大便抗原检测 血清学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a monoclonal antigen stool test (Hp StAR) with the ^(13)C-urea breath test in monitoring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被引量:1
9
作者 Francesco Perri Michele Quitadamo +5 位作者 Rosalba Ricciardi Ada Piepoli Rosa Cotugno Annamaria Gentile Alberto Pilotto Angelo Andriul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7期5878-5881,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agreement between a mAb-based stool test (HP STAR) and the urea breath test (UBT) in monitoring (H pylon) infection after eradication therapy. METHODS: Patients with discordant results on ... AIM: To evaluate the agreement between a mAb-based stool test (HP STAR) and the urea breath test (UBT) in monitoring (H pylon) infection after eradication therapy. METHODS: Patients with discordant results on UBT and Hp STAR underwent endoscopy with biopsies for rapid urease test, culture, and histology to confirm H pylori status. RESULTS: Among 250 patients (50±14 years), 240 (96.0%) had concordant UBT and Hp STAR tests with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OB and A values (R = 0.87; P〈0.0001). The remaining 10 (4.0%) patients had discordant tests (positive Hp STAR and negative UBT) with the Hp STAR inaccurate in five cases (false positive) and UBT inaccurate in the other five cases (false negative). The “maximal expecte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V, -PV, +LR, and -LR were 91%, 100%, 100%, 97.4%, ∞, and 8.2 respectively, for the UBT, and 100%, 97.4%, 91%, 100%, 38.8, and 0, respectively, for the Hp STAR. Overall accuracy for both tests was 98%. CONCLUSION: Both the UBT and the Hp StAR are equally accurate in monitoring H pylori infection. Nowadays, the choice of the “best” non-invasive H pylori test in the post-treatment setting should be done not only in terms of diagnostic accuracy but also in view of cost and local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is Helicobacter pylor Stool antigen test Urea breath test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viability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on rotavirus infection in neonatal rats 被引量:3
10
作者 Hanna Ventola Liisa Lehtoranta +5 位作者 Mari Madetoja Marja-Leena Simonen-Tikka Leena Maunula Merja Roivainen Riitta Korpela Reetta Hol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1期5925-5931,共7页
AIM: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ive and dead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GG) on rotavirus infection in a neonatal rat model.METHODS:At the age of 2 d,suckling Lewis rat pup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either live or dead GG a... AIM: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ive and dead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GG) on rotavirus infection in a neonatal rat model.METHODS:At the age of 2 d,suckling Lewis rat pup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either live or dead GG and the treatment was continued daily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t the age of 5 and 6 d the pups received oral rotavirus(RV) SA-11 strain.The pups were sacrificed at the age of 7 or 8 d by decapitation.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as removed and macroscopic observations were done.The consistency of feces in the colon was classified using a four-tier system.RV was detected from the plasma,small intestine,colon and feces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ULTS:In this neonatal rat model,RV induced a mild-to-moderate diarrhea in all except one pup of the RV-inoculated rats.RV moderately reduced body weight development from day 6 onwards.On day 7,after 2 d of RV infection,live and dead GG groups g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weight than the RV group without probiotics [36%(P = 0.001) and 28%(P = 0.031),respectively].In addition,when compared with the RV control group,both live and dead GG reduced the weight ratio of colon/animal body weight to the same level as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with reductions of 22%(P = 0.002) and 28%(P < 0.001),respectively.Diarrhea increased moderately in both GG groups.However,the diarrhea incidence and severity in the GG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compared with the RV control group.Moreover,observed diarrhea did not provoke weight loss or death.The RV control group had the largest amount of RV PCR-positive samples among the RV-infected groups,and the live GG group had the smallest amount.Rats receiving live GG had significantly less RV in the colon(P = 0.027)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V control group.Live GG was also more effective over dead GG in reducing the quantity of RV from plasma(P = 0.047).CONCLUSION:Both live and dead GG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in RV infection.GG may increase RV clearance from the body and reduce colon swe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RRHEA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Neonatal rat ROTAVIRUS VIABILITY
下载PDF
大便隐血检测及血浆PT-INR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大便隐血检测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2021年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将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行大便隐血检测,比较检验结果,并收集... 目的:探讨大便隐血检测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2021年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将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行大便隐血检测,比较检验结果,并收集2组相关资料比较PT-IN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及Z检验评价分析大便隐血检测及血浆PT-INR对结直肠癌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隐血阳性检出率为76.00%(3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PT-I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得出,单独大便隐血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40,灵敏度为76.0%,特异度为92.0%,单独血浆PT-INR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74,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88.0%,两者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59,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4.0%。结论:大便隐血检测及血浆PT-IN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可为疾病早期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大便隐血检测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社区居民2019年大肠癌筛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艺卿 洪剑辉 李颖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6期926-928,共3页
目的分析2019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特定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情况,为加强大肠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社区接受大肠癌筛查的2300人常住人口,对社区居民的大肠癌危险评估结果、... 目的分析2019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特定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情况,为加强大肠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社区接受大肠癌筛查的2300人常住人口,对社区居民的大肠癌危险评估结果、大便潜血检测结果、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居民大肠癌防治知识的普及方式。结果筛查对象2300人,最终参与完成调查为1559人,有效筛查率为67.75%;居民年龄在40~74岁,平均年龄(55.32±3.69)岁。本研究中1559人经大肠癌筛查风险度评估检测阳性202例,阴性患者1357例;202例风险评估阳性患者中有96人参加大便潜血检测,结果表示为阳性19例,阴性患者77例;19例大便潜血检测阳性患者中,参加镜检有17人,评估阳性7例,阴性10例,其中筛查出胃肠癌5例。结论采用大肠癌危险评估量表对社区居民进行风险筛查提高居民对大肠癌预防知识认识程度,进一步有效提高社区对大肠癌的防治效果,并降低大肠癌出现死亡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癌危险评估量表 大便潜血检测 肠镜检查 知识普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